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在数字化平台上 重构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在数字化平台上 重构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在数字化平台上 重构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005年是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事业成果、保持基础教育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正面临着四个转变﹕从更多地关注信息化的设施建设转向关注效益和效能;从更多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转向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更多关注单个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规模质量效益;从更多地关注城市转向关注农村,带动区域化的平衡发展。。关键是要用大规模的应用带动新的发展。 2005年,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2004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新一轮培训的重点是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并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有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做支撑。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3 教育技术应用的新问题: 先进的网络设施如何发挥最大效益? 如何实现网络时代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如何让技术融入学习与评价的全过程?

4 教育技术应用的新探索: 依靠数字化教学平台,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和学的全过程,实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以提高教学质量。 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和新课标实施的全面支持。 认真研究具体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在规律,综合考虑学科教学目标,学科内容的组织方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技术的应用方式。通过教和学方式的转变,全面实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内容。重视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多维性。 提供多种促进学习的支架和工具,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主动建构知识。 设计互动活动,改学生“看”为学生“做”,体验研究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过程。 利用平台进行合作讨论,相互启发促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利用在线测试,大大提高学习反馈的即时化、自动化和练习的趣味化程度, 通过随时随地的自评互评,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5 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发现 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不仅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还可借助交互性学习工具,安排操作、实验、调查、测试等多种活动。改教师传授知识为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改学生“看”为学生“做”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了传统课堂的水平。 重视学习过程、强调从做中学。整个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体验、领悟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6 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内容 互联网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这种非线性网状信息结构类似于人的认知结构,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信息组织形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可视化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 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改单一的学习内容为重视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多维性。 更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助于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习惯。培养迅速检索信息的能力,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

7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学习 提供了较全面的支持
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的课案,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较全面的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完成课堂接受式学习,也可以完全开放的自主性学习。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得到了较大限度的满足。 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支架,为交流提供充分的空间。使学习者能够进行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投入到高级的思考和问题解决活动中去。保证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8 应用引领发展 应用引领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推进行动

9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应用引领发展 信息技术融入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 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辅助教学
2005 信息技术融入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 关注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支持新课标实施 资源建设更注重互动学习型和共建动态生长性 2001 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资源建设从局域/独立型转向广域/分布型 90年代中后期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迅猛。21世纪初,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初具雏形。 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最有实质意义的实施阶段,其特点是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来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92.15%的普通高中、大中城市65.32%的初中、10.32%的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动机被激发,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也提高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001年9月新课程在全国38个地区开始实验。 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辅助教学 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 资源建设从多媒体课件转向资源库

10 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调查)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情况(2004年) 总样本:388所学校。样本太小,此数据准确性值得怀疑。 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调查)

11 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调查)
中小学校园网主要应用(2004年) 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调查)

12 学校信息化效益制约因素分析 资料来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南京师大郭莉博士论文, )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需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重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要在应用上狠下功夫,在应用上有所创新。 要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路,最终达到广泛应用,普遍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05年是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事业成果、保持基础教育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正面临着四个转变﹕从更多地关注信息化的设施建设转向关注效益和效能;从更多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转向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更多关注单个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规模质量效益;从更多地关注城市转向关注农村。关键是要用大规模的应用带动新的发展。 2005年,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2004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新一轮培训的重点是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并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有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做支撑。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在2005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上的讲话

14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三个重要转变 转变一:从个人工作电脑到网络化群体工作电脑系统。
——合作在整个教育系统的功能重要性日益提升,它将缩短教师的个体劳动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之于教学研究工作。这种合作应当依托于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专业化的教育企业、教研室与电教馆、中小学教师等

15 转变二:从孤立系统到联合系统 ——许多地方大多有各种孤立的系统,比如管理系统、备课系统、作业提交系统等,这些功能大多也是单一的, 走向联合系统,促进系统的功能从单一功能走向综合服务功能:课程、教学、教师、成长档案、教学质量管理等

16 新技术使得教育力量得以整合,将学生、家长、教师紧密的联结起来,增强家长的信赖感、教育句到得以畅通
转变三:从校园网到跨区域城域网的转变 新技术使得教育力量得以整合,将学生、家长、教师紧密的联结起来,增强家长的信赖感、教育句到得以畅通 新技术也同样成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研究者与教师等的沟通桥梁 新技术的延伸促使学校重新构筑其外部关系,形成“联合学校”系统,构筑全新的教育联合体。 关键是要用大规模的应用 带动新的发展。 应用上没有创新,教育信息化就很难体现成规模的整体效益!

