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5-1免疫反應 5-2 運動與神經 5-3 激素與協調 5-4 動物的行為 5-5 討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5-1免疫反應 5-2 運動與神經 5-3 激素與協調 5-4 動物的行為 5-5 討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5-1免疫反應 5-2 運動與神經 5-3 激素與協調 5-4 動物的行為 5-5 討論
第五章 動物的協調作用 5-1免疫反應 運動與神經 5-3 激素與協調 動物的行為 討論

2 協調作用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個體協調並整合各個器官和系統間的功能,針對刺激作出適當的反應,使個體能夠存活或維持體內的恆定。

3 主要機制 免疫反應 針對外物入侵所產生的防禦作用 神經與內分泌系統 對身體內外環境的變化與刺激,以產生適當的生理反應或行為。

4 5-1.1 淋巴組織 5-1.2 專一性與非專一性防禦 5-1.3 與免疫有關的疫病
5-1 免疫反應 淋巴組織 專一性與非專一性防禦 與免疫有關的疫病

5 免疫反應 用來抵抗或摧毀入侵病原體的防禦系統 病原體:病毒、細菌、寄生蟲等。 主要執行者為淋巴系統 白血球 淋巴組織及淋巴器官

6 淋巴系統 功能: 具有回收並傳送組織液 吸收脂溶性養分 產生免疫反應

7 淋巴系統 組成: 1、淋巴:成分與血漿相似,只是蛋 白質的含量較低。 2、淋巴管:除微淋管外其餘皆有瓣膜 可控制淋巴單向流動。
1、淋巴:成分與血漿相似,只是蛋 白質的含量較低。 2、淋巴管:除微淋管外其餘皆有瓣膜 可控制淋巴單向流動。 3、淋巴器官:淋巴組織與其他組織, 例如:皮膜組織、結締組織等,共 同組成淋巴器官。

8 淋巴系統 扁桃腺 胸腺 淋巴結 胸管 淋巴管 脾臟 黏膜層 淋巴組織 闌尾

9 淋巴組織 初級淋巴組織與器官 次級淋巴組織與器官 回上一層

10 血球的分化 血小板 紅血球 白血球 嗜酸性顆粒球 嗜中性顆粒球 嗜鹼性顆粒球 骨髓 單核球 T淋巴球 B淋巴球

11 白血球 1、顆粒球:具吞噬能力 (1)嗜中性球:吞噬力最強、最先到 達受傷部位。 (2)嗜酸性球: (3)嗜鹼性球: 2、無顆粒: (1)單核球:具有吞噬能力。 (2)淋巴球:T cell、B cell

12 顆粒球 細胞質含許多顆粒 95 %以上為嗜中性球 在發炎反應中,負責吞噬及殺死入侵的細菌。

13 小常識 吞噬細胞與巨噬細胞: 吞噬細胞:白血球中能行吞噬作用的細胞。
巨噬細胞:白血球中的單核球,會從血管進入組織間隙中即迅速增長,使其細胞增大3 ~ 5倍,吞噬能力比中性球多5倍。

14 淋巴球 種類 T 淋巴球: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球 B 淋巴球:最先在鳥類的法氏囊中發現的 參與專一性免疫反應

15 初級淋巴組織與器官 是白血球生成與發育的場所 包括 骨髓 具未分化的造血細胞,可分化為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 胸腺

16 骨髓 硬骨內的紅骨髓具有血球幹細胞,可產生血小板、紅血球及白血球等細胞,其中白血球具有免疫的功能。
紅骨髓:主要分布在肋骨、脊椎骨、胸骨及髖骨等扁形骨中。

17 胸腺 位於胸腔內心臟的前上方,可分泌促使淋巴球生長分化的激素。 在胸腺中的淋巴球受到此激素作用後可發育成T細胞。
幼年期重要的免疫器官,青春期之後,隨著其他免疫器官的發展完成,胸腺逐漸會被結締組織充填而使其功能降低。

18 次級淋巴組織與器官 具有防禦疾病的功能 包括 淋巴結 脾臟 黏膜層淋巴組織 胸腺 脾臟 黏膜層 淋巴組織

19 淋巴結 在人體皮下和內臟之間,有許多與淋巴管相連的淋巴結,具有許多細而彎曲的管道。
組織中的組織液,滲入微淋管中形成淋巴液,再經大淋巴管回流入靜脈。 主要分布於頸部、腋窩、鼠蹊部,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等。 淋巴中若含病原體,會刺激淋巴結中的T 淋巴球及B淋巴球產生免疫反應。

20 淋巴結 功能: 吞噬細胞可吞噬病原體或癌細胞 有過濾和延緩傳播的功能。
腫痛時可警告病患及早就醫。(當淋巴結中的淋巴球受到異物刺激後,會大量增生,導致淋巴結腫大,這往往是疾病的徵兆。)

