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投资策略研究基本方法探讨》 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投资策略研究基本方法探讨》 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投资策略研究基本方法探讨》 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

2 目 录 0.策略研究做什么 1.如何理解市场 2.如何选择行业 3.一个例子:股市周期

3 0.1 什么是策略研究 人人都是策略研究员! 策略研究:四项任务、四大配置 四项任务 四大配置 大势判断(牛熊——上涨、下跌、结构性行情)
行业选择(买什么——医药、汽车、银行还是煤炭有色) 主题投资(沿什么线索投资——区域经济、保障房、稀缺性) 投资组合(落实到哪些标的) 四大配置 国际配置(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 大类资产配置(股票、债券、现金……) 行业配置(策略研究的核心任务) 风格配置(大盘小盘、价值成长……)

4 0.1 什么是策略研究 策略研究的三个层次:现在、未来与市场 策略研究的产品:数据库+研究报告 现在:现在的经济形势、行业状况(相对容易)
未来:未来的经济形势、行业状况(不容易) 市场: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很难) 策略研究的产品:数据库+研究报告 数据库,提供可观察的指标 报告,提供判断的逻辑 现在(观测指标) 未来(领先指标) 观察 投资逻辑 推断 市场走势 验证

5 0.2 关于研究报告 近期媒体“审判卖方分析师” 研究发现(Kelly和Ljungqvista,2007): 分析师覆盖的减少会导致:
理财周报:不信任分析师排行榜 利益冲突:与私募勾结、发布报告抬股价 研究可靠性:石墨烯、天价榨菜、攀钢钒钛目标价188 研究发现(Kelly和Ljungqvista,2007): 如果公司失去分析师覆盖,市值平均下跌840万美元 分析师覆盖的影响与券商规模和分析师知名度正相关 分析师覆盖的减少会导致: 定价有效性和流动性下降 更大的Earning Surprise,在下一个报告期之前交易波动更大 更高的必要收益率 结论:研究提高市场有效性;潜台词:卖方分析师是很重要的

6 0.2 关于研究报告 怎么看待卖方研究的可靠性? ■ 研究发现(Ljungqvista等,2007) : 过滤媒体噪音
了解报告的前提、假设和时间期限,不要只看目标价 跟踪以往推荐的表现 研究发现(Ljungqvista等,2007) : 投资银行与公司间有承销关系时,分析师倾向发布较正面的报告 投行市占率越高、声誉越好时,研究报告的准确度越高,小投行利益冲突较为严重 被追踪公司若机构法人持股越高,研究报告的准确性越高 较知名的分析师在股价快速上涨或下跌时,较能提供实时修正的研报 声誉较好的投行、知名度较高的分析师,较少夸大结论 买方分析师撰写的研究报告,总体而言,准确度高于卖方分析师

7 0.3 策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Stovall的周期五阶段(1996) 市场领先于基本面 市场涨跌反映基本面变化 行业的涨跌有规律可循
德国投资大师Andre Kostolany: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尤如小狗与牵着它的主人一般。小狗前前后后地跑,尽管不会离主人太远,但方向未必一致。 扩张早期 扩张中期 扩张后期 衰退早期 衰退后期 科技 交通运输 原材料 资本货物 服务业 必选消费 能源 公共设施 可选消费 金融

8 0.3 策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美林投资时钟:衰退、复苏、过热与滞涨(2004) 增长 通胀 大类资产 股票行业 衰退 ↓ 复苏 ↑ 过热 滞涨
债券 防御性成长股 复苏 股票 周期性成长股 过热 大宗商品 周期性价值股 滞涨 现金

9 0.3 策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美林投资时钟示意■ 防御性 价值股 现金 成长股 债券 周期性 股票 商品 过热 滞涨 衰退 复苏 通胀低点
通胀高点 产出缺口 高点 低点 增长恢复 增长放缓 通胀下降 通胀上升

10 目 录 0.策略研究做什么 1.如何理解市场 2.如何选择行业 3.一个例子:股市周期

11 1.1 理解市场的简单框架 基本面 哪些因素决定了市场走势? 流动性 投资者情绪 基本面——能不能买 流动性——有没钱买
投资者情绪——愿不愿意买

12 1.1 理解市场的简单框架 影响市场的要素 市场本身的要素 基本面(增长、通胀) 政策 流动性(资金面、资金价格) 投资者情绪 市盈率
盈利增长 市场涨跌幅=PE涨跌幅+盈利增速 市场涨跌是估值变化和盈利变化(增速)的结果