17 教育技术应用的区域发展

18 2005年4月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2005年4月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知识与 技能 应用与 创新 意识与 态度 社会责任 教学人员版: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术人员版 管理人员版

19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应用 融合 获得 计算机等级考试 英特尔未来教育 行动学习 (高级研修) 技术 理论 创新 信息化教学能力

20 重视信息化教育领导力建设 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 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改革领导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领导能力 教育信息化规制建设能力

21 代数智能教学系统(PAT)实验结果 对照班 实验班 正确率 IOWA代数 标准测试 问题解决能力 表现能力

22 应用计算机诊断程序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
实验班 期末考试成绩 对照班 实验班与对照班数学标准测试成绩对照

23 1.大面积推进教学结构的深层次改革, 在数字化平台上重构教学过程。
1.大面积推进教学结构的深层次改革, 在数字化平台上重构教学过程。 “学”为中心 学习者 多资源 活动 互动合作交流 全面素质发展 跨时空学习环境 过程和结果并重 “教”为中心 教师 课本 讲授 单向传授知识 呈现知识内容 课堂学习 学习结果评价 理念 老三中心 新三中心 技术工具 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工作,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但从观念到课堂,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模式,虽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被大力倡导,体现新观念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开始试行。但大多数教师仍然感觉转变的困难。原有的电子备课、点播系统等,基本上仅支持演示教学,BBS、 等交流又往往与课堂教学分离,很难支持以学为主的新教学结构和以过程性评价促发展的学习模式。 实验区将通过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构建一个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对校长、网管、教师的培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组织实验学校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等措施,以点带面,在理念、方法、工具、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支持一线教师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结构的根本改革,大面积提高实行新课标的可行性。 构建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大面积提高实行新课标的可行性。

24 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 一个学习环境 三个应用体系 四大目标功能
学生:构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包括课程和方式、同伴和老师等),通过过程性评价了解自我,建立电子成长记录。 教师:便捷地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构建个人特色课程体系,开展教研与交流。 课程:建立互动式的、多媒体的、多样性的课程体系。包括个人的、学校的、区域性的、分学科的和综合性的活动课程。 网络化 学习 发展性 评价 学生 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 教师 课程 个性化 设计 多媒体 集成 一个学习环境 三个应用体系 四大目标功能 发展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实时化、多元化,形式多样化) 多媒体集成 (用于课程内容展示、试题编辑、交流讨论、成果发表等) 个性化设计 (自由设计各种类型互动式教案、学案,没有技术难度) 网络化学习 (课堂延伸、区域优质资源共享、自主、合作学习)

25 学校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Internet 数字化教学平台 备课 教学计划设计 课程资源整理 学生、教师成长记录 课堂教学 发展评价的工具
学习活动 合作与交流 学生、教师成长记录 发展评价的工具 数字化教学平台 Internet 电子阅览室

26 学生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课程资源

27 2.形成共建共享的动态的生长性的 优质教学资源库和课程系统
2.形成共建共享的动态的生长性的 优质教学资源库和课程系统 区域学习网优质资源库 教师个人资源与课程 优秀教师 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系 课程、单元目标 测试评价量规 教学活动案例 多媒体教学素材 主题学习资源整合 教与学工具或模板 学生、教师成长信息 新课标鼓励教学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创新,教师在处理教材上有了更大的自由权和主动权。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非常方便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数字化教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程体系。对于一个学校,通过大家的努力,将很快形成共享的优秀课程资源库,这是具有高度生长性的,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常用常新的动态教学资源库,它包含课程、单元目标、测试评价量规、教学活动方案、多媒体教学素材、教与学的工具或模板、学生、教师成长信息等等较完整的教学过程性资源,能面向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为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全面信息支持,同时也将极大地支持教学研究和应用的推广。 通过教学平台的校校互通,还能在区域内实现课程资源、智力资源的真正共享,整合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和网络教学环境。帮助条件较差的学校。 学校教学平台与公共资源库 学习资源库 为新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全面信息支持

