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章 陆地生物群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热带生物群 第二节 亚热带生物群 第三节 温带生物群 第四节 寒带生物群 第五节 非地带性生物群
第一节 热带生物群 第二节 亚热带生物群 第三节 温带生物群 第四节 寒带生物群 第五节 非地带性生物群 第六节 世界陆地生物群分布规律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热带雨林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了解寒带苔原典型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了解热带草原与温带草原在特征上的主要区别;
了解世界陆地生物群的分布规律。
4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各生物群的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1.热带雨林生物群的生境特点和基本特征 2.各地带性生物群中包含的典型生物群
2.世界陆地生物群分布规律
5
第一节 热带生物群 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生物群; 降雨分配不均,出现明显的干湿季,干季也有降雨——热带季雨林生物群;
降雨集中在雨季,干季少有降雨——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
6
热带雨林生物群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水、热条件结合得最好的地区.
极端茂盛的植物使争夺阳光、空间和矿物营养的斗争异常激烈,这些条件塑造了独特的热带雨林生物群落。
7
热带雨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区域。 *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分布区域终年高温多雨 ,土壤养分极为贫瘠,而且是酸性的 。
8
热带雨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 一是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 二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三是东南亚一些岛屿,往北可伸入我国西双版纳与海南岛南部。 海南岛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9
热带雨林生物群 (二)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 组成热带雨林的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而且绝大部分是木本的。
(2)群落结构复杂 热带雨林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极为明显,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发达,成为热带雨林的重要特色。
10
热带雨林生物群 (二)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3)乔木的特殊构造 雨林中的乔木,往往具有下述特殊构造: ①板状根。 ②裸芽。
①板状根。 ②裸芽。 ③多一年四季开花。 ④ 多昆虫传粉。 (4)无明显季相交替(外貌) 组成雨林的每一个植物种都终年进行生长活动。
11
热带雨林生物群 (二)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5)雨林中动物的特征 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 动物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与雨林环境适应;
食物链错综复杂,共生、寄生等现象普遍; 代表动物主要有长臂猿、猩猩、眼镜蛇、懒猴、犀牛、 蜂鸟、极乐鸟等。
12
热带季雨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分布于热带有周期性干湿交替地区,由热带种类所组成的森林群落。
①旱季乔木树种部分或全部落叶,季相变化明显。 ②种类组成、结构、高度等均不及雨林发达。 ③板状根、茎花现象、木质大藤、附生植物等均不及雨林发达 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区或交错区的特征。 常见的动物有独角犀、亚洲虎、野猪、印度野牛、原鸡、叶猴、罗猴、懒熊等等。
13
(四)地理分布 不连续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其中以亚洲东南部最为发达。 热带季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
14
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分布于热带干燥地区,以喜高温、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并稀疏散布有耐旱、矮生乔木的植物群落。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乔木多矮生,树干不整齐 叶多羽状,雨季出叶,旱季落叶 树皮厚,树干具储水组织 典型的树木如金合欢。
15
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 (三)动物及其生态 (四)地理分布 1.食草动物占优势 2.集群的生活习性 3.地栖种类多 4.穴居、善跑类型突出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北美洲、澳洲和亚洲。
16
热带稀树草原与热带雨林、季雨林的差异 热带稀树草原其旱季往往比热带季雨林更加干燥而漫长。
热带雨林最繁荣的地方在高高的树冠上,萨王纳的地面则是其精华所在。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繁多而个体数稀少,萨王纳地区则可发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物群。 热带雨林中大型动物特别是大型兽类很少,而热带稀树草原则是大型兽类的天堂。 由于典型的萨王纳地区是树木与草地的结合,所以除了最具特色的大量善于奔跑的草原动物外,树栖动物也有不少。
17
热带稀树草原与热带雨林、季雨林的差异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没有寒冷和干旱,生物资源极其丰富。
热带季雨林或雨绿林(monsoon forest /rain green forest):没有寒冷,有干湿交替,生物资源丰富。 萨王纳或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没有寒冷,有明显的干湿交替,盛产大型动物。
