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古文明 第二節 歐洲殖民及其影響 第三節 人口、經濟與環境 非洲的基本資料介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古文明 第二節 歐洲殖民及其影響 第三節 人口、經濟與環境 非洲的基本資料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古文明 第二節 歐洲殖民及其影響 第三節 人口、經濟與環境 非洲的基本資料介紹
第十一章 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古文明 第二節 歐洲殖民及其影響 第三節 人口、經濟與環境 非洲的基本資料介紹

2 非洲的基本資料介紹 非洲西起大西洋,東以紅海、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隔,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南為印度洋。面積3,050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陸塊,形勢完整,資源豐富。 地近歐、亞的北非,具多元文化景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擁有古老文明,但歐洲勢力來到並進行黑奴貿易以後,經濟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脆弱的環境加上近年沉重的人口壓力,使其飽受饑荒、貧困、傳染病之苦。

3 非洲地形圖

4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古文明 一、地質與地形 二、對稱型氣候 三、農業文明的發展與變化

5 地質 非洲為地質古老、起伏平緩的盾地,蘊含有豐富的金屬礦產,如薩巴區的銅礦,南非高原的黃金、鑽石等。

6 地形—高非洲 地形以高原為主體,分布於有「高非洲」之稱的東非、南非。高原內陸形成多處盆地,較大者如撒哈拉盆地、喀拉哈里盆地。三比西河上游切穿盆地邊緣山脈,形成維多利亞大瀑布,為非洲最大之瀑布。

7 地形—東非大裂谷 東非由於板塊張裂作用,陷落為紅海,隔開了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也因此形成大裂谷(Rift Valley)。並造成兩處南北向、千餘公尺深的湖盆。湖盆邊的火山群,以吉力馬札羅山為最高,肯亞山次之。

8 東非板塊與裂谷帶之分布

9 地形—低非洲 「低非洲」面積較小,主要分布於北非、西非海岸與剛果盆地。剛果盆地古代曾為一大湖,西南方被切穿,湖水外洩,出露成陸。由於盆地邊緣與平原落差達200~300公尺,河川流經其間,造成瀑布急湍,通航困難。 非洲高山較少,主要分布於南、北兩端。北端以亞特拉斯山為最高,地質不穩定,地震頻繁,南端則以龍山山脈為最高。

10 對稱型氣候 由於赤道橫貫中部,剛果盆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向南、北隨著緯度增高,漸次以對稱型態,轉變為莽原氣候、半乾燥、乾燥氣候及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其中乾燥、半乾燥地區面積廣大,合占全非洲面積60%,主要分布於撒哈拉盆地、喀拉哈里盆地及納米比低地。農耕活動分布於尼羅河、尼日河等大河流經地區,以及零星分布的綠洲。

11 非洲南北對稱的氣候帶分布

12 氣候分區介紹(一) 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區,人口稀疏,多從事自給自足的游耕生活。
西非幾內亞灣一帶,受日射帶南、北季移影響,自海向陸之氣候型態分別為季風雨林、熱帶莽原、熱帶沙漠,其生活方式也隨之由農轉變為畜牧業。

13 氣候分區介紹(二) 撒哈拉沙漠南緣的撒赫爾地區,位於沙漠、莽原間的過渡地帶,年雨量變率極大,在雨量較多的年分,居民前往移墾,發展農牧業。如果遭逢高壓停滯,阻擋間熱帶幅合帶向北移動,便發生乾旱,繼之爆發饑荒、傳染病,使本區國家不僅經常陷入貧困的窘境,也加快了沙漠化的速度。

14 氣候分區介紹(三) 東非衣索比亞、肯亞高原因地勢較高,形成涼爽宜人的熱帶高地氣候。南非東南部受夏季東南信風及阿古拉斯暖流雙重影響,龍山山脈迎風坡形成夏雨型暖溫帶氣候。

15 莽原景觀

16 農業文明的發展與變化 由於非洲乾燥、半乾燥的地區面積相當廣大,因此水資源的分布與型態,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關鍵。 尼羅河谷地 西北非洲
撒赫爾地區 東非高原 馬達加斯加島

