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李文莉 lwlszpt@163.com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2013.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李文莉 lwlszpt@163.com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2013.0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李文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2 基本内容 1.两个国家发展规划 2.国家高校教育技术能力指南 3.广东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项工作

3 1.两个国家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第七章(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年) 1.规划内容 2.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任务

4 1.1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特点和创新 指出支撑作用的同时,强调引领作用 推进普及的同时,强调重点指向融合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调信息化能力提升 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强调机制建设 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把资源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5 1.2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任务 基础教育 缩小数字 鸿沟,促 进优质资 源共享 职业教育 加快信息 化建设支 撑高素质 技能型人 才培养
高等教育 推动技术 与教育深 度融合,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继续教育 构建公共 服务平台 完善终身 教育体系 教育管理 整合资源 提高教育 管理水平 建设信息化支撑环境 加强队伍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

6 1.3教育信息化五大行动计划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7 1.4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程 “三通两平台” 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 学习空间人人通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云平台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8 1.4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程 国家教育宽带网主干网建设工程 国家教育网宽带网地区网与接入网建设工程 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工程 职业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校建设工程 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建设与示范工程 学习型社会支撑平台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工程 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学校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工程 教育资源建设应用和机制探索示范工程 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教育资源进家庭示范工程

9 1.5对规划中涉及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关于教育信息化作用的定位 关于如何实施各级各类学校的带宽接入 关于云技术的利用和云架构
关于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关于中小学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的配备标准 关于学校信息化专业人员的配备 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学习能力 关于可持续发展(经费)

10 2.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年) 》

11 2.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年) 》

12 2.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推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建立合理的统计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
加快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建设开放、互动、共享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开发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 推进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型、探究式教学模式 推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建立合理的统计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 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促进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13 2.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 提升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水平 构建网上文化宣传和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
推动广大师生和社团广泛尽兴思想和文化交流 促进形成行的校园文化和时代文化 促进教师和学生创新理念和进步思想的形成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开发适宜国外学生学习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数字化教学资源

14 小 结 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和责任。提升教育技术队伍专业发展与服务水平。
教育信息化要走向融合,即信息技术要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融合。 教育信息化要走向创新,即要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信息时代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15 3.国家高校教育技术能力指南 (一)指南的目标
加强高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教学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加强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提高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技术工具的能力,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提高高校教师利用工具开展科研教学的能力。

16 (二)指南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有助于加强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 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17 (三)高校教师ET能力结构模式图

18 (四)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阶段模型

19 (五)意识与责任 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于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优化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意义。
能够认识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到教育技术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能够持续关注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尝试应用新技术促进教学的意识。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对于丰富高校学习资源、营造良好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意义。

20 具有应用教育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意识

21 能够遵守与技术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
能够遵守与技术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言论与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使用技术的道德素养; 能够向学生传递与技术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技术观。 能够理解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努力减小技术对教学本身和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2 (六)知识与技能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内涵、理论渊源(如系统科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理论等)及其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了解教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以及最新进展(如情境认知、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等); 了解教育技术在学科应用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设计性研究、开发性研究等); 了解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生绩效与媒体应用的一般评价模式与方法(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绩效评价、发展性评价等)。

23 掌握科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一般过程和作用
掌握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和方法(如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等);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环节和设计流程(如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等),并能应用于自身教学。

24 掌握数字化教学的特点、模式与方法 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本类型、多媒体认知特征及其开发工具与方法;
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学的一般特点和方法,并能借助网络工具与平台开展教学(如作业系统、答疑系统、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等); 了解高校中常见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并能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掌握不同环境下(如课堂教学环境、网络环境等)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授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PBL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elearning、混合式学习等); 了解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基本结构、一般特点、建设规范、评价标准及其应用模式。

25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 掌握常见的通用技术(如office系列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即时通讯软件等),并能应用于教学;
掌握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的检索、分类、管理的一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掌握各种常见的校务管理软件与工具(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作效率; 掌握与自身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学媒体、工具软件,利用技术促进学科教学; 掌握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掌握本专业领域各种知识库的使用。

26 (七)设计与实施 能够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 能够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确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并清新的描述;
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能够运用技术工具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前沿性。

27 能够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能够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为不同教学条件下的传统面授课堂和网络教学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能够利用技术工具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和支持,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知识管理等提供指导和学习支持; 能够借助技术工具(如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监控软件、网络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等)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

