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宣州经济开发区 2015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
2
抓安全就是积德行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3
有险推定 有险推定 无险作业 高危行业 高险作业 解决之道 应对策略 永远把自己放在风险、危险系统里思考与动作! 处处有危险 岗岗有风险
什么样的理念持有与坚持才能做到“无险”作业 应对策略 有险推定 永远把自己放在风险、危险系统里思考与动作! 处处有危险 岗岗有风险 有险推定 无险作业 高危行业 高险作业
4
Heinrich统计 了55万起灾害 事件… 海因里希法则: 事故三角形 300:29:1 每330起同类事件中
不安全行为 …000 不安全状态 Heinrich统计 了55万起灾害 事件… 每330起同类事件中 29件 1件 轻伤害 300件 未产生伤害 死亡、重伤害 海因里希法则: 事故三角形 300:29:1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早在1931年出版的著作《安全事故预防:一个科学的方法》就提出了“安全金字塔”法则,它是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
5
全厂范围 降低事故严重性 紧急反应 防护建筑物 安全阀 爆破膜 安全仪表系统 预防事故 监控预警及人工干预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层
过程警报 强烈警报 监控层 安全层 主动保护层 被动保护层 紧急反应层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监控预警及人工干预 安全仪表系统 安全阀 爆破膜 防护建筑物 全厂范围 紧急反应 降低事故严重性 预防事故 过程参数值 紧急停车 过程停车 正常状态
6
15个为什么? 人因素 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 为什么会发生泄露? 泄露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什么? 管理上的原因又是什么?
为什么泄露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 是规划的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 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是企业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 都必须要查清楚。为什么泄露以后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为什么不警戒? 为什么不封路? 为什么不疏散群众? 为什么不通知群众? 为什么引起爆炸? 爆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人因素 15个为什么? 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
7
应急救援管理的最新法规、规范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17号令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8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评审 生产 经营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单位 成立应急救援组织 准备应急救援器材 演练 编制 定期组织 备案
衔接 无预案或未演练 责令限期改正,五万元罚款; 逾期,停产停业,五-十万罚款, 直接负责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2万罚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制定的应急预案
9
一、应急救援预案编写 二、应急救援演练 三、抢险与救护 四、事故报告 五、事故调查
为形成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系统,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处理,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9
10
一、应急救援预案编写 1、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 2、企业应急预案的构成和分类 3、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和步骤 4、应急预案内容
5、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6、应急预案管理
11
1、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 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 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和抢救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12
2、企业应急预案的构成与分类 …… …… 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综合 预案 危化专项预案 防洪专项预案 地震专项预案 现场 预案n 现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综合预案 危化专项预案 防洪专项预案 地震专项预案 …… 专项预案 现场 预案n 现场 预案1 现场 预案2 …… 现场处置方案
13
◆分级、分类制定预案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的必然要求,主要指系统总目标的预案包含子系统分目标的预案,而子系统分目标的预案包含单元目标的预案。 各级目标预案编写提纲一致,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又与上下层目标相互衔接,是大环套小环的结构。
14
分类制定预案 预案的内容应在纵和横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分类进行编制: (1)纵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预案;!!!! 针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关键装置的预案;!!! 针对重点生产部位的预案;!! 针对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的预案。!
