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沿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沿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沿革

2 知识点: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表现为: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

3 知识点: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 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 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这是基本可 以断定的。 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 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 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 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4 我国古代对秘书概念的界定 1. “秘书”一词的历史渊源
“秘书”一词在我国源远流长。“秘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从“物名”到“官名”的演进。“秘书”一词最早是物名,指宫中秘藏的经、传、诸子、诗赋、兵书等图书典籍。 “秘书”一词作为物名,也指“谶chen4纬图箓”lu。 自东汉后期,“秘书”的词义开始转化,逐渐有“官职”以及“官署”之意,指掌管宫中图书典籍和机密文书的官职以及官署名称。与“秘书”相关的名称有秘书寺、秘书监、秘书省、秘书郎、秘书丞等。 “秘书”一词经历了从物名到官名的变化,但其含义与当今秘书的含义存在较大差异。直至清末,清政府在衙门设置秘书官,负责公文写作、会计等庶务,以及近代秘书产生,秘书概念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具有了现代秘书的职能特点。

5 2. 古代秘书的名称 中国原始社会就有了秘书工作,那时的秘书无“秘书”之名,而行“秘书”之实。在历朝历代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有着不同的名称。
黄帝时期的“仓颉”、“沮诵”作为收集、记录史事的史官就担任了秘书的工作。夏商周时期的史官更是承担了秘书工作。从秦汉开始,秘书工作逐渐确立,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秘书机构以及秘书人员。随着朝代更替,先后出现不同的秘书官职称谓。如秦汉时的丞相、御史大夫;魏晋时的中书监、中书令;唐宋时的通事舍人、起居舍人;明代的内阁大学士、中书舍人;清代的军机大臣、六科给事中等。 直至近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在大总统府设置“秘书处”,在其中设有秘书长、秘书,至此“秘书”具有了现代意义。

6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 秘书工作是领导部门的辅助 性工作,因此,只有出现了领导 部门,才会随之而产生秘书和秘 书工作。这是秘书工作产生必不 可少的社会条件之一。史书P4 产生条件 领导部门 公务文书 文字与

7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 的先决条件。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 现后才可能产生。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 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又 一个社会条件。

8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 无领导 无领导部门 出现首领 无文书 领导部门 文字、文书 原始人群 氏族公社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 原始人群 无领导 无领导部门 氏族公社 出现首领 无文书 部落联盟 领导部门 文字、文书

9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三、原始文字的演进 陶文 甲骨文 金文 伏羲造字、仓颉造字 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首先被用于记事。 《尚书》《尧典》 在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先民已经使用原始文字记事, 记录首领言行,有了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

10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三、原始文字的演进 五帝: 据《史记·五帝本记》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三、原始文字的演进 五帝: 据《史记·五帝本记》 黄帝(轩辕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唐尧(陶唐氏) 虞舜(有虞氏) 尧舜的故事节选 1、 舜的故事

11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四、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 《通典·职官志》载:“黄帝置六相”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设史官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四、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 《通典·职官志》载:“黄帝置六相”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设史官 “黄帝之初始立史官,仓颉、沮涌居其位。” “仓颉造字” 文书工作(公务文书) 舜在位时设立九官以治天下 纳言 官 进善旌、华表木(诽谤之木)、敢谏之鼓是我国信访工作的原始形态和早期表现。22

12 第二节 萌发于夏朝 一、国家的建立 (一)世袭制取代了民主选举制 (二)贡赋制度出现 夏代出现了最初的国家赋税——贡 专司征税的官员——啬夫
第二节 萌发于夏朝 一、国家的建立 (一)世袭制取代了民主选举制 (二)贡赋制度出现 夏代出现了最初的国家赋税——贡 专司征税的官员——啬夫 (三)强制机关和法律的出现 关押犯人的监狱:“圜土”或“均台” “禹刑”——杀、墨、宫、刖、劓 专职司法机构——大理 (四)国家官吏队伍的形成 六事之人:牧正、庖正、车正

