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蘭花溫室除濕的重要性 方煒 台大生機系教授
2
除濕 高濕 + 停滯的空氣為萬病之源 加強內循環
3
溫度影響濕度 所謂溫度指的是乾球溫度 所謂濕度通常指的是相對濕度 露點溫度則決定了是否會發生結露現象
當空氣的露點溫度高於物體的表面溫度,結露就會發生在該物體表面 溫室內部一結露,病害發生的機率就會大幅提高
4
專有名詞 溫度有三:乾球、濕球、露點溫度 濕度有二:相對濕度、絕對濕度 壓力有三:大氣壓、蒸汽壓與飽和蒸汽壓
此些名詞都是濕空氣熱力學的範疇,更多內容可參見以下網站:
5
數位化濕氣圖 所有濕空氣熱力特性都整合在濕空氣熱力特性圖,過去需查圖,使用上很不方便
現在已發展了電腦軟體,可簡化查圖的作業,按右鍵可下載數位化濕氣圖計算軟體,點選此處可瀏覽教學檔案
6
濕空氣熱力特性圖 (簡稱濕氣圖)
9
溼氣圖 遭遇的冷能 (失去的熱量) 遇到冷氣團,室內溫度逐步降低,低至露點溫度以下就開始結露 結露凝結的水量 露點溫度 目前狀態點 目前溫度 最終狀態點
10
數位化濕氣圖軟體
11
溫室內的溫度與相對濕度 15 - 50 % 73 20 46 64 80 25 60 86 30 70 89 溫度,度C 最低濕度 適當濕度
(可啟動噴霧系統 加濕) 適當濕度 最高濕度 (超過就容易發生病蟲害) 15 - 50 % 73 20 46 64 80 25 60 86 30 70 89
12
Vapor Pressure Deficit 蒸汽壓差
VPD 是比較好的指標 Vapor Pressure Deficit 蒸汽壓差
13
Pws – Pw = VPD
14
(適合病菌生存) (過冷與過濕–可啟動加熱或除濕系統)
蒸汽壓差 (VPD) 過大的VPD值 (過熱且過乾–可啟動噴霧加濕系統) 適當的VPD值 (濕度適當適合作物蒸散) 過低的VPD值 (適合病菌生存) (過冷與過濕–可啟動加熱或除濕系統) 過低的VPD值(適合病菌入侵) 1.25 kPa 0.85 < 0.45 < 0.20
15
溫室內溫濕度與正常的蒸汽壓差變化範圍
16
溫室A夜間量測的VPD VPD too low at night.
17
溫室B夜間量測的VPD VPD too low at night.
18
病害防治方法 催花房內結露,會使溼度提高,容易發生病害,因此有必要噴施預防性病害藥劑。
藥劑為撲滅寕及依普同,兩藥劑交叉施用,施用倍數為2000倍。 水泥鋪面的催花房設計有助於改善結露的發生。 安裝除濕機則更是一勞永逸的作法。 想想可以省下的藥劑費用。 想想沒有病害可以銷售與因病害而被淘汰的植株與切花,一正一負,差異何止加倍。
19
使用雙層膠膜保溫的催花溫室 雙層膠膜內部結露問題之探討與對策研擬
2006/08 初稿
20
L12 L21 L23 L32 L34 L43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溫室內表面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上層內表面 下層內表面 1
符號說明: Tdp: 露點(dew point)溫度 Tdb: 乾球(dry bulb)溫度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L12 溫室內表面 L21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L23 上層內表面 L32 下層內表面 L34 下層外表面 L43 室外 Tdb = b1 Tdp = p1 1 溫室內、雙層膜外 Tdb = b2 Tdp = p2 2 雙層膜內 Tdb = b3 Tdp = p3 3 冷房內 Tdb = b4 Tdp = p4 4 Blower
22
充氣接頭 風機至側牆夾層
23
L12 L21 L23 L32 L34 L43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溫室內表面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上層內表面 下層內表面 1
