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目錄 個人簡歷 P.2 自傳 P.3 學習歷程 P.4 作者簡介 P.5 庖丁解牛 P.7 作法特色 P.8 課堂學習 P.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目錄 個人簡歷 P.2 自傳 P.3 學習歷程 P.4 作者簡介 P.5 庖丁解牛 P.7 作法特色 P.8 課堂學習 P.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目錄 個人簡歷 P.2 自傳 P.3 學習歷程 P.4 作者簡介 P.5 庖丁解牛 P.7 作法特色 P.8 課堂學習 P.9
1

3 個人簡歷 2 姓 名 江欣頻 性別 女 出生日期 80.07.23 出生地 台北市 求學背景 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就讀中)
姓 名 江欣頻 性別 出生日期 出生地 台北市 求學背景 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就讀中) 高職-松山家商商業經營科(畢業於98年) 國中-南門國中 (畢業於95年) 國小-國語實小 (畢業於92年) 社團經驗 95.09~ 滑輪社 (社員) 96.06~ 滑輪社 (社長) 97.06~ 讀書研習社 (社員) 活動內容: 一年級:95松商社團成果發表(動態) 95松商社團檔案評鑑(靜態) 二年級:96松商社團成果發表(動態) 96松商社團檔案評鑑(靜態) 幹部經驗 95.09~ 班級幹部 數學小老師 96.09~ 班級幹部 商業禮儀小老師 96.09~ 班級幹部 實習股長、數學小老師 97.03~ 班級幹部 會計小老師 個人能力 與功績 國中: 92年度 禮儀楷模[北市政府獎狀] 93年度 童軍聯團活動證書 93年度 寒假國中生職業輔導研習營[研習證書] 94年度 寒假國中生職業輔導研習營[研習證書] 94年度 畢業熱心服務獎 高中: 95年度 雙十國慶大會感謝狀 95年度 不菸不檳榔活動感謝狀[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 96年度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考場志工表揚狀 96年度 尖山埤心靈啟迪營結訓證書 96年度 千人牽手求救絕望志工表揚狀 96年度 滑輪社靜態成果展第六名 97年度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考場志工[四川地震賑災勸募發票]感謝狀 97年度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考場志工 97年度 中華科大策略聯盟專題製作比賽第二名 2

4 自傳 我於民國八十年生,現在17歲,台灣省台北市人, 畢業於台北市立松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商業經營科, 目 前就讀於中國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個性溫和平順,性 情活潑開朗,做事盡責。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但充滿溫暖、幸福和樂的小家 庭裡。家中成員共有四人,爸爸從事水電,媽媽從事會 計,哥哥目前就讀於華夏技術學院二年級,影響我最大 的是平日辛苦照料我們的媽媽,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學習 是不分年齡,在我高二時,媽媽利用假日休息時間去上 課,努力的準備考取記帳士執照,第一次因為準備不足 沒有錄取,但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努力的準備,每 天早起利用準備早餐之餘的時間加緊複習,在第二次順 利的考取記帳士執照。 我選擇了商科,每當碰到有問題的題目,或較難理 解的地方,便可以和媽媽討論,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會計 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 3

5 學習歷程 國文這個科目對於說中文的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難,但是我的國文底子並不好,國中的時候對於國文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到了高中就發現原來國文裡面蘊涵了豐富的知識,但是每當看見文言文時總是無法仔細理解其中的意義,大學的我發現了!學習東西是有方法的,就從庖丁解牛這課深深的體會到,閱讀文言文的要領(如下),大學的國文不像以前學的總是一堆冰冷冷的國學常識要塞進腦袋瓜裡,而相對的是從文言中延伸,先了解意思,從中學習人生中的要領,注重的是啟發性的思考! 先看大綱了解文章的框架結構 閱讀文章 將不清楚的注釋標記上 把特殊字用法記起來 “為”“以”等字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意思 在腦中想像一個書中的世界 這樣才不會漏掉前面的內容 多閱讀書就能抓到閱讀要領 4

