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精对苯二甲酸(PTA) “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精对苯二甲酸(PTA) “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精对苯二甲酸(PTA) “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
附件一: 精对苯二甲酸(PTA) “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四月

2 一、 PTA世界市场简况

3 世界历年PTA能力、产量变化及发展趋势

4 亚洲历年PTA能力、产量、消费量及增长趋势

5 2005年世界PTA能力、产量/消费量分别达到3509万吨、3200万吨,平均开工率为91%。与2000年相比,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分别7
2005年世界PTA能力、产量/消费量分别达到3509万吨、3200万吨,平均开工率为91%。与2000年相比,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分别7.2%、7.6%,产量/消费量的增长略快于能力发展。预计未来世界PTA需求将进一步向亚洲转移,总体增长趋缓,基本保持供求平衡发展,开工率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2005年亚洲(不含中东)PTA能力、产量已分别达到2460万吨、2340万吨,开工率为95%,同年消费量为2455万吨,略有缺口。与2000年相比,5年间PTA 能力、产量、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4%、8.6%、9.5%,产量、能力增长略低于消费的增长。预计未来亚洲PTA需求增长速度略大于能力增长,供求缺口将有所扩大

6 2005年亚洲各地区PTA生产、消费平衡情况

7 目前亚洲(不含中东)占世界PTA生产、消费比例为70%左右。今后新增能力和需求主要在亚洲,少量在北美和中东,因此上述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在亚洲地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主要进口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印尼是主要出口地,未来印度将成为另一主要出口国,其它不足将由中东和北美弥补

8 二、 PTA国内生产、 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

9 2005年中国PTA生产企业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省区 隶属 所有制 现有能力 投产时间 备注 1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石化
国有控股 40 1984年 改造增容 2 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65 1989年 改扩建 3 天津石化公司 天津 35 2000年 4 洛阳石化公司 河南 32.5 5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石化  国有控股  1995年 60 2003年 扩建 6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辽宁 石油 27 1996年 7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新疆 7.5 8 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公司 山东 10 1991年 9 翔鹭厦门石化公司(台资) 福建 地方 台资 120 新建 珠海碧辟化工公司(合资) 广东 中外合资 53 11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公司 浙江 2005年 12 宁波逸盛 国内民营 合 计 602.5

10 2005年我国PTA生产分布 按隶属关系 按省区

11 我国历年PTA供求情况 单位:万吨

12 1996~2005年PTA产量、进口量、 表观消费量增长趋势图

13 2005年我国PTA进口来源情况

14 PTA国内生产及消费现状 生产:目前12家PTA生产企业共有13套装置,平均装置规模为46万吨。最大的生产企业为福建翔鹭厦门石化公司,单套装置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其次为仪征化纤公司,两套装置合计能力为92.5万吨 消费:2005年我国PTA产量达556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205万吨,与1990年相比,15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21%,消费增长大于产能递增,进口量逐年增大

15 国内PTA生产、消费、投资特点分析 国产PTA满足率在低位徘徊:受聚酯和涤纶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近几年我国PTA需求不断扩大。在国内PTA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和保持高负荷生产下,进口量始终居高不下。2001年进口突破300万吨,2002年突破400万吨,2004年突破500万吨,2005年进口量高达649万吨。近五年PTA自给率始终在35-46%的低位徘徊

16 国内PTA生产、消费、投资特点分析(续)
PTA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我国聚酯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05年约占全国总能力的76%,相应PTA生产、消费也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中江、浙、沪、闽的总生产能力已占全国的73%。目前PTA进口量的63.7%也集中在上海、宁波及南京口岸。从今后聚酯发展态势看,上述比例还可能进一步增加。预计2005年后,华东地区的聚酯产能将占全国的84%

17 国内PTA生产、消费、投资特点分析(续)
PTA资本市场已经逐渐放开,2002年修订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时将PTA由外商限制类改为鼓励类。目前PTA装置由国内两大石油石化集团垄断的局面已打破,随着新批PTA项目建设和投产,将有外商、民营和其它国有等多种所有制成份进入这一领域 技术装备依赖成套引进:现有装置技术来源基本都是引进国外成套技术,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才刚刚起步

18 附:PTA装置的技术装备国产化情况 现状:我国现有和在建PTA装置共15套,其工程技术、基础设计和重大装备全部成套引进,主要采用了杜邦(英维达)、阿莫科(bp)、三井油化和鲁奇等多家专利技术和基础设计 基础:国内有关大学、科研设计、生产企业等单位对PTA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将研发成果逐步应用于国内PTA装置的改造或增容中 ——上海石化采用消化吸收的富氧氧化PTA生产技术,自行设计和建设,将原有的年产22.5万吨PTA装置改扩到40万吨,并在机泵和换热器等部分设备上取得了突破,实现国产化 ——仪征化纤在对现有装置改造中,也部分应用了国内研发的其他技术,并取得成功

