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歷史科教師梁賢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歷史科教師梁賢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歷史科教師梁賢章
從資料閱讀談高中歷史課本的幾個問題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歷史科教師梁賢章

2 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 長期以來教科書被學生奉為圭臬,一切都以教科書作為考試與知識來源的主要依據。 歷史教學多以教科書的內容為主,使得學生以為,教科書上所記載的內容。是最正確、最可靠的歷史知識來源。

3 教科書的侷限 課綱的規範 上課時數的限制 篇幅有限的情況 因作者的觀點不同,讓教科書有差異

4 教科書如何培養思辨能力 我對於在歷史教學中,常常抱持一個想法,要如何透過教科書,來培養學生思辨的能力?

5 但是如何面對歷史的多元面貌 須知歷史的面向是多元的,而歷史人物性格特質與情緒起伏,也不是單一的。因此,歷史教學的工作,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6 105學測試題 民國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開始推動「外交下鄉,農業出洋」的國際合作計畫,邀請非洲友邦領袖來臺參訪農村,也派出農業專家與援外技術團隊到非洲。這個計畫的主要目的是: (A)爭取非洲國家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B)開發當地天然資源,供應中華民國所需原料 (C)輸出民主制度,促進非洲當地政治的現代化 (D)推廣中華民國成功經驗,體現儒家學說價值 【解析】:1960年代為非洲新興國家建立的高峰期,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慢慢在國際間站穩腳步,為免這些新興國家成為其盟友,我國積極以農業技術團的方式,幫助新興國家促進農業,以穩固雙方的外交關係。檢視各選項,(A)基於現實考量,國際間也漸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先後與其建交,我國為爭取更多支持,乃有「外交下鄉,農業出洋」的政策,是正確答案;(B)(C)題幹僅提及農業部分,故不選;(D)雙方思想文化淵源多有不同,交流僅止於技術層面。

7 但是,除了這個答案之外… 基於民族主義,發揚人道博愛,以各種經濟技術,援助非洲友邦國家。 1965年

8 政府的宣傳品

9 我對教科書的看法 教科書的敘述簡略,是無法解釋一些爭議 教科書多為學者配合課綱撰寫而成,但有差異 教科書有其內容的深淺與廣度的侷限性
教科書因篇幅有限,故往往忽略了重要的歷史轉折 教科書的書寫,往往採取較單一的論點

10 教科書的敘述,是無法解釋一些爭議

11 鄭氏?明鄭? 由於鄭氏向來注重海外貿易,取得臺灣後有意加強與國際間的貿易及聯繫,於是積極鼓勵外人前來臺灣通商。1670年(明永曆24年)鄭、英雙方先行簽定協議,英人得自由通商並允諾為鄭氏製造武器,翌年正式簽訂通商條約。這份通商協議的簽訂,使鄭在失去中國東南沿海的據點後,仍可持續與清朝對峙。(《翰林版高一歷史教科書》,頁41)

12 明史中的臺灣 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無徭賦,以子女多者為雄,聽其號令。…村落相仇,刻期而後戰,…地多竹,大至數拱,長十丈,以竹構屋,覆之以茅,廣且長,聚族而居。無歷日、文字,有大事集眾議之。…嘉靖末,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倭遁居於此,其黨林道乾從之。道乾懼為倭所並,又懼官軍追擊,揚帆直抵浡泥,…至萬曆末,紅毛番泊舟於此,因事耕鑿,設闤闠,稱臺灣焉。 (清)張廷玉,《明史》卷二一一,〈外國列傳〉四。

13 雍正態度 「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 《大清世宗皇帝實錄》卷十

14 清代之後 臺介閩海之東,延袤千餘里,沃衍而宜榖;閩、粵民食,半仰給於斯。而又鹿耳、鯤身,天險四塞;北自兩浙、南迄百粵,胥恃為藩籬。斯誠極要之地矣。故自有明以前,中國皆未之知…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序言‧自序〉