15
(2)横 发生停电、停水、停汽、通讯中断以及自然灾害(洪水、地震、风暴雷电等)时的应急预案。 ◆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审定的下一级预案为基础。 ◆应根据导则及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
16
3、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和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按照阶段性目标来考虑,可分为前期准备、预案编写、预案的评审和发布实施三个阶段。按照每一阶段的编制工作及任务,可细分为七个步骤。
17
前期准备阶段 预案编写阶段 评审发布实施阶段 成立编写组 危险分析 应急能力与资源评估 分级、分类编制预案 审核和发布实施 预案的变更 预案的演练 危险目标辨识 脆弱性分析 风险评价
18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编制准备: 2.编写预案: 3.预案评审、发布和实施: 4.适时修订预案:
19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编制准备: 成立编写小组 预案编制小组代表可来自以下职能部门: 选择预案编制小组成员应考虑如下因素:
必须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奉献精神和权力; 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必须是预案编制过程各相关方的代表; 各成员必须目标一致、相互合作。 预案编制小组代表可来自以下职能部门: 安全、环保、操作和生产、保卫、工程、技术服务、维修保养、医疗、环境、人事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
20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编制准备: 制订编制计划
收集资料: 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地理、环境、气象资料;企业概况、安全记录、以往事故调查报告、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工艺流程、MSDS、安全评价报告、HSE体系文件和以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等。 初始评估:对预案编制单位的安全状况、危险源分布及其危害性进行初步评估。预案编制小组应 根据所有可能发生事故场景评价所需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资和设备。
21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辨识:识别和描述危险源及其特点的过程,其要素包括:源、事件、后果、概率 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危险辨识的关键任务: 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辨识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 危险辨识方法: 材料性质分析:毒性、燃烧性、爆炸性、稳定性以及活性反应性。 生产工艺和条件 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重大危险源辨识 利用经验
22
危险辨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厂址和环境条件 厂区平面布置 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建(构)筑物 辨识和分析建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以及生产辅助设施;
23
生产工艺过程 应辨识和分析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特性)的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以及事故时失控状态; 生产设备、装置 1、化工设备、装置:高温、高压、低温、腐蚀、震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以及控制、操作、检修和失误时的异常情况; 2、机械设备:应分析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3、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以及静电和雷电; 4、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5、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以及危险化学品库;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等有害作业部位。
24
能力和资源评估 预案编制单位应急救援能力包括抢险、救灾、中毒急救、通讯、指挥等。预案编制小组应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行动,确定下列问题的答案: 在紧急情况下谁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整个应急过程中由谁负责,管理结构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情况? 如何通报紧急情况,谁负责通知? 可获得哪些外部支援,什么时候能到达? 在什么情况下厂内外人员应该进行避难或疏散? 如何恢复正常操作? 应急救援资源:主要包括人员、设备、设施、个体防护、相应物资等。
25
2、编写预案 3、审定、实施 事故预案应当简明,便于有关人员在实际紧急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应急反应要素应该为以下六个方面: 应急资源的有效性
事故评估程序 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 通报和通讯联络程序 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和救援行动) 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 3、审定、实施 预案审定的必要性: 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 预案中各部门职责的完整性; 各单位应急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力争使其合理配置、统筹安 排,使预案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26
4、适时修订预案 预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主要通过演习、事故应急救援过程总结、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等途径发现预案的不足之处,对预案进行修订或修改。
27
4、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2004.4.8)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援预案编制导则》AQ/T ( 发布 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 实施) 事故预防:编写应急预案首先要进行危险辨识和分析,确定采用的应急方法,所以预先了解了可能发生的事故,故能起到事故预防的作用。 27
28
预案内容 1、前言 (1)目的 主要包括预防灾害事故发生、迅速控制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突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以及社会影响。
29
(2)编制依据 列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其他文件等。 (3)适用范围 应有明确的范围、级别限制和针对性 (4)应急预案体系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30
要求明确具体,有指导实践的价值。 (5)工作原则 如:统一指挥、分级管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等。
(2、----7、 ……)
31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6 信息公开 1.3 适用范围 7 后期处置 1.4 应急预案体系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应急预案体系 1.5 应急工作原则 2 事故风险描述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 预警及信息报告 4.1 预警 4.2 信息报告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5.2 响应程序 5.3 处置程序 5.4 应急结束 6 信息公开 7 后期处置 8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8.2 应急队伍保障 8.3 物资装备保障 8.4 其他保障 9 应急预案管理 9.1 应急预案培训 9.2 应急预案演练 9.3 应急预案修订 9.4 应急预案备案 9.5 应急预案实施
32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 事故风险分析 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 处置程序 4 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2 应急工作职责 3 应急处置 4 注意事项