13 1.1 理解市场的简单框架 单一模型理解市场:简单但有用的Gordon三角模型 股价是未来盈利的折现值 假定盈利的稳定增长率是g
r=无风险利率+股权风险溢价= rf+ERP

14 1.1 理解市场的简单框架 基准模型的简单变形 (股权)资金成本

15 1.1 理解市场的简单框架 哪些要素?如何影响市场? ■ 预期效应:要素变化预期导致市场估值变化 基本面效应:要素实际的变化影响盈利增速
经济好转预期,提升估值 基本面效应 经济增速上升,盈利增速上升 政策 预期效应 货币、财政紧缩,抑制估值 基本面效应 紧缩对企业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流动性 预期效应 美国量化宽松,提升估值 基本面效应 流动性充沛,盈利上升 情绪 预期效应

16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长期与短期分析侧重点:供给和需求 长期增长取决于供给(4个因素) 理解经济长期前景和经济结构的单一规则
Y=A KαLβ 资本投入 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 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 制度建设 理解经济长期前景和经济结构的单一规则 劳动力成本! ■

17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经济长期变化 转型前 转型中:刘易斯拐点 转型后: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
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成本低 高增长、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 转型中: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但仍然较低 厂商提高技术水平来应对成本上升 投资仍可获高回报,投资占比仍可能上升,经济增速未必下降 转型后: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 经济长期增速下滑(投资占比下降或消费占比上升为标志)

18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经济转型关系 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成本上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应对—产业升级 劳动力成本上升—东部不具备成本优势—产业转移—区域经济转型 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 转型期城市化 经济转型三个层次 工业化 消费增加 GDP结构转型 农民工市民化 廉价劳力 农民进城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 城市化 产业转移 区域结构转型

19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Q:经济能否维持高增速? A:可以 日本:增速在转折点后未马上下滑 韩国:转折点后仍保持高增速
日韩台等经济体转型中,经济平均增速仍然很高 日本:增速在转折点后未马上下滑 韩国:转折点后仍保持高增速

20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Q:为什么可以保持高增速 A:主要依靠提高生产率,同时投资仍然保持高增长 日本经济增长来源的分解 时期 经济增速
日本转型期,经济增长贡献主要来自技术进步 其次来自资本积累 人力资源衰减,产生负贡献 日本经济增长来源的分解 时期 经济增速 来自技术进步 来自资本积累 7.2% 6.5% 2.3% 2.2% 0.8% 2.1% 3.6% 3.7% 0.2% 0.5% 0.3% 1.4%

21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资本回报率没有下降 因此,投资增速没有下降 加大研发投入 使用机器替代人力

22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Q:增长动力是否从投资转向消费? A:投资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动力 日本:GDP结构 韩国:GDP结构
高资本回报率得益维持 投资仍然有很大吸引力 居民也就愿意储蓄进行投资获取更高收益 日本:GDP结构 韩国:GDP结构

23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Q:通胀中枢是否上移 A:是的 日本:工资与通胀 韩国:工资与通胀 劳动成本加速上升
生产率提高无法完全抵消劳动成本的上升 进而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日本:工资与通胀 韩国:工资与通胀

24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Q: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速下降了吗? 我们的解答 小结 资本回报率够不够高? 技术进步够不够快?
人口红利能不能形成足够的储蓄和人力资本积累? 我们的解答 资本回报率很高——吸引投资 通过资源优化,可以提高效率——技术进步、新兴产业 第二人口红利——储蓄以供投资、提供人力资本 小结 中国长期经济增速未必下降

25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Q:中国长期通胀水平会不会提高? A:从国际比较看,似乎低通胀才是不正常的 中国高增长时期的通胀率显著低于日韩
日本(60-72) 韩国(82-96) 中国(97-09) GDP:平均 8.9 8.5 9.6 CPI:平均 5.6 5.2 1.3 CPI:最高 13.1 11.1 4.8 CPI:最低 3.6 2.3 -1.5

26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 关键看工资上涨是否推动通胀 ■ 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推动通胀的力量 小结:中长期通胀率上升 中国:工资与CPI相关
1998年后,工资上涨已造成单位劳动成本上升 日本:工资与CPI高度相关