15 據「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十卷五期向達〈瀛涯瑣志〉-鄭經自己
永曆二十五年歲次辛亥大統曆…大統曆封面印有事與五行』,今錄如次: 嗣藩 頒製 皇曆遙頒未至本藩權宜命官依 大統曆法考正刊行俾 中興臣子咸知 正朔海內士民均沾厥福用是為識」 識語上鈐「招討大將軍印」。臺灣鄭氏孤懸海外,奉明正朔,可是所印的曆書握卻從未見過,這一次算是看到了。… 賴永祥,《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收錄於《臺灣文獻》第十六卷第二期抽印本,1965年6月27日出版。

16 英方 稱鄭經為「陛下(Your Majesty)」 顯然是把鄭氏當成一個獨立的王國。

17 問題 台灣歷史上曾有永曆年號、永曆錢幣、 「延平王國」等事物與名稱出現,其代表的意義為何?而「鄭氏」與「明鄭」是重要的嗎?

18 教科書多為學者配合課綱撰寫而成,但有差異

19 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爭甚麼?文字?真偽?還是學術觀點?
漢代經學的發展,有今文經與古文經之別。「今文經」是漢代通行的隸書寫定的經書。其內容為得自漢初政府所聘宿儒的口授;「古文經」則是指用漢代以前的古文寫成的經書,主要出自漢武帝末年在孔子故宅壁中的意外發現。 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爭甚麼?文字?真偽?還是學術觀點?

20 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爭甚麼?文字?真偽?還是學術觀點?
漢代官學都採今文經,古文經則流行於民間。西漢末年,劉歆建議學官增列古文經,遭到博士反對,於是發生今古文經之爭。兩方爭執之處,不只在於經書的文字、真偽,也涉及學術觀點。今文經學者主張六經係孔子未達政治的理想而做,因此重在「通經致用」,講求「微言大義」,喜談讖緯之學,和政治關係密切。古文經學者則認為六經是孔子整理古代文獻而成,供教育弟子之用 ,因此著重「通經識古」,強調「章句訓詁」,少談陰陽災異。(《康熹版高中歷史第二冊》,頁68) 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爭甚麼?文字?真偽?還是學術觀點?

21 「前漢重師法,後漢重家法。先有師法,而後能成一家之言。師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師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學,是師法;施家有張、彭之學,孟有翟、孟、白之學,梁丘有士孫、鄧、衡之學,是家法。家法從師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師法又從田王孫一師分出者也。 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36頁 師法、家法

22 東漢世族 今古文經 微言大義 章句訓詁 累世大族 利祿之途

23 「若今古文之別,則戰國以前,舊籍相傳,皆「古文」也。戰國以下,百家新興,皆「今文也」。秦一文字,《詩》、《書》,古文之傳幾絕。漢武之立《五經》博士,可以謂之古文書之復興,非真儒學之復興也。逮博士既立,經學得志,利祿之途,大起爭端。推言其本,則《五經》皆「古文」,由轉寫而為「今文」;其未經轉寫者,仍為古文。當時博士經生之爭今古文者,其實則爭利祿,爭立官學與置博士弟子,非真學術之爭。」 錢穆,《國學概念》,《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一冊,頁92。 今文與古文,爭些甚麼

24 問題 今文經與古文經內容相同嗎?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爭文字?真偽?學術觀點?還是其他?

25 105年指考考題(非選二) 二、閱讀下列四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學者說:「西漢儒學,自武帝推尊而驟盛,經生可以封侯,則士人爭誦六藝。利祿所 歸,動機不純。寖至朝廷以儒術為文飾,士人藉詩書以干利祿。東漢晚期以後,時君 不復措意,則並此名存實亡之狀況亦不能維持。」 依據上述資料及你/妳的歷史知識,請問: 1. 西漢儒學興盛的主要原因為何?(2 分)

26 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位於關中的西魏,由宇文泰專政,在國力、人力、財富各方面均遠不如高歡所掌權的東魏,但是宇文泰政權卻能廣納關中漢人士族參政,致力融合胡漢,產生關隴集團,不但奠定北周強大的基礎,其後隋唐政權的建立者,亦來自此一集團。(《康熹版高中歷史第二冊》,頁87) 西魏的府兵是戰勝東魏的關鍵嗎?