33
(8)附件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电话; (3)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4)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5)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6)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7)企业平面布置图; (8)消防设施配置图; (9)周边地区单位、住宅、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 (10)保障制度。
34
预案编制的格式及要求 1、格式 (1)封面 标题、企业名称、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 (2)目录 (3)引言、概况 (4)术语、符合和代号 (5)预案内容 (6)附录 (7)附加说明
35
2、基本要求 (1)使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2)正文采用仿宋4号字 (3)打印文本
36
《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
预案评审 《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 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和有关安全生产 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 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审查意见书 综合预案要素审查表 专项预案要素审查表 现场处置预案要素审查表 预案形式审查表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38
5、应急救援预案培训 应急培训计划 确定职责、任务 确定所需知识和技能 确定与其他培训计划相重复的部分 制定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 工作会议
现场演示 电视教学 实施培训 考核 保存培训记录 制定进一步的培训计划 审核培训计划的有效性
39
(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应急救援基本程序、个体防护知识、针对不同事故的专业技能,包括灭火、堵漏、疏散、营救、洗消等。 (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应急救援基本程序、个体防护知识、紧急状态下应采取的工程、工艺和操作、报警,发生小范围火灾、泄漏的应急处理程序等。 (3)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40
6、预案的管理 预案的备案 —报上级有关部门(公安、消防) —报地方安监部门 —通报当地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培训 定期演练 定期评审修订
41
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原则 基本救援装备的分类 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 救援装备的保管和使用
7、 应急救援设施 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原则 基本救援装备的分类 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 救援装备的保管和使用 41
42
实用性 功能性 耐用性 安全性 客观性(根据客观条件) 1)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原则
根据救援队伍承担的救援任务和救援要求选配,救援装备要求具备: 实用性 功能性 耐用性 安全性 客观性(根据客观条件) 根据企业的客观条件配备实用、耐用、安全并具备相应功能的救援装备。 42
43
各类救援人员均需配备个体防护装备。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使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救援装备的分类 2.1 基本装备 通讯装备:有线、无线 交通工具: 照明装置:除应考虑亮度外,还应考虑事故现场的特点,注意其安全性能。 防护装备:防毒面罩、防护服、手套、防护靴、呼吸器等。 各类救援人员均需配备个体防护装备。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使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救援指挥人员和医务人员及不进入污染区域的救援人员可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注意防护服与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应配套使用,进入污染区域的工程、消防和侦检人员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43
44
侦检装备:监(检)测事故现场水、气、土壤装备 自造装备:根据以往救援经验,自己动手研制的简单易行的救援工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2.2 专用装备:专业救援队伍所用的专用工具(物品)。 侦检装备:监(检)测事故现场水、气、土壤装备 自造装备:根据以往救援经验,自己动手研制的简单易行的救援工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侦检设备应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国内多采用监测管和专用气体检测仪,优点是快速、安全容易操作、携带方便,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些化学品没有现成的检测设施);国外多采用专用监测车,除配有取样器、检测仪器外,还装备计算机处理系统,能及时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分析,及时检出有害物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 44
45
3)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 3.1 急救器械: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配置 救护车、抢救担架 急救床及用品 氧气及呼吸器
苏生器 (一种可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 输液架 心电图机 冲洗设备(洗胃器、洗眼壶) 出诊包(听诊器、血压计等) 45
46
3.2急救药品:根据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种类配备,尤其是特殊解毒药品。
烫伤 烧伤 化学灼伤(小苏打、硼砂溶液等) 中毒(如氰化物、氯气、汞中毒等) 机械伤等方面的急救药品 根据企业(或地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种类备好一定数量,以便紧急调用。 解毒药品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硫代硫酸钠;砷和无机汞中毒—二巯基丙醇;有机氟农药中毒—乙酰胺;亚硝酸盐中毒—亚甲兰…… 46
47
4)救援装备的保管和使用 要求: 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严禁随意挪用 制定救援装备的保管、使用制度和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定时检查。 47
48
二、 应急救援演练
49
演练计划 事故演练的目标: (1)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程序的缺点; (2)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4)在企业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公众的认可和信心; (5)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6)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 (7)努力增加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社区应急预案之间 的合作与协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50
应急演练类型 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全面演练
51
1、桌面演练 目的: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 发现和解决预案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