13 第二节 萌发于夏朝 二、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
第二节 萌发于夏朝 《尚书》 二、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 陶文 《尚书》 《甘誓》、《胤征》 《汤誓》 “誓”, 已是一种比较规范的 古代公文。 太史令 终古 “图法” 夏朝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14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一、商朝的史官 (一)史官的分工与名目 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 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处理事务,而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最为相近。 史官 贞卜史官 祭祀史官 作册史官 记事史官

15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二)史官的来源 贵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代代世袭原因: 第一,由于奴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和奴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史官的职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专门的业务技能 史官 贞卜史官 祭祀史官 作册史官 记事史官

16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二、中央秘书机构 太史寮 诞生 主官称太史,下 隶有层次不同、职掌 各异的史官 主要职责是负责 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 事宜 是至今我国历史 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 书机构 三、甲骨文与甲骨文书 (一)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 古文字 (二)甲骨文书的认定 前辞——某日某人卜问,史官姓名 命辞——卜问何事 占辞——“兆”显示的答案 验辞——日后是否应验

17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四、甲骨档案的保管 (一)收贮于都城宗庙、社稷 (二)出现了简单的分类收藏法 (三)有了简单的编号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四、甲骨档案的保管 (一)收贮于都城宗庙、社稷 (二)出现了简单的分类收藏法 (三)有了简单的编号 (四)有了简单的“归档”

18 §§ 一 秘书机构 一、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 (一)太史寮 1.太史寮成形的社会背景 P37 2.太史寮的“五史” (二)王宫秘书 P38
卿史寮 右史 左史 女史 掌节 典瑞 §§ 一 秘书机构 (二)王宫秘书 P38 二、信访机构诞生 41 18

19 §§二、秘书官吏 一、史官的特点 (一)宗教色彩由浓至淡 (二)史官的分工、分层次由浅至深 分工: 1.同一秘书机构中的秘书分别承担各种工作
2.不同秘书机构中的秘书承担内容各不相同的业务

20 §§二、秘书官吏 层次: 1.根据国家机构间的从属关系,秘书分成王宫、朝廷、诸侯国等不同的群体层次,上级机构的秘书一般比下级机构的秘书地位重要、作用要大 2.同一部门的秘书层次增多,如太史为太史寮的长官,小史为其助手,御史地位最低微,内史、外史介于其间。这种层次的增多,使秘书出现了等级,高级秘书有权议政,辅助决策,低级秘书却无此权力,仅负责具体事务

21 §§二、秘书官吏 (三)产生了职业道德 “书法”44 “秉笔直书”的行为规范和“君举必书”的行为准则 “书法不隐” (四)形成了职业个性 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44 (五)文化素质优秀 学校“六艺” 秘书人员是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 秘书工作的重要性 职业要求的严格性 家是心灵的港湾中 阎敞还钱 东汉

22 §§二、秘书官吏 二、史官衰落的原因 (一)人治观念继续增长 (二)史官与国君在观念上发生冲突 (三)选官制度的变化 三、新秘书官职的产生 (一)从原先低级史官中提拔高级秘书 御史 (二)重新设置一批秘书官职 尚书(秦国)、掌书(齐国) 主书(魏国)、御书(赵国) 令正(鲁国) (三)从宦官中提拔一些秘书官员

23 §§二、秘书官吏 四、士充实秘书队伍 (一)士加入秘书队伍的历史背景 私学的兴办,政治的需要 (二)士担任秘书工作的特点 1.职能单一 2.作用大,地位高 3.任期短,流动性大 (三)士充实秘书队伍的意义 1.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2.促使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有专业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 23

24 §§二、秘书官吏 五、私人秘书出现 食客、门客和舍人 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秦国的吕不韦
来源复杂,以有文化的游说之士为主 私人秘书的出现,说明秘书工作向社会化发展,使服务对象扩大 用爱经营美的世界 越姬信心 春秋

25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载体 我国早期的文书表现形式: 甲骨文书、金文文书、 简牍文书、缣帛文书 (一)甲骨文书 甲骨文书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官方文书实物,广泛应用于商朝后期,西周的甲骨文书绝大部分是贞卜文书,后被简牍文书和金文文书逐渐替代。

