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副主任 丁 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副主任 丁 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副主任 丁 斌 2011-7-17
安 全 管 理 实 务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副主任 丁 斌

2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

3

4 2010年10月24日,中石化大连分公司新港油罐区再次发生火灾事故。

5 2011年7月16日14时30分,中石化大连分公司炼油装置起火爆炸。距离该公司第一次的同类事故恰好是一周年纪念日。

6 事故不是“故事”,更不能成为笑话 一个单位,同类的事故一年内发生三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待事故或未遂事件,管理者如何展现正确的态度和举措? 你从这起事件中得到哪些启发?

7

8

9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10 何为安全? 古人云: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对“安全”的定义:
是一种对人、财产、社会秩序避免产生负面作用或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或条件。 安全生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设备正常及生产顺利进行。

11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1 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管理,从字面上讲,就是“管辖”、“处理”的意思。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1 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管理,从字面上讲,就是“管辖”、“处理”的意思。 安全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安全协调活动。包含了两个范畴(政府监督、企业管理)及三层意思, (1)安全管理是围绕某一目标进行的,是集体活动分工协作的产物; (2)指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活动; (3)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这种活动是一个贯穿始终、反复不断地进行的动态过程。

12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1.2 安全管理的对象 研究人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对象。人是生产和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保护的主要也是人,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在安全管理中,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为根本,这就是管理的人本原理。

13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就是说要在安全生产的全部工作和工作的全过程中,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全员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全员保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全部工作是说全部生产岗位、全部生产技术、全部生产设备。工作的全过程则指一项工程或生产的规划、设计开始,到基建、试车、投产、运行至更新改造的全过程。全员参与就是从生产经营单位领导人、中层管理者到全体员工,甚至员工家属,都关心重视安全生产,积极参加安全管理,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献策出力作贡献。

14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物和环境 研究物和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与对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物是生产和安全管理促进(削弱)的媒体,管理好物是主要的,因此物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物是为了完成产品而投入生产的防护设施、电气设施、大中小型机械和劳动者手持的手动(或电动)机具。 研究作业环境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不受损害和污染与对人和物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又一对象。

15 第一章 安全管理基础 1.3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1.3.1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方针政策,依据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国际公约、条约,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和生产的保障体系;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组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技能训练,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尤其是强化现场安全控制,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做好事故、职业病预防和事故处理,并不断持续改进,逐步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6 第一章 安全管理基础 1.3.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工作: (1)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第一章 安全管理基础 1.3.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工作: (1)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3)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4)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从业人员执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5)处理违章和事故;

17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18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档案。

19 第二章 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2.1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2.1.1 建立管理组织体系和机构
第二章 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2.1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并明确职权、责任,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管理组织体系和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的分级管理,分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协调的规定,它体现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架构。 所谓组织体系就是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安全管理队伍。除了公司、厂一级的专兼职以外,还需要在各分系统、车间和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从而组成企业的安全管理队伍。这就是组织体系。

20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 一安 车全 间员 二安 车全 间员 三安 车全 间员 后安 勤全 部员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一安 车全 间员 二安 车全 间员 三安 车全 间员 后安 勤全 部员 科安 (部)全 室员 一安 班员 二安 班员 一安 班员 二安 班员 一安 班员 二安 班员 维安 修全 班员 汽安 车全 班员 伙安 房员

2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1.2 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1.2 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符合《安全生产法》、地方法规、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人发﹝2002﹞87号)《关于印发﹤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的规定。

22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 《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3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24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1.3 注册安全工程师要协助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注册安全工程师要协助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5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是: (一)协助聘用单位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是:   (一)协助聘用单位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协助聘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检查表,拟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检查和督促落实;

26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三)掌握聘用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协助聘用单位制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指导落实;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三)掌握聘用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协助聘用单位制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指导落实;   (四)履行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告安全生产负责人,督促聘用单位落实整改;   (五)协助聘用单位对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督促聘用单位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员工上岗前及轮岗前培训教育制度;   (六)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

27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1.4 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1.4 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28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29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广州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广州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劳动部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 工伤保险条例,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30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1.4.2 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规范管理标准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规范管理标准 安全技术标准:机械安全标准,电气安全标准,防爆安全标准,储运安全标准,爆破安全标准,建筑安全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标准,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标准,压力容器与管理安全标准等; 职业卫生标准:作业场所有害因素分类分级标准,作业环境评价及分类标准,防尘标准,防毒标准,噪声与振动控制标准,其它物理因素分级及控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标准等;

3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1 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 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及分类 2.2.1 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 建立和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用制度规范行为,使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事项均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

32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2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企业单位的延伸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2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企业单位的延伸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指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标准为指导,为保本企业员工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使企业的生产得到正常和健康地进行而制定的章程。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企业单位的延伸,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在企业单位的具体化。是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各个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概括划分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两大类。前者是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规程、管理标准的总称,后者是各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标准的总称。

33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3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作用 (一)明确安全生产职责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作用 (一)明确安全生产职责 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各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使全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谁应干什么”或“什么事应由谁干”,可避免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事没有人干,有利于避免互相推诿,有利于各在其位、各施其职、各尽其责 (二)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了全体从业人员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生产操作时应“怎样干”,有利于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的质量;有利于规范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事故。 (三)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明确规定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具体办法、生产的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生产经营单位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秩序。

34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4 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分类 2.2.4.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分类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概括划分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两大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按管理面向的对象来分类。通常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划分为以下三类:

35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1)综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总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设施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发包(承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出租(承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和厂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等

36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各种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女工保护制度、未成年工保护制度、控制加班加点管理制度、防暑降温管理制度、防寒保暖管理制度、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环境监测制度、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体检制度、保健食品发放管理制度、防止职业中毒管理制度和防职业病管理制度等等

37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操作规程 (1)各种生产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规定了正确操作设备的程序、方法。只要按规程规定操作,就可以防止操作中发生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设备损坏事故和始因操作不当使设备损坏继而导致的伤亡事故。 (2)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这些规程明确了各岗位生产工作全过程各工序的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只要按规程规定操作,就可以防止操作中因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伤亡事故。

38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5 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的程序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的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充分调查研究,进行危险辨识、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其制定的程序如下:

39 组织编写组 收集有关法规、标准 调查本单位的情况 进行危险辨识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0 拟定规章制度条文 征求修改意见 修改定稿 报领导审批 拟文颁布

4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6 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 (1)依法制定、结合实际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以国家安全生产法规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既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保持协调一致,不失其原则性,又有利于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贯彻执行,具有可操作。