21 小常識 扁桃腺: 感冒求醫時,醫生常會檢查扁桃腺。扁桃腺位於口腔及咽的交會之處,是一種特化的淋巴組織,可過濾和消滅病原體,當感染而引起發炎時,會造成扁桃腺腫大。

22 扁桃腺 懸壅垂 扁桃腺 扁桃腺

23 人體淋巴結的分布 淋巴結 右鎖骨下靜脈 左鎖骨下靜脈 右淋巴總管 胸管

24 脾臟 暗紅色的構造,位於腹腔左上方。 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 直接與血管相連,若血液來自感染的組織,則會刺激脾臟中的白血球引發免疫反應。 胸腺
黏膜層 淋巴組織 脾臟

25 黏膜層淋巴組織 位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泌尿生殖系統的黏膜層內。 負責捕捉由黏膜層入侵的異物
人體黏膜層的總面積,可高達400平方公尺,故是人體防禦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26 專一性與 非專一性防禦 先天性免疫 後天性免疫

27 免疫反應 非專一性防禦能力 是與生俱來的 先天性免疫 專一性防禦能力 在出生之後才逐漸建立起來的 後天性免疫

28 人體的防禦作用 非專一性防禦 先天性免疫 專一性防禦後天性免疫 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 皮膜屏障 吞噬作用 發炎反應 細胞免疫
(T細胞) 抗體免疫 (B細胞)

29 皮膜防禦 眼結膜 體腔 體腔 呼吸腔 消化道 泌尿生殖腔 皮膚 肛門

30 非專一性之第一道:皮膜屏障 皮膚:完整而不具傷口的皮膚及其上的角質蛋白可阻擋病原體入侵,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也可抑制病原體的生長。
呼吸道:鼻毛可以過濾異物,鼻黏膜可以分泌黏液以阻擋異物。氣管有黏液與纖毛,可排除微生物或塵埃。 消化道:可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能有效殺死多種病原體。腸道內的共生菌也能抑制病原體的生長。

31 人類的唾液、汗液和淚液中含有一種稱為溶菌酶的酵素,可溶解細菌的細胞壁,也可算是一種皮膜屏障。
小常識 溶菌酶: 人類的唾液、汗液和淚液中含有一種稱為溶菌酶的酵素,可溶解細菌的細胞壁,也可算是一種皮膜屏障。

32 非專一性之第二道:吞噬作用 若病原體已突破第一道防線,則在體內的吞噬細胞可藉由變形蟲運動,穿過微血管壁,進入感染的組織,將病原體吞噬,再以細胞內的水解酵素將之分解。

33 吞噬作用:電子顯微照相圖( 顏色為電腦套色) A.吞噬細胞行變形蟲運動穿過微血管壁。 B.巨噬細胞將病原體吞噬。
溶酶體 偽足 食泡 A. C. B. 吞噬作用:電子顯微照相圖( 顏色為電腦套色) A.吞噬細胞行變形蟲運動穿過微血管壁。 B.巨噬細胞將病原體吞噬。 C.示意圖:吞噬細胞伸出偽足,包圍病原體;形成食泡(吞噬小體); 食泡與溶體融合;水解酵素進入食泡; 分解病原體; 釋出殘渣。

34 發炎反應 皮膜組織 微生物 白血球 發炎介質 微血管 紅血球 血小板

35 非專一性之第二道:發炎反應 微生物入侵到組織中引起,在感染數小時之後即會發生。 會產生紅、熱、腫、痛、癢等現象
微生物或受傷組織 → 活化發炎介質(如組織胺)→微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 → 紅,通透性增加 → 血漿滲出微血管 → 腫→發炎反應 通透性增大,導致組織液增多造成腫脹,甚至因腫脹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

36 「膿」 發炎時,常有許多死傷的組織細胞和吞噬細胞,再加上被殲滅的病原體,混雜在滲出的組織液之中。

37 專一性防禦作用 發生在淋巴結、脾臟及黏膜層淋巴組織 具專一性
激發專一性免疫反應的物質,通稱為抗原(antigen)。例如:外來的蛋白質或多醣等。

38 抗 原 一般為外來物質 細菌產生的蛋白質與毒素,以及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等。
抗 原 一般為外來物質 細菌產生的蛋白質與毒素,以及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等。 經某些白血球吞噬並分解後,將其抗原片段呈現於白血球的表面。再藉由淋巴液及血液的攜帶,到達次級淋巴組織與器官,引發專一性防禦作用。