27 1.2 如何分析长期增长:小结 中国面临怎么样的中长期经济前景 经济结构变化 经济有望保持高增速 通胀中枢上移 企业维持较高的资本回报率
投资劳动的增长模式短期难以改变 经济结构变化 收入差距缩小 服务业加速发展 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 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区域发展更均衡

28 1.3 短期经济增长 使用单一规则理解经济增长和通胀 MV=PY 弗里德曼定理:货币如何影响增长和通胀 经济增长率对货币冲击的脉冲响应
货币增长——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1~2个季度之后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3个季度后产生通胀压力,5个季度时通胀压力较大 经济增长率对货币冲击的脉冲响应 通货膨胀率对货币冲击的脉冲响应

29 1.3 短期经济增长 有用的指标:M2-GDP-CPI 货币剩余进入负增长区域 市场对M2-GDP-CPI敏感(返回)
持续时间: ——2个季度; ——5个季度 疑问:经济增速未随货币剩余回落明显下滑 解释:滞后,资本市场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 货币剩余进入负增长区域 市场对M2-GDP-CPI敏感(返回)

30 1.3 短期经济增长 其他参照的指标 PMI与工业增速同步 发电量与工业增速同步 先行指标:PMI领先吗?(格林斯潘孤岛指数)
确认指标:发电量、用电量、物流周转量 先导性行业:地产、汽车、家电 PMI与工业增速同步 发电量与工业增速同步

31 1.4 通货膨胀分析 通胀是经济增长的滞后变量,用单一规则理解通胀:货币 货币增速是决定通胀的关键 经济增速领先通胀 货币增速领先通胀
需求 推动(实际需求、货币需求) 通胀预期 成本拉动 通胀惯性 输入性因素 产能利用率 宏观角度 微观角度 经济增速领先通胀 货币增速领先通胀

32 1.4 通货膨胀分析 输入性因素和通胀惯性 大宗商品价格领先PPI通胀1个季度 注意:非食品CPI增速创新高 输入性因素主要影响PPI
CRB增速领先PPI增速1个季度 非食品CPI具有更大的惯性 大宗商品价格领先PPI通胀1个季度 注意:非食品CPI增速创新高

33 1.4 通货膨胀分析 通胀前景:软触顶(3季度高位、4季度回落明显) 猪肉翘尾将减弱 通胀傻瓜预测 需求:缓解
供给:缓解(下半年猪肉翘尾因素↓进入淡季猪肉新涨价因素↓) 输入性:缓解 通胀预期:缓解 通胀惯性:较大 猪肉翘尾将减弱 通胀傻瓜预测

34 1.5 政策分析 理解货币政策松紧的单一规则:“12法则” 货币增速围绕“12”松紧转换 价格和数量工具围绕“12”松紧转换
外围不确定+通胀压力大:政策上下两难,观望 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节区间为3-3.2%;对GDP的调节区间为 % 高于这一区间,政策趋紧;低于这一区间,政策放松 我们的总结,货币政策的12法则: GDP+CPI>12,政策紧;GDP+CPI<12,政策松■ 货币增速围绕“12”松紧转换 价格和数量工具围绕“12”松紧转换

35 1.6 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与市场正相关 单一规则理解流动性:M1增速10%买入,超过20%卖出 M1定买卖 不同层次的货币定义
国际流动性:Libor、美元指数——影响大宗商品 宏观流动性:外汇占款、人民币升值预期、信贷、货币增速 银行间流动性:同业拆借利率 市场流动性:资金供求、基金仓位 单一规则理解流动性:M1增速10%买入,超过20%卖出 M1定买卖 不同层次的货币定义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2-GDP-CPI

36 1.6 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通胀与资金价格 流动性增加,资金价格下降 通胀下降,资金价格下降 流动性与资金价格负相关 通胀与资金价格正相关

37 1.6 流动性分析 资金价格重要指标:国债收益率利差 10年期-1年期(或3个月)国债收益率■

38 1.8 投资者情绪分析 情绪如何影响市场? 情绪对估值水平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周期 投资者可以分为理性投资者和噪音交易者
理性投资者根据基本面因素进行投资者决策 噪声交易者则受到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在乐观时高估证券的价值,悲观时低估证券的价值 情绪对估值水平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周期

39 1.8 投资者情绪分析 如何衡量投资者情绪 极端的投资者情绪是市场的反向指标 IPO首日涨跌幅 换手率 IPO首日涨跌幅 市场换手率
市场调查 极端的投资者情绪是市场的反向指标 IPO首日涨跌幅 换手率