18
第二节 亚热带生物群 处于热带和温带之间,具有很大的过渡性。东西两岸和内陆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欧亚大陆表现得最明显: 东岸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 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灌丛生物群 内陆 亚热带荒漠生物群
1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湿润地区,由常绿的双子叶植物所构成的森林群落。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东部地区
20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①主要由常绿树种组成,区系成分丰富 ②外貌中年常绿,林相整齐,季相变化不明显。
③群落结构较为复杂,草本层以蕨类植物为主。 ④藤本植物较为丰富
21
(三)动物及其生态 动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的哺乳物是猴类和鹿类。 熊猫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珍稀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金丝猴
日本小睡鼠是东亚产的唯一睡鼠 澳大利亚的众多有袋动物都是独特的动物类群。 金丝猴 睡鼠
22
(四)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北美的佛罗里达半岛和加利福尼亚,南美的智利,非洲的那利群岛,澳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北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等地。 常绿阔叶林和夏绿阔叶林的分布
23
(四)地理分布 亚洲东部的常绿阔叶林面积最大,最典型,其中在我国境内的面积最大,面积占我国的四分之一。
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北部边缘,具有过渡性质,拥有我国最珍奇的野生动物 有“华中屋脊”之称的神农架是我国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
24
第二节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生物群 分布于亚热带大陆西岸地中海式气候地区的,由硬叶常绿阔叶林树种所构成的森林群落。 植被特征
第二节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生物群 分布于亚热带大陆西岸地中海式气候地区的,由硬叶常绿阔叶林树种所构成的森林群落。 植被特征 主要由硬叶常绿阔叶树种所构成 森林群落上层稀疏,树木较矮小,群落下层较为繁茂、密闭 无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很少。
25
地理分布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最典型的常绿硬叶林分布区 常绿硬叶林的分布
26
荒漠与半荒漠生物群 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纬度30~40°之间)的副热带无风地区。 荒漠与半荒漠分布
27
荒漠与半荒漠生物群 荒漠和热带雨林是处于极端生存条件下的生物群落。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存环境最优越,生物资源最丰富
荒漠则是生存条件最严酷,生物资源最贫乏
28
荒漠与半荒漠生物群 世界上最著名的荒漠是撒哈拉大沙漠,隔红海与阿拉伯沙漠相邻,加起来比我国的面积还要大。
不仅干旱,夏季还非常炎热,是地球的“热极”,地表的高温可以在几分钟内将鸡蛋煮熟。 我国和蒙古境内的荒漠具有大面积的戈壁滩和无植被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著名的死亡之海。
29
荒漠与半荒漠生物群 在荒漠群落中,植物是特别耐旱的超旱生植物,生理和形态结构上适应旱生环境。
荒漠中的动物,多数有冬季和夏季休眠习性。夜出性的种类所占比例较高。
30
第三节 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由落叶双子叶植物所构成的落叶森林群落 ①季相更替现象十分明显
第三节 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由落叶双子叶植物所构成的落叶森林群落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①季相更替现象十分明显 ②中生性植物特别丰富, 其次是高位芽植物; ③结构简单,分层清楚,夏季林相郁闭,冬季林内明亮干燥; ④层间植物在群落中作用不明显。
31
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 (三)动物及其生态 群落中消费者各有其特色,哺乳动物有鹿、獾、棕熊、野猪、狐、松鼠等,鸟类有野鸡、莺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动物的生物量集中在土壤动物上。 鹿 野鸡 蝴蝶
32
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 (四)地理分布 有三个集中分布区 : 西欧和中欧 北美的五大湖地区和大西洋沿岸 东亚 常绿阔叶林和夏绿阔叶林分布图
33
温带草原生物群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温带草原出现于中等程度干燥、较冷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植被分层简单,以多年生的禾本科草类占优势。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代表动物有羚羊、野驴、骆驼、草原犬鼠、长耳兔、草原松鸡等。
34
第四节 寒带生物群 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气候冬季寒长,夏季温和湿润,年温差很大。
①林冠一般不茂密,林下灌木、苔藓、地衣较多。代表树种有云杉、冷杉和松 ②动物大部分有季节迁徙现象。代表动物有驼鹿、猞猁、紫貂等。
35
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 (三)地理分布 该类型分布横跨亚、欧和北美温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阿尔泰山 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分布范围
36
寒带苔原生物群 (一)生境特点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生态条件恶劣