42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有章可循、衔接配套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有章可循、衔接配套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既要明确全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使从业人员知道自己应“干什么”,还要明确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要求和方法,使从业人员知道自己应“怎样干”。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全面覆盖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亇方面,形成体系,使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事项都有章可循,同时又要注意规章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防止出现疏漏而无章可循或规章制度与规章制度有矛盾之处而无所适从。

43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生产经营单位要在进行了危险辨识、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符合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安全生产要求,实施以后能有效保障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控制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4)简明清晰、具体详尽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意思表达要清晰,要求和规定要具体,内容不能只作原则性或抽象的规定,应有可操作性,应繁简适宜,便于操作者掌握和执行。

44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5)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地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5)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地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对处理非因违章所致的事故时制定的防止重复性事故的措施和对检查发现的管理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要及时补充进安全规章制度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更要及时地修攺补充直至制定新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保持其健全、完善、有效。

45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 企业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 2.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其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46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1)要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包括各级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各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人人有责”。 (2)要把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全部工作都分配到有关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中,做到“事事有人干”。 (3)在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时,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分线负责,系统管理; ②分级管理,下管一级; ③一岗双责,责权一致。

47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4)确定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的原则 ① “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②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③ “五同时”原则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4)确定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的原则 ① “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②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③ “五同时”原则 ④职能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的原则 ⑤ 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原则

48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对象:是全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 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思想意识;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 (3)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 (4)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5)事故案例分析。

49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2.3 形式: (1)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形式: (1)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对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外的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简称 “管理人员教育”); (4)对新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简称“三级教育”) ; (5)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简称“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 (6)对所有从业人员的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以下简称“经常性教育”) ;

50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7)对变换工种(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简称“换岗教育”) ;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7)对变换工种(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简称“换岗教育”) ; (8)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简称“四新教育”) ; (9)对长期离岗者复工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简称“复工前教育”)包括 ;事故责任者教育,受伤害者复工前教育。

5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2.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标准(简称“教育培训合格标准”):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标准(简称“教育培训合格标准”): (1)管理人员应熟悉与本职管理工作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具备与本职管理工作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2)生产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52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2.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责任: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责任: (1)保证管理人员熟悉与本职管理工作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具备与本职管理工作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2)保证生产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3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目的意义:安全检查是企业消除危险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安全检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内容: (1)查人的不安全行为。 (2)查物的不安全状态。 (3)查管理: ①查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②查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落实。 (4)查隐患整改。

54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3.4 检查的安排 安全生产检查可分为六种形式: (1)岗位日常安全检查;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形式 安全生产检查可分为六种形式: (1)岗位日常安全检查;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巡查; (3)定期综合性安全大检查; (4)专项安全检查; (5)季节性安全检查; (6)隐患整改跟踪检查。 检查的安排 (1)各种检查的时间安排 (2)人员的安排 (3)检查路线的安排 (4)安全检查表的制定

55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3.5 整改程序和措施的落实 (1)要做到“五落实”即:整改的措施、人员、时间、资金和材料要落实;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整改程序和措施的落实 (1)要做到“五落实”即:整改的措施、人员、时间、资金和材料要落实; (2)能即时整改的必须马上进行整改; (3)对确实因资金、技术、设备或生产任务紧等条件暂时不能马上整改的,必须制定整改计划; (4)隐患整改后,整改单位需要把整改的情况以书面报告形式反馈; (5)收到反馈报告后,需要到现场验收,并要主管领导在反馈报告上签名。

56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4 防火制度 包括消防安全责任、教育、检查、用火管理、用电管理、消防器材管理、仓库防火管理等方面。

57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5 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5 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的作用:安全操作规程是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生产操作的行为准则。只要按章操作,就可以避免设备损坏事故或伤亡事故。 (1)要做到“三全”。安全操作规程要全面覆盖生产经营单位的全体从业人员干的全部生产操作以及操作的全过程,不能有死角或漏洞。 (2)要先对操作的全过程进行危险辨识,再制定防止事故的措施,然后把防止事故的措施中有关规范、约束操作者行为的措施整理成为安全操作规程。

58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3)要吸取事故教训(包括本单位曾发生的事故和尽可能搜集到的同行业、同类型单位曾发生的事故),把防止重复性事故的措施中有关规范、约束操作者行为的措施写进规程。 (4)安全操作规程不能只明确“不准干什么、不准怎样干”,还要明确 “应怎样干”;不能留有让从业人员“想当然、自由发挥”的余地;应该明确操作中必须的操作、禁止的操作、必须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以及出现异常时的应急措施等。 (5)涉及设备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如何正确操纵设备,防止设备损坏事故的规定。

59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6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6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和建立使用档案等方面内容。 选用原则。 (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60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应到定点经营或合法生产企业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年原国家经贸委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共有116个典型工种)的标准发放和发放要求。 教育从业人员,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更换和报废

6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以下简称护品)是为了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不同于福利待遇。护品由企、事业单位免费发给职工使用,均须实物发给,不准折发现金。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品的发放、领取、保管回收、修补等各项制度,注意节约、防止浪费”。

62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7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处理事故必须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清不放过;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7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参考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主要从事故的报告、登记、调查、分析、处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去制定。 处理事故必须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4)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63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8 奖惩制度 应遵循下列原则: (1)追究不履行或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者责任的原则。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3.8 奖惩制度 应遵循下列原则: (1)追究不履行或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者责任的原则。 (2)尽管违章操作尚未发生事故,没有造成损失,但也要追究违章者责任的原则。 (3)追究事故责任者责任的原则。 (4)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规定追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人责任的原则。

64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5)教育与惩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6)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5)教育与惩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6)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7)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8)惩罚力度适度的原则。

65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4 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4.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4 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4.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66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千万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千万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

67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5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一个窗口,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5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一个窗口,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要依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档案。

68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5.1 安全生产档案的作用 (1)历史的凭证。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档案的作用 (1)历史的凭证。 安全生产档案是安全生产过程中大量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结晶,记载了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处理的结果,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产生、形成的真实的原始记录,也是日后处理事故的依据和凭证。 (2)安全生产档案是安全生产信息的重要来源。安全生产档案是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参考材料

69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3)安全生产档案是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参考材料。它可以帮助生产经营单位领导人加速决策进程和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制定生产经营单位战略发展规划的同时考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规划,以及每一年度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计划等工作中,少不了参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往年资料,   (4)分清事故责任的依据。安全生产档案是调查处理事故时分清事故责任的依据和凭证。 安全生产档案的裁体十分丰富。它包括文字材料、工程图纸图表、照片、影片、录音带、录相带、磁盘、光盘等。