28

29

30

31 3.有效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3.有效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绝大部分教师的精力应该集中在研究如何促进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上,而不是化大量的时间去搞需要相当技术难度的课件。所以应该提供给教师最简单的信息工具来组织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资源,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反思和随时随地的网上教研、培训活动,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将不断更新、提高,走出一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要实现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就必须降低技术的使用难度。绝大部分教师的精力应该集中在研究如何促进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上,而不是化大量的时间去搞需要相当技术难度的课件。所以应该提供给教师最简单的信息工具来组织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组织集体备课、成长反思和随时随地的网上教研、培训活动,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将不断更新、提高,走出一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32

33 4.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贯通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课外学习交流 成长 记录 论坛 作品发表评价 课堂学习讨论 互动学习 切实做到教育的平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开展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要切实做到教育的平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教育并不容易。而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组织的学习活动,往往都是有明确目标,有指导,有实时评价与反馈,讲求学习效果的活动。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平台数据库中将汇集多种形式的围绕知识点、单元、学科课程、主题学习活动等等学习内容,提供学生一个开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网络空间。不同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时间,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且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34

35 5.实现电子化学生成长记录,建立面向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
提供多方面的实时记录和分析测评工具,让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交叉融合,让评价主体与客体互动和整合。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探索能力等各方面的每一个进步,为每一个学习活动做诊疗,为每一个学习者建立“电子成长记录”。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作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致力于构建新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提供了多方面的实时记录和分析测评工具,让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交叉融合,让评价主体与客体互动和整合。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探索能力等各方面的每一个进步,为每一个学习活动做诊疗,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电子成长记录”。 平台还创造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引导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网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过程,参与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

36 让评价切人学习和发展过程 把评价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过程评价是有效学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 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训练,就可以大大提高反馈的即时化、自动化和练习的趣味化程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师生在学习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依据学习项目的评价量规,得到多元化的评价数据以及多维度的雷达显示图。或采用评语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性评价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性测评。 在每课教学中开展自评和互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教师也可以随时以描述性评语的形式,鼓励学生的进步。从而实现了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

37 4 2 1 3 角色与协作 方案策略 信息与分析 情境价值 内容数据 创 新 组织与呈示 评价尺标 学生通过活动前后的能力进步区域
5 3 角色与协作 方案策略 信息与分析 情境价值 内容数据 创 新 组织与呈示 差 一般 良好 优秀 优异 评价尺标 学生通过活动前后的能力进步区域 4 2 1 对于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 学习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38

39

40 6.建立区域性学习网,缩小学校间的差别,开展网上学习辅导。
为了缩小学校间的差别,切实提高全区域的教育质量。有必要建立区域性学习网,组织优秀教师、名牌学校开发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辅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覆盖,支持独立自主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还可以建设针对中考、高考的专题网上学习资源与辅导,提高全地区的升学质量。 区域学习辅导网,可以侧重学科知识点、面的综合、提高、拓展。并通过一定的练习、测试,使学科知识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巩固。同时,在学习辅导中能够更多地发现本地区学科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研室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作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面上课堂教学的质量。

41 巨额的硬件投入,如果只有不超过10%的教师在用,又只停留在为公开课而进行表演,这将是极大的浪费。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融会到日常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成为实现高效学习、有效学习的有力支撑,才能使巨额的投入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吸引社会各方的进一步投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2 7.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不仅师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该数字化教学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做充分的沟通交流,三方一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链。 在平台中,不仅有师生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做充分的沟通交流,三方一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链。

43 提高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效益,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效益,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巨额的硬件投入,如果只有不超过10%的教师在用,又只停留在为公开课而进行表演,这将是极大的浪费。 每年200亿中小学信息化 投资效益何在? 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日常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成为实现高效学习、有效学习的有力支撑,才能使巨额的投入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吸引社会各方的进一步投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上没有创新,教育信息化就很难体现成规模的整体效益!

44 投资结构: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比例 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投资结构(单位﹕%)

45 * 预期成果 (启动后一年内) 每个学校有一批网络优秀课程案例; 区域网络中心建立了优秀课程资源库;
有一线教师基本都能开展网络教学与对学生进行网上学习辅导; 实验班级都有学生成长记录; 一批优秀研究论文在国家或省级刊物发表; 部分研究课题在全国或省市评比中获奖。


Download ppt "在数字化平台上 重构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