17 尼羅河谷地 位居歐、亞、非三洲位置要衝的埃及,因肥沃月彎文明的傳入、灌溉水源等影響,發展出古農業文明。如尼羅河上游行經夏雨集中的莽原地帶,每年夏季的定期氾濫,帶來水源及肥沃淤泥,可種植稻、麥、玉米、椰棗,畜牧黃牛、水牛。 尼羅河谷地因此集結了埃及90%以上的人口,成為埃及的生命帶與糧食走廊。英、法殖民以後,開始種植棉花,成為紡織工業的原料生產地。近代在英、俄等國協助下,在上游先後設立了亞斯文水壩、高壩,灌溉水源趨於穩定,不復倚賴定期氾濫,但也使得軟泥減少,地力下降,須以休耕、施肥方式來改善。

18 西北非洲 北非亞特拉斯山區冬季可攔截較多水氣,積存冰雪為「固體水庫」,並成為夏季的水源。受到夏乾冬雨氣候,以及西亞、南歐文明傳入的影響,山坡地發展山牧季移,谷地種植葡萄、瓜果等灌溉作物,小麥、大麥等雨季作物,以及橄欖、無花果等耐旱的多年生果樹。多重的文化景觀使本區成為「西方之島」。

19 摩洛哥亞特拉斯山區冬季積雪 —固態水庫

20 撒赫爾地區 撒赫爾地區為高粱、小米等旱作之原生地,因為經常發生乾旱,不利農業發展,加上草地面積狹小、不連續,又富季節性變化,因此盛行游牧。如蹤跡遍布地中海沿岸與撒赫爾地區的圖阿雷族(Tuareg),以飼養山羊、綿羊與駱駝維生。再如坦尚尼亞、肯亞邊界上的馬賽人(Masai)以牧牛維生,將牛視為財富、地位的象徵。這些游牧民族也組織駱駝隊商,將糧食、食鹽、布匹等日用品銷往南方,黃金、奴隸、象牙、獸皮等銷往北方,許多點狀綠洲因之發展成為市集。藉著沙漠交通聯結,不僅使商業繁盛,也融合了阿拉伯語及伊斯蘭教文化,建立多處古文明王國,廷巴克圖(Timbuktu)、迪耶涅(Djenne)、加歐(Gao)也成為歷史最悠久的非洲古老城市。

2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文明帝國

22 馬賽人

23 東非高原 東非衣索比亞高原、維多利亞湖岸,因雨水充足、火山土肥沃,締造了早期高坡地農業。其中衣索比亞為咖啡原鄉,經阿拉伯半島傳至全世界,肯亞種植咖啡、茶、棉花,迄今仍為對外貿易的重要輸出品。

24 馬達加斯加島 位於東非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數千年前馬來人移入,使其語言、習俗深受東南亞文化影響。居民開闢梯田種稻,也種植如香科等熱帶經濟作物,文化上自成一格。

25 第二節 歐洲殖民及其影響 一、三角貿易 二、疆域劃分不當造成的區域衝突 三、交通發展模式 四、殖民地式經濟、單一經濟 非洲的發展歷程

26 非洲的發展歷程 非洲大陸依其位置之不同,區分為北部非洲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兩大部分。北非由於地近歐洲,加上地中海風平浪靜,易於航行,早期即與西方文明有密切往來。撒哈拉以南地區,由於海岸平直且多斷層崖,加上雨林、沙漠橫阻,外人不易深入,因而與世隔絕,文化低落,十九世紀前被稱為「黑暗大陸」,雖歷經歐洲殖民並傳入西方文明,仍遠較它洲落後。

27 三角貿易 撒哈拉以南的古文明王國,在經濟、貿易、宗教、文化上,曾有輝煌的發展與成就,但歐洲殖民以後,進行「三角貿易」,販賣黑人充當奴隸,使之喪失了大量生產階層的人口。