40 1.9 案例:市场底部在哪里? 估值够低了(2300点附近为例) 动态PE创新低 动态PB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动态PE10.4,历史最低水平

41 1.9 案例:市场底部在哪里? 风险溢价够高了 A股隐含股权成本创下新高 股权风险溢价对应着市场底和顶
2300点附近隐含股权风险溢价12.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其他指标:投资者情绪(IPO首日涨跌幅、换手率) 国债收益率利差 M1增速 A股隐含股权成本创下新高 股权风险溢价对应着市场底和顶

42 1.9 案例:市场底部在哪里? 压力测试 盈利下调的极端情况下,底部也在2200附近 上证综指压力测试:盈利调整和资金成本的影响 盈利调整
贴现率 极乐观 0%(21.8%) 乐观 -2.5%(15.8%) 中性 -4.8%(10%) 悲观 -6.9%(5%) 极悲观 -9.0%(0%) 90%分位数 2940 2870 2800 2740 2680 95%分位数 2900 2670 2610 2550 97%分位数 2660 2590 2530 2470 2420 98%分位数 2580 2520 2450 2400 2350 99%分位数 2540 2410 2360 2310 最高(底) 2330 2270 2220 2170

43 1.10 案例:市场走势判断 短期底部震荡、中期反弹 大幅上涨:等待经济增长动力明确 结论:徐图缓进 影响因素 短期 中期 基本面
负面-中性 中性-正面 政策 负面 中性 流动性 中性—正面 情绪 估值 正面 盈利 市场走势 底部震荡 反弹

44 目 录 0.策略研究做什么 1.如何理解市场 2.如何选择行业(行业比较) 3.一个例子:股市周期

45 3.1 行业比较方法简述 行业选择目的 行业比较的前提: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两大块,六大类 选择预期表现最好的行业,回避预期表现最差的行业
制造业 下游需求 中游制造 上游能源 服务业 物流 TMT 金融

46 3.1 行业比较方法简述 策略研究员脑中的图景

47 3.1 行业比较方法简述 行业比较框架的比较■ 投资时钟型 产业链型 驱动力—信号验证型 评分体系性 自下而上型
自上而下,通过宏观层面推导到行业投资逻辑 产业链型 选择预期表现最好的行业,回避预期表现最差的行业 驱动力—信号验证型 挖掘行业股价表现的驱动力,寻找驱动力变化的信号和传导机制 评分体系性 设定指标,赋予权重,综合打分 自下而上型 根据行业研究员看法统计

48 3.2 一些案例 投资时钟案例:1664点后的行业轮动 传统投资钟的缺点
投资时钟的传统观点,复苏中行业轮动的规律应该是:金融、可选消费、投资品(工业制成品、工业中间品)、能源和大宗商品 2008年底的实际情况: 第一阶段:中上游投资品 第二阶段:下游可选消费+金融 第三阶段:中游投资品 传统投资钟的缺点 没有考虑流动性、政策、经济周期的不同驱动力

49 3.2 一些案例 产业链方法的案例:房地产■ 地产销售—新开工—中游投资品—电力、航运—上游能源 房地产投资消耗: 50%的钢铁产量
25%的水泥产量 50%的玻璃产量 20%的铜产量 10%的铝产量 随钢铁等开工率的提升,电力需求和航运量也会提升 钢铁和有色分别消耗了11%和7.44%的用电量,30%的航运需求来自铁矿石和相关矿石 最后,随着电力需求的上升,电力设备和煤炭受益

50 3.2 一些案例 驱动力—信号验证方法的案例:煤炭 驱动力:煤炭价格 信号:发电量、产量 ;电厂库存、港口库存

51 3.3 行业比较实践 不同阶段,配置是思路有所不同 经济/市场波动剧烈,自上而下,寻找Beta 经济/市场波动剧烈,自下而上,寻找Alpha
市场判断 宏观基本面 行业配置 产业链逻辑 风格 宏观基本面 市场判断 盈利 行业基本面 行业前景 估值 行业配置 市场因素 市场规律 其它 …… ……

52 3.3 行业比较实践 行业比较的4个层面 一些说明 宏观变量驱动 中观景气确认 盈利调整验证 估值优选
中观行业的景气可以通过产量和毛利率来监测 估值不能使用统一的指标(PE、PB、PS、PEG) 上述层次指标,还应该考虑事件驱动(如水泥)

53 3.3 行业比较实践:上游大宗商品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 OECD领先指标下滑 美元指数还有多大下跌空间?
金融属性:即使推出QE3,边际效应递减 标价货币:美元指数接近历史低点■ OECD领先指标下滑 美元指数还有多大下跌空间?