6 作者簡介 莊子 (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說今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 思想淵源 世以「老莊」並稱,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當然莊子的思想是承繼於老子的。相同點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觀點中,莊子說「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還有就是無為、反對戰爭等觀點。在養生觀點上,雖然老莊都談養生,但莊子更為重視, 《讓王》中有「兩臂重於天下」。 但老莊之間還是有區別的。老子的學說,除了強調自然的一面以外,還有講權術的一面。老子說「柔弱勝剛強」,《老子》中也處處強調這一點。所以後來法家的韓非也援引《老子》。而莊子拋棄了老子思想中講權術的一面。章太炎的《論諸子學》中有「其術似與老子相同,其心乃於老子絕異。故《天下篇》歷敘諸家,己與關尹、老聃裂分為二。其褒之以『至極』,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說,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權術自污也。」 5

7 作者簡介 處世哲學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猶如「游於羿之彀中」,到處充滿危險。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罰和統治手段。對於君主的殘暴,莊子是一再強調的,「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所以莊子不願去做官,因為他認為伴君如伴虎, 只能「順」。「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 故其殺者,逆也。」還要防止馬屁拍到馬腳上,「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伴君之難,可見一斑。莊子認為人生應該追求自由。 莊子認為一般人很虛偽,「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評儒家「以仁義攖人之心」,這樣會導致「天下脊脊大亂」。而君主的專制統治和對知識的愛好,只會使人心更加敗壞,「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 6

8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經歷過三個階段: 和普通屠夫類似的階段。他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意思是說,他當初宰牛時,所見的是整頭牛,簡直無法入手,只好像其他屠夫一樣又割又砍。 進入了技術高超的階段。他說:「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意思是說,三年之後,面對的已不是無從入手的一頭牛,而是牛體上很多很多「郤」、「窾」、「節」等空間,可讓他從容下手了。 進入了哲理的階段。他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又說:「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說他從解牛的工作中,已體會出養生的道理。他已超越了技術的境界了,解牛已不是官知的問題而是精神的問題了。 上述的三個階段,分別寄寓了一些處事的道理: 當我們未曾理解一件事的竅門時,我們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花氣力多而收效少,甚至對自己構成傷害。 當我們理解了一件事的內容結構和客觀規律時,我們便會找到下手的地方,解決問題時得心應手,或能找到空隙,避過麻煩。 從處事經驗中,可以歸納的一種人生哲理,作為行為的指導。如庖丁從解牛的事中,歸納出「緣督以為經」的道理,用來保養生命。 7

9 作法特色 庖丁解牛 層層遞進 莊子把庖丁解牛的經歷分為三階段,先是「所見無非全牛者」,接著是「未嘗見全牛也」,最後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將庖丁的解牛技巧逐步提升,進乎技矣」,達更高層次的道。 莊子以宰牛而養刀的道理去說明養生之道。由族庖月更刀」,「良庖歲更刀」,以至庖丁「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保養刀就如保養精神,逐層說明。 在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先寫庖丁解牛的高超,再以文惠君對庖丁的讚歎,引出庖丁對解牛的高見,最後寫文惠君因此而領悟到養生之道,層層深入。 善用比喻 刀比喻人的精神。(在處理事情時,要不讓精神受損。) 牛比喻世事。 解牛比喻處理世事。 解牛的方法比喻處事的方法和態度。 族庖比喻堅執蠻幹的人。 良庖比喻比較圓滑、但仍有執著的人。 庖丁比喻善於養生的人。 8

10 課堂學習 庖丁解牛 本課由緒論加上四個寓言故事以及結論組合而成,證明了莊子喜好運用寓言故事闡述人生道理,由第一段序論所得知,不盲目追求,不做有目的的事,順應自然,而從庖丁解牛一文中解析到,反覆練習是關鍵,使用方法不同結果不同,就像當初要考統測是一樣的道理,每天反覆的練習,從題目中學,找出自己的錯誤觀念修改自己的學習方向,直到拿到了一份考卷可以接的反應,就像人類本身擁有的反射動作,每個人運用的學習方法不同才會造就我們之間的差異性,從現在修改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不困難,可以多觀察看看別人的讀書態度與方法。 在課文中的庖丁對於刀的運用就如同運用智慧解決困難,有很多人與人相處上的智慧必須由生活中學習,每經歷一件事情的處理與面對是很重要的過程,如何圓融的處理難題,把問題由大化小,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在人生的過程中努力學習的,出了社會要證明我們不是七八年級的草莓族,禁不起任何一點壓力,一經碰撞就爛掉! 9