符號說明: Tdp: 露點(dew point)溫度 Tdb: 乾球(dry bulb)溫度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L12 溫室內表面 L21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L23 上層內表面 L32 下層內表面 L34 下層外表面 L43 室外 Tdb = b1 Tdp = p1 1 溫室內、雙層膜外 Tdb = b2 Tdp = p2 2 雙層膜內 Tdb = b3 Tdp = p3 3 冷房內 Tdb = b4 Tdp = p4 4 Blower
24
雙層膜內結露改善 使用塑膠風管製作一個暫時性的引風通道,將冷氣較冷涼氣體直接引到鼓風機器體入口,並量測進氣口溫溼度。
HOBO Date Logger
25
8月31日10:00至9月1日10:00 進氣口與雙層膜內溫度變化
26
8月31日10:00至9月1日10:00 進氣口與雙層膜內相對濕度變化
27
雙層膜內露點溫度低於溫室內溫度,雙層膜內不會產生結露。
8月31日10:00至9月1日10:00 雙層膜內溫度、露點溫度與溫室內溫度。
28
改善前,雙層膜內側結露現象。 2006年8月7日 8:30am 改善後,觀察三日,雙層膜內側無結露現象。 2006年8月30日 8:00am
29
夜間內網下露點溫度高於雙層膜內溫度,使冷房外層產生結露。
30
改善前,雙層膜外側結露現象。 2006年8月7日 8:30am 改善後,觀察三日雙層膜外側結露現象,目視觀察應有輕微改善,可能原因為雙層膜內氣體溫度更低,使雙層膜外側更容易達到露點溫度,使夜間換氣未能完全使結露不產生。 2006年8月30日 8:00am 塑膠布位置結露減少。 目測觀察:金屬位置因為溫度較低,結露現象較嚴重。
31
功能確認後 重新施工
32
寒流造成使用雙層膠膜保溫的 催花冷房內結露問題 之探討與對策研擬
2006/12初稿
33
寒流期間溫室內外可能發生結露的位置 L12 L21 L23 L32 L34 L43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溫室內表面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符號說明: Tdp: 露點(dew point)溫度 Tdb: 乾球(dry bulb)溫度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L12 溫室內表面 L21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L23 上層內表面 L32 下層內表面 L34 下層外表面 L43 室外 Tdb = b1 Tdp = p1 1 溫室內、雙層膜外 Tdb = b2 Tdp = p2 2 雙層膜內 Tdb = b3 Tdp = p3 3 冷房內 Tdb = b4 Tdp = p4 4
34
溫室內外可能發生結露的位置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室外 Tdb = b1 Tdp = p1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1 溫室內、雙層膜外 Tdb = b2 Tdp = p2 2 雙層膜內 Tdb = b3 Tdp = p3 3 冷房內 Tdb = b4 Tdp = p4 4
35
一、溫室內表面結露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外溫室內部原本就會發生結露,但是僅薄薄一層, 寒流期間由於戶外最低溫度只有10度,結露更嚴重。
36
二、雙層膜上層外表面結露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此處水紋為外部結露。 催花房側面
37
三、雙層膜上下層內表面(雙層膜內)結露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雙層膜內層結露發生於接面處。 催花房側面 雙層膜內層也發生結露,發生位置為側面金屬端 (薄薄的一層) 。
38
四、雙層膜下層外表面結露 (催花房內)結露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39
四、雙層膜下層外表面(催花房內)結露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催花房內原本結露不明顯(很少發生) ,但是今日卻相當嚴重,雙層膜內氣體的低溫,已低於催花房內空氣的露點溫度。
40
催花房內結露造成花朵上有水滴
41
白天時段催花房內濕度降低,加上冷氣與內循環除濕,內部已無露水。
拍照時間: :10