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 功能性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 形式 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 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采取的应急行动; 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 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 主要特点:是口头“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
52
桌面演练场景与道具 图片 模型 文字说明
53
2、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即可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一般都需要调用有限的资源开展现场演习,并形成书面报告。 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能力。 单项演练:通讯联络、报告程序;资源调配,人员、装备及物资器材(装车)到位;化学监测与侦察;现场警戒;人群疏散;医疗救护;洗消去污;消防行动;公共信息传播等。 组合演练: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功能或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习,以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 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之间的配合; 警报、紧急公告、公众疏散与医疗、药品发放; 扑灭火灾、堵漏、工艺处理的相互配合等。
54
3、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
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
55
选择演练类型应考虑的因素 应急预案、程序的制定及有关应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所面临的风险性质和大小。 现有的应急响应能力。
演习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 关键部门对应急演习工作的态度。 应急组织投入的资源状况。 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应急演习的规定。 无论选择何种演练方法,应急演练方案必须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相适应。
56
循环往复 桌 面 功能 全面
57
参演人员 演练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 执行具体应急任务 如抢救伤员或被困人员
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 获取或管理资源 与其他应急人员共同应对重大事故 尽可能按真实事件一样决策或响应 应熟悉应急响应体系和所承担的任务及行动程序
58
参演人员 演练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习情景,控制应急演习进展的人员。 确保演习目标得到充分演练;
确保演习活动既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 确保演习的进度; 解答演习人员的疑问,解决演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保障演习过程的安全。
59
参演人员 演练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
扮演、替代某些未能参加演习的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部门并不参与此次演习;
60
参演人员 演练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观察重点演练要素并收集资料 记录事件、时间、地点详细演练经过
观察行动人员的表现并记录 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根据观察,总结演练结果并出具演练报告
61
参演人员 演练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有关部门 外部机构 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
62
演练实施 演练准备: (1)成立演练委员会 (2)制定演练计划书,具体内容为: 1)序言 2)演练目的 3)演练科目 4)演练日程表
5)演练的组织 ① 参加人员名单 ② 指挥者:组成、作用、职责 ③ 观察员
63
6)演练内容 ① 预警和警报 ② 决策 ③ 指挥和控制 ④ 疏散 启用避难所 交通管制 应急救援运输 医疗机构 特殊需求的居民 7)准备演练通告 8)制定演练范围与频次
64
组织演练 演练总结 根据演练情况,及时总结应急救援预案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时修改预案的相关内容。
65
紧急疏散 现场急救 泄漏处理 火灾控制 现场洗消
三、抢险与救护 紧急疏散 现场急救 泄漏处理 火灾控制 现场洗消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就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进行抢险和救护。抢险和救护的内容包括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漏处理、火灾控制四个方面。 65
66
应急响应 程序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企业负责人应直接指挥,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减少人员上网和财产村是。安全技术、动力、生产、消防和保卫等部门应协助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66
67
1、紧急疏散 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 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 抢救人员的撤离 1.1 紧急疏散人员:
1.2 紧急疏散范围: 建立警戒区,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对车间来说,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的标志,这也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要求的。 67
68
这是一幅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划分与控制图 68
69
1.3 个体防护用品选择原则 泄漏的化学品的性质和数量 防护和防毒种类和有效防护时间 应用的呼吸器种类 防护器材的其他性能
注意:被救援人员与救援人员都必须进行必要的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包括扩散区边缘的警戒人员,都要作好个体防护,佩带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任务的人员要着全密封消防防化服,或其他型号的防化服,或防火服。 69
70
在情况不明时,必须使用隔绝式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器具是否合格、有效
1.4 呼吸器的使用原则 在情况不明时,必须使用隔绝式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器具是否合格、有效 必须正确佩戴、正确使用 在情况不明确时,不得随意摘除面具
71
现场危险区域分级 危险区 毒 性 重度危险区 中度危险区 轻度危险区 剧毒 一级 二级 高毒 中毒 低毒 三级 微毒
72
泄漏事故 级别 形式 防化服 防护服 防护面具 一级 全身 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二级
封闭式防化服 三级 呼吸 简易防化服 战斗服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73
火灾事故 级别 形式 防化服 防护服 防护面具 一级 全身 内置式重型防火服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二级 隔热服
三级 呼吸 战斗服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74
美国职业健康局 、
75
2、现场急救 2.1 危化品事故的伤害形式: 中毒 窒息 烧伤 化学灼伤 冻伤 其他
2.1 危化品事故的伤害形式: 中毒 窒息 烧伤 化学灼伤 冻伤 其他 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中毒、窒息、化学灼伤、冻伤等等。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 75
76
2.2 事故的现场急救步骤: 将受伤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无空气污染地区;
有条件时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毒气;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心肺复苏,给吸氧; 立即脱去受污染的服装;皮肤受污时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水冲洗;眼睛受污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使用特效药,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77