39 專一性防禦 TC B 抗原入侵 吞噬並處理抗原 到達次級淋巴組織與器官的抗原 被病毒感染的細胞、腫瘤細胞、外來細胞 吞噬性白血球 活化 活化
刺激 刺激 TH 產生 產生 產生 產生 產生 記憶細胞 記憶細胞 記憶細胞 漿細胞 活化的Tc細胞 分泌胞殺性物質 分泌大量抗體 中和毒素、協助白血球殺菌等 殺死目標細胞 體液免疫反應 細胞免疫反應

40 專一性:抗體免疫 主要由B細胞參與的免疫反應。 在輔助性T細胞的協助下,當B細胞遭受特定抗原的刺激後,會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性B細胞。 抗體(antibody):由漿細胞製造 對抗原具有專一性的蛋白質,可中和毒素、使病毒失去感染力、促進吞噬細胞吞噬異物,並協助白血球殺菌。

41 B細胞接觸抗原後的抗體免疫反應 第一次反應 抗原 B細胞表面之抗體 增生作用 抗原與B細胞之抗體結合 分化作用 漿細胞 記憶性B細胞 抗體
第二次反應 再次接觸相同抗原 快速增生與分化 漿細胞 記憶性B細胞 抗體  B細胞接觸抗原後的抗體免疫反應

42 與抗原結合的部位 B抗原 A抗原 專一於A抗原之抗體 表面同時帶有A抗原和B抗原之細菌 抗體與抗原結合為複合體模式圖

43 記憶性B細胞 在相同病原體再次入侵時,可更快速而有效地引起抗體免疫反應,並且延長免疫時效。

44 記憶細胞 當再度遭遇相同的抗原時,可迅速活化激起的免疫反應。 與初次遭遇比較,強度較強,時間也較持久。 應用於疫苗,預防疾病感染。

45 專一性:T細胞 T細胞膜上具有T細胞受體,為一種蛋白質,能與特定抗原進行專一性結合。 分為: 胞殺性T細胞 輔助性T細胞 記憶性T細胞

46 細胞免疫反應(cellular immunity)
由腫瘤細胞、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植入體內的外來細胞等所引起。 胞殺性 T 淋巴球的活化 抗原活化 輔助性 T 淋巴球的協助

47 胞殺性T細胞 當胞殺性T細胞受體與被病毒感染的細胞表面抗原結合時,胞殺性T細胞會釋出化學物質,使受感染的細胞先被穿孔,然後再誘導受感染細胞進行細胞凋亡。

48 胞殺性T細胞作用之模式圖: A. T細胞與被感染細胞結合;B. T細胞使被感染細胞穿孔;C.被感染的細胞進行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 被感染細胞
化學物質 抗原 受體 被感染細胞 穿孔 細胞凋亡 A. T細胞與被感染細胞結合;B. T細胞使被感染細胞穿孔;C.被感染的細胞進行細胞凋亡。

49 記憶性T細胞 胞殺性T細胞也會進一步分化成記憶性T細胞,以便下次再遭遇相同抗原時,可以更迅速引發更強的免疫反應。

50 輔助性T細胞 可分泌一些化學物質,以協助免疫反應的進行。

51 注射疫苗與免疫反應的關係 初次遭遇抗原 初次反應 再次遭遇抗原 二次反應 血清抗體濃度 14 3 7 14 天數

52 牛痘-天花疫苗 「種人痘」 預防接種技術起源於中國 隨著絲路流傳到中亞及土耳其
1718 年,英國駐康士坦丁大使的夫人- 瑪麗•蒙塔哥(MaryW.Montagu),將這技術用在子女身上,獲得很好的效果。 後流傳到英國及美洲拓荒的殖民社會,大幅降低了天花的死亡率。

53 「種牛痘」 1798 年,英國醫師愛德華•簡納(Edward Jenner)用牛身上長出的水痘來接種於人體,成功的達到免疫的效果。
1950 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接種牛痘來徹底消除天花對人類的威脅。 1979 年,天花成為第一個因人類接種疫苗而在地球絕跡的傳染病。

54 生命早期的防禦 人類懷孕過程中 母體的抗體可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出生後 來自母體抗體: 殘留或從母乳中獲得,但會逐漸消失。
需快速的建立自身免疫能力 與生俱來的,稱為先天性免疫力。 專一性免疫能力,稱為後天性免疫力。 回上一層

55 5-1.3 與免疫有關的疾病 過敏反應、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缺失症 回上一層