28 三角貿易的流程 黑奴販賣始自葡人在聖多美普林西比經營甘蔗栽培業,葡人不僅運入黑人充當奴隸,且將之送往美洲新大陸充當農、礦業勞工。後來因美國棉花帶和巴西、加勒比海島嶼的甘蔗栽培業需大量勞工,而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遭受過度勞役與疾病感染,瀕臨滅絕,加上非洲人對於熱帶疾病多具免疫力,又有發展熱帶農業的經驗、技術,故包括美國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法、丹麥等歐洲殖民國,便繼之輸入大批黑奴至美洲開發農、礦資源,將甘蔗、棉花等資源運回歐洲,製成成品輸往非洲,西非於是展開長達200年,史上規模最大的俘虜強制運送,使得安哥拉至奈及利亞西岸地區被稱為「奴隸海岸」(Slave Coast),學者將此流程稱為「三角貿易」。

29 三角貿易的影響 此種貿易行為導致非洲壯年人口大量、連續的流失,人口結構發生重大改變。失去大量青壯人口,更使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發展產業的創新能力遠遠落後,在全球經濟發展上屈居劣勢。 此外,歐洲殖民勢力的進入,也對非洲政治、經濟、交通各層面,留下極為深遠的影響。

30 疆域劃分不當造成的區域衝突(一) 殖民者占據西非沿海之時,多以人為方式界定(如會議協調、交換領地、或沿經緯線劃分),未考慮民族分布。這些地區成立為國家以後,因國界與境內民族分布互不一致,衍生諸多困擾。有的將數個敵對民族劃歸一處,使其因爭奪統治權,發生嚴重的內戰衝突。如奈及利亞境內有兩百多種語族,其中敵對的三大民族 ── 豪薩族、約茹巴族、依柏族,為爭奪政權,頻生動亂,政治極不穩定。

31 奈及利亞的語族分布圖 奈及利亞一億人口之中,計有12種主要語言,230 餘種方言。其中三大語族之人口數約為:豪薩3,500萬人,依柏2,000萬人,約茹巴2,500萬人 。

32 疆域劃分不當造成的區域衝突(二) 亦有民族遭分割,致分處二個以上地區者。如圖阿雷族流離於馬利、阿爾及利亞、尼日三國邊境,常為各國驅趕。有些則為恢復殖民前的傳統,與現有政權形成嚴重對立,例如:迦納、索馬利亞境內游擊隊與政府軍間一再爆發內戰,造成無數難民流離失所,經濟也陷入困頓僵局。

33 疆域劃分不當造成的區域衝突(三) 疆界劃分不當,也使非洲發展出眾多的小國與內陸國。小國如甘比亞、賴索托、史瓦濟蘭、吉布地等,勞工既不足、地方市場又小,農、工業發展受到很大限制。 其中有15個內陸國家出海時,必須經過鄰近的敵對國,加上殖民國僅注重沿海地帶的發展,忽略內陸的開發,使非洲內陸不僅鐵、公路建設奇缺,城鄉間難以交流,也與沿海地區形成極大差距。

34 交通發展模式 依據交通發展模式,在殖民前非洲地區多屬「分散的港口」階段,沿海港口規模小,且欠缺聯繫。歐人殖民後,為獲取農、礦資源輸至歐洲母國,建立了結合海港的單一路線(圖11-14、11-15),此時非洲多數地區進入「侵入路線」階段。 獨立後,由於缺乏資金,因此多數國家至今仍停留在此交通模式時期,並未整合為完整的區域交通網,因此對內陸之間的聯繫並無幫助,也使非洲境內的國際貿易發展受到限制,僅占非洲總貿易額的 5~6%。

35 坦尚尼亞境內的鐵路網 坦尚尼亞在英國殖民時期,為了獲取內陸的農礦資源,興建侵入路線,通往維多利亞湖畔、坦干伊喀湖畔、馬拉威湖畔的農、礦區,即使近代該國政府循著原有架構逐步擴充,但進展仍然有限。

36 交通發展階段示意圖

37 圖11-14:1913年非洲的政治情況

38 圖11-15:2001年非洲鐵路網的分布

39 殖民地式經濟 非洲各國獨立後,仍倚賴過去殖民宗主國,不僅經濟上維持「資源出口」型態,且強烈倚賴1~2種原物料出口至歐美國家。此種經濟型態使得貿易、技術、貨物、服務皆無法達成多樣化目標,也無法滿足民生需求。原料皆輸出海外的結果,使非洲未能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也未能發展出以國內市場為主的經濟型態。不僅工業化程度普遍低落,須花費巨額的外匯購買工業製品,造成外債高築,也須藉由輸出更多的農、礦資源償還外債,演變為邊際土地的不當開發,國內生活水準無法提升的惡性循環。

