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种植业分中心 邢文英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示范基地建设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种植业分中心 邢文英
2
一、为什么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的意义 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
3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定义: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4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三废”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化学性危害:指在种植、养殖过程中滥用农药、催熟剂、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以及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香味剂、防腐剂、色素、保脆剂等导致食品污染。 物理性危害:指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受到的污染,如不合格的包装材料、食品中含有玻璃、金属碎片、塑料、石块等对食品造成污染。 生物性危害:指在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危害,如食物性细菌病原体、有害微生物、寄生虫等。
5
建立生产示范基地 1、保证老百姓基本生活消费需要。 2、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建立生产示范基地,抓源头,有利于控制“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4、建立生产示范基地,有利于推动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有利于总结摸索经验,加速推广,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进程。
6
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2001年4月,农业部决定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1年、2002年农业部推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农业部种植业司、科教司共同开展了200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创建活动。
7
政府启动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 目的: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果、喝上放心茶,吃上放心肉,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要。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优质、新品种、特产、高效益产品)。 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
8
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的目标 总体目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期目标:争取用5-8年的时间,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使农产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和消费。 中长期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基础设施、检测管理、质量认证、市场准入、配套法规)全面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和消费,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9
二、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保障措施
(一)政府推动、组织保证 无公害农产品关系千千万万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是满足群众最基本的食品需要,因此,只有政府推动,才能保障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政府协调组织带有较强的导向性。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各基地县都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了农业、畜牧、水产、财政、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分兵把守,共同配合,为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近两年各地农民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正在由领导者的臆志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0
1、组织落实 为了抓好无公害示范基地县建设,有的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有关乡镇的乡镇长等。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了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召开了动员会,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检查、指导创建工作,组织检查。 有些县成立了创建工作项目工作实施小组,协调蔬菜、农科所、种子公司、植保站、土壤肥料站等方面的技术工作。领导到位,生产技术措施到位,县、乡镇、基地形成了一体化管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11
2、制定并实施了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政策措施
如浙江省临海市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对被国家、省级权威机构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的奖励1万元,认定绿色食品的奖励2万元,对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显著的给予一次1-5万元奖励,有利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柑桔的积极性;
12
北京市蜜云县扶持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的奖励政策有:
(1)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新建日光温室,每亩奖励2000元。 (2)各种植保措施,包括防虫网、黄板、杀虫灯等补助70%。 (3)滴灌补助30%。 (4)申报A级绿色食品标识的奖励3万元。 (5)生产出口定单硬质番茄的每亩奖励600元,工作人员奖励50元。 (6)重点示范基地,县免费统一制作标牌、橱窗、标语等宣传措施。达到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验收标准的,奖励电脑一台、农药残留速测仪一台。
13
3、项目落实
14
广东省无公害生产基地
15
重庆无公害
16
4、增加基地投入 江苏省每年省级财政拨出5000万元,用于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省政府补贴5000元。河北省永年县县直干部职工集资400多万元建设了永年县无公害科技示范园区,还争取国家、省投资,吸引群众集资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刘营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两个示范园区引进建设冀优I型日光温室200栋等先进的生产设施。
17
5、管理办法落实 各地为了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通过地方政府、人大出台了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地方性法规。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条例 ——无公害蔬菜农药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档案管理办法及责任追溯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及绿色食品证书管理办法。
18
(二)优选示范基地,确保产地环境良好 1、产地环境质量调查 (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2)社会经济概况。
(3)工业“三废”及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 。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9
(二)优选示范基地,确保产地环境良好 2、产地环境质量监测
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区域的空气、水、土壤,监测工作通常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监测点位布设、样品的采集与贮存 、监测项目的选择和分析方法的确定、分析质量控制、监测数据处理 。
20
(二)优选示范基地,确保产地环境良好 3、检测内容
农田水质监测:严格按照《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6—2000)进行。 农田土壤监测:严格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00)进行。 农区大气质量监测:按照《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7—2000)进行。
21
产地环境空气要求 a 菠菜、青菜、白菜、黄瓜、莴苣、南瓜、西葫芦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b 甘蓝、菜豆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项目 浓度限值