26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二)金文文书 西周的金文文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内容广泛,记述详细,真实可信,数量众多,最为盛行。

27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三)简牍文书 简牍文书是刻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是先秦时期使用最多的文书形式。 (四)缣帛文书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便于收藏、阅读、运转,但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故难以普及。只是简牍文书的辅助品。

28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二、文书工作的初步规则 (一)文书运转有了初步程序 (二)根据文书运行方向分类 (三)拟文有了规定程序 (四)用印制度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二、文书工作的初步规则 (一)文书运转有了初步程序 (二)根据文书运行方向分类 (三)拟文有了规定程序 (四)用印制度 (五)公文传递制度

29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三、公文文体 (一)王命文书(下行文) 誓、诰、命、 策、典、训、令、檄文 (二)上行文 谟、上书、事书 (三)平行文 盟书、载书、移书、约剂 四、档案工作 (一)中央档案机构----天府 的设立 (二)副本制度和金藤之匮 (三)档案开始被广泛利用

30 §§四、 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 一、社会调查兴起的原因 第一,鉴于商灭亡的教训,慑于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 第二,周初统治者对新的统治区域缺乏了解
第三,西周统治者重人治、轻鬼神 第四,社会调查是周朝的传统 二、社会调查制度的内容 (一)各类调查人员和调查方法 太师 行人 采诗官 主要方法是“采诗”,即收集民歌 史官 周天子

31 §§四、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 (二)调查情况的上报程序 (三)调查地域和延续时间 (四)调查内容 三、社会调查制度的意义

32 知识点: 秦代: 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秘书机构 2.建立起全国划一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 汉代:
秦汉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秦代: 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秘书机构 2.建立起全国划一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 汉代: 秘书工作制度趋于稳定,并确立下来。其基本内容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仿照、沿袭,被视作基本模式 32

33 §§一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
§§一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 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 (一)削弱相府、起用尚书 (二)尚书署的设立 (三)尚书台取代相府 (四)尚书台的结构及地位

34 §§一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 (一)御史寺秘书职能的盛衰 (二)皇宫、朝廷的秘书机构分流 (三)皇宫其他秘书官职 谒者、符玺令、太史令、女史、秘书监 (四)宦官秘书 中常侍、侍中、黄门侍郎、中书令 (五)信访机构 公车府、谤木和肺石

35 §§二 秘书官吏 (一)秦朝秘书官吏的来源 中央政府重要秘书官员: 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 二是从六国旧部中招用 地方政府秘书官吏 试吏法
§§二 秘书官吏 一、秘书官吏的选拔 (一)秦朝秘书官吏的来源 中央政府重要秘书官员: 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 二是从六国旧部中招用 地方政府秘书官吏 试吏法 中央各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人员,通过学校培养、输送 以吏为师

36 §§二 秘书官吏   (二)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 1.察举、征召、辟除89 2.学校培养 太学 89

37 §§二 秘书官吏 二、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 (一)秦朝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 秦律规定:“非史子 (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90 规定:“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 保证秘书政治上的可靠性

38 §§二 秘书官吏 (二)汉朝秘书的任职资格 考试录用 年龄须在17岁以上 能背诵籀书9000字以上,考8种字体 面试 不但注重其文采,还注重其实际工作的经验

39 §§二 秘书官吏 三、 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 (一)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 “五善”是: 1.“忠信敬上”,即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 2.“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任劳任怨 3.“举事审当”,即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 4.“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 5.“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 39

40 §§二 秘书官吏 “五失”是: 1.“夸以”,即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 2.“贵以大”,即好大喜功、不实事求是
§§二 秘书官吏 “五失”是: 1.“夸以”,即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 2.“贵以大”,即好大喜功、不实事求是 3.“擅制割”,即独断专行、飞扬跋扈 4.“犯上弗知害”,即犯上作乱、目无法纪 5.“贱士贵贝货”,即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