2.3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易燃、易爆场所) 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中毒、窒息、化学灼伤、冻伤等等。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 77
78
3、泄漏处理 3.1 液体泄漏可能造成的危害 污染空气 污染土壤 污染地表水 污染地下水 可燃物质,有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对人体造成伤害
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中毒、窒息、化学灼伤、冻伤等等。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 78
79
3.2 泄漏源控制 3.3 泄漏物处理 切断泄漏源 转移物料 堵漏 围堤堵截 稀释覆盖 收容 废弃
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泄漏事故,可以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理。前者通过控制泄漏源控制化学品的泄漏或溢出,包括……;后者,通过对泄漏物的覆盖、收容、稀释、处理等,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79
80
泄漏处理时应注意: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使用防爆工具;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且尽量不要在可燃有毒气体容易聚积的低洼处停留;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事故处理后的泡沫、污水等不能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而应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 另外: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要试图清除泄漏物。 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泄漏事故,可以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理。前者通过控制泄漏源控制化学品的泄漏或溢出,包括……;后者,通过对泄漏物的覆盖、收容、稀释、处理等,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80
81
4、火灾控制 4.1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特点: 发生突然 扩散迅速 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 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
4.1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特点: 发生突然 扩散迅速 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 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 不同的危化品具有不同的特性:易燃、有毒、腐蚀等等,发生火灾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有可能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或发生二次事故。职责分明:一旦发生火灾,每个从业人员都应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人员疏散程序以及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扑救火灾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向消防队人员介绍物质物料,配合扑救。定期演习:化学品火灾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容易引起人们的慌乱,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二次灾害,因此企业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处理突发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临阵不乱、正确处理,增强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 81
82
4.2 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扑救 灭火对策 ① 扑灭初期火灾; 灭火条件 ① 外围火点已彻底扑灭,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
② 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 ③ 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 灭火条件 ① 外围火点已彻底扑灭,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 ② 堵漏准备就绪; ③ 着火罐(桶)已得到充分冷却; ④ 兵力、装备、灭火剂已准备就绪。 如果没有达到,灭火条件的情况下贸然灭火,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灾害。天然气管道着火,如果先关闭阀门有可能引发回火、爆炸,电器火灾应首先关闭电源。 82
83
4.2 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扑救 灭火方法 ① 关阀断料法: ② 泡沫覆盖法: 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① 关阀断料法: ② 泡沫覆盖法: ③ 砂土覆盖法: ④ 干粉抑制法: 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① 液化气体类火灾 ; ② 爆炸物品火灾; ③遇湿易燃物品火灾; ④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 ⑤ 易升华的易燃固体火灾; 灭火时应考虑灭火人员的安全,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 如果没有达到,灭火条件的情况下贸然灭火,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灾害。天然气管道着火,如果先关闭阀门有可能引发回火、爆炸,电器火灾应首先关闭电源。 83
84
5、现场洗消 轻度中毒人员 中度中毒人员送医院之前 现场医务人员 消防和其他抢险人员、群众等; 抢险抢救工具
洗消是消除染毒体和污染区毒性危害的主要措施,是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5.1 洗消地点: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 5.2 洗消对象: 轻度中毒人员 中度中毒人员送医院之前 现场医务人员 消防和其他抢险人员、群众等; 抢险抢救工具 洗消:清洗(冲洗)、消毒,轻度伤害人员的救治等。洗消剂:根据危化品性质选择如氨采用水或弱酸性溶液、硫化氢等酸性污染采用水、苏打等碱性溶液。 84
85
5、现场洗消 5.3 洗消方法: 5.4 洗消剂的选择: 速度快、效果彻底、用量少、价格便宜、本身不会对人员设备起腐 物理洗消法 化学洗消法
5.3 洗消方法: 物理洗消法 化学洗消法 5.4 洗消剂的选择: 速度快、效果彻底、用量少、价格便宜、本身不会对人员设备起腐 蚀伤害作用的洗消原则 洗消:清洗(冲洗)、消毒,轻度伤害人员的救治等。洗消剂:根据危化品性质选择如氨采用水或弱酸性溶液、硫化氢等酸性污染采用水、苏打等碱性溶液。 85
86
常见毒物及其洗消剂 毒物 名称 洗消剂 毒物名称 氨气 水、弱酸性溶液 氯甲烷 氨水 氯气 硝石灰及其水溶液、苏打等碱性溶液、氨或氨水10%
液化 石油气 大量的水 一氧化碳 苏打等碱性溶液 氰化氨 氯化氢 水、苏打等碱性溶液 硫化氢 光气 苏打、碳酸钙等碱性溶液 氟 水
87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1998年1月1日开通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 ,对全国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提供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 国家化学事故 应急咨询
88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89
四、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制度 事故报告责任、程序和时限 事故报告内容
90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1.安全法对事故报告的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一百零七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91
1.3 国务院493号令对事故报告的规定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规定逐级(2h内)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92