11 延伸問題 10 庖丁解牛 問:為什麼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後,仍然好像新磨的一樣? 答: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後,仍然好像新磨的一樣,是因為他依循以下的方法解牛: 找尋空隙:他解牛時,按著牛的天然組織結構,把刀插入那筋骨的間隙,引向骨節的空縫裏。 不接觸難解的地方:解牛時,依順著牛天生的結構,不碰牛的支脈、經脈、連著骨頭的肉、連著骨頭的筋,更加不去碰那些硬骨頭。 利用牛身體的空隙和刀刃無厚度的特點:牛的骨節是有間隙的,而刀刃是沒有厚度的,以沒有厚度的刀刃,放入骨節間的空隙裏,自然寬廣非常,揮動刀刃也猶有餘地。 小心謹慎:每遇到筋骨盤結的地方,就特別小心謹慎,眼光專注,看準了關節,才微微動刀。 善於收藏:解好了牛,便把刀子擦拭乾淨,收藏起來。 10

12 延伸問題 11 庖丁解牛 問:庖丁所說用刀的方法,與養生之道的關係? 答:
庖丁之言,與養生之道關係密切。「解牛」過程中碰到的種種骨節和筋肉,就像生活遇到的各種困難、危險。庖丁解牛時只依順著牛天生的結構,通過牛筋骨的骨節間的空隙,不碰牛的筋肉和骨節。這就像生活中不硬碰困難,盡量鑽空隙,避免身心受損傷,以存身保命。 問:提出養生之道的原則及其好處? 莊子對追求知識的看法 人的生命有限,但知識卻無窮。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只會傷身耗神,十分危險。 如果明知危險還要勉強去追求,更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不符合養生之道。 養生的原則 不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無盡的知識,以免身心疲乏。 不受世俗中善惡榮辱的觀念束縛,既不刻意為善追求名聲,也不隨便作惡以致受刑罰。 依循緣督以為經的原則,也就是處世待人要順應自然,不作強求。 養生的好處若能順應自然來行事處世,就可以有益身體、保全天性、存養精神、盡享天年。「養生主」的含義即如何攝養生命的主體―精神。莊子認為人的身體,不過是精神暫居之所而已。死亡不過是自然現象,不值得為生死而喜而悲。 莊子的養生之道,只在於如何攝養精神,不因外物而傷害自然本性,不因外物而使天賦的壽命夭折而已。 11

13 延伸閱讀 【原文】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之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子知之乎?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譯文】 惠子在梁國做宰相,莊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子恐慌起來,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 莊子前往看望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你知道嗎?鵷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隻鷂鷹尋覓到一隻腐爛了的老鼠,鵷剛巧從空中飛過,鷂鷹抬頭看著鵷,發出一聲怒氣:『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怒叱我嗎?」 【感觀】 人經常是多疑思慮不全的,尤其是聽到什麼風聲,更加的採信,不經思考仔細判斷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面對事情時,對於各方意見都採取參考,不需要把每個建議都採用,想想看是不是與事實相符後果如何?在做出行動。 人與人的相處,常常有所謂的八卦,這裡一句那裡一句就變了調,與人相處依定會有什麼地方看不順眼的,但仔細想想如果能有包容心,少計較點少說點閒話,一切便能更加諧和,為什麼不做呢? 12

14 學習成果 13 藉由這次製作學習檔案,對於我研究的這課更加的熟悉,利用課餘時間蒐集資料,整理編排 加入自己的見解,完成了這份學習檔案。
其實製作學習檔案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也是向庖丁解牛所說道理的一樣,做事是有順序的 找定主題 擬定大綱 按主題找相關資料 整理編排 加入自己的看法 修改整體 完成檔案 其實只要簡單的步驟就能完成一份學習檔案 ,下學期的學習檔案有計畫改成人手一份,所以 大家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多多蒐集有關資料, 開始著手準備一份屬於自己的學習檔案! 13


Download ppt "目錄 個人簡歷 P.2 自傳 P.3 學習歷程 P.4 作者簡介 P.5 庖丁解牛 P.7 作法特色 P.8 課堂學習 P.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