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武汉 • 二○一六年六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武汉 • 二○一六年六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武汉 • 二○一六年六月
从依附到屹立 --以开放的理念 谋特色发展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武汉 • 二○一六年六月

2

3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教育部对教指委的要求 宏观政策的依靠力量; 指导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教育部对教指委的要求 宏观政策的依靠力量; 指导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 实现职业院校规范教学管理的推动力量;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的引领力量 开展职业院校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

4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教司(2005年12月—2010年) 教育部职成司 (2011年—2012年) 五个分委会,18位委员,72位分委员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职成司 (2012年底—2016年底) 九个分委会,41位委员,157位分委员

5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梳理发展脉络,开展学术研究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梳理发展脉络,开展学术研究 编写出版《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 )》;(外教社,2008年12月) 参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 )》; 首部全景式、系统研究我国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该时期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外语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和学术及史料价值; 对发展我国高职外语教育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指导高职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作序。 “高职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探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6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广泛开展合作,丰富学术成果
一、明确工作定位 争取学界地位 广泛开展合作,丰富学术成果 在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高职外语教育与教指委,引起外语学术界关注,争取话语权;(外语界、中国外语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 从2009年开始,与麦可思(MyCOS)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最先合作,组织撰写自2007届始《英语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北语社、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高等职业教育术语中英对照手册》的编撰、出版工作;(大工社) 撰写“商务/旅游英语人才培养年度报告”;(教指委商务/旅游分委会) 参编《2015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研社)

7 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公共英语)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在既定的高职英语教学设置下,有效形成和提升与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这样的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又必须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8 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改革主要思路 课程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 教学要求:贯彻分类指导,体现开放性(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专业需求、就业岗位需求); 根据专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较高、一般、基础); 关注职业需求,强调与职业的相关性及行业词汇; 以人为本,培养兴趣,关注差异,满足多样化需求。

9 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改革主要思路 课程设置: 基础英语阶段+行业英语阶段: 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行业英语教学渗透教学全过程; 与专业院系、行业企业合作制定行业英语教学要求; 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180学时。 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教学互动。

10 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改革主要思路 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职场环境下应用能力的真实性评价;鼓励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 教师发展: 教师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执教能力及对相关行业的了解(提升“双师”素质);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有行业从业经验的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兼职教师。

11 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行业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行业英语教学既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高职英语课程教师在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要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行业的一些基本专业知识,并积累一定的相关实践经验。适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是英语教师有效开展行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重新调整角色定位,积极学习,通过不同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12 三、高职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外语类专业招生现状 高职招生 337.98万人,占高教总数 46.9%;
高职招生 万人,占高教总数 46.9%; 高职院校 1,327所,在校生占高教规模 40%; 英语 80,735(14年)/ 84,283(15年): 商务-43,565/46,281,招生院校:523 应用-17,633/16,239,招生院校:235 教育-13,790/16,661,招生院校:174 旅游-5,747/ 5,102, 招生院校: 113; 10年-134,199,11年-122,697, 12年-101,926;13年-96,450; 占高职招生总数 2.4%;

13 三、高职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日语 7,596(14年)/8,388 (15年) 商务-4,539/4,952,招生院校:98
日语 7,596(14年)/8,388 (15年) 商务-4,539/4,952,招生院校:98 应用-2,653/2,823,招生院校:60 旅游-404/613, 招生院校:19 应用韩语 ,264/4,657,招生院校:102 应用德语 ,323/1,038,招生院校:24 应用法语 ,575/1,512,招生院校:31 应用俄语 /915, 招生院校: 37 应用西班牙语 1 ,743/1,588,招生院校:24 应用泰国语 /815, 招生院校:23 外语类总计 ,951/104,208 占高职招生总数 3%

14 三、高职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教育部于2012年11月颁发高职专业教学标准: 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
英语类四个专业教学标准: 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教育;(专业设置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 培养目标定位: 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相应产业对接,与行业紧密结合,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就业面向岗位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核心能力: 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专业培养方向相符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相关职业能力。

