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伤引 蒙 Modified 7年之前
1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文學碩士(兼讀) 課程 入學諮詢講座 講者: 王啟義教授 (研究院學部主任) 劉國英教授 (文學碩士課程主任) 張燦輝教授
劉國英教授 (文學碩士課程主任) 張燦輝教授 鄭宗義教授
2
哲學文學碩士(兼讀)課程 M.A. in Philosophy (Part-time)
哲學系簡介
3
哲學系 於一九七七年由當時的新亞書院哲學系與崇基學院哲學系合併而成 為國際公認之中國哲學重鎮 積極推動歐陸及英美哲學的研究與教育 師資優秀
教學和研究均以多元、自由為理念 課程多樣而均衡,中西兼收,傳統與現代並重
4
哲學系基本建制 本系師資優秀,學術覆蓋均衡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圖書資源,乃全港之冠 本系另設有研究資料室,可供同寅及同學參閱
本系老師於校內建立研究中心,推動重點研究 本系老師自行開發「中大哲學系教研資料庫」(CUPID),作為本系教學研究之支援 經常舉辦各種學術會議 海外學人到訪頻密 系內同寅學術研討會 新設「唐君毅訪問教授」計劃
5
教員背景 學歷﹕ 研究範圍﹕ 文學士、哲學碩士 (中文大學)、 博士 (德國波洪魯爾大學) 德國哲學、現象學、語言哲學
文學士、哲學碩士(中文大學)、 博士(澳洲國立大學) 分析哲學、方法學、邏輯論 文學士 (中文大學)、高等研究文憑、 博士 (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 當代法國哲學、現象學、 後現代哲學 關子尹教授 (系主任) 王啟義教授 (研究院學部主任) 劉國英教授 (文學碩士課程主任)
6
學歷﹕ 研究範圍﹕ 文學士、哲學碩士、博士 (中文大學) 宋明理學、當代新儒學、中國哲學史 文學士、哲學碩士(中文大學)、 博士(德國弗萊堡大學) 現象學、西方哲學史、愛情哲學 文學士(耶魯大學)、 碩士(臺灣大學)、博士(香港大學) 中國哲學、當代新實用主義、知識論 鄭宗義教授 張燦輝教授 方克濤教授 (Prof. C. J. Fraser)
7
學歷﹕ 研究範圍﹕ 文學士,哲學碩士,文學碩士(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劍橋大學) 梅洛龐蒂、維根斯坦、語言哲學 工程學士、哲學碩士(中文大學)、 博士 (海德堡大學) 德國觀念論、形上學 、知識論 、 心靈哲學 文學士、哲學碩士 (中文大學)、 博士 (夏威夷大學) 儒家哲學、道家哲學、道德教育 洪維信博士 劉創馥教授 劉國強教授
8
學歷﹕ 研究範圍﹕ 文學士、哲學碩士 (中文大學)、 博士 (芝加哥大學) 思考方法、哲學詩、分析哲學 文學士 (普林斯頓大學)、 碩士 (牛津大學)、博士 (康奈爾大學) 應用倫理學、倫理學、政治哲學、 馬克思 文學士(臺灣大學)、碩士、 博士(南伊利諾斯大學) 美學、解釋學、比較哲學 李天命博士 李翰林教授 劉昌元教授
9
學歷﹕ 研究範圍﹕ 碩士、博士 (北京大學) 道家哲學、經典詮釋、比較哲學 文學士、碩士 (臺灣大學) 、 博士 (渥太華大學) 倫理學、社會政治哲學、歷史哲學 劉笑敢教授 石元康教授
10
學歷﹕ 研究範圍﹕ 文學士、哲學碩士 (中文大學)、 博士 (香港新亞研究所) 中國佛學、宋明理學、康德哲學 文學士 (南京大學)、碩士 (北京大學)、博士 (美國杜蘭大學) 當代歐陸哲學、倫理學、比較哲學 陶國璋博士 王慶節教授
11
本系常任教員持有高等學位概況 主要教員人數 16 - 持有博士學位 100.00% 英美加澳 8 50.00% 歐洲大陸 4 25.00%
中國/香港
12
本系歷年訪問教授 勞思光教授 陳來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方立天教授
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方立天教授 蒙培元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
13
中大哲學教研資料庫 CU Philosophy Information Databases
哲學系同寅共同開發策劃‧系內研究生參與管理 人文電算研究中心技術支援
15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藏書質量評估 (含本港八所大專院校哲學藏書比較)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藏書質量評估 (含本港八所大專院校哲學藏書比較)
16
本港八所大專院校哲學藏書比較 (一)
17
本港八所大學哲學藏書比較 (二) 中國哲學 美學 德國哲學 現象學
18
哲學系研究資料室 供同寅及同學參閱
19
研究中心 由哲學系老師於中大創辦 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for Phenomenology
& the Human Sciences 主任:張燦輝教授 人文電算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ities Computing 主任:關子尹教授