41 §§二 秘书官吏 常课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
§§二 秘书官吏 (二)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常课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 小考根据其德行、勤懒、是否忠顺朝廷、忠于主官、勤于职守为标准,对一年工作作出评定,好的评为“最”,差的评为“殿”。大课是根据三次小考的成绩予以综合,分别奖或罚 集簿 对县丞一下吏员考核 家是心灵的港湾中 阎敞还钱 东汉

42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制度 秦汉时期的文书载体,以简牍为主,缣帛为辅 汉朝出现了纸质文书和铁质文书 (一)行文规定 94 (二)书写格式 (三)避讳制度 (四)文书运转程序 (五)文书校勘制度 (六)用印制度 (七)公文传递制度

43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一)皇命文书(下行文) 秦代:制、诏 汉代:“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二)上行文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二、公文文体 (一)皇命文书(下行文) 秦代:制、诏 汉代:“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二)上行文 臣下上呈皇帝的文书有:奏、章、表、疏、议、状、书 (三)各级政府的下行文 汉代:告、令、教、敕

44 §§三 文书档案工作 (四)平行文 汉代:檄移、品约 (五)机密文书 汉代:封事、合檄、飞檄 (六)公开张贴的文书 汉代:露布、扁书、板檄
§§三 文书档案工作 (四)平行文 汉代:檄移、品约 (五)机密文书 汉代:封事、合檄、飞檄 (六)公开张贴的文书 汉代:露布、扁书、板檄 汉代公文的总称为“文书”,也称“文案”

45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三、档案工作 (一)档案的收集 (二)档案的利用 秦代: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汉代:修史 (三)档案库的建立 秦代:藏府、书府 汉代:石渠阁、兰台、东观 (四)档案保护制度 106

46 第六节 隋唐的秘书工作 46

47 知识点: 1.隋建三省六部制,其朝廷秘书机构集中在秘书省、门 下省和内史省中。皇宫秘书机构为内待省和太常寺 2.唐朝,其朝廷秘书机构分置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内,相互配合,互相制约,一度设置政事堂为朝廷中枢的秘书机构,皇宫秘书机构则有翰林学士院,信访机构有匦使院,地方各级秘书机构健全 3.隋唐时期,秘书来源多样,素质较高,职责分明,作用明显,对他们的考核制度化 4.唐朝以律令的形式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秘书工作制度,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开始分流,公文文体整齐、划一 47

48 §§一 朝廷秘书机构 一、隋唐朝廷秘书机构的总体特点 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政府机构形式 二、隋三省的秘书职能及秘书官员 (一)内史省 长官:内史令 秘书官员: 内史舍人、通事谒者、主书 (二)门下省 对公文的审核、封驳之权 长官:纳言 秘书官员:给事黄门侍郎、符宝郎

49 §§一 朝廷秘书机构 三、唐三省的主要职能及秘书官员 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三)尚书省 尚书省是掌管国家政务和执行的总署
§§一 朝廷秘书机构 (三)尚书省 尚书省是掌管国家政务和执行的总署 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度支 (后改称民部,至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又改称户部)、 工部六部 长官:尚书令 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 各部设一人 三、唐三省的主要职能及秘书官员 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50 §§一 朝廷秘书机构 唐代中书省的主要任务是起草诏令,颁布制敕 中书省的主官是中书令 主要秘书官员:中书舍人、通事舍人、起居舍人
§§一 朝廷秘书机构 (一)中书省 唐代中书省的主要任务是起草诏令,颁布制敕 中书省的主官是中书令 主要秘书官员:中书舍人、通事舍人、起居舍人 50

51 §§一 朝廷秘书机构 (二)门下省 门下省负责各种文书的审议 长官为侍中 其副手为门下侍郎 主要秘书官员: 给事中、典仪、符宝郎 (三)尚书省 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转来 的各种命令 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都省 长官为左、右尚书仆射 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员外郎

52 §§一 朝廷秘书机构 (四)三省中秘书官吏的结构 四、唐代政事堂 唐代的宰相是由数人组成的一 个班子 政事堂是为了协调中书省和门 下省之间的关系,协调出令与封驳 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 五、隋唐地方及军队的秘书