54 3.3 行业比较实践:投资端分析 信贷政策明显倾向于抑制投资,促进消费 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 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
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显著低于去年 与此不同,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已接近去年水平 这种局面下企业如何结局资金问题? (1)依靠自有资金,利润整体增速下滑,自有资金积累相对缓慢 (2)增加直接融资,增加对资本市场的压力 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 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

55 3.3 行业比较实践:投资端分析 房地产投资高增速难以持续:销售受抑制,资金受调控 销售增速带动地产投资回落 信贷增速带动地产投资回落
随销售增速下滑 随贷款增速下滑 与以往不同,房地产投资增速对销售和贷款增速下滑似乎不太敏感! 如何解读? 销售增速带动地产投资回落 信贷增速带动地产投资回落

56 3.3 行业比较实践:投资端分析 房地产投资高增速的前因后果:接续投资,应付款累积 土地购置影响投资开发 资金相对紧张,应付款上升
当前高增速,部分是前期拿地的接续投资 后果之一是应付款增速大幅上升 地产调控政策如不放松,投资高增速很难持续 土地购置影响投资开发 资金相对紧张,应付款上升

57 3.3 行业比较实践:投资端分析 基建投资缺乏增长动力 换届前后投资冲动减弱 基建投资缺乏上升动力
换届的政治经济学——换届前后,投资冲动降低 地方政府去杠杆——投资能力相对不足 保障房硬任务——挤占基建投资 换届前后投资冲动减弱 基建投资缺乏上升动力

58 3.3 行业比较实践:消费端分析 房地产:存在降价压力,需求取决于政策面 房地产库存累积情况严重 政策对地产销售的抑制未消除
库存状况不容乐观,房价存在降价压力 政策制约:利率上升,限购范围可能继续扩大 高库存产生一定降价压力,但需求被政策抑制 房地产库存累积情况严重 政策对地产销售的抑制未消除

59 3.3 行业比较实践:消费端分析 汽车景气低位,家电景气或回落 汽车产销增速低位徘徊 家电增速或回落
汽车——供应链恢复短期景气回升,不持续 ——限购、养车成本 家电——空调旺季效应消退 ——首批家电下乡试点到期 汽车产销增速低位徘徊 家电增速或回落

60 3.3 行业比较实践:消费端分析 收入增加、个税起征点提高有利消费增长 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农村收入增长 农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市
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收入增长 假设居民收入增加10%,对消费行业需求拉动明显 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农村收入增长 行业 需求拉动 食品制造 5.2% 教育 3.6% 批发与零售 2.4% 房地产 2.3% 住宿和餐饮 1.8% 纺织服装 1.7% 金融 1.4% 交运仓储 1.2% 交运设备 0.7%

61 3.3 行业比较实践:产量 食品织造增加值 通过工业增加值监测“量” 上游采掘 中游原料 中游加工 下游消费 煤炭增加值 化工增加值

62 3.3 行业比较实践:毛利 通过PPI利差监测“毛利” 下游制造 上游采掘 中游原料 上游行业用PPI 中游行业用PPI-PPIRM

63 3.3 行业比较实践:盈利预测 通过一致预期监测盈利调整 盈利终将被市场反映 市场对盈利预期变化的反映可能存在时滞
长期中,盈利的变化与行业指数表现基本吻合 盈利上调幅度较大的行业:纺织服装、轻工制造、金融、建材、农业、家电

64 3.3 行业比较实践:估值比较 估值提升空间 周期类行业估值容易出现极端,消费类行业估值相对稳定
当前估值提升空间较大的包括:金融、地产、交运、建筑建材、交运设备、采掘等 消费类有:家电、食品饮料和商贸

65 目 录 0.策略研究做什么 1.如何理解市场 2.如何选择行业(行业比较) 3.一个例子:股市周期

66 3.1 盈利和估值如何影响市场 盈利和估值是市场的两个驱动因素 问题:短期中,估值和盈利哪个影响更大? 时间越短,估值的影响越大
股市收益率=盈利增长率+分红率+市盈率变化 短期中,估值变化决定市场涨跌 长期中,盈利增长是市场上涨的唯一原因 问题:短期中,估值和盈利哪个影响更大? 时间越短,估值的影响越大 长期中,估值波动不影响股市收益率