70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5.2 安全生产档案的归档范围 根据规定下,安全生产档案的归档范围为: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档案的归档范围 根据规定下,安全生产档案的归档范围为: (1)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安全会议记录。 各类承包、分包合同(要有安全生产要求和明确各自责任,乙方要服从甲方安全管理的内容)复印件。 (2)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体系文件。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人员任命,履职考评,各级安全责任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名册(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职务、安全职责、证书编号)情况等;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检查、事故处理、隐患整改、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制度、规章等。如有补充、修改,要及时归档。

7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三同时”的有关资料,包括不用报安全管理部门的工程项目。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4)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审查档案,包括: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初步设计,验收审批报告、检测报告及各种证照领取记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等;特种设备登记台帐:(分类)自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初次检测时间,“使用许可证”编号,年检情况 “三同时”的有关资料,包括不用报安全管理部门的工程项目。 (5)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包括:历次(本单位和上级)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关键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等; (6)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包括: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 (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材料,包括: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周、知识竞赛活动记录,厂长(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持证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记录等;

72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帐:姓名、性别、年龄、证书编号、年检日期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帐:姓名、性别、年龄、证书编号、年检日期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包括: 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 4)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5)危险化学品操作工(含17个危险工艺或岗位)

73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6) 烟花爆竹操作工(含10个危险工艺或岗位) 7) 高炉煤气工 8) 石油天然气采掘工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6) 烟花爆竹操作工(含10个危险工艺或岗位) 7) 高炉煤气工 8) 石油天然气采掘工 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矿山通风作业。含主扇风机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测风测尘工; 11)矿山排水作业。含矿井主排水泵工,尾矿坝作业工; 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含安全检查工,瓦斯检验工,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工; 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含主提升机操作工,(上、下山)绞车操作工,固定胶带输送机操作工,信号工,拥罐(把钩)工;

74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8)事故处理记录,包括: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结案材料、整改措施等;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8)事故处理记录,包括: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结案材料、整改措施等; (9)设施、设备台帐,包括:设备使用完好情况,检修记录等;安全防护设施台帐 ●特种设备登记台帐:(分类)自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初次检测时间,“使用许可证”编号,年检情况。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厂内机动车<叉车、装载机车>、施工人货升降机、塔式起重机、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设备登记台帐 ●灭火器、灭火机登记台帐(如兼管保卫或消防工作) (10)还有职工劳防用品配发、使用情况等。 (11)员工体检情况(表);

75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5.3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档案形成、积累、归档和利用各个环节中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具体的工作程序与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的档案部门应督促和指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安全生产档案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需要保存作日常查找外,须按时向本单位档案室归档。   (3)档案管理应标准化、规范化,并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4)接受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7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

7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事故的成因 3.1.1事故的特性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事故的成因 3.1.1事故的特性 (1)因果性:因果,即原因和结果。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的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和原因。 (2)偶然性、必然性; (3)潜伏性; (4)可预防性。

7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2 事故的成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 企业安全管理缺陷 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事故的成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 企业安全管理缺陷 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良的作业环境

7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包括: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包括: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良的作业环境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导致事故的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是“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8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违章指挥是指生产组织指挥者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指挥生产。 违章操作是指生产岗位的操作者或生产组织指挥者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进行生产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纪律,具体指上班迟到、早退、酒后上班、串岗打闹、工作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擅离职守。

8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根据我国最近多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得知,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宗数大大高于因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导致的事故宗数,而导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三违”行为占了多数。“三违”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8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工具)、生产(施工)场所环境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一切有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狭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工具)、生产(施工)场所环境不具备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应该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8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指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间接原因可概括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缺陷。例如: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预防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8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3 “三违”行为的成因 要能有效控制“三违”行为,首先要知道 “三违”行为的成因。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三违”行为的成因 要能有效控制“三违”行为,首先要知道 “三违”行为的成因。 “三违”行为的成因包括“三违”者本人和生产经营单位两方面的原因。

8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未能使从业人员有章可循,是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首要成因。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完善了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界定了那些是不安全行为那些是安全行为之后,从业人员在进行这些生产操作时的不安全行为就属于违章操作。

8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3.1 生产经营单位方面的原因 (1)领导不重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方面的原因 (1)领导不重视 安全意识淡薄:强调困难(生产忙、任务紧、人手不够);觉得安全可有可无,认为安全只是花钱的,不化算;侥幸思想,觉得不会那么巧,偏偏就我单位出事故,所以不把安全当一回事;比较严重的是,根本就不当安全是一回事,只顾搞生产经营,只是想取得最大的利润;企业的安全状况很差;知道安全重要,但不知怎样做;

8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各级责任人工作不到位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各级责任人工作不到位 第一责任人不重视就必然出现的后果。车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安全管理部门以外其他部门更不用说,觉得应是直接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他们没有责任。 (3)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未明确自己的责任,责任心不强,工作不主动;怕得罪人,不想管人和事,做老好人,得过且过;未知自己所担的风险,是高风险;存在侥幸思想,见到隐患和违章现象觉得不是一回事,不制止,不整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兼职过多

8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没有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或没有认真执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没有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或没有认真执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致使安全生产职责不清,安全生产工作互相推诿,安全生产要干的事没人管、没人干。 (5)没有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教育的手段落后,教育的质量不高。经教育后的从业人员还处于“要我管安全、不会管安全”、“要我安全、不会安全” 状态。 (6)没有按要求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8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7)没有认真执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没有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让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上岗作业。没有严格按规定对受教育培训者进行考核,致使这些被考核並合格者並非真正培训合格。没有对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和经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合格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 缺乏安全生产检查,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形成“见惯不怪、习以为常”的被动局面。

9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8)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制约和激励机制,还处于“批评教育,教育批评,只教不罚 ;只罚不教,以罚代教;只奖不罚,只罚不奖;奖罚不分明、不公平;处罚力度过轻”的状态,致使不能有效制约管理人员不履行或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能有效制约从业人员的“三违”行为,不能激励管理人员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能激励从业人员自觉、严格遵章守纪。

9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3.2 “三违”者本人方面的原因 (1)安全意识不强,尚处于“要我安全”状态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三违”者本人方面的原因 (1)安全意识不强,尚处于“要我安全”状态 因为对“三违”行为导致事故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强烈的“我要安全”的要求,反而错误地认为是“单位领导要我安全、管理人员逼我安全”。 (2)缺乏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因为不知道《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从业人员的义务和相关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不知道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不知道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延伸”