27 「太祖方欲革易時政,務弘強國富民之道,故綽得盡其智能,贊成其事。減官員,置二長,並置屯田以資軍國。又為六條詔書,奏施行之。其一,先治心,…二,敦教化…其三,盡地利…其四,擢賢良…其五,恤獄訟六,均賦役…太祖甚重之,常置諸座右。又令百司習誦之。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 (唐)令狐德棻,《周書》卷二十三〈蘇綽列傳〉。 蘇綽建議宇文泰的《六條詔書》

28 陳寅恪認為:府兵制本身是「明是以一軍事單位為一部落,而以軍將為其部之酋長。」,他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批評說:「歐陽永叔(歐陽修)以唐之府兵為兵農合一是也。但概括府兵二百年之全部,以其初期亦與唐制同,兵農合一,則已謬矣。 陳寅恪,《唐代政治述論稿》,台北:里仁書局,頁117。

29 問題 請問西魏的強盛,是關隴集團的組成,對當時西魏影響較大?還是《六條詔書》 ?為什麼?

30 教科書有其內容的深淺與廣度的侷限性

31 唐代科舉考試,先經過禮部的筆試,再經吏部的「身、言、書、判」,為什麼?
隋代廢除九品官人法 ,創行科舉制度,以考試方式選用人才,唐代科舉更行完備,比較重要的考試科目有「進士科」與「明經科」,其中進士科因及第不易,及第後則任用從優,因此深受社會重視。(《康熹版高中歷史第二冊》,頁98)

32 明經與進士的考試 明經科 帖一大經,《禮記》、《左傳》、《孝經》、《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能通過五條以上者入選
初試 二試 三試 明經科 帖一大經,《禮記》、《左傳》、《孝經》、《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能通過五條以上者入選 口問大義十條,能通過六條以上者入選。 答時務策三道,取粗又文理者予以及第。 進士科 帖一大經及《爾雅》,每經帖十條,通過四條以上者入選。 試文、詩、賦各一篇。 試時務策五道。 備註 帖:默寫之意

33 為什麼是「判」 「吏部所試四者之中,則判為尤切。蓋臨政治民,此為第一義。必通曉事情,諳練法律,明辨是非,發摘隱伏,皆可以此觀之。」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十七 〈舉官〉。

34 宋代科舉有了「糊名」與「謄錄」,考試就公平嗎?
王闢之亦說:「唱名自雍熙二年梁顥牓始;彌封、謄錄、覆考、編排,皆始於景德、祥符之閒。」(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六,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 陸游亦言:「本朝進士,初亦如唐制,兼采時望。真廟時,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為去留。」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 「理宗時( ),舉人之弊凡五。曰傳義。曰換卷。曰易號。曰卷子外出。曰謄錄滅裂。」;「紹定二年(1229),舉人程文雷同,或一字不差。其弊有二:一則考官受賄。或據暗記、或與全篇。一家分傳謄寫。一則老儒賣文場屋,一人傳十,時人傳百,考官不暇參稽。」 (元)脫脫,《宋史.選舉志》,卷一五六,頁13。

35 宋代科舉人數 宋代王栐:「國初,進士尚仍唐舊制,每歲多不過二三十人。太平興國二年,太宗皇帝以郡縣闕官頗多,放進士幾五百人,比舊二十倍。」
(宋)王栐,《燕翼詒謀》卷一,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

36 殿試的目的 「自唐以來,進士皆為知舉門生,恩出私門,不複知有人主。開寶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撾登聞鼓,言久困場屋。乃詔入策進士、終場經學,並試殿庭。……藝祖皇帝以初御試,特優與取放,以示異恩。而御試進士不許稱門生於私門,一洗故習,大哉宏模,可謂知所先務矣。」