67 经济增速很高,但预期开始变得悲观/债券收益率曲线平坦化
3.2 股市周期划分 如何划分股市周期 市场表现 驱动力 基本面变化 绝望 从顶部跌至底部 估值崩溃 经济指标恶化,产出缺口上升但很快下降 希望 从底部反弹 估值提升 经济逐步见底,产出缺口继续下降 增长 不确定 盈利增长 增长高于潜在水平,产出缺口上升 乐观 上涨 估值+盈利 经济增速很高,但预期开始变得悲观/债券收益率曲线平坦化

68 3.3 股市周期中市场表现 周期划分 市场表现

69 3.4 股市周期中的风格表现 股市周期中的风格偏好

70 3.5 股市周期中的行业表现 股市周期中的行业偏好 绝望和希望阶段,行业表现规律较明显 增长和乐观阶段比较模糊 绝望 希望 增长 乐观 跑赢
医药生物 食品饮料 信息设备与服务 有色 地产 汽车 机械 耐用消费品 上游资源类 跑输 钢铁 房地产 交通运输 公用事业 医药、食品、信息

71 股市周期:驱动、风格与行业偏好 绝望 希望 增长 乐观 驱动因素 估值崩溃 估值提升 盈利增长 估值+盈利 风格偏好 价值 vs 成长 跑赢 跑输 大盘 vs 小盘 周期 vs 非周期 - 周期性工业品 vs周期性消费品 行业偏好 医药生物 食品饮料 信息设备与服务 有色 地产 汽车 机械 耐用消费品 上游资源类 钢铁 房地产 交通运输 公用事业 医药、食品、信息

72 小结:发现和收获 理解市场的简单框架 有用的模型:股市周期 单一规则理解长期经济变化:劳动力成本
单一规则理解短期增长和通胀:货币,M2-GDP-CPI 货币:MV=PY 重要结论:弗里德曼定理 重要指标:M2-GDP-CPI 单一规则理解货币政策松紧:“12法则” 理解流动性和资金成本:M1,国债收益率利差、 行业配置的途径 6大分类,4个层面

73 一点体会 策略研究的一些体会 不断学习,不断读书很重要 商者无域,相融共生;沟通创造价值 明道 取势 优术
找出自己预期与市场预期之差,一致预期很危险 不断学习,不断读书很重要 思想:《穷查理宝典》 心理:《影响力》 企业:《基业长青》 市场信心:《股市长线法宝》 巴菲特:《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经典:《美国货币史》、《聪明的投资者》 商者无域,相融共生;沟通创造价值

74 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简介 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Bosum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成立于2006年,是我国专门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理论转化及咨询辅导的综合性研发教育机构。研究院整合国内外一流院校的学科优势、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总裁教育、管理层训练、企业咨询和投融资服务,为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企业提供综合管理服务的平台。 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立足珠三角,服务于长三角、西南、环渤海等中国经济热点区域乃至全国,通过专业的服务与客户共同成长,为中国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机构已在中国十余个重点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了中国商界极具影响力的博商同学会。 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办院宗旨: 我们将继续集古今中西之智慧,追管理科学之前沿,探中外之文明,培育实业精英,兴举中华商道,致力于创造学术新知,崇尚知行合一精神,站在历史高度,四海守望、植根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达而济世,育一流人才、产一流成果、创一流品牌、出一流效益,建一流名院,成就世纪恢宏,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贡献力量。

75 特色课程 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致力于为成长型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课程覆盖企业全员。现开设的各类课程包括3大系统分类,共计160余门。拥有的特色课程项目包括: 1、针对公司总裁开发的课程:商界精英实战班\商界创业领袖高级研修班 2、针对公司接班人和高层开发的课程:商界新锐高级研修班 3、针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开发的课程(共4大类):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 4、针对公司基层储备人才开展的课程:团队责任、感恩、执行力特训营 5、针对公司总裁、核心领导人员开展的在职教育学位班:与赫斯莱茵大学合办的管理学硕士学位班\中国人民大学EMBA学位班

76 THANKS FOR WATCHING 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科技园南区科苑路R3-B栋2楼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官网: 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


Download ppt "《投资策略研究基本方法探讨》 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