53 §§二 皇宫秘书机构 一、翰林学士院 (一)翰林学士的由来 唐太宗始,朝廷选拔 一批有文学才华的名儒学士, 侍从皇帝左右,作为文学顾 问,待诏门下,引入殿内, 讨论政事 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 并于宫内设立学士院,直接 受皇帝管辖,专为皇帝起草 重要制诏 翰林学士院逐渐从学术 机构演变成皇宫秘书机构 53

54 §§二 皇宫秘书机构 (二)翰林学士的职权 受皇帝宣召 顾问应对、拟写制诏 安排藩国使者晋见 (三)翰林学士的待遇 学士院
§§二 皇宫秘书机构 (二)翰林学士的职权 受皇帝宣召 顾问应对、拟写制诏 安排藩国使者晋见 (三)翰林学士的待遇 学士院 (四)翰林学士的选拔和晋升 从朝官中遴选 中书舍人,拜相

55 §§二 皇宫秘书机构 二、宦官秘书机构——内侍省 隋唐时专设 隋代内侍省参用士人,而唐代 则为清一色的宦官 “内侍之职,掌在内侍俸,出
§§二 皇宫秘书机构 二、宦官秘书机构——内侍省 隋唐时专设 隋代内侍省参用士人,而唐代 则为清一色的宦官 “内侍之职,掌在内侍俸,出 入宫掖,宣传制令” 55

56 §§二 皇宫秘书机构 三、信访机构——匦使院 武则天的所作所为 它在客观上开辟了一条使民间信息直达中央的畅通渠道 负面影响 匦使院是我国古代秘书史上第一个专门化的信访机构 56

57 §§三 秘书官吏 一、隋唐秘书官吏的主要来源 隋唐秘书主要来源于 以下途径: (一)从科举考试中选拔 “四才”选试 “四才者,身、言、书、 判也。身取其体貌丰伟,言 取其言辞辩证,书取其书法 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 其中“书、判”是关键 57

58 §§三 秘书官吏 (二)从文士中聘请 凡未通过吏部铨选的及第者,可以求助权贵为之“论 荐”,即向朝廷保举,如果成功,称“荐奏官”。如果不成功,或等待下一次铨选,或到幕府充当幕僚,待任职一段时间后,或许可由幕府向朝廷推荐,称入幕 (三)从名士中征召 在汉代征召是一种正式授官制度,在唐代偶用之,被征召者一般只授以无阶品的学士职或言官 (四)自荐 (五)从下级秘书中提升 58

59 §§三 秘书官吏 二、秘书官吏的素质 149 三、秘书官吏的参谋作用 (一)文化修养很高 (二)尽心尽职,严守制度 (三)应变能力强
§§三 秘书官吏 二、秘书官吏的素质 149 (一)文化修养很高 (二)尽心尽职,严守制度 (三)应变能力强 李刚 王旦荐贤 三、秘书官吏的参谋作用

60 §§三 秘书官吏 四、秘书官吏的考核 考课法 德 行 “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 修养、对君主的忠诚程度 “行”包括官吏才能、守职的勤 惰状况、政绩 “德”—— “德、慎、公、勤”(四善) “行”——“二十七最” “四善二十七最” 九等 60

61 §§四 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 (一)文书工作法律化 (二)文书工作制度化 “四禁”制度 用纸制度 154 (三)公文文体 1.下行文 皇命文书七种: 册、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论事敕书、敕旨、敕碟 朝廷及地方官衙下行文有: 堂判、堂贴、宣、剳、札子、部符、部省札、符 61

62 §§四 文书档案工作 2.上行文 表、状(笺)、启、碟议疏、榜子、熟状 3.平行文 隋唐官衙间的平行文主要有关、刺、移 二、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分离 (二)档案工作制度趋于完善