9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因为不参加或不认真参加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努力学习,所以,未能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未能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能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对从事本岗位工作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是一窍不通就是一知半解,缺乏安全生产技能。或者,因为不参加或少参加或不认真参加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和学习,虽当初培训合格了,但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

9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存在如下心理: ①侥幸心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存在如下心理: ①侥幸心理。 因为对“三违”行为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因为忽视了事故多因“三违”而强调“三违”不一定成事故,因为只知道事故有偶然性但不知道事故还有必然性,不懂得事故的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所以,虽然明知不对,但轻信可以避免;虽然明知不对,但也许愿: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祈求过关。

9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②怕麻烦心理。 人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省能心理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或者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由于省能心理做祟,操作者可能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装置而引起事故。

9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③贪多求快的心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③贪多求快的心理。 因为不懂得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生产才能正常进行,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才能确保提高经济效益的道理,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所以不顾安全,但求多干快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9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④逆反心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④逆反心理。 因为由于违章或事故责任受批评、处罚而觉得“面子”受到伤害或接受不了处罚的力度;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违章或事故责任的错误,反而认为受批评、处罚是管理者与自己“过不去” ;所以“你要我这样干但我偏偏不这样干”。 ⑤从众心理。 因为“我要安全”的意识不强或缺乏安全知识,所以没能坚持遵章守纪的原则,“既然有这么多同事违章,那我也随大流,跟着干吧”。

9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1.3.3 “三违”行为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三违”行为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 (1)“三违”者本人方面产生“三违”行为的原因是“三违”行为的直接原因; (2)生产经营单位方面的原因是“三违”行为的间接原因;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缺陷是“三违”行为的根本原因。

9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2 实现安全生产的方法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2 实现安全生产的方法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消除安全管理的缺陷,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从事故预防的观点出发,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只有时间上的差别(先有间接原因,再有直接原因),而没有轻重之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存在因果关系。间接原因不消除,直接原因总会存在,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

9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在实际的事故预防工作中,不消除间接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故此,要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必须消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缺陷,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从根本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这就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并落实隐患的整改、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等。

10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3.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概念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3.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概念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而下地确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的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安全管理目标则是指人们在安全管理活动中,用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包括二重任务:一是安全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安全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0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动员全体从业人员参加制定目标保证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动员全体从业人员参加制定目标保证目标的实现。 具体而言,就是在年初,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厂长(经理)领导下,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的总目标和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在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总目标。然后经过协商,自上而下地层层展开、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对策措施。 在制定和分解目标时,要把安全生产目标和经济发展指标捆在一起同时制定和层层分解,还要把责、权、利也逐级分解,做到目标与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10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特征与作用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2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特征与作用 (P )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核心是把一定时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和目的转化为具有一定的质和量的目标,并将总目标自上而下逐级展开,逐级落实到本系统的各个系统、岗位和个人。

10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3 安全生产目标设定的依据 (1)安全管理所应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3 安全生产目标设定的依据 (1)安全管理所应解决的问题。 这是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的直接依据。企业安全管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安全地进行生产和消灭事故的问题,安全管理目标就必须包括这一内容。并且要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提出达到生产安全、控制和消灭事故的管理措施。 (2)企业内部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 是安全管理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所谓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所具备的人员(包括安全管理者的被管理者)的素质条件、物质条件、技术条件、信息条件、文化条件以及以往的管理经验等。不能估计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过高,会使目标缺乏可行性;估计过低,会使目标缺乏先进性。

10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现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技术状况,技术装备的安全程度,人员的情况,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生产经营单位改革等的有关新情况新问题等 4)本生产经营单位中长期安全规划、同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情况,行业安全水平等。 5)本生产经营单位历年各类事故情况,本生产经营单位上一年度安全目标的实施情况。

10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4 设定的原则 (1)符合性原则。安全生产目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4 设定的原则 (1)符合性原则。安全生产目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 (2)保证性原则。安全生产目标要确保政府和行业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实现。

10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明确性原则。安全生产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目标数目不宜过多,以免努力过于分散,要突出重点、要集中,明确,要有度量性。 (4)科学性原则。目标应具有科学预见性,即目标高度是根据需要与可能两方面进行平衡确定,既先进又可行。 (5)系统性原则。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系统性,即充分考虑到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上下左右之间内在联系与分工协作的关系,使目标具有可分性且体现系统组合性,以实现目标的优化。

10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5 目标的内容 目标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指标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3.5 目标的内容 目标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指标 主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指标有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率等。根据行业特点,也可选用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百万公里事故率等) ●工伤的千人死亡率:我国0.11;发达国家0.02 ●道路万车死亡率:我国每年6人;最好的国家<1人; ●百万吨煤死亡率:我国2—8人,发达国家0.5人; ●与美国比:我国十亿吨原煤/年 死亡6000人;美国十亿吨商品煤/年 死亡30人; ●与印度比:我国百万吨煤死亡人数是印度的20倍;

10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指标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指标 这类指标有千人经济损失率和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也可以只考虑直接经济损失,而以直接经济损失为控制目标。 (3)尘、毒、噪音、辐射等职工危害作业点合格率。 (4)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标

10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4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1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5 加强对人的行为管理,控制违章违纪行为。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5 加强对人的行为管理,控制违章违纪行为。 事故一般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互作用所致。在人机系统中,人起着主导作用,物的不安全状态与操作者的操作紧密联系。人的行为受其生理、心理、环境和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违章、违纪行为,导致因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致事故。因此,必须严格强化对人的行为管理,控制违章、违纪行为,防止事故发生。 人有自由意志,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生理、心理状态不稳定,其安全可靠性比较差,往往会由于一些偶然因素而产生事先难以预料和防止的错误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是不可能为零的。

11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5.1 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5.1 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按制度规定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经考核确认已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熟悉与从事本岗位工作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並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者才能算作教育和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对从事特种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组织他们参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培训、考核,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作业。

11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对他们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的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从业人员的8项权利、三项义务。

11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抓好“三级教育” 1)厂级,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①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的意义;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抓好“三级教育” 1)厂级,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①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的意义; ② 安全生产法规,重点则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而定; ③ 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遵章守纪的必要性; ④ 通用的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基本知识,主要有防火防爆、火灾扑救和火场逃生、防尘防毒、电器安全、机械安全、触电与中毒现场急救等; ⑤ 企业的安全状况,有什么危险作业和重大危险源; ⑥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典型事故案例。

11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车间级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① 本车间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要求;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车间级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① 本车间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要求; ② 车间的安全生产状况,生产工艺及其特点,生产中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的重点部位。 ③ 车间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典型事故案例。

