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節 亞洲大帝國的發展
2
第三節 亞洲大帝國的發展 學習重點 近世的東亞國家 俄羅斯的東進 伊斯蘭世界的變化
3
近世的東亞國家 (一)蒙古旋風 1.興起 A.統一:1206-鐵木真, 稱「成吉思汗」 B.向外擴張
蒙古西征與南侵簡表 (一)蒙古旋風 1.興起 A.統一:1206-鐵木真, 稱「成吉思汗」 B.向外擴張 a.南進:滅西夏、金、南宋,建元朝 b.西征:三次(13世紀) -橫掃中亞、 西亞、南俄與東歐,建立四 大汗國
4
蒙古西征路線
5
蒙古帝國疆域圖
6
2.貢獻-促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 A.建立便利交通網:築馳道、設驛站 B.宗教採寬容政策:喇嘛教、十字教…
C.中國文物西傳:火藥、羅盤、印刷術、絲綢、 瓷器、佛教、道教 D.西方文物東傳:阿拉伯醫術、回回曆法、 回回炮
7
馬可波羅畫像 成吉思汗畫像
8
(二)帝制晚期的中國—明清 1.專制達顛峰 A.明初廢相(中書省)→皇帝獨攬大權(胡惟庸叛變) B.折辱大臣:跪對、廷杖、文字獄
C.科舉取士:籠絡士人 a.元代-以《四書集注》為科舉考試定本 b.明代-以「八股文」取士 c.清代-(a)以官位拉攏文人 (b)以文字獄箝制思想
9
A.人口大量增加-美洲作物(番薯、玉米) 的傳入,養活大量人口 a.明初約六千萬人口
2.經濟長期繁榮 A.人口大量增加-美洲作物(番薯、玉米) 的傳入,養活大量人口 a.明初約六千萬人口 b.清中葉已增長到三億多 B.商業日益發展-第三次「商業革命」(16-18世紀) a.美洲白銀的流入→影響明 清的稅制 與貨幣政策 b.政府放鬆外貿管制
10
(三)日本的幕府政治 1.幕府政治的形成 A.背景:武士集團形成地方豪強 a.平安時代後期-官軍為地方武士取代 b.勢力最大家族-(a)平氏:勢力分布京都附近各地 (b)源氏:勢力分布關東各地 B.形成過程 a.1160-平清盛支持天皇,奪控中央政權 b.1185-源賴朝於鎌倉成立「幕府」 c.1331-足利尊氏取代鎌倉→京都成立「室町幕府」
11
源賴朝畫像 德川家康畫像
12
2. 從戰國到統一 A. 戰國時代:1467~ a. 政治-舊社會政治秩序動搖 (a)以下剋上風氣盛 (b)低層武士與庶民勢力興起 b
2.從戰國到統一 A.戰國時代:1467~ a.政治-舊社會政治秩序動搖 (a)以下剋上風氣盛 (b)低層武士與庶民勢力興起 b.軍事-革新→加速變動 (a)農民「步卒」抬頭 (b)葡萄牙傳入洋槍 B.統一 a.開啟:織田信長-1573室町幕府滅亡 b.底定全國: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引發 中日朝鮮戰爭 織田信長
13
日本幕府政治年代簡示圖
14
3. 德川幕府時代 A. 建「江戶幕府」(1603~1867) B. 變革: a. 厲行「士農分離」-集中武士於「城下町」 b
3.德川幕府時代 A.建「江戶幕府」(1603~1867) B.變革: a.厲行「士農分離」-集中武士於「城下町」 b.實施「參覲交代」-確保地方諸侯的忠誠 c.控制農村-把農民束縛於土地上 C.社會穩定,經濟蓬勃發展 D.「禁教」與「鎖國」 a.全面鎮壓基督教,禁止日本人出國 b.准許中國與荷蘭到長崎貿易 C.1835年被美國軍艦打開門戶
15
江戶幕藩體制示意圖
16
德川幕府時代農民的 統制政策示意圖 資料來源:《日本史圖解》
17
德川幕府鎖國過程示意圖
18
江戶時代的江戶城
19
俄羅斯的東進 (一)俄羅斯人的東進 1.始自:十一世紀 A.俄羅斯人-為取得皮貨 B.哥薩克人-為求生存 C.逃犯、農民…
2.積極鼓勵:十七世紀前期-設立 「西伯利亞部」
20
前往西伯利亞的哥薩克人
21
(二) 俄羅斯與中國的接觸 1.十七世紀中-初步接觸 A.俄人於黑龍江北岸築城→劫掠邊境→與 清發生衝突 B.俄遣使交涉→因禮儀問題未達成協議 2.1689年-訂《尼布楚條約》 A.議定邊界 B.中國與西方世界首次正式接觸