37 教科書因篇幅有限,故往往忽略了重要的歷史轉折。

38 唐代滅亡後,中國步入史稱「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960年,後周的禁軍將領趙匡胤( )藉「陳橋兵變」取代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是為宋太祖( 在位)。(《康熹版高中歷史第二冊》,頁123) 陳橋兵變

39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鎮、定奏契丹與北漢合勢南侵,太祖時為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受周恭帝詔,將宿衛諸軍禦之。癸卯,發師,宿陳橋,將士陰相與謀曰:「主上幼弱,未能親政。今我輩出死力為國家破賊,誰則知之?不若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未晚也。」甲辰將旦,將士皆擐甲、執兵仗,集於驛門,讙譟突入驛中。太祖尚未起,太宗時為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入白太祖,太祖驚起,出視之。諸將露刃羅立於庭,曰:「諸軍無主,願奉太尉為天子。」太祖未及答,或以黃袍加太祖之身,眾皆拜於庭下,大呼稱萬歲,聲聞數里。太祖固拒之,眾不聽,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 為什麼是趙匡胤

40 兵變使將領成為開國功臣,而士兵又為什麼支持兵變?
五代的武將成為君主,除了戰勝並滅掉敵國之外,手下將領擁立主帥也是主因。當主帥成了國君,這些將領也得到了好處。士兵呢?士兵會得到怎樣的好處?請您想一想,提出您的看法? 兵變使將領成為開國功臣,而士兵又為什麼支持兵變?

41 江左夷吾:王導 永嘉之禍,晉室南遷,晉元帝獲得瑯琊士族王導的輔佐,才得以安頓南遷的士族,並爭取吳地士族的合作,穩住新建的東晉政權。故時人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諺。(《康熹版高中歷史第二冊》,頁84)

42 王鳴盛觀點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
王鳴盛:「王導看起來是一代名臣,實際上是一事無成。根據《晉書‧王導傳》的紀載,徒有門閥的顯赫,子孫的榮顯。于蘇峻之亂髮生時不保衛皇帝;以及皇帝幸王導府,拜導妻曹氏,說明東晉君弱臣強的現象,王導無大臣之節。」 王鳴盛觀點

43 陳寅恪,〈述東晉王導之功業〉,《中山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收入於《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出版社,2001年,第55-77頁。
陳寅恪:「西晉末年北方氏族被迫南遷到江東,當時胡羯強盛,而江東則掌握當地世族之手,…王導籠絡了江東士族,團結內部,結合南方人與方北人兩種實力,以抵抗外族侵擾,東晉得偏安江南,中原文化因而得以續延,可稱為東晉的開國功臣。似乎不能以特殊的事例來評論。」 陳寅恪觀點

44 問題 王鳴盛與陳寅恪的觀點,為什麼陳寅恪的觀點被採用?

45 教科書無法對情景有深刻呈現

46 東漢的外戚與宦官 東漢自和帝以後,皇帝多年幼嗣位,母后林朝聽政,倚重外戚。外戚仗勢擅權,驕恣橫暴。幼主多非太后親生,年紀稍長,忌憚外戚權勢,於是以宦官為新富,伺機誅除外戚,政權又落入宦官之手。如此惡性循環,在和帝、安帝、順帝、桓帝四帝時最為嚴重。 泰宇版高中歷史第二冊,頁58

47 東漢外戚與宦官 梁冀驕橫亂政竟長達二十年之久,連桓帝都無法忍受,為了躲避梁冀耳目,桓帝與宦官在廁所中密謀大計。一天,宦官突然奉詔率軍逮捕梁冀,梁冀毫無防範,只有畏罪自殺。

48 問題 桓帝將梁氏勢力徹底清除,朝廷幾乎為之一空。為首的五位宦官也是一日封侯,權勢薰天。宦官掌權,政事未有絲毫改善,而貪婪、奢靡和腐敗的情形甚至變本加厲,比起外戚有過之而無不及。請你想想,梁冀如此囂張,根本原因為何?何以宦官在政治鬥爭中,具有優勢?宦官控制朝政,為什麼政治更為混亂?導致士人激烈批評?