20
本系未來發展重點項目 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 (即將開幕) (與南京大學等合作項目) 現象學及當代哲學資料中心 (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合作項目)
21
學術交流 – 國際會議
22
學術會議 本系歷年主辦及合辦之國際學術會議 (一) 2004 年12月 香港中文大學的當代儒者—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 國際學術會議
2004年5月 第一屆東亞現象學國際學術會議: 「同一性與相異性──現象學與傳統」 2003年10月 政治哲學國際研討會 (與清華大學哲學系合辦) 2003年3月 現象學與道家哲學 2002年9月 現象學與人際遭遇 2001年10月 現象學與中國文化國際會議 (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及美國現象學高等研究中心合辦) 2001年6月 宗教、哲學與大學教育理想 沈宣仁教授七十大壽學術研討會 2000年11月 國際現象學會議:時間、空間與文化 1999年12月 應用倫理學國際會議 1998年12月 廿一世紀的人性與文化研討會 學術會議
23
學術會議 本系歷年主辦及合辦之國際學術會議 (二) 1998年10月 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討會 1997年12月
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比較哲學研討會 (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合辦) 1996年4月 國際現象學會議:文化交互性與生活世界 (與德國現象學會合辦) 中國現象學研討會 (與中國現象學會合辦) 1994年12月 第三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1991年3月 分析哲學與語言哲學研討會 1988年10月 分析哲學與科學哲學研討會 1988年6月 國際儒學及基督教研討會 1985年3月 和諧與鬥爭國際哲學會議 學術會議
24
學術交流-訪問學人演講
25
學術交流-訪問學人演講
26
學術交流-系內研討會
27
「唐君毅訪問教授」計劃 2003年10月 Klaus Held Professor Emeritus of Philosophy Bergische Universität Wuppertal, Germany 2004年3月 Bernhard Waldenfels Professor Emeritus of Philosophy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Germany 2004年10月 Elmar Holenstein Professor Emeritus of Philosophy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TH), Zurich Switzerland 2005年1月 Wm. Theodore de Bary John Mitchell Mason Professor Emeritus Provost Emeritus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28
「唐君毅訪問教授」計劃 Prof. Bernhard Waldenfels Prof. Elmar Holenstein
Prof.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29
本系文化 對學術研究及討論持開放態度 良好師生關係 教員間經常討論教學法及課程結構 鼓勵及支持學生組織舉辦課外活動
30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哲學文學碩士課程 M.A. in Philosophy
課程資料
31
課程目的 培養及增強學員的分析與批判思考能力 激勵學員反思當代社會、文化之問題 增強學員在就業市場之競爭力
為從事各類與教育、傳媒、文化工作有關之人士提供相關之哲學思考訓練
32
課程結構 兩年制授課式(兼讀)研究院課程 研究生須於兩年內成功修讀最少24學分(8科)之科目 (1科必修科+7科自選科)
(1科必修科+7科自選科) 於第四學期修讀「論文: 研讀指導」(3學分) 於每個選修範圍內修讀最少3學分 每學期最多修讀9學分 (3科) 研究生累積學分平均值 (GPA)需達2.00 以上才可畢業
33
課程結構 必修科目(3學分) 論文﹕研讀指導 三個主要研究範圍* 範圍一﹕中國哲學 範圍二﹕西方哲學 範圍三﹕應用哲學
* 每年均會在各範圍開設一定數量之科目
34
課程結構 範圍一: 中國哲學 儒學專題 道家哲學專題 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討 近現代中國哲學專題研討 中國哲學史專題研討
自選科目(每科3學分) 範圍一: 中國哲學 儒學專題 道家哲學專題 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討 近現代中國哲學專題研討 中國哲學史專題研討