11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①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制度,岗位安全职责,劳动纪律;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①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制度,岗位安全职责,劳动纪律; ② 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状况、生产特点、作业环境、设备状况、消防设施、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要求,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事项,隐患报告办法; ③ 班组特别是本岗位生产中的危害因素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岗位操作安全要求,作业场所安全要求; ④ 发生事故时的具体应变措施,包括报警、防止事故扩大、灾害扑救、伤员现场救护处理以及逃生自救等。

11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事故案例教育。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事故案例教育。 ① 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帮助他们懂得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两害取其轻以免得不赏失的道理;确立:违章虽痛快一时,但发生事故却痛苦终生,决不以一时之痛快换取终生的痛苦;终生防范,分秒谨慎的观点。从而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严格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牢记:生命无价,事故无情,珍惜生命,不忘安全。 安全生产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安全生产也是经济效益。

11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② 帮助他们明白:事故教训是以金钱、鲜血甚至生命为代价换取的。无数的事故教训揭示了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是针对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有效措施,必须自觉、严格遵守,若违反则必将受到事故的惩罚。 ③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海因里希定律(300:29:1),明白不希望发生重大事故就得不发生小事故,要不发生小事故就得不违章违纪的道理。

11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④ 帮助他们懂得事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反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是偶然发生的;必然性反映了事故的因果关系,尽管事故是偶然发生的,但只要具备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就必定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 ⑤ 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三违”与事故的关系;确立:虽然“三违”不一定成事故,但事故多因“三违”,故要“做一万,防万一” 的观点。从而人人、时时、事事、处处都自觉、严格遵章守纪。

11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增加投入,改善安全教育的手段。尽可能使用电化教学设备、用从业人员喜闻乐见、形象生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乐的方法,经常地、反复地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以克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疲劳,以克服从业人员记忆的淡忘。务必使所有管理人员都达到“我要管安全、我会管安全”。务必使所有从业人员都达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12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5)教育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做到“严格管理,一丝不苟,以身作则,敢于管理,狠抓落实”。 检查、督促他们切实进行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三违”, 及时制止、纠正“三违”,按管理隶属关系对属下“三违”的从业人员批评教育、依章处分。 (6)教育、检查、督促生产作业现场的从业人员发扬团队精神,不但自己要严格遵章守纪,还要互相关心、互相检查督促,及时制止、纠正“三违”行为

12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5.2 加强法制教育,从而增强法制观念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5.2 加强法制教育,从而增强法制观念 (1)《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49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0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90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2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刑法》中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 (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的重大事故罪)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2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 (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延伸,也具有强制性。 (5)违章虽不等于犯法,但若违章而发生事故,且事故后果严重,就会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12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类事故的隐患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类事故的隐患 加强对设备(工具)及作业环境的管理,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以能量的形式向外泄放,与人体接触,作用于人体或被人体吸收,消耗能量,致使生理机能部分损伤或全部损伤。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安全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②物体的放置,工作场所的缺陷; ③劳动防护用品的缺陷; ④生产设备(工具)没有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12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1认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3.6.1.1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1认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生产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

12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1.2安全生产检查的要求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检查的要求 (1)安全生产检查应坚持自查与上级检查相结合,以自查为主,上级检查为辅的原则。 (2)应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3)应做好检查情况的书面记录。检查记录应由检查者签名确认并存档备查。 (4)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能自行整改的应立即整改,不能自行整改的,应迅速向上级报告,要求予以整改。 (5)对检查发现的隐患,检查单位要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交被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人签收。《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明确整改要求和完成整改的期限。检查单位和被查单位都应把《隐患整改通知书》存档备查。

12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6)检查单位不但要要求被查单位整改查出的隐患,还要要求被查单位举一反三查找类似隐患并予以整改,更要要求被查单位追根溯源,查找出隐患之所以存在的管理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消除管理缺陷。 (7)被查单位收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要立即研究,落实整改所需资金、材料,明确整改责任人。对由于因生产、资金等原因,不能在短期内整改的,必须制定整改计划,按计划落实整改。 (8)整改期间,如采取措施可确保安全的,在落实了措施后可继续生产(使用);如虽采取措施但不能确保安全的,则应坚决暂停生产(使用) 。 (9)被查单位完成整改后,要及时书面报告检查单位。

12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0)检查单位收到报告后,要派员检查完成整改的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检查记录应由检查者签名确认并存档备查。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0)检查单位收到报告后,要派员检查完成整改的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检查记录应由检查者签名确认并存档备查。 (11)对没有按《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完成整改的,检查单位要再次向被查单位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并追究没有按《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完成整改的责任;对谎报己完成整改的,要追究谎报的责任。 (12)对因为没有履行安全生产检查职责而没有及时发现、消除的隐患,检查单位应追究被查单位的责任。 (13)检查单位要针对被查单位的隐患,追根溯源,查找出本单位存在的管理缺陷,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12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2 检查的基本内容 (1)岗位日常性检查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2 检查的基本内容 (1)岗位日常性检查 ① 厂级检查:以“五查”为主要内容,即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 ② 车间检查:车间的重点危险部位,产品与原料的合理堆放,安全装置与设施的可靠性,消防设施以及安全标志和操作安全等。 ③ 班组检查:员工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机械设备运作是否正常,安全设施是否完好,产品与原料的合理堆放等。

13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④岗位日常安全检查: A 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B 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具备。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④岗位日常安全检查: A 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B 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具备。 C 所用的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D 作业场地以及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E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准备齐全,是否可靠。 F 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是否明确。

13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巡查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巡查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巡查是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专(兼)职管理人员每天都进行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有: ①各岗位是否做好日常检查; ②是否有职工反映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③职工是否遵守劳动纪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④生产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⑤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有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并制止违章行为。 发现问题,应做好记录,并通知有关责任人或指定有关人员整改,负责检查其整改结

13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定期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定期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应以领导为主,组织专门的检查组进行,检查组的组成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注册安全主任,生产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以及职工代表。检查组应明确检查的对象、范围。 (4)专业性检查: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和特殊场所进行的检查, (5)季节性安全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和对企业安全工作的影响进行检查,雨季以防雷、触电、防洪为主要内容,夏季以防暑降温为主要内容,冬季以防冻保暖为主要内容等。 (6)隐患整改跟踪检查 隐患整改跟踪检查是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检查、督促及时落实隐患整改。