优势植物是多年生灌木、苔草、禾草、苔藓和地衣,植被的高度一般只有几厘米。典型动物有北极狐、北极黄鼠,麝香牛、雪枭 。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 阿拉斯加驯鹿
37
寒带苔原生物群 (三)地理分布 出现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沿海地区 寒带苔原生物群分布范围
38
第五节 非地带性生物群 草甸生物群 生境特点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地理分布 分布区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大; 土壤中水分充足,地下水埋藏深度浅。
外貌上为浓密的草群,植物种类丰富,动物以鸟类最多,生物群结构比较清晰 地理分布 我国的草甸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39
沼泽生物群 生境特点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地理分布 沼泽植物生活型多样,植物通气组织发达,具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有泥炭积累现象。
三江平原沼泽 生境特点 气候湿润,地表水分盈余,土壤粘重,热量充沛。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沼泽植物生活型多样,植物通气组织发达,具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有泥炭积累现象。 地理分布 我国的沼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川西北的若尔盖高原。
40
第六节 世界陆地生物群分布规律 一、世界陆地生物群分布的影响因素 气候(기후) 土壤 (토양) 气候 生物群 气候空间分布 生物群空间分布
气候 生物群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土壤-植被 土壤 (토양)
41
地球植被分布模式主要是由气候中的水热组合状况决定的。
(1) 热量(열량) 世界陆地生物群带状分布影响因素 (2) 水分(수분) (1)热量 太阳辐射 热量差异 赤道-两极-热量带 生物群 纬度地带性
42
(1) 热量(열량) 世界陆地生物群带状分布影响因素 (2) 水分(수분) (2)水分 水分差异 沿海向内陆带状更替 经度带性
距海洋距离、大气环流、洋流 水分差异 沿海向内陆带状更替 经度带性
43
二、世界陆地生物群的水平分布规律 水热结合导致陆地生物群呈地带性分布,主要表现在: 1、纬度地带性(위도 지대성)
2、经度带性(경도 지대성) 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44
1、欧亚大陆(유라시아) 苔原 苔原 针叶林 苔原 针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夏绿阔叶林 温带草原、荒漠 夏绿阔叶林
大西洋暖流 盛行西风 山脉东西走向 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荒漠 季雨林 极地气团、寒流 无法向内陆延伸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45
2、非洲(아프리카) 轮廓单一 地面起伏不大 气候纬度地带性表现突出: 在赤道两侧,生物群随着纬度更替对称分布 夏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荒漠 稀树草原 气候纬度地带性表现突出: 在赤道两侧,生物群随着纬度更替对称分布 热带雨林 稀树草原 亚热带荒漠 常绿硬叶林
46
3、北美大陆(북미대륙) 荒漠 草原 苔 原 针叶林 纬度地带性 夏绿阔叶林 大西洋湿润气候团 落基山 水分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经度带性
47
三、中国陆地生物群的水平分布规律 1、主要影响因素(주요 요인)
我国的生物群水平分布规律,自然也决定于温度和湿度条件。但是由于青藏高原、北部寒潮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使得主要生物群带变化的方向,不像俄罗斯的从北到南,也不像美国的从东到西,而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基本生物群带。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其主要决定因素也是温度和湿度条件。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北部寒潮由北向南运行。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湿气吹向大陆。另外,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高空气体环流,并改变了受该环流影响的气候系统,对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中国的主要生物群带变化方向,不象俄罗斯的从北到南,也不象美国的从东到西,而是从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基本生物群带。
48
2、生物群的纬向变化(생물군의 위향변화) 寒温带针叶林 旱生草原、荒漠 温带针阔混交林 暖温带夏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为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东南部为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生物群,其纬度地带性特别明显,从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生物群。西北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森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生物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 48
49
2、生物群的纬向变化(생물군의 위향변화) 温带荒漠生物群 暖温带荒漠生物群 高寒荒漠带 高寒草原带 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为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东南部为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生物群,其纬度地带性特别明显,从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生物群。西北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森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生物群。 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49