22
3.1727年-訂《恰克圖條約》 A.再實地勘界 B.確定俄對西伯利亞控制權 C.開放邊境和恰克圖與俄國互市 D.允許俄人到中國學習語文
(三)確定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控制權 1.尼布楚條約 2.恰克圖條約
23
俄羅斯人東進示意圖
24
伊斯蘭世界的變化 土耳其勢力的興起 1.塞爾柱土耳其的興起 (1055~1258) 2.鄂圖曼帝國的發展 (1326~1923)
中亞的伊斯蘭勢力 印度的伊斯蘭帝國 1.德里蘇丹國 (1206~1526) 2.蒙兀兒帝國 (1526~1858)
25
(一) 土耳其勢力的興起 1. 塞爾柱土耳其 的興起(1055~1258) A.接受伊斯蘭信仰:十世紀末 B.取代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
C.引發十字軍東征:a.威脅拜占庭帝國 b.刁難朝聖基督徒 D.滅亡: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
26
十字軍圍攻塞爾柱土耳其人 描繪1097年, 十字軍包圍尼 西亞的塞爾柱 土耳其人 13世紀的法國繪畫
27
2. 鄂圖曼帝國 的發展 A.源自:中亞花剌子模 B.崛起:14世紀初-趁蒙古勢衰,在奧斯曼領 導下自立 C.迅速擴張:
c.擴張:(a)滅東羅馬帝國:1453 (b)跨亞.歐.非三洲:16世紀中
28
鄂圖曼帝國軍隊攻陷 君士坦丁堡想像圖 1453年,鄂圖曼 帝國攻陷君士坦 丁堡,並改名為 伊斯坦堡,東羅 馬帝國從此正式 告別歷史舞臺。
29
十六世紀的鄂圖曼帝國版圖
30
D. 政治:中央集權的軍事政權 a. 國王-稱「蘇丹」 b. 所有官員-授有軍階 c
D.政治:中央集權的軍事政權 a.國王-稱「蘇丹」 b.所有官員-授有軍階 c.成立四大宗教學院- (a)統領各地清真寺學校 (b)宗教學者地位高、受敬重 E.帝國境內民族複雜-隱憂 a.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 b.穆斯林各族之間
31
鄂圖曼帝國的組織 中間為「蘇丹」,其身旁則是 丞相以及官員、宗教學者
32
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伊斯坦堡繪圖
33
(二)中亞的伊斯蘭勢力-帖木兒汗國 1.興起:1360年代-奪自察合臺汗國 2.向外發展:波斯→兩河→擊敗鄂圖曼帝國
3.滅亡:趁明朝發生「靖難」東征,途中 病逝→子孫相爭瓦解 4.經濟文化貢獻: A.把撒馬爾罕(首都)建成繁榮都市 B.獎掖學術-創立大學 C.寫回憶錄→為研究蒙古史重要文獻
34
帖木兒出身突厥化蒙古貴族家庭, 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因右腿傷 殘,人稱「跛子帖木兒」。
帖木兒在撒馬爾罕 自立為大汗
35
(三) 印度的伊斯蘭帝國 1. 德里蘇丹國 A.種族:突厥人 B.建國:a.十三世紀初 b.印度西北部
C.宗教迫害:a.佛教從印度消失 b.抗拒之印度教徒遭課重稅 D.地方割據、混戰:a.內部不統一 b.政權更迭不斷 E.衰亡:16世紀為蒙兀兒帝國所取代
36
2. 蒙兀兒帝國 A.建國:十六世紀初-巴布爾 (Babur) B. 擴張:阿克巴 (Akbar) C.宗教寬容:a.禁止穆斯林欺壓印度教徒 b.免除印度教徒的人頭稅 c.允許印度教徒恢復原來信仰 d.拔擢印度教徒為官員 D.分裂:十七世紀以後-內爭 E.滅亡:1858年
37
正在閱讀的阿克巴 蒙兀兒的官方波斯語與本土印度語相 融合,發展出的印地語和巫獨語。 至今仍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地通用的
語言,為阿克巴任內所發展出來。 正在閱讀的阿克巴
38
蒙兀兒帝國疆域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