40 非洲國家的單一經濟

41 歐洲殖民的影響 殖民時期遺留的制度,帶來諸多社會、文化上的衝擊,傳統或是西化?遵循歐洲的語言、教育體制或實施非洲本土化?一直是難解的習題。執政者希望融合傳統及西方觀點,建立理想的典章制度,但在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強權興起以後,造成更尖銳的對立與衝突,也深深影響到非洲內部的安定。

42 第三節 人口、經濟與環境 一、人口成長與分布 二、都市人口的成長 三、疾病的傳染 四、環境衝擊與解決對策 五、自然保育

43 人口成長 非洲總人口約 9 億,僅次於亞洲的39億人,出生率38‰,死亡率15‰,自然增加率23‰,均居世界之冠。由於醫療衛生水準落後,嬰兒死亡率高達89‰,老年人口約僅占3%,平均每人所得為2,170美元,為世界最低數。 地區 總人口數 (百萬人) 出生率 (‰) 死亡率 嬰兒 死亡率(‰) 非 洲 906 37 15 92 北部非洲 194 26 6 45 西部非洲 264 43 18 105 東部非洲 281 41 17 95 中部非洲 112 44 16 98 南部非洲 54 24 46 拉丁美洲 561 21 北 美 洲 331 14 8 7 歐 洲 728 10 12 9 大 洋 洲 33 27 亞 洲 3,905 19 51 世 界 6,465 55 (資料來源:INED,2005)

44 人口分布 研究非洲人口分布時,「農地人口密度」較「人口密度」更具意義。例如:北非 2 億人,主要分布在水資源充足的尼羅河谷地、西北非海岸平原,至於廣大的撒哈拉沙漠,人口則極為稀少,形成明顯的對比。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總人口約七億,人口分布極度不均。通常海運便利、資源豐富、農業發達地區,人口較為稠密,例如:昔日有「黃金海岸」及「奴隸海岸」之稱的西非沿海國家。

45 非洲人口分布圖(2005)

46 人口分布不均的影響 國家內部也常因產業盛衰以致人口分布不均,例如:查德南部的棉花種植區,人口便較北部撒赫爾地區為多。坦尚尼亞在湖岸的農作區人口稠密,而嗤嗤蠅為患的地區,則因產業落後,空無一人。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稠密區往往因為成長速度過快,超過環境負載力,造成生計貧困、文盲充斥的景象,又因醫療水準落後,造成饑荒、戰亂、傳染病頻仍。

47 由嗤嗤蠅導致的瞌睡病影響範圍

48 瞌睡病(trypanosomiasis)
熱帶非洲流行著一種區域性傳染病,為嗤嗤蠅傳染的瞌睡病。這種病最早在十五世紀的西非洲發現,之後透過特定的路徑傳播到熱帶非洲的大部分地區。由於野生動物通常具有免疫力,因此這種傳染病多由嗤嗤蠅傳播給人及牲畜。游牧民族在遷徙之時,須避開嗤嗤蠅肆虐的地區,以避免感染。由於嗤嗤蠅與瞌睡病具有絕對關聯,因此在嗤嗤蠅分布的地區,人畜絕跡,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49 都市人口的成長 非洲人口分布不均的狀況,也發生在城鄉之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雖是世界上都市化程度最低的地方,但都市人口十分龐大,且成長迅速,造成生態環境的沉重負荷,尤以西非沿海都市為最。 西非沿海的都市,中世紀即已建立,殖民時期開始快速成長,及至獨立以後,由於高出生率與鄉村人口大量移入,人口數量暴增,例如:奈及利亞的海港拉哥斯,人口由1960年代的100萬,暴增至目前的1,400萬人。洶湧而入的鄉村移民,使得交通完全癱瘓,地下行業與犯罪充斥,即使居民設立圍牆、栓上門窗,警力增至最高,搶劫仍稀鬆平常、隨處可見。