日平均 1h平均 总悬浮颗料物(标准状态)/(mg/m3) ≤ 0.3 –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 ≤ 0.15a 0.25 0.50a 0.7 氟化物(标准状态)/(mg/m3) ≤ 1.5b 7 注:日平均指任何1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a 菠菜、青菜、白菜、黄瓜、莴苣、南瓜、西葫芦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b 甘蓝、菜豆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22
灌溉水质量要求 项 目 浓度限值 pH 5.5~8.5 化学需氧量/(mg/L) ≤ 40a 150 总汞/(mg/L) ≤ 0.001
项 目 浓度限值 pH 5.5~8.5 化学需氧量/(mg/L) ≤ 40a 150 总汞/(mg/L) ≤ 0.001 总镉/(mg/L) ≤ 0.005b 0.01 总砷/(mg/L) ≤ 0.05 总铅/(mg/L) ≤ 0.05c 0.1 铬(六价)/(mg/L) ≤ 氰化物/(mg/L) ≤ 0.5 石油类/(mg/L) ≤ 1 粪大肠菌群/(个/L) ≤ 40000d a 采用喷灌方式灌溉的菜地应满足此要求。 b 白菜、莴苣、茄子、蕹菜、芥菜、苋菜、芜菁、菠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c 萝卜、水芹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d 采用喷灌方式灌溉的菜地以及浇灌、沟灌方式灌溉的叶菜类菜地时应满足此要求。
23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a 白菜、莴苣、茄子、蕹菜、芥菜、苋菜、芜菁、菠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项 目 含量限值 pH<6.5 pH6.5~7.5 pH>7.5 镉 ≤ 0.3 0.40a 0.6 汞 ≤ 0.25b 0.30b 0.5 0.35b 1 砷 ≤ 30c 40 25c 30 20c 25 铅 ≤ 50d 250 300 350 铬 ≤ 150 200 注:本表所列含量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a 白菜、莴苣、茄子、蕹菜、芥菜、苋菜、芜菁、菠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b 菠菜、韭菜、胡萝卜、白菜、菜豆、青椒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c 菠菜、胡萝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d 萝卜、水芹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
24
(二)优选示范基地,确保产地环境良好 4、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自然环境状况、主要工业污染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产地环境现状初步分析); 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布点的原则和方法、采样方法、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分析测定结果);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评价所采用的模式及评价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作出评价结论); 产地环境综合防治对策与建议。
25
对不符合条件的基地限期整改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北方好于南方,茶叶基地优于水果和蔬菜基地,经检查验收首批100个基地,有93个县基本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条件要求,有7个县存部分指标超标。超标原因:一是个别基地污染元素本底值高;二是工业“三废”排放影响;三是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对产地条件不合格的县,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又组织进行了复查,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有些县已采取措施,重新调整了示范基地布局。
26
(三)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按标准生产 制定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规范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按规程进行播种、育苗、整地、施肥、打药实现按规程生产。 推广普及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各地在创建活动中普遍推广抗病品种、选用生物农药、增施有机肥、有些基地还采用了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等。 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和责任可追溯制度。
27
田间诱虫灯
28
田间管理档案
32
(四)控制农业投入品 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和销售
加强投入品管理,堵住农残源头。今年我部先后发布了有关农药管理的两期公告(第194号、第199号)和部长令17号。停止受理18种高毒、剧毒农药新增登记,停止批准高毒、剧毒农药分装登记,撤销部分高毒农药在部分作物上的登记;规定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对农药限制使用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省区市和示范基地县都印发了关于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知,加大了执法力度。
33
(四)控制农业投入品 规范农业投入品,堵住污染源头。如福建省农业厅农业执法总队2003年以来先后3次对以无公害示范县为主的地区进行农业投入品打假查处行动,对省内农药市场的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情况进行了抽查,共抽查农药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证产品12个,农药抽检合格率达到93.33%。
36
开展产地农残快速检测服务。如山东省寿光市政府发文要求,每个示范基地必须每月完成200个蔬菜样品的检测任务,全年不少于2000个样品。
4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按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标准和认证程序开展,是生产者自愿认证行为。
(六) 推进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按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标准和认证程序开展,是生产者自愿认证行为。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两个环节,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这两个环节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构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整体。
42
(六) 推进产品认证工作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级农业部门普遍重视无公害基地认定、产品认证、标识积极推行农产品标识制度,帮助消费者识别安全农产品。如江苏省已有1500多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福建省各示范县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5个示范县共获得果茶菜的绿色食品标志26个、有机食品(蔬菜)2个,建设生产基地8.2万亩。浙江省力争通过认定的绿色农产品达100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000个,培育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家。
43
(七)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49
(八)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 各地在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活动中,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农民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无公害农产品直供、配送和连锁经营。 福建省漳浦县成立了“蔬菜同业公会”,发展中介组织730个,营销人员上万人; 山东省莱阳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52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生产基地作为第一车间进行扶持和指导,带动了25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
51
三、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据对100个基地县上报的创建活动总结和抽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示范区内生产的农产品,按无公害标准判定,蔬菜、水果、茶叶合格率在95%以上,比创建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蔬菜合格率在94%以上,水果和茶叶在98%以上。
52
2003年抽查情况 产品农残检出率下降。抽查的重庆、广东、海南三省五个示范基地县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都比创建前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合格率平均由95.4%提高到97.6%.