15 三、高职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分解: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引进职业资格标准,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行业业务能力有机融合(核心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设置多样化,体现开放性,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与全面发展的技能,满足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课程分类(学时建议):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文化素质类课程)。

16 三、高职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完成高职专业目录的修订 完成6个中职外语类专业标准的制定
完成外语类专业目录的修订及16个专业简介的撰写,教育部已于近期正式颁布,指导2016年的高职招生: 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教育、商务日语、应用日语、旅游日语、应用韩语、应用俄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应用泰语、应用西班牙语、应用越南语、英语阿拉伯语、应用外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缅甸语等);(上海交大社) 完成6个中职外语类专业标准的制定 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德语、商务法语、商务韩语、商务俄语。(外研社)

17 四、以课题引领改革 以创新促进发展 承担教育部“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项目” “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6项教指委子课题; “语言类部分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 30项教指委日韩语子课题; “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 25项教指委子课题; “职业院校应用西班牙语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5项教指委子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规程研究: 参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建设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工作。

18 四、以课题引领改革 以创新促进发展 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项目-慕课 以课题引领改革
旅游英语专业(“旅游英语”、“饭店英语”:顶层设计,公共教学资源征集,微课主讲教师招募、培训及微课录制、师资培训、启动试点); 商务英语和英语教育专业(顶层设计及微课主讲教师招募)(仕达鸿教科公司),高职英语(文华在线); 以课题引领改革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三期,高教社、大工社、复旦社) “基于网路的外语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文华在线) “英文报刊教学与教学改革课题”;(两期,21世纪) “基于大数据的写作教学创新研究课题”;(批改网) “高职外语教学改革课题”。(外教社)

19 五、以竞赛、培训促内涵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及双师素质
五、以竞赛、培训促内涵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及双师素质 组织学生大赛 提升教学质量 “高教社杯”英语口语大赛(国赛、12届,高教社); “外研社杯”英语写作大赛(7届,外研社); “J.Test杯”日语技能竞赛(5届,日本J.TEST中国事务局、大工社、外研社、高教社、华东师大及华东理工出版社); “培材大工杯”韩语口语技能大赛(3届,大工社、韩国培材大学); 德语口语技能大赛(4届,外研社、上外社、歌德学院(中国)); 越南语和泰语技能竞赛。(4届,广西教苑图书有限公司)

20 五、以竞赛、培训促内涵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及双师素质
五、以竞赛、培训促内涵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及双师素质 教学成果评审/竞赛 促进交流与内涵建设 推荐的1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教指委精品课程78门;(高教社) 第一届外语教学成果奖,入选成果58项;(浙大社) 英语课堂教学大赛;(2届,外研社,高教社) 外语多媒体课件大赛;(5届,大工社,外研社)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外教社) 第一届韩语教学大赛;(北语社、韩国釜山外国语 大学) 建立教指委工作平台。(仕达鸿教科公司)

21 五、以竞赛、培训促内涵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及双师素质
五、以竞赛、培训促内涵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及双师素质 培育师资队伍 提升双师素质 科研能力培训;(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能力培训;(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外研社) 商务业务知识培训;(10期,国培2期,湖南省商务厅培训中心、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业务知识培训;(5期,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2期,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赴美国、德国培训;(4批次) 各类教学研讨会。(高教社、外研社、北大社、大工社等)

22 结束语 回顾十年的历程,我们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
我们抓住了历史发展机遇,努力学习,加强研究,准确定位,特色发展,在外语教学界赢得一席之地,在业界争得了高职外语的话语权; 我们以努力务实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团结奉献,开放共享,积极推进外语教学改革,提升了师资队伍,在职业教育外语教学的发展中留下了我们的痕迹。

23 谢谢! 感谢教指委各位委员分委员的贡献与不懈努力! 感谢各职业院校领导及外语教师的努力与支持! 感谢教育部职成司领导及社会各界对于我们工
作的大力支持! (教指委工作平台


Download ppt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武汉 • 二○一六年六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