50 拉哥斯—擁擠的道路

51 疾病的傳染 非洲的人口成長、分布與結構,也受到疾病的影響。由於眾多的傳染媒介、特殊的文化傳統(一夫多妻制)、飲食及衛生習慣不佳,使非洲成為許多疾病的源頭。 例如熱帶非洲的嗤嗤蠅,以野生動物為宿主,傳遞瞌睡病,使人畜感染而大量死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莽原區遂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如何躲避嗤嗤蠅、野生動物的襲擊,著實考驗著游牧民族的智慧與能力。

52 上萬隻牛羚遷移

53 愛滋病的衝擊(一) 國際性傳染病之中,以瘧疾(malaria)、愛滋病(AIDS)對世界的衝擊最大。熱帶非洲的瘧疾感染極為普遍,使非洲中部死亡率升高,預期壽命降低。 愛滋病最初在1930年代由黑猩猩轉移到人類身上,之後由於一夫多妻制等傳統習俗,加上母子垂直感染,疫情擴散至整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4 愛滋病的衝擊(二) 1960年代由於加勒比海的非裔知識分子,前往非洲國家進行教育、醫療支援,使愛滋病擴散進入加勒比海地區,之後經由觀光業,傳播至西歐、美國加州,以及泰國為主的東南亞地區。 根據聯合國2004年的統計,世界3,800萬名愛滋病患之中,以非洲之3,200萬人為最多,估計2010年時,愛滋病將在非洲造成2,000萬名孤兒,不僅衝擊到家庭、城鄉層面,也嚴重影響到整體國家的經濟發展 。

55 愛滋病在非洲的感染率(2000)

56 環境衝擊 非洲環境原已脆弱,在人口過度增長以後,更形成沉重的生計壓力。為解決饑荒,居民移向邊際土地密集耕種,導致環境災害。游牧民族不斷遷徙,尋找作物餵養牲畜,加上非洲政府普遍欠缺應變措施的結果,使饑荒問題雪上加霜。爭奪有限土地、資源的舉動,更使非洲內部種族傾軋、獨裁政權興起、內亂不止。

57 解決對策 許多世界組織提供技術、經濟方面的援助,來解決非洲的乾旱與沙漠化問題。例如:恢復森林植被,種植飼料、油料作物以進行水土保持。塞內加爾境內的洋槐、刺槐,在作物生長季葉子很少,不會奪走作物所需的光熱和水分,乾季又有足夠的葉子長成樹蔭,替作物遮擋陽光,落葉可充作肥料,木材可充作燃料、建築圍籬,是可以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平衡的作物,已逐漸推廣種植。 發展林果蔬、農牧並重的多層次農林經濟(agroforestry economy),也具有同樣的功能與效果。

58 熱帶生態農業個案 ─ 農林經濟圖 熱帶溼潤非洲為在飢餓與資源利用間求得平衡,透過雜作與輪作的制度,將多年生作物與短期農作物利用高低成層的種植法,使其互不影響養分吸收,木本植物形成「樹傘」保護農地,農牧之間又可進行養分循環,成為具有保育、經濟雙重利益的生態農業。如此一來,也使農民不必砍伐森林,又可享受林木資源的種種好處。目前在珍古德研究中心的資助之下,這些農業森林計畫已在坦尚尼亞、蒲隆地、剛果、烏干達、安哥拉等國實施。

59 自然保育 為保存物種,解決貧窮,非洲在國際組織倡導之下,設立了四處跨國界公園。包括:以劍羚保育為主,跨越南非、波札那的喀拉哈迪跨國公園(Kgalagadi Transfrontier Park);奈及利亞、喀麥隆邊境的大猩猩保護區;跨越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的大林波波公園(Great Limpopo Transfrontier Park);以及辛巴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安哥拉、尚比亞間的奧卡汪河 ── 三比西河跨國保育區。 這些跨國公園的設立,可在人類活動與動物棲息之間求取平衡,又可增加觀光外匯收益,對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積極且正面的助益。

60 非洲跨國界公園分布示意圖


Download ppt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古文明 第二節 歐洲殖民及其影響 第三節 人口、經濟與環境 非洲的基本資料介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