13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3 编制检查表 (1)安全检查表的含义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3 编制检查表 (1)安全检查表的含义 安全检查表是把工程,工艺、设备、操作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以提问的方式列成表格。 (2)检查表的特性 安全检查表之所以得到广泛地使用,是因为安全检查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①全面性,安全检查表可以将分析对象中所有可能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列出来,并可以系统地、完整地表达在提问项目中,这就是全面性。

13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②直观性,安全检查表采用表格的形式及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并对提问项目进行了系统地归类,条理清楚、简单明了,这就是直观性。 ③广泛性,对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操作,设备、设计、各工种及各类系统,安全检查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都可以掌握和使用安全检查表,这就是广泛性。 ④灵活性,安全检查表,可以补充新发现的潜在危险因素,可以不断修改,反复补充完善,使其成为完整的预测、预防事故的手段,另外安全检查表的使用可以灵活多变,可以在日常检查中使用,也可以在定期检查中使用,可以分析事故,也可以预测、预防事故等等,这就是灵活性。

13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安全检查表的格式 1)序号:根据具体要求,统一编号。 2)检查项目:即提问,是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内容。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安全检查表的格式 1)序号:根据具体要求,统一编号。 2)检查项目:即提问,是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内容。 3)检查结果:即在实施检查表时回答检查项目提问的栏目。用“是”、“否”或用“√”、“×”符号表示。

13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检查标准:检查项目的要求、所依据的有关规定、标准,有时检查标准已被熟知,可以省略该项。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检查标准:检查项目的要求、所依据的有关规定、标准,有时检查标准已被熟知,可以省略该项。 5)检查时间、检查人:检查表的实施时间、检查人员签名。 6)备注,填写以上栏目以外的其他内容,如评分、对检查出的重点问题的提示等。

13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对于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4 安全检查对象的确定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 对于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 ①一般应重点检查: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特种设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冲压设备、高处作业和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 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点及其作业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13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②目前,对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②目前,对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a 特种设备、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13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可分为二类: ①承压类: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可分为二类: ①承压类: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②机电类: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主要检查: ①特种设备是否持有《使用许可证》; ②在用的是否按规定进行年检; ③其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安全阀;电梯厅门、轿门联锁装置、各种限位装置;各种起重机械的防护保险装置如安全卡、安全门、安全钩及时速越程,过卷扬的限制器门、联锁、安全制动器,安全手柄等;

14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6.5 日常现场检查内容 (1)生产场所 通道是否通畅和有标注; 出口是否足够和畅通;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日常现场检查内容 (1)生产场所 通道是否通畅和有标注; 出口是否足够和畅通; 警示标志,护栏是否齐全; 物料堆放、设备布置是否合理; 生产场所是否清洁、地面平整、不滑; 采光和通风是否足够; 各类特殊场所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14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机械安全 机械危险是否有正确的防护; 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和有定期维修保养;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机械安全 机械危险是否有正确的防护; 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和有定期维修保养; 特种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附件是否齐全有效; 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测并有使用合格证。

14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用电安全 是否有专业人员负责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 电气设备安装及线路的连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用电安全 是否有专业人员负责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 电气设备安装及线路的连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手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接地(接零)保护是否符合要求; 临时线路的管理是否规范。

14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7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7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7.1 生产条件符合安全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这些条件是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必不可少的,是保证员工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身伤亡和职业危害的基础物资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条件包括设备、环境的条件,劳动防护用品、预警、报警装置、防护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安全评价及设计审查等等。

14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7.2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的途径 (1)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的途径 (1)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生产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就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它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①具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规定要求的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②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资金投入; ③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的经费; ④缴纳工伤社会保险的保险费。

14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本质安全化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本质安全化 为了实现设备、环境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应该针对设备、环境中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特点,确定消除、预防它们的基本原则,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加以消除、控制、避免危险和有害因素。在安全技术措施中要强调优先实现本质安全技术措施。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对于减少、消除事故因素,降低事故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本质安全就是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加以研究并得到采用的,能从根本上消除、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 本质安全的概念已经扩展到所有的设备、设施、技术工艺直到各个方面的领域。譬如新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运输如储存等等。

14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安全生产的“三同时”管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安全生产的“三同时”管理 “三同时”就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稿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 其目的是从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使投稿生产的建设项目在一开始就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有效消除、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防患于未然。

14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要求,建设项目的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的设计审察和竣工验收,都是体现了本质安全的思想,确保建设项目的各项条件,从设计阶段就满足安全条件要求。

14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安全技术、职业卫生、辅助房屋设施和安全培训宣传几个方面。以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安全技术措施除了本质安全技术外,还有采用安全装置(防护装置、保险装置、自动监控装置等),采用警告装置等措施。职业卫生是用于防止职业危害,保护职工健康的技术措施。辅助房屋设施如员工休息室、沐浴室、工作服洗涤消毒设备,女职工卫生室等,它是为了生产所必须的,用以保证员工安全、健康的房屋及设施。安全培训宣传涉及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增强安全操作技能、营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浓烈氛围,因此它也是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这一方面也可理解为员工知识技能水平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要求。

15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3.8.1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3.8.1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特种作业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范围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文《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15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1.2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求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规定》规定,“培训、考核及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要加强管理,做好下列工作:

15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范围: ①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藉贯、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职别、工种、健康检查记录和住址。 ②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包括:参加特种作业人员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的记录、本单位对其进行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考核的记录。

15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③证件资料,包括: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发证日期、发证单位名称、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编号、允许从事的特种作业名称、复审合格的日期和复审单位名称。 ④违章记录,包括:违章的时间、地点、内容。 ⑤事故记录,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原因和应负的责任。 ⑥奖惩记录,包括:受何种奖励、受奖励的时间、受奖励的原因、奖励单位名称;受何种处理、受处理的时间、受处理的原因和处理单位的名称。

15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 持证上岗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 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此规定,不得强调“生产需要、客观困难”而冒险指派、强令没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教育从业人员,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应经常检查,以及时发现、制止没有持证者进行特种作业。

15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加强安全教育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加强安全教育 生产经营单位应切实加强对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使他们知道不持证上岗的危害和有关法律责任,从而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做到持证上岗。对不持证上岗的人员,要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以教育违章者和其他从业人员。 新扫进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教育”。

15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定期复审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定期复审 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本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接受对《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特作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一次。配合发证部门做好复审工作,特别要注意杜绝健康检查中的“冒名顶替”,并对向发证部门提供的有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15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1)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1)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 劳动防护用品具有消除或减轻事故的作用。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取隔离、封闭、吸收、反射、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的伤害或减轻受伤害的程度。防护用品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伤害的防护都包含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所保证的安全限度之内,超出这一限度的特殊情况,就不能仅靠防护用品来防止事故。 (2)种类:头部防护、呼吸器官防护、眼面部防护、听觉器官防护、手部防护、足部防护、躯干防护、防坠落用品和护肤用品等九类。

