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2 一、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措施 三、 脑卒中的预防用药 四、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识别

3 一、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发病率: ~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死亡率: ~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患病率: ~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

4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5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1990~2030

6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危险因素: 年龄 • 吸烟 性别 • 酗酒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心脏病 • 颈动脉狭窄 糖尿病 • TIA

7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1~1.5∶1。 此外,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 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现分述如下

8 高血压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近年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46%。

9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

10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类 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11 降 压 目 标 一般成人 <140/90mmHg 伴有糖尿病 <130/80mmHg 伴有肾脏疾病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12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 施 目 标 减重 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措 施 目 标 减重 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40。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通过宣传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吸烟,限酒,嗜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 <15~20g,孕妇不饮酒。

13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1、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 2、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 4、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 他类药物合并治疗 5、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

14 心脏病与脑卒中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增加5 倍 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1.7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

15 心 脏 病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 3%~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心 脏 病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 3%~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口服华法令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相对 危险度减少68%。

16 建 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
建 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 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日)

17 吸 烟 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 缺血性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RR 2.5~5.6) 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
吸 烟 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 缺血性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RR 2.5~5.6) 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 进血小板聚集,降低 HDL-C 等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RR=1.82)

18 吸烟与脑卒中 (美国)吸烟导致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男性为1.6,女性为1.9 (日本)研究证明, 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平均为2.5(1.8~3.5) 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 2.5~5.7 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 相对危险度为2.5~3.5

19 吸 烟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烟; 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度。

20 胆固醇与脑卒中 低胆固醇水平与脑出血有关 高胆固醇水平易发生颈动脉系统梗塞 低胆固醇水平可减少冠心病发病,但 并不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21 血 脂 异 常 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160mg/dL),可增加出血性卒中死亡的危险。

22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mmol/L) 脂质名称 合适范围 需治疗水平
脂质名称 合适范围 需治疗水平 TC <5.20 (<200mg/dl) >5.72(>220mg/dl) TG <1.70 (<150mg/dl) >1.70 (>150mg/dl) HDL-C >1.04 (>40mg/dl) <0.90 (<35mg/dl) LDL-C <2.58 (<100mg/dl) >3.64 (>140mg/dl)

23 血 脂 异 常 建 议: 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 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 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
5mmol/L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4、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 5、LDL≺160mg/dl, ≺130mg/dl, ≺100mg/dl

24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提早10~20 年。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2~4 倍。

25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1) 项 目 理 想 良 好 差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项 目 理 想 良 好 差 血糖(mmol/L) 空腹 ~ ≤ >7.0 非空腹 ~ ≤ >10.0 HbA1c (%) < ~ >7.5 血压(mmHg) <130/ >130/ ≥140/90 ~140/90 BMI(kg/m2 ) 男性 < < ≥27 女性 < < ≥26

26 糖尿病的血脂控制目标(2) 项 目 理 想 良 好 差 TC(mmol/L) < 4.5 ≥4.5 ≥6.0
项 目 理 想 良 好 差 TC(mmol/L) < ≥ ≥6.0 HDL-C (mmol/L) > ~ <0.9 TG (mmol/L) < ~ ≥2.2 LDL-C (mmol/L) < ~ ≥3.3

27 糖 尿 病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 尿 病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 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 患者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

28 饮 酒 经研究证实,饮酒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呈“J”型曲线关系,每天饮酒大于5个“drink”,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 而与不饮酒者相比,每天饮酒2个“drink”,每周饮酒4次以上时可能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29 饮 酒 建 议: 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
饮 酒 建 议: 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 3、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ml(一两),啤酒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

30 颈动脉狭窄 美国的研究提示: 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 >50% 的捡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5%~7%。
美国的研究提示: 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 >50% 的捡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5%~7%。 颈动脉狭窄60%~99% 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险率为3.2%。 其中狭窄60%~74% 的人群发生卒中为3.0% ;狭窄75%~94%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7%;狭窄95%~99% 者卒中发生率为2.9%

31 颈动脉狭窄 建 议: 1.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
建 议: 1.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 2. 对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 的医院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 治疗(但应全面评价其他危险因素,并征求患者 和家属的同意)

32 肥胖与卒中 定义:(西方人)BMI≥30,(中国)BMI≥28 美国研究:男性肥胖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 2.23
最近的研究证据支持:男性腹部肥胖,女性肥胖或 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33 三、脑卒中的预防用药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用药主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最重要的是控制高血压。目前有两类药物被证实可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第一个被证实可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药物,常用量 75—150mg/次/天。氯吡格雷,国产的叫泰嘉,进口的叫波利维,主要用于高危患者,常用量75mg/次/天。

34 2、调脂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他丁类,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辛伐他丁及阿托伐他汀等,它们除了可以调脂,还可以稳定血管内的斑块,从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除了上述两类药物,目前还没有证实其他的药物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35 四、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识别 1、肢体乏力:单侧肢体短暂无力,活动肢体时感到力不从心、走路不稳似醉酒样、肢体动作不协调、或突然失去控制数分钟,同时伴有肢体感觉减退和麻木。 2、 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此不能麻痹大意。 3、 眩晕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36 4、单眼突然发黑 一只眼睛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5、哈欠不断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存在的情况下,哈欠连天,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越来越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据临床报告,中风病人有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所以哈欠不断者,不可马虎!

37 6、呛咳 据临床观察,少数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研究表明,这种麻痹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若及早给予脑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不仅有利于治疗吞咽麻痹,还可能预防中风猝发。 7、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的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如颈椎病、糖尿病。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38 8、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9、 原因不明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39 10、嗜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
10、嗜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11、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以上11种症状是大家不可忽视的,了解症状, 轻松识别中风

40 谢谢!


Download ppt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