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虽有佳肴 ——《礼记》 以“体验”的重要性引入,比如——花的味道不闻不知,水的味道不喝不知,不做不知哪里不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虽有佳肴 ——《礼记》 以“体验”的重要性引入,比如——花的味道不闻不知,水的味道不喝不知,不做不知哪里不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虽有佳肴 ——《礼记》 以“体验”的重要性引入,比如——花的味道不闻不知,水的味道不喝不知,不做不知哪里不足……

2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3 【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学考考点】: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4 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佳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佳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 ) 旨 ( ) 至道 ( ) 善( ) 困 ( ) 是故( ) 自强 ( ) 自反( ) 故曰:教学相长 (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jiā yáo qiǎng yuè xiào 即使 甘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 不通,理解不了 所以 自我勉励 反省自己 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5 速读课文,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6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7 学习研讨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8  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

9 翻译: 1、字词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0 参考译文 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3、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4、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5、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6《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1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12 2、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类比论证--)

13 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提示:教者的角度: 学者的角度 :

14 要点归纳

15 脉络梳理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虽有佳肴 逐层论证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16 主题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7 语言特点 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18 字词句归纳 一、通假字 《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三、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19 四、一词多义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倒装句 学学半——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 不知其旨也—— 它的 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20 积累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21 检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

22 解释翻译 虽( ) 旨( ) 至道( ) 善( ) 困 ( ) 是故 ( ) 自强( ) 自反 ( ) 故曰:教学相长——(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ownload ppt "虽有佳肴 ——《礼记》 以“体验”的重要性引入,比如——花的味道不闻不知,水的味道不喝不知,不做不知哪里不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