63 第七节 清朝的秘书工作

64 §§一 中央秘书机构 64

65

66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一、内阁 (一)内阁的沿革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一、内阁 (一)内阁的沿革 清朝的内阁经历了一个从文馆到内三院,从内三院到内阁,旋又复称内三院,后再次改称内阁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内阁的部门组成 十一房均承担秘书业务 内阁官职有: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 还有典籍、侍读、中书、贴写中书、供事等秘书吏员

67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三)内阁的职掌 内阁总的职掌是“赞理机务,表率百寮”,“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均衡之任,以赞上理庶务,凡大典礼,则率百寮以将事。” 具体表现为: 第一,参与议政。第二,办理本章。第三,拟撰、承宣 谕旨。第四,筹备、组织大典。第五,收存重要档案。此外,内阁还负责组织修书 内阁主要是处理朝廷例行公文和日常事务,辅助皇帝施 政的办事机构,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厅” 但其职能、作用在清代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67

68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二、军机处 (一)军机处的结构 军机处结构非常简单, 既无下属部门,也无吏员, 有官无兵,而官员也只有军 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种,且 都是兼职 军机处的日常工作主要 由军机章京承担 68

69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二)军机处的职掌 第一,参与议政 第二,拟写谕旨 第三,办理奏折,开列赏单 第四,备顾问,当参谋 第五,参与审理大案 第六,奏补文武官员 军机处还负责催办、稽查公 文,办理皇帝随时交办的事项 军机处的职掌广泛而重要,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兼“参谋部” (三)军机处的特点 第一,被皇帝严格控制 第二,职掌宽泛 第三,人员精明强干 第四,办事效率很高 第五,保密措施极严 69

70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三、中央政府中其他中央秘书机构 (一)六科 即吏、户、礼、兵、刑、 工六科,设立于清初,雍正元 年(1723)划归都察院 六科的职掌: 第一,稽查各部事务 第二,抄发题本 第三,封驳 第四,考查文武官员 (二)中书科 专掌缮写册文、诰敕等事 (三)通政司 亦称“通政使司”,是朝庭收文机构 主要职掌: 第一,收受各省题本 第二,查核本章 第三,参与议政 第四,负责上访事务

71 §§一 中央秘书机构 (四)奏事处 雍正时,专为收受密奏 而设,后来,内阁、军机处 承办的公文也由它呈进 主要职掌: 第一,收受奏折、密奏 第二,传宣谕旨 第三,安排皇帝接见事宜 (五)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 是代表皇帝稽察、催办 交办事项的机构 (六)捷报处 隶属于兵部,但实际上 是中央的机要交通机构。专 掌收受各地呈送中央的急件 和封发军机处的寄信谕旨

72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七)南书房 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选用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内当值,称之为“南书房行走”,除为文学侍从外,还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诰谕旨、发布政令,办理机要,用以削弱内阁之权。自军机处成立后,其职掌划归军机处,不再参与政务而专司文词书画等事

73 §§一 中央秘书机构 四、中央政府各部院和地方秘书机构 (一)中央政府各部院的秘书机构 司务厅——负责收受外省呈文,登记、编号后分发各有 关司办理 当月处——负责收受京城内各衙的文书,登记、编号后 分发有关司办理;将本部的题本呈送内阁;保管本部堂印 督催所——负责催办文书,依定期限,检查各司文书办 理情况 (二)地方政府秘书机构

74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五、鸦片战争后新增设的秘书机构 咸丰十年(1861),清政府为办理洋务,成立了“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
§§一 中央秘书机构 五、鸦片战争后新增设的秘书机构 咸丰十年(1861),清政府为办理洋务,成立了“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 光绪二十七年(190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称外务部,其秘书机构增加到六个: 司务厅、翻译房、清档房、机 要股、电报处、文报局

75 §§一 中央秘书机构 清末,出现了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
§§一 中央秘书机构 清末,出现了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 宣统三年(1911)成立责任内阁,并颁布了《内阁属官官制》。按其规定,内阁中的秘书机构有: 承宣厅、制诰局、收文处