53
(二)示范基地面积不断扩大 示范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无公害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效益明显提高。
据统计,100个示范基地县共建立了5000多个示范片或示范区,示范面积达1500万亩,生产无公害农产品2000多万吨,新增产值近30亿元。
54
(三)出口创汇逐步增加 出口创汇逐步增加,出口受阻有所缓解。
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严格按照出口国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安全卫生水平显著提高,从根本上破除了一些国家的技术壁垒,出口创汇逐步增加。山东省2002年1-10月,以出口无公害蔬菜、水果、禽肉为主的农副产品创汇4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
55
(四)示范带动作用和效果显著 示范带动作用和效果显著。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创建活动,提高了全社会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带动了省、地、县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资金投入,扩大了示范面积和规模,促进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最新检测结果表明,全国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比2001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四川省在创建活动期间,已经投入2300万元用于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已经认定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56个,面积549万亩,认证合格产品173个。
56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目前,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主要问题是: 管理体制不顺, 法律法规不配套,
资金投入不足, 技术体系和检测体系不健全, 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滞后等。
57
五、政府部门做什么? 水果、蔬菜、茶叶是市场化较高的产业,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中政府是不是无事可做了呢?恰恰相反。
现在许多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而忽略了本地优势的开发。如果我们多腾出一点时间认真研究分析本地资源,分析农民的人力、资源优势,尽可能地发挥潜力,有可能创造更大的政绩。
58
农产品生产的特性 我国农产品生产是分散性生产,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脆弱,品牌优势弱。 农产品生产数量大、流通数量大、上市集中,易腐、易烂。
农副产品生产特殊性决定了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59
政府引导、调控的必要性 从一个地区来看,凡是政府引导、调控有方的,地方经济发展就快。
从各国经济发展来看,凡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较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60
要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 鼓励、帮助农民成立合作经济组织 产销协会、同业协会等等。 组织农民搞好标准化生产。 搞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建立协会内的自律机制。
63
政府要帮助农民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 要调查市场、分析市场(国内、国际市场)。 了解市场的需求在哪里。
市场的需求有多少?要对市场需求的结构怎样? 要了解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 对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分。(京、津、唐地区的市场准入政策是什么?)
64
做好本地生产的定位,制定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
根据市场空间,确定本地发展什么产品最具优势,产品定位。 制定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 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进行成本分析。 各地要制定统一、灵活的营销策略。
65
政府要在信息、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发布可靠信息 扶持基地生产的政策 扶持农技推广的措施 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 政府奖励、财政补贴支持等等。
66
政府要加强管理 对产地的管理(产地环境条件)。 对生产控制措施的管理。 对市场的管理(投入品的管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等)。
对产品的监督管理。
68
日本大棚蔬菜生产
69
政府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民财力有限,就给企业介入留下许多发展空间。 政府要组织农民做好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处理工作。
政府要扶持企业发展,帮助农民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70
政府要帮助农民提高产品的软价值 (产品信誉)
产品认证是认证农产品的知识产权 认证农产品的信誉度,增加产品价值。 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开展无公害基地认定、产品认证、标志使用工作。尽快建立产地与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认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准入制度。
71
日本蔬菜产品质量
72
日本蔬菜产品质量
73
日本水果包装
75
我国市场蔬菜
76
日本蔬菜产品信誉
78
价格对比
79
货架期
80
日本农产品安全
81
日本农产品安全
82
政府要帮助农民做好农产品 宣传工作 利用媒体宣传 进入市场宣传 做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代言人
84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