35
課程結構 範圍二:西方哲學 道德與政治哲學﹕善與義 語言、意義與溝通 形上學與實在性之探究 哲學與概念分析 心靈與認知
範圍二:西方哲學 道德與政治哲學﹕善與義 語言、意義與溝通 形上學與實在性之探究 哲學與概念分析 心靈與認知 解釋、理解與對話﹕理論與實踐 現代西方哲學專題研討 當代英美哲學專題研討 歐陸哲學專題研討 西方哲學史專題研討
36
課程結構 範圍三:應用哲學 應用倫理與道德困境 哲學與文化批判 文學與藝術的哲學分析 哲學與人之處境﹕生死愛欲 中國哲學與現代人生問題
37
授課語言 除個別科目純以英語授課外,其餘科目的授課語言以中文(廣東話或普通話)為主(輔以英語)。 閱讀資料:中英並重
38
上課時間 星期一至五晚上 (6:30-9:30pm) 或 星期六下午 (2:30-5:30pm)
39
上課情況
40
上課情況
41
勞思光教授榮獲榮譽博士午宴 文學碩士課程同學一同參與
42
入學資格 申請人必須已獲得認可之高等學府之學士學位(毋須主修/ 副修哲學),並須符合本校研究院所規定之一般入學資格: 持有學位:
持有認可大學之學士學位,而其榮譽等級通常須為 乙等或以上;或 於認可大學之榮譽學位課程畢業,且本科課程考獲平均成績通常須達乙級或以上;或 於專上學院完成一項課程,並考獲一相等於榮譽學士學位之專業資格。
43
入學資格 II. 語文能力(英語) 在下列任何一頂考試中取得英語科及格成績,並提交證明: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高級補充程度)
香港高等程度會考 香港中文大學入學資格考試, 或 持有由香港或其他英語國家之大學頒發之學位,或
44
入學資格 提交下列任何一項公開試之成績單 TOEFL GMAT (Verbal) IELTS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大學英語考(CET),或
持有由香港或其他英語國家認可機構頒發之專業資格
45
入學資格 II. 語文能力(中文) 提交公開考試成績、學業成績或相關之資料 詳細資料,請參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之網頁
46
報名辦法 申請人須提交一篇約 2000 字之自述(中英文皆可), 說明申請之動機, 對哲學之認識、研讀之主要興趣範圍及對本課程之期望。若申請人曾受哲學訓練,請說明所達之程度, 並提供相關之證明文件。
47
報名辦法 網上遞交申請表。詳情參閱研究院網頁http://www.cuhk.edu.hk/gss之入學申請。
親臨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教研樓一座四樓研究院院務室索取申請表格,或填妥「索取入學申請資料表格」(可於研究院網頁下載),連同貼上郵票之回郵公文袋,寄回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收。
48
報名辦法 填妥的申請表格及有關證明文件(包括由申請人肄業之大學發出之學業成績單及兩位諮詢人的機密推薦書),請交回哲學學部。申請表格及有關證明文件必須於截止報名日期前寄抵哲學學部: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馮景禧樓4字樓哲學學部
49
收生標準 本系將考慮申請人之: 學歷 曾受之哲學訓練 自述文章的表現 「額外分數」,如諮詢人的推薦等
50
學費 年度: HK $21,050 分兩個學期繳付,每學期為 HK $10,525 學費有可能會於每年度調整
51
報名日期 現正接受報名 截止日期: 2005年2月28日
52
查詢 哲學學部 研究院 電話﹕ 2609 7149 傳真﹕(852) 2603 5323 電郵﹕phil_MA@cuhk.edu.hk
網址: 研究院 電話: / 電郵: 網址:
53
中國哲學 講者: 鄭宗義教授
54
課程結構 範圍一: 中國哲學 儒學專題 道家哲學專題 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討 近現代中國哲學專題研討 中國哲學史專題研討
自選科目(每科3學分) 範圍一: 中國哲學 儒學專題 道家哲學專題 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討 近現代中國哲學專題研討 中國哲學史專題研討
55
西方哲學 講者: 張燦輝教授
56
課程結構 範圍二:西方哲學 道德與政治哲學﹕善與義 語言、意義與溝通 形上學與實在性之探究 哲學與概念分析 心靈與認知
範圍二:西方哲學 道德與政治哲學﹕善與義 語言、意義與溝通 形上學與實在性之探究 哲學與概念分析 心靈與認知 解釋、理解與對話﹕理論與實踐 現代西方哲學專題研討 當代英美哲學專題研討 歐陸哲學專題研討 西方哲學史專題研討
57
應用哲學 講者:王啟義教授
58
課程結構 範圍三:應用哲學 應用倫理與道德困境 哲學與文化批判 文學與藝術的哲學分析 哲學與人之處境﹕生死愛欲 中國哲學與現代人生問題
59
文學碩士課程同學分享 講者:方啟良同學 陳慧瑩同學
60
答問時段 Q & A Session
61
多謝參與 Thank you!!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