15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①劳动者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前应先检查,确认安全才穿戴,进入作业场所后,不能随便脱卸; ②若发现劳动防护用品穿戴移位,应随即纠正。 ③受过较大冲击的安全帽和安全绳不能继续使用,应更新; ④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劳动防护用品还应根据不同用料、不同结构,尽量避免接触具有溶解燃烧性质的物质和尖锐锋利的器件,如橡胶制品(耐油橡胶除外)忌接触油类物质、有机溶剂,一般塑料忌接触高温或低温等,以免部分劳动防护用品受损,影响寿命,失去防护性能。 ⑤须定期检验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15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处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处理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根据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脱卸,经整理清洁后保存。凡是在有毒作业场所穿戴过的劳动防护服装、用品,离开作业现场后,应消毒后存放,切勿带到生活区,以免毒物污染环境。防噪声用耳塞、耳罩,应在离开噪声现场后摘除,让听觉慢慢恢复。已失效的防毒药剂和防放射性服装等物要集中处理,不准随便乱丢。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后,要根据用料性质,分别采取洗涤、擦抹或晾干等办法洗擦干净,然后折叠保存或悬挂起来。对失效、破损的应予以更换或修补后再用。

16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报废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的规定按作业条件对防护用品的摩擦、腐蚀受损耗情况、耐腐蚀能力来确定。直接受磨损频度较高,防护用品采用不耐用的材料,使用期限较短。劳动防护用品受腐蚀、损耗频度较低,使用较耐用的材料,耐用程度较前者好些,使用期限确定相对较长。有些劳动防护用品(例如防静电服),正常工作时一般不易损耗,但按有关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的要求,届时须强制性报废。

16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为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劳动防护用品如果符合下列一个条件即予判废: ①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为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劳动防护用品如果符合下列一个条件即予判废: ①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②在使用期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抽检,需技术鉴定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检验。判废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继续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16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3.9.1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3.9.1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 现场安全管理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直接消除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目的的一种最基层的、具有终结性的安全管理活动。 现场安全管理是最低层次的安全管理活动,但又是组成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细胞”,是其它高层次管理活动得以实施的保证。 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6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2 现场安全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日常性。只要生产在进行,现场的安全管理活动便不能停止。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2 现场安全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日常性。只要生产在进行,现场的安全管理活动便不能停止。 (2)继承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上的一切决策指令、组织协调的成果均要落实到这个层次上来,并求得结果。换句话说,该层次上的管理活动不是自发产生,而是与上层次的管理指令密切相关。 (3)双重身份。对于上一层次的管理而言,该层次的人员是被管理者、被监督者,对于所管理的人机系统而言,该层次是管理者、控制者。

16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具体的直接的管理。管理功能直接对管理终端(人、机)发挥作用。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具体的直接的管理。管理功能直接对管理终端(人、机)发挥作用。 (5)细微化。该层次上的管理活动被尽可能地细化,越细越好,需要细微的经验和操作技巧,对管理规定上的粗浅条款作出丰富的补充,从而必须充分发挥该层次的管理者(操作者)的自主灵活性。 (6)特异性。各生产现场的情况应该具体对待。

16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 作业环境管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作业环境管理 作业环境即生产现场的空间和生产设施所构成的人、机环境。在作业环境中,有各种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等,还有机械设备发出的噪声和振动产生、泄露出的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和热量等。在这样的人、机环境里,由于管理缺陷或不符合安全规范、标准要求,或超过指标,都有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害。

16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1 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 作业空间就是人进行作业所需的活动空间以及机器、设备、工具所需空间的总和。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就是按照人的操作要求,对机器、设备、工具合理地进行空间布置以及在机器、设备上合理地安排操纵器、指示器和零部件的位置。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为操作者创造舒适、安全的作业条件的要求,合理地设计、布置机器、设备和工具。

16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2 作业场所的清理、整顿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作业场所的清理、整顿 作业场所的清理、整顿是保证作业场所清洁、整齐,实现文明生产,保证作业高效安全的重要条件。 清理即把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品区分开,并且清除不需要的物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边角料应及时清除。除了为参加生产因条件所限不得不带进作业场所少量生活、学习用品外,其它的个人用品都应不允许带进生产作业场所。 整顿就是把需要的东西以适当的方式放在该放的地方以便于使用。

16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化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压缩气体;毒品;腐蚀品等)要按有关安全法规规定存放、保管。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化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压缩气体;毒品;腐蚀品等)要按有关安全法规规定存放、保管。 (2)安全通道上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置物品。 (3)对安全通道和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堆放物品的场所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品的名称和要求。

16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3 合适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合适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 合适的照明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十分重要。良好的照明能提高人的视觉敏度、速度和精度,使人容易看清物体,减缓视力疲劳。明亮、整洁的作业环境还可以使人在工作时心晴舒畅,精力集中,情绪高昂。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事故。

17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良好的光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适当的照度和良好的光的质量。 ①照度要求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良好的光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适当的照度和良好的光的质量。 ①照度要求 照度反映了光的量的要求。人识别外界物体的清晰程度主要取决于照度的数值大小。照度过大过小都会加速人的视觉疲劳。照度不足往往可能成为事故的诱因。适当的照度应使人既能清楚地看清外界情况,又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②光的质量要求 光质的主要要求是均匀、稳定,光色效果得当,适当的亮度对比和亮度分配,不产生眩光。

17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合适的温、湿度和通风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热环境。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合适的温、湿度和通风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热环境。 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三者互相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作业场所的热环境。三者中,环境温度,即环境中的空气温度,是起主导作用的。 改善高温环境的措施: 防暑降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通风散热,而应该全面考虑,综合采取措施,改善高温作业的热环境。

17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①减少热源的热作用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①减少热源的热作用 首先应考虑改革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消除或减轻笨重体劳动,以减少工人与热源的接触,这是本质安全措施。其次是疏散热源。如将热源移至室外,加工完的灼热工作尽快运出车间。第三是隔离热源。隔断热源的热幅射是有效的降温措施。 ②通风散热 即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安装空调设备。 ③局部降温冷却 安装风扇或喷雾风扇,以及用冰块降温等。