49 資料閱讀的另一功能 對考試的影響

50 104學測 某一時期,朝廷一改前朝實施的兵農合一制,改採募兵制度。招募軍隊時,特別製定「兵樣」(體格標準),凡體格強健、符合兵樣標準的士兵,優先編入京師軍隊,不符合者則分發到地方服役當差。這是何時的情況? (A)漢初,擴充軍隊,以保衛京師 (B)唐代,設立標準,以揀擇府兵 (C)宋代,強化禁軍,以強幹弱枝 (D)明代,改革衛所,以防止逃役 建隆元年,詔殿前、侍衛二司各閱所掌兵,揀其驍勇升為上軍,老弱怯懦置剩員以處之。詔諸州長吏選所部兵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又選強壯卒定為兵樣,分送諸道。其后代以木梃,為高下之等,散給諸州軍。委長吏、都監等召募教習,俟其精練,即送闕下。 (元)脫脫,《宋史.兵志一百四十.禁軍上》

51 103學測 某一朝代大臣論及兵制,說:「(甲)兵甲在外,惟南北軍、期門、羽林孤兒,以備天子扈從藩衛之用。(乙)置十二衛府兵,皆農夫也。及罷府兵,始置神武、神策為禁軍,不過三萬人,亦以備扈從藩衛而已。(丙)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數萬匹,並萃(集中)京師。」甲、乙、丙分別是指哪一朝代? (A)漢、唐、宋 (B)漢、宋、清 (C)隋、唐、清 (D)隋、宋、明 殿前司與侍衞司、馬軍步軍為三衙,其實兩司。而侍衛司都指揮使外,又分置馬步軍都指揮使爾。兩司三衙合十二員,分天下兵而領之,此祖宗制兵之大要也。始唐制,有十二衞兵,後又有六軍。十二衞兵為南衙,漢之南軍也;六軍為北衙,漢之北軍也。末年,嘗以大臣一人總之,如崔胤判六軍、十二衞是已。……殿前軍起於周世宗,是時太祖為殿前司都虞侯。初詔天下選募壯士送京師,命太祖擇其武藝精高者為殿前諸班,而置都點檢,位都指揮使上。太祖實由此受禪。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52 結語 用文本或資料,可以補教科書的不足 延伸教科書說法,增加深度與廣度 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53 教案設計 〈為什麼是『判』〉

54

55 摘要 唐代科舉,除了經過禮部的筆試外,還要經過吏部的「身、言、書、判」。其中前三項短時間就知道,唯獨判,是要經過測試,判即是考察應試者處理訟獄的能力。《通考・選舉考》卷三十七〈舉官〉:「吏部所試四者之中,則判為尤切。蓋臨政治民,此為第一義。必通曉事情,諳練法律,明辨是非,發摘隱伏,皆可以此觀之。」 明代汪天賜的《官箴集要》亦說:「謹慎使用刑罰,一杖一錢皆要合義」。如此,才會使人民遵守法律,人心信服,司法才有尊嚴。本教案即是從此觀念入手,讓學生了解『判』的重要。

56 目 錄 封面 摘要 目錄 教案設計 附件一: 上課情形 附件二: 學習成果 附件三: 白居易判詞分析學習單
目 錄 封面 摘要 目錄 教案設計 附件一: 上課情形 附件二: 學習成果 附件三: 白居易判詞分析學習單 附件四: 身言書「判」-以《唐律疏義》的法理情為依據 附件五:案例參考答案 附件六:白居易判詞 附件七:彰化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25號判決書

57 教案架構圖

58 教案設計

59 教案設計

60 教案設計

61 上課情形

62 學習成果

63 學習單

64 學習單

65 學習單

66 學習單

67 學習單

68 學習單

69 學習單

70 襲胸案判決書

71 襲胸案判決書

72 襲胸案判決書

73 結語 古代—引經據典;現代:依法論法;自由心證


Download ppt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歷史科教師梁賢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