56 過敏反應 引起過敏的物質稱為過敏原 花粉、某些食物、塵蟎 塵蟎

57 過敏機制 第一次接觸過敏原 → 產生抗體附著於白血球表面 第二次接觸過敏原 → 刺激白血球釋出許多發炎介質 → 局部或全身的發炎反應 症狀
第一次接觸過敏原 → 產生抗體附著於白血球表面 第二次接觸過敏原 → 刺激白血球釋出許多發炎介質 → 局部或全身的發炎反應 症狀 產生紅、熱、腫、痛、癢,甚至發燒。 有些會促使氣管平滑肌劇烈收縮,引起氣喘。

58 過敏反應 過敏原 抗體 白血球 內含發炎介質的囊泡 細胞核 釋出發炎介質

59 過敏原的皮膚測試 先將過敏原置入皮下 隔一段時間後再觀察紅腫程度

60 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系統針對自身的組織與細胞,產生異常的免疫反應,於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反應,進而破壞體內的組織與器官,甚至危及個體的生存。
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及某些種類的先天性糖尿病等。

61 紅斑性狼瘡 病人產生抗體,對抗自身的核酸及細胞核內的抗原。 嚴重時,會影響心臟、腎臟、關節等多種器官的功能,危及性命。
罹患機率可能與遺傳有關,女性比男性的罹患率高。

62 發病時往往在青春期 最典型的症狀是臉部兩側出現紅斑,俗稱「蝴蝶斑」。

63 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因子 「對抗抗體的抗體」 是對抗關節囊中淋巴球所製造的抗體 發病約在20 ~ 40歲之間
罹患率與遺傳有關,且女性與男性比約為3:1。

64 症 狀 手指、腳趾的關節開始紅、腫、痛,隨後造成關節變形,並擴及膝蓋等大關節。 嚴重時有脾臟腫大、白血球缺乏的現象。

65 自體免疫先天性糖尿病 屬「第一型糖尿病」 需要依賴胰島素,才能維持生命。 病人製造大量對抗胰島細胞的抗體,使細胞死亡無法分泌胰島素。
與遺傳有密切的關係

66 免疫缺失症 先天性免疫缺失症 後天性免疫缺失症候群

67 先天性免疫缺失症 由於遺傳因素或胚胎發育不正常,造成先天性的淋巴器官或免疫細胞功能不全。
在生命的初期,即因為持續的微生物感染而面臨死亡的威脅。

68 先天性免疫缺失症 胸腺發育不全症的嬰孩,體內沒有成熟的T淋巴球。 泡膜室小孩大衛,他由於缺乏某種酵素,使體內淋巴球易凋亡。

69 後天性免疫缺失 造成免疫功能的降低的原因 放射性物質 藥物 癌症 愛滋病毒

70 後天性免疫缺失症候群 簡稱 AIDS 病原體:免疫缺失病毒,簡稱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感染輔助性T 淋巴球及單核球 使病人對病毒、細菌、寄生蟲及腫瘤細胞等攻擊失去防禦能力,而失去生命。

71 答案:D 下列有關免疫反應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吞噬細胞可專一性地吞噬並分解細 菌或病毒 (B)過敏反應時單核球釋出組織胺,造 成皮膚紅腫 (C)發炎反應時紅血球滲出血管,造成 紅腫熱痛 (D)器官移植時T細胞產生細胞性免疫, 引起排斥作用 97指考

72 答案:C 注射疫苗可以預防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為下列哪一選項? (A)疫苗可直接殺死病原體 (B)疫苗促使人體產生毒素,殺死 病原體 (C)疫苗促使人體產生與病原體作用 的抗體 (D)疫苗可固定病原體,有利白血球行胞吞作用

73 答案:B 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何者正確? (A)愛滋病病毒侵犯B細胞,因而損害人體免疫功能 (B)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後,經由血液分布到肝臟而引起肝炎 (C)由脂質和醣蛋白構成的套膜,直接包裹在流行性感冒病毒的RNA外圍 (D)病毒感染寄主後,利用寄主細胞原有的蛋白質與病毒本身的核酸組合成新病毒

74 答案:D 下列有關免疫反應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吞噬細胞可專一性地吞噬並分解細菌或病毒 (B)過敏反應時單核球釋出組織胺,造成皮膚紅腫 (C)發炎反應時紅血球滲出血管,造成紅腫熱痛 (D)器官移植時T細胞產生細胞性免疫,引起排斥作用

75 答案:AB 下列有關人體構造或功能的敘述,哪些 正確?(多選題) (A)人體的淋巴球在胸腺中可發育成T細胞
(C)動脈因寄生蟲的堆積而阻塞時,會引起水腫 (D)胸管是最粗的淋巴管,其末端直接與上腔靜脈相接 (E)微淋(巴)管相當於微血管,一端接小靜脈另一端接小淋巴管


Download ppt "5-1免疫反應 5-2 運動與神經 5-3 激素與協調 5-4 動物的行為 5-5 討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