17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4 安全信号装置、安全标志的完善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信号装置、安全标志的完善 安全信号装置和安全标志是警告装置,是在不能消除、控制危险的情况下,提醒人们避开危险的装置,因此,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性的措施。 安全信号装置分声、光信号装置,如警铃、信号灯等;各种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的仪器、仪表,如温度计、压力计(表)、液位计等。 安全标志即用简明醒目的颜色(安全色)几何图形符号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提醒、警告人们防止危险,注意安全。 各生产经营单位应视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按国家安全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信号装置和安全标志。

17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5 设备及安全设施管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设备及安全设施管理 加强对生产设备及安全设施的管理,在消除或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中占有最为重要的一面。 要使生产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要使安全设施能有效地运行,就必须认真做好设备及安全设施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等技术管理工作,及安全设施的技术,使其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对设备管理工作主要由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及安全设施的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要严格按照安全检查制度的规定,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以及时发现生产设备、安全设施出现的故障和使用过程中遭受的损坏,及时予以修复,确保在用的生产设备、安全设施保持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17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9.3.6 作业过程管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作业过程管理 大部分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都是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分析和认识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对策加以消除和控制,对于实现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作业过程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实现作业过程安全化应主要着眼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此而采取的对策措施应该包括: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调节单调性作业;适当的工作节奏;实行标准化作业;实行确认制。

17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 1)工作时间制度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1)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 1)工作时间制度 我国法定实行8小时工作制,即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五天,共40小时。 为了保证8小时工作制的实施,必须严格限制加班加点。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从事生产工作的,称为加班;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又延长时间进行生产工作的,称为加点。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生产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调之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加点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加点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点不得超过三小时,且每月累计加班加点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禁止安排未成年工,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工、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工加班加点。

17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加班加点不受有关法规限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7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17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 503号)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 503号) 第三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18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第四条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第四条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18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不定时工作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鉴于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企业可依据上述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按有关规定报批。

18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第五条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二)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三)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18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另外,除上面的几种人以外,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的部分职工也可以参照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实施。

18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工间休息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工间休息 在工间适当安排一定的休息,能缓解疲劳,避免因疲劳引发事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每半天各安排一次15-20分钟的工间休息为好。

18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调节单调性作业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调节单调性作业 单调的工作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使生理疲劳提前来到。单调重复的工作在熟练以后,可以大大减少对意识控制的要求,容易导致工人在工作时精神焕散、漫不经心。如果所从事的是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冲压作业事故多,与他具备上述特点是有密切关系的。

18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完全消除单调是困难的,减轻其影响是可以做到的。改善单调的措施是: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完全消除单调是困难的,减轻其影响是可以做到的。改善单调的措施是: 1)充实操作内容。简单地重复一两个动作是枯燥的,而轮流进行不少于5-6个动作就能大大提高工作的兴趣。按此原则,在进行操作设计时,应力求把一些简单的操作适当合并,使每个工人都能从事多种多样的工作,如把装配、校正、检查分别由三个人做合并为仅由一个人做。

187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中间目标。没有目标、没完没了的单调工作格外使人感到疲劳和沮丧,而把工作分解成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设置一个工作目标,就能改善这种状况。如改工作定额为小时定额,使工人随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每周下达一项任务并实行周考核制度等等。 3)定期轮换工作,创造新鲜感。 4)实行色彩和音乐的调节。

188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适当的工作节奏 工作节奏即工作频率,其实质是工作的速度问题。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适当的工作节奏 工作节奏即工作频率,其实质是工作的速度问题。 工作节奏过快会增加劳动的强度并使工人感到紧张,导致疲劳加剧并诱发操作失误,造成事故。工作节奏过慢会使工人因等待而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降低,对安全也是不利的。 确定适当的工作节奏应该兼顾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两方面的要求。

189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实行标准化作业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实行标准化作业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方法加以优选优化,制定作业标准,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就是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的作业标准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作业标准不但规定了不准干什么,更明确规定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安全行为。实行标准化作业可以让工人的操作形成习惯,避免不安全行为和违章行为。

190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5)实行确认制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5)实行确认制 对曾经经历过、感受过的事物再度感知、认识叫识知。准确的认知叫确认。制定制度来保证确认就是确认制。 1)确认制的应用范围。 凡是可能发生误操作,而误操作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应制定并实施可靠的确认制。如:开动、关停机器和固定设备;驾驶车辆;危险作业;多人作业中的指挥联络;送、变电作业;检修后的开机;重要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曾经发生过误操作事故的作业等。

191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按作业程序制定确认制 ①作业准备的确认。 ②作业方法的确认。 ③设备运行确认 ④关闭设备的确认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按作业程序制定确认制 ①作业准备的确认。 ②作业方法的确认。 ③设备运行确认 ④关闭设备的确认 ⑤多人作业的确认

192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8.3.7 危险作业和交叉作业的现场管理 (1)危险作业现场管理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危险作业和交叉作业的现场管理 (1)危险作业现场管理 1)危险作业即容易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的作业,主要是指临时性作业、非生产性作业以及劳动条件恶劣的作业。

193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危险作业的基本特点是临时性、不固定性和危险性,具体表现在: ①作业时间、地点不固定;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危险作业的基本特点是临时性、不固定性和危险性,具体表现在: ①作业时间、地点不固定; ②临时组织作业人员,彼此不够熟悉,难以配合默契; ③作业程序不固定,不熟悉,甚至是完全生疏的; ④使用的设备、工具不固定,甚至不适合,缺乏安全保障; ⑤一般都较复杂、困难、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

194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3)为对危险作业实行安全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划分危险作业的范围,确定本单位常见的危险作业。 由于危险作业的时间、地点、条件、规模等变化差异较大,要想预先规定所有的危险作业的危险等级是困难的。但应该就本单位进行较多,规模、条件相对较为固定的危险作业作出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作业的等级一般可定为两级。分别由厂和车间两级进行控制。危险作业等级的评定可按照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

195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危险作业的控制管理 ①提出申请 ②危险辨识和危险评价 ③制定控制危险的措施 ④审批 ⑤下达作业任务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4)危险作业的控制管理 ①提出申请 ②危险辨识和危险评价 ③制定控制危险的措施 ④审批 ⑤下达作业任务 ⑥作业前的准备 ⑦监督检查 危险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第⑥点和第⑦点的落实。

196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交叉作业的现场管理 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这种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第三章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交叉作业的现场管理 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这种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对交叉作业,作业单位应在作业前派出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会同研究,进行危险辨识,找出交叉作业全过程存在的各方可能危及他方安全的因素,制定消除这些因素的措施,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协调并检查督促本单位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和落实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Download ppt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副主任 丁 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