76 §§二 秘书的来源及其作用

77 §§二 秘书的来源及其作用 一、军机章京的选拔 选用的条件主要有: 第一,品德良好,相貌端正 第二,年富力强,精明强干 第三,撰稿迅速,书写端正 第四,聪明敏锐,办事谨慎 第五,必须是普通官员

78 §§二 秘书的来源及其作用 二、书吏 书吏是清代京内外各官衙中从事文书档案事务的吏员的通称,名目繁多,有承差、经承、典吏、部办,等等 (一)书吏的流弊 (二)对书吏的整顿

79 §§二 秘书的来源及其作用 三、幕僚 幕僚又称幕友、幕宾、幕客、师爷、宾师、西席,等等,是由主官自行聘请来当参谋和协助办理文书事务的 私人顾问。清代时幕僚遍及地方各级官衙。他们只对主官负责,在地方政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幕僚的盛行 辅佐人员减少,需要补充,这是幕僚盛行的一个原因 从幕僚方面来讲,愿意充任幕僚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为求取出路 其二,迫于生计

80 §§二 秘书的来源及其作用 (二)幕僚的职掌 第一,参与筹划、出谋献策,是幕主的智囊 第二,草拟章奏、文移,管理档案 第三,监督、约束书吏 第四,审理、仲裁民事案件 第五,核查、征收田赋税粮 此外,幕僚还常承担其他事务,如评阅书院中的试卷、 完成交办事项 幕僚作为私人秘书,职掌宽泛,具有辅助性、综合性、 差遣性很强的特点

81 §§二 秘书的来源及其作用 (三)幕僚与主官的关系 幕僚只对主官负责,为主官服务;幕僚与主官之间大多 关系密切;幕僚的实际地位明显高于一般公职秘书官吏 清代的幕僚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社会经验丰富、业 务能力很强,并且功能全面、作用重要,他们是封建社会中 最为完备的私人秘书。然而,幕僚中也有不少人同书吏一样 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成为清代地方政治黑暗的一个原因 (四)幕学著作的出现 《幕学举要》、《佐治药言》、《学治臆说》、《办案要略》、《刑幕要略》

82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制度 票签,稽察、催查,保密 二、题本、密奏的处理 (一)题本处理程序 (二)密奏制度 82

83 §§三 文书档案工作 三、公文文体 清代,皇帝颁布的下行文有: 制书、诏书、诰命、敕书、谕和旨(明发谕旨、寄 信谕旨) 上呈皇帝的上行文有题、奏、表、笺 鸦片战争后,清代的公文文体也有变化:增加了报告和护照等;电报传入后,电报的使用,使文书工作和整个秘书工作发生了重要变化 此外,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了《政治官报》,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为《内阁官报》

84 §§三 文书档案工作 四、档案工作 (一)档案机构的恢复与建立 职责专一、独立性强的档 案机构有: 皇史宬、内阁大库、方略馆 (二)档案工作制度 (三)档案成分的变化

85 第十二章 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和鉴戒

86 第一节 秘书机构设置的经验教训 三、历代秘书机构设置给我们的启迪 第一,秘书机构是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应紧紧围 绕领导工作服务
第一节 秘书机构设置的经验教训 三、历代秘书机构设置给我们的启迪 第一,秘书机构是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应紧紧围 绕领导工作服务 第二,设置秘书机构应因事设人,力求精干,避免 重叠,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第三,明确规定秘书机构和秘书的权限,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又防止越权而干扰领导的工作 第四,秘书机构应相对稳定,减少人员流动,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步发展

87 第三节 历代秘书的优良传统 一、秉笔直书 “书法不隐” 二、忠于职守、严守制度 三、落笔神速 四、处变不惊 五、具有民族气节
第三节 历代秘书的优良传统 一、秉笔直书 “书法不隐” “书法”的核心是“君举必书”和“秉笔直书”。 “君举必书”是指凡天子、诸侯的言行都得直录。“秉 笔直书”是指凡政事都得如实记载 二、忠于职守、严守制度 三、落笔神速 四、处变不惊 五、具有民族气节 六、擅长书法艺术


Download ppt "第三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沿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