50
荒漠 草原 森林 偏干性常绿阔叶林 偏湿性常绿阔叶林 偏干性常绿雨林 半常绿季雨林
3、生物群的经向变化(생물군의 경향변화) 荒漠 草原 森林 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我国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的作用,生物群出现近似经度方向的更替。例如,大致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暖温带地区,从东到西,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分布。 偏干性常绿阔叶林 偏湿性常绿阔叶林 偏干性常绿雨林 半常绿季雨林
51
四、世界陆地生物群的垂直分布规律 1、垂直地带性的概念(수직 지역성)
山地生物群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和动植物群落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山体的植被垂直带,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础,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 (二)陆地生态系统垂直分布的基本规律 生物群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发生更替。山地生物群的这种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称垂直带性。 当山地达到一定高度时,从下往上依次出现不同的生物带,它们在外貌、结构上均产生差异,是与整个条件的变化相关的。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气温下降,风力增加,在高山上常因风的影响限制森林向上分布。此外,在一定高度下,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充沛。同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CO2含量减少以及日照强度加强等,都是影响生物群垂直分布的因素。 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是非洲最高的山脉,高5963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52
2、山地生物垂直带谱分布规律:(산악생물학적 수직밴드)
1) 不同地理位置的山地其垂直带谱不同,垂直带中的基带也就是当地的典型植被带。 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垂直带。基带以上出现垂直带的高度,在温带一般大于800m,在热带一般在1000m以上。如果山地隆起的高度不足以引起环境因子的急剧变化,那就不可能出现垂直带。世界各地的山地生物垂直带,通常是以植被类型来命名的。 山地生物垂直带的结构(又称垂直带谱)具有下面一些规律: 1.各处植被垂直带谱随所在水平植被带变化而有所不同。垂直带中的基带也就是当地的典型植被带,受大气候带的制约。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并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变化。 如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垂直分布的模式分为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树带、灌木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冻原(苔原)带、冰雪带(图3-1)。除了热带的高山以外,极难见到全部各带的垂直分布,普通只能见到少数的几带,现在以我国西部某地的植被垂直分布状况为例,如图3-2。长白山垂直带谱:次生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冻原带(包括高山矮石楠灌丛亚带、高山半荒漠亚带)。
53
2、山地生物垂直带谱分布规律:(산악생물학적 수직밴드)
1) 不同地理位置的山地其垂直带谱不同,垂直带中的基带也就是当地的典型植被带。
54
2、山地生物垂直带谱分布规律:(산악생물학적 수직밴드)
2)垂直带性与纬度地带性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 3)垂直带中每个生物带的下限海拔高度,有向两级逐渐降低的趋势,森林生物带上限也有类似的规律; 4)当高大山体走向垂直于盛行风向时,其两侧的生物垂直带谱呈现显著的差异。
55
五、中国陆地生物群的垂直分布—长白山 长白山北坡三维立体图 2000m以上 高山苔原景观带 1700-2000m 岳桦林景观带
m 针叶林景观带 长白山北坡三维立体图 m 针阔混交林景观带
56
长白山垂直自然分带 施祖辉据《中国自然保护图集》有关资料改编
57
红松阔叶混交林景观带(홍송활엽혼효림경관대)
红松(잣나무) 吉林省一级保护植物 黄菠萝(황경피나무)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东北虎(호랑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钱豹(표범)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秋沙鸭(원앙)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58
针叶林景观带(침옆림경관대) 红皮云杉(가문비나무) 冷杉(전나무) 紫貂(담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星鸦(호도까기)
59
岳桦林景观带(사스레나무경관대) 岳桦(사스레나무) 笃斯越桔(들쭉) 梅花鹿(꽃사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熊(반달가슴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60
高山苔原景观带(고산동토경관대) 牛皮杜鹃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高山罂粟(양귀비) 白腰雨燕(칼새) 高山属兔(토끼) 领岩鹨(종달새)
61
思考题: 1、简述热带雨林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2、对比热带草原与温带草原在特征上的主要区别 3、论述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