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 王扬南
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 王扬南 职成教司 黄 尧 2007年8月18日
2
主要内容: 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实现科学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紧迫的历史任务
三、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3
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4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5
1.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普通高中15959所,招生837万人,在校生2488万人。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为50.8:49.2)
7
2.办学思想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 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
8
3.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骨干专业教师近10万人。 各地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决定安排100亿元专项资。2003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100亿元,重点支持了1396个实训基地、22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职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建设; 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骨干专业教师近10万人。 各地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9
4.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从2006年到目前,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400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其中,中央财政180多亿元,地方财政约220亿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到90%。 从今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上学。
10
二、实现科学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重要紧迫的任务
11
1.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人民群众渴望通过职业教育成才就业,对接受优质职业教育提出了新期盼 职业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步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12
2.实现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薄弱环节 优质资源短缺 吸引力不强
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工作重点要转到提高质量上来
3.巩固规模提高质量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工作重点要转到提高质量上来 重点扩大规模→全面提高质量 有学上 上好学 规模扩大 内涵建设 人力资源大国 人力资源强国
14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德育工作切实改进和加强 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
15
三、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16
(一)认真总结近些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绩和经验
17
近十年来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了经济建设,更加适应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较好地反映了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取得的成绩应充分肯定,好的经验做法要继续坚持。
18
一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职业教育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逐步成为共识。 18
19
二是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淡化培养目标上技术员和工人的界限,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这个培养目标的确立,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统一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上的一些不同的看法。
20
三是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上,提出了学分制、选修制、分阶段跨地区完成学业、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并举等制度,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向培养、合作培养的办学模式。这些制度和模式的确立,使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
21
四是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上,强调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与设置开发课程、编写教材。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既要克服忽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倾向,又要防止加大文化基础教育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升学的倾向。 21
22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职业分类,制定了统一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形成了德育课、文化课和82个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了1000多种国家规划教材和开发了100多种多媒体课件。
23
(二)正确把握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4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25
(三)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26
1.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定位:高中阶段学历教育
培养目标: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7
2.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把德育放在首位 发挥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的主阵地作用 高度重视管理育人 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德育的有效途径
把德育放在首位 发挥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的主阵地作用 高度重视管理育人 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德育的有效途径 大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28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学校中心 →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单纯强调学 → 学做合一
强调学校中心 →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单纯强调学 → 学做合一 顶岗实习: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实习时间 强调连续学习 → 连续学习+分阶段学习 终结性教育 → 多阶段培养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职业素质显著提升;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职业生涯持续发展)
29
4.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 建立符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结合自身定位与规划,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
建立培养与需求预测服务机制;完善专业设置管理 制订和实行专业设置标准,根据产业、技术的发展,更新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开发建设特色专业;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建设精品专业
31
5.深化课程改革 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 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2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 课程定位 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 专业技能课: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转换能力
33
传授学生从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的适应性,为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专业基础
34
课程结构:弹性课程结构 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文化基础课:基础、职业、拓展三个模块 大类专业基础课:基础、选学、综合实践三个模块
35
课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36
6.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深化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籍管理等制度改革。
1.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深化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籍管理等制度改革。 2.加快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 3.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4.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 6.加强领导,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37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