1.4 安监总局第21号令对事故报告的规定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
1.4 安监总局第21号令对事故报告的规定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第一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的县市级安监部门在逐级上报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先用电话快报省级安监部门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依照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
93
较大涉险事故: 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危及重要场所(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和设施安全的事故; 其他。
94
2.1 事故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事故的报告责任、程序和时限 2.1 事故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事故分级 死亡(人) 重伤(人)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特别重大事故 ≥30 ≥100 ≥10000 重大事故 ≥10~29 ≥50~99 ≥5000~10000 较大事故 ≥3~9 ≥10~50 ≥1000~5000 一般事故 <3 <10 <1000
95
2.2 事故的报告责任、程序和时限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特大事故 事故现场人员 企业负责人 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设区市安监部门 省、自治区、 直辖市安监部门 国务院安监 部门 立即 1h内 2h内 2h内 1h内 1h内 情况紧急时 同级人民政府 公安机关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工会 人民检察院
96
2.2 事故的报告责任、程序和时限 注意: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企业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事故发生30日内(火灾、交通事故7天内),死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报。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97
3、 事故的报告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 );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类型、化学品名称、性质和数量等);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98
事故调查 事故分析 事故处理 事故调查报告 整改和预防措施 事故台帐
五、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 事故分析 事故处理 事故调查报告 整改和预防措施 事故台帐
99
1、事故调查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100
省级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 县级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
1.1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 省级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 县级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 较大事故调查组 特大事故调查组 重大事故调查组 一般事故调查组 100
101
1.2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原则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101
102
1.3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493号令 102
103
2、事故分析 事故分析包括整理分析有关证据、资料,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确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事故责任等。 103
104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处理
3.1 事故处理原则: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04
105
3.2 事故处理规定 第493号令 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批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负有事故责任单位、人员进行处罚、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5
106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302号令)
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106
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负责人员的法律责任”。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不同行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7
108
另外: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3号)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5号, 实施)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种类、程序以及适用情况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108
109
4.1 整改和预防措施 4、整改和预防措施 Enforcement 技 术 安 全 管 理 教 育 Engineering
技 术 安 全 管 理 教 育 Engineering Education (3E措施) 109
110
工程技术措施:企业从安全生产的要求考虑,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进行设计、检查和维护保养等,减少和消除不安全因素。
培训教育措施: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对广大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技能,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 管理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新的或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补充、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和人员等。 110
111
4.2 整改和预防措施等级顺序 本质安全 4.3 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的原则: 加强防护 安全警示标志
4.2 整改和预防措施等级顺序 本质安全 加强防护 安全警示标志 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防护用品 4.3 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的原则: 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且符合法规、标准等要求。 111
112
5、事故调查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112
113
5.1 事故调查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13
114
5.2 要求 过程调查要准确 原因分析要明确 责任分析要公正 对责任者处理要严肃 预防措施要具体 人员签字要清晰 114
115
以及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事故处理等
6、事故管理台帐 台账的内容应包括: 事故名称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类别 伤亡人数 损失情况 以及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事故处理等 115
116
谢谢! 安徽科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乔保国 13033038351 QQ 505819540 网址:www.ahkrzx.com
L/O/G/O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