28 能够为教学提供恰当的媒体、资源和工具,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特,设计、组织与提供恰当咑教学资源,并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能够熟练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种技术工具,能够为学生创设利于协作、交流、互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29 能够与同行和管理人员等就教学问题进行有效交流
能够借助网络工具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与教育技术专家讨论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问题; 能够与技术支持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 能够与教务管理人员就教务、教学管理进行交流与沟通。

30 (八)教学评价 掌握基本的评价理念 了解教学评估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依据、评估方法等;
掌握常见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如经典教育测量理论及方法,质性评价的一般模式和方法(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 具备“以人为本”的评价理论,能够认识到各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31 能够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反思与调整
能够借助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在线学生问卷调查、在线投票、讨论区)收集数据,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根据教学活动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

32 能够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
能够根据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并能够对获取的评价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 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学生绩效评价技术和评估系统(如电子档案袋、学生发展性评估、过程性评价量表等); 能够设计合理的作业、考试、任务、项目性评价等,并能够应用信息化工具(如考试系统、在线作业系统等)组织与实施相关评价。

33 (九)科研与创新 能够关注新技术和方法并应用其改进教学 能够借助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如行动研究、设计性研究等),改进自身教学过程;
能够持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尝试将其创造性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34 能够借助技术手段开展广泛的学术研究、合作与交流
能够借助技术手段,了解自己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了解自己学科的学术团体、学术机构、专家、网站等学术信息; 能够就学科专业领域问题,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广泛的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 了解课题项目申报系统,了解国家相关项目申请网站的使用(如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 能够使用各种检索工具与系统(如CNKI、SSCI等文献检索系统,各种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检索工具等)进行学术信息检索。

35 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研究团队的工作效率
能够利用技术手段构建学习型组织,激发团队的参与度和协作水平; 能够在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率; 能够借助技术手段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SPSS软件)挖掘隐性知识。

36 3.广东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项工作 加快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水平 开展混合学习教学试验,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积极建设微型课程资源,支持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加强教育技术队伍建设,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37 课程的数字化改造的目标 提升个性化和互动式教学水平 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

38 课程的数字化改造的措施 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对教学资源做数字化重组。 以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为纽带,对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改造。

39 数字化教学资源重组的目标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40 基本资源 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 教学日历 演示文稿 教学录像 教学案例 例题、作业/试卷 实验/实训/实习资源 文献资源 常见问题
教学课件(网页型课件/Flash课件) 媒体素材(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41 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 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 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 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 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 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42 2.以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为纽带,对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改造
--网络课程资源是指基于Web的课程资源,它通过网络来表现的某门学科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学习过程应体现交互性、共享型、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资源基本要素 网络环境(平台、工具、数字化资源) 教学内容(文本、视频、音频、PPT) 教学活动(讨论、操练、考核、提交作品)

43 通过数字化改造,变教材为学材,改革课程学习内容
--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变教材为学材,使课程资源具有适应性、可控性、可反馈性、可选择性,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极大的方便,克服由别人而非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内容的现象。

44 把教材变学材的途径 基本资源(文本材料、PPT、教学录像、学习指导……) 微课视频资源 国外公开课视频案例(TED案例)
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案例 社会生产实际的案例 专题数字素材资源、专题网站、网站链接 仿真系统软件 Web2.0应用工具 学生作品展示 协作讨论活动相关文档 专业规范、技术标准文档 ……

45 (二)开展混合学习教学体验,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Hybrid Learning)就是指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网络上的学习(Online)两种学习模式有机的整合,是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绩效的重要途径。 混合学习= 基于课堂的 面对面教学 基于网络的 在线学习

46 (三)积极建设微型课程资源,支持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47 微课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帮助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适用于翻转课堂的课前阅读。 教学结构变革:促进教学结构变革,适宜翻转课堂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学研究,实现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48 (四)加强教育技术队伍建设,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建设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及支撑研究基地 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

49 加强高校教育技术队伍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提升教育技术后备人才培养水平 提升教育技术队伍的专业发展与服务水平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建立教育信息化实践基地 提升教育技术队伍的专业发展与服务水平 参与国家教育宽带主干网络系统应用的建设 参与教育云平台及其应用的建设 参与Web2.0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参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实践 参加教育技术各类专题研修活动

50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加快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教学资源应用水平,开展混合学习教学试验,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积极建设微型课程资源,支持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51 谢 谢!


Download ppt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李文莉 lwlszpt@163.com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2013.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