42
12月19日晚間-12月20日早上 利用HOBO量測雙層膜內部與內網下溫濕度,並與AV2t資料比對(氣象站與催花房)。
內網下- HOBO 雙層膜內- HOBO 催花房(AV2t)
43
催花房內每日濕度變化 夜間時段相對溼度90%以上
44
結果與討論1: L21位置 L12 L21 L23 L32 L34 L43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溫室內表面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上層內表面 L32 下層內表面 L34 下層外表面 L43 1 L21位置 2 3 4
45
20點至翌日7點,內網下露點溫度低於溫室外溫度(p2<b1) , L21無結露發生 寒流如果更強,溫室外溫度(b1)如果降得更低, 當p2>b1時L21就會發生結露
外溫室結露 b1 b2 p2 b2 b1 p2 b2 p2 b1
46
結果與討論2:L43位置 L12 L21 L23 L32 L34 L43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溫室內表面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上層內表面
下層內表面 L34 下層外表面 L43 1 2 3 L43位置 4
47
20點至翌日8點,催花房露點溫度(p4)高於雙層膜內溫度(b3),p4 > b3,在L43位置(雙層膜下層外表面,催花房內)會造成結露。
時間 溫度 催花房內結露 b4 b4 p4 p4 b3 b3
48
前一頁的說明 在夜間7點以後,室外的低溫b1造成b2的低溫造成b3快速下降。想要防止結露必須讓p4<b3,對策上可有幾種作法:
1. 降溫除溼 降溫時有除溼效果,除溼可將b4與p4兩條曲線的距離拉開,降溫使得b4下降一點,但是除溼使得p4下降更多,當p4<b3時就不會結露。 2. 加溫:目的在將b3往上提 對b2加溫 (啟動冷房外溫室內的加熱系統) ,加在雙層膜外面,不要讓雙層膜內溫度b3降那麼多。 對b4加溫 (啟動冷房內的加熱系統) ,由於送入雙層膜內的為暖風,可影響b3 使得最終p4<b3 直接對b3 加溫 (入風口加裝加熱器),使得p4<b3。 最簡單便宜的作法:拿一台吹頭髮的吹風機設定為熱風,放在鼓風機空氣入處,把熱風貫入雙層膜。
49
結果與討論3:L32, L34位置 L12 L21 L23 L32 L34 L43 位置 編號 溫室外表面 溫室內表面 雙層膜 上層外表面
上層內表面 L32 下層內表面 L34 下層外表面 L43 1 2 L32位置 L34位置 3 4
50
22點至翌日7點,雙層膜內露點溫度(p3)高於內網下溫度(b2),p3>b2, L32會結露。
雙層膜內結露 b3 p3 b3 b2 p3 b2
51
22點至翌日7點,寒流來襲使得內網下溫度(b2)驟降,造成雙層膜內溫度(b3)也降低。B2下降的速率較快,所以b2曲線的斜率比b3陡。
由於雙層膜內露點溫度(p3)高於內網下溫度(b2),雙層膜內部L32會結露。但由於空氣有在流通,且溫差在1度C以內不是太大,所以結露情況尚不太明顯。 冷房內溫度(b4)維持在18~19度C (數據可參考催花房內結露的圖形),p3<b4 的條件下,L34不會結露。
52
雙層膜內結露不明顯的原因1,2 雙層膜內露點溫度與內網下溫度差小且比冷房內溫度高
時間 雙層膜內溫度, ℃ 雙層膜內露點溫度, ℃ 內網下溫度, ℃ 雙層膜內露點溫度與內網下溫度差 18:00 17.9 17.06 18.66 -1.6 19:00 16.86 17.14 -0.3 20:00 15.97 16.76 -0.8 21:00 16.37 16.38 22:00 16.1 15.62 0.5 23:00 15.72 14.85 0.9 23:59 16 15.34 1:00 14.9 14.47 0.4 2:00 14.96 14.09 3:00 15.23 13.7 0.8 4:00 13.32 5:00 14.14 6:00 14.03 0.7 7:00 13.96 0.6 8:00 15.38 19.04 -3.7 9:00 24.4 17.25 29.1 -11.9 p3 b2 冷房內溫度b4 = 19度C p3 > b2 雙層膜上表面內側(L32) 會結露,但差值小且空氣有流動,結露不嚴重 p3 < b4 雙層膜下表面內側(L34)不會結露
53
雙層膜內結露不明顯的原因3 雙層膜內充氣運作,氣體流動,使露水不明顯。
充氣馬達運作,使雙層膜內氣體流動,降低結露發生。
54
改善方式1:祈禱寒流不要來? 等於沒有進行改善。
55
改善方式2:將乾燥的空氣導入催花房內? 乾燥空氣從何處來? 把門打開,電風扇通風,效果有限。 催花房外也不見得濕度比較低。
56
必需是乾燥的暖空氣,否則反將結露發生位置轉移至雙層膜內
改善方式3:將暖空氣導入雙層膜內? 發生結露的位置 條件 L12 p1>b2 L21 p2>b1 L23 p2>b3 L32 p3>b2 L34 p3>b4 L43 p4>b3 必需是乾燥的暖空氣,否則反將結露發生位置轉移至雙層膜內
57
構想1 充氣馬達的空氣入口改接到一個密閉箱子(鐵架,木頭架均可,用塑膠布/壓克力/木板密封均可)
由箱外插入一台吹風機,風口對箱內,箱內放一台除濕機,兩者同步啟動 箱子要有空氣入口,不用太大,設置在距離充氣馬達的空氣入口最遠的位置 量測溫濕度,達到50%以下,xx度C以上,開啟鼓風機對雙層膜送風 xx度C的理想值為催花房內的露點溫度,因為Tdb>Tdp,以乾球溫度為基準即可。Xx 可以等於日夜溫度設定值25/19。偷懶一點都等於25就可以了。
58
構想2 寒流來襲期間,白天若是晴天,催花房仍需降溫。將多餘的熱能導入P2栽培區,將使熱泵系統發揮最大功用。 原理:
透過提高b2 來提高b3, 使得p4>b3不可能發生,防止結露發生。
59
比較 構想1 小成本小熱量,乾熱空氣的產生需另外投資 構想2 目前仍需要加裝熱風送風機,需要大熱量,但熱能免費
目前有打算建抑梗溫室,可搭配構想2執行,構想1在目前可應急 兩構想都不需調整冷房的溫度設定來因應
60
催花房內除濕機運作效果 2007/01
61
結露改善方式 加裝除濕機,降低絕對濕度
62
催花溫室 300坪 雙層膠膜高 2.5公尺 內循環風扇 3台 除濕機 1台
除濕機風口方向 排水至溫室外
63
除溼防結露 溼氣圖 原空氣狀態下 不結露的耐冷能力 新空氣狀態下 不結露的耐冷能力 增加了 目前狀態點 目前溫度 露點溫度 除濕 除濕後溫度
64
安裝除濕機後夜間溼度的變化 除濕時間晚上6點至隔日早上6點
除濕機未安裝時,夜間溼度90% 以上 除濕機安裝後,溼度約 80% 除濕機停止運作後,溼度逐漸提高,待催花房內溫度提高至25℃,濕度又逐漸降低。
65
安裝除濕機後,催花房內無結露產生
66
安裝除濕機後夜間VPD 值的變化 除濕機安裝後,夜間VPD 值提高,降低病害發生的機會
67
討論1 催花溫室的相對溼度以70-90% 較佳。 利用除濕機可維持夜間相對溼度約在80%。 白天開啟除濕機可能造成相對濕度低於70%。
68
討論2 目前受限於設備的功能,仍是使用時間控制方式,最好還是由溼度值來控制,否則不同氣候下會有很大的變化。
69
討論3 白天溼度有一段時間濕度會低於70%。 由於未針對濕度做控制,所以增加了除濕機運作時間,且對開花的花朵多少會有影響。
70
Psychart 軟體應用於除濕計算
71
題目 使用除濕機在催花溫室進行夜間除濕 使用前 18 度C,91 % RH 使用後 18 度C,80 % RH
溫室面積300 坪,催花區域高度 3 m
73
使用前之溫室內空氣 使用後之溫室內空氣 比容 =0.8404 m3/kg
絕對濕度 (AH)= kg vapor/kg dry air 使用後之溫室內空氣 絕對濕度 (AH)= kg vapor/kg dry air
74
使用前後之絕對濕度差 AH 前 – AH後 = 0.0014 kg vapor/kg dry air
催花區空氣體積 300 x 3.3 x 3 = 3000 m3 溫室內空氣總重量 = 體積 / 比容 = 3000 / = kg 該除濕機總共需除去 * = kg 約 5 公升的水
75
但是 一旦空氣濕度降低, 溫室內的植物與介質中的水分就容易蒸發, 由於溫室氣密性不佳,室外空氣的水氣也容易進來 於是溫室內濕度又被提高了。
76
實驗規劃 除濕機開關各一小時為一週期,整夜進行幾個週期,分設施內有無作物,兩階段進行。
77
實驗規劃 -無作物期間 觀察濕度在除濕期間的下降速率,以瞭解除濕機性能 觀察濕度在停止除濕期間的回復速率,以瞭解設施的氣密性
通常前者的斜率要大於後者,代表除濕機的除濕能力遠大於由於氣密性不足所造成的加濕現象
78
實驗規劃 -有作物期間 觀察濕度在除濕期間的下降速率,以瞭解除濕機性能 觀察濕度在停止除濕期間的回復速率,以瞭解設施內作物與介質的加濕狀態
兩者斜率接近,表示除濕機除濕能力適中 前者斜率大於後者,表示除濕機除濕能力或許過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