19 附:PTA装置的技术装备国产化情况(续)
未来安排:PTA市场需求大,今后要上的大型PTA装置较多,有一定的国产化基础,在我委起草并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将其列为国产化的重点之一 ——初步确定仪征化纤百万吨级PTA等部分项目作为国产化依托工程 ——为了积极、有序、稳妥地推进PTA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国家正在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定PTA技术装备政策

20 三、PTA国内供求预测及平衡

21 目前我国PTA几乎全部用于生产聚酯。聚酯在我国主要用于生产涤纶纤维(92%以上),非纤用量不足8%。而国外纤维与非纤消耗聚酯的比例约为2:1。这由我国人口众多、纺织业发达的特点所决定
总的来看,国内涤纶发展基数较大,已经进入成熟期,预计生产发展速度将有所降低,“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8~9%;而聚酯非纤应用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今后的聚酯需求还会保持一定增长率,但非纤比例将有所提高

22 综合国内有关行业协会、专家、咨询部门的意见,我国聚酯2010年需求预测值基本在1800万吨~2000万吨之间,若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聚酯需求可望突破2000万吨
扣除用回收料生产的100万吨,按每吨聚酯消耗0.87吨PTA计算,2010年PTA需求将达到 万吨,考虑到国内外原料条件的限制,按国内80%满足率、90%开工率,相应需要配套PTA生产能力 万吨

23 PTA供需预测及产能平衡情况 2010年设备开工率按90%考虑 品种 项目 2005年 2010年 PTA 低方案 高方案 1 表观消费
1205 1480 1650 2  国内市场满足率 46.14% 80% 3 产量 556 1184 1320 4  净进口 649 296 330 5  现有能力和安排能力 602.5 1470 6 “十一五”期间需新增能力 717.5 867.5 2010年设备开工率按90%考虑

24 四、我国PTA发展思路 及项目安排原则

25 (一) 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1、我国人口众多,是合成纤维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如果要达到目前世界人均化纤消费量9.9公斤的水平,国内合成纤维制造业还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合成纤维下游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及服装行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还具备比较强的优势,为国内合成纤维生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部分合成纤维产品如涤纶、腈纶等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优势产品,近年来锦纶在生产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加上制造费用的优势,尤其是我国在聚酯技术装备国产化已取得突破,使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的合成纤维制造大国,这不仅为合纤原料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也形成了发展合纤原料生产的推动力

26 (一) 发展基础条件分析(续) 3、适当发展合成纤维原料生产并保持一定自给率,有利于我国中下游制造业的发展,对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解决就业和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4、目前,几大合纤原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国内供应短缺、国际供应也趋于紧张的局面,给我国发展上述原料生产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市场环境,是我国从合成纤维生产、消费大国变成生产和市场供应强国的一个较为有利的时机

27 (二) PTA项目建设安排原则 PTA项目为鼓励类行业,投资商又具有积极性,其发展建设应在PX原料供应可能的情况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下游需要为目标。但考虑到原料供应的可能性(与炼油、乙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相衔接),项目安排以满足下游产品需要的80%左右为宜,并把握以下原则: 1、优先考虑依托老厂挖潜改造,提高竞争能力;综合考虑区域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条件,合理安排新建项目布点;优先考虑大型石化基地的布局,以优化原料配置,并适当兼顾西部发展的需要

28 (二) PTA项目建设安排原则(续) 2、选择有条件的项目作为国产化依托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PTA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鼓励节能降耗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既考虑保证产业安全,又使产业具有发展活力,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除国有投资外,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民营、外商、港澳台资项目 4、PTA项目业主要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按照平稳快速发展要求,逐项安排核准,避免过度集中投产,造成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大幅波动,逐步提高国产PTA市场满足率

29 五、“十一五”期间PTA 新增能力和项目安排

30 根据“十一五”项目安排原则,首先考虑建成以下8个项目,新增生产能力526万吨
序号 企 业 名 称 省区 隶属 所有制 能力 投产时间 项目进度 备 注 1 上海远东纺织(台资) 上海 地方 台资 60 2006.2 在建 新建 2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辽宁 石油 国有控股 53 2006 改扩建 3 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石化 4 三菱-中信大榭岛 浙江 中外合资 2007 5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100 2008 已核准 新建国产化 6 大连逸盛大化石化公司 50 7 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公司 山东 国产化 8 珠海碧辟化工公司(二期) 广东 90 正在核准 扩建 已批立项 合 计 526

31 考虑到上述安排的能力仅能满足需求量的65%左右,根据市场情况再逐步安排以下6个项目,可新增产能383万吨。
序号 企 业 名 称 省区 隶属 所有制 能力 投产时间 项目进度 备 注 1 浙江华联三鑫(二期) 浙江 地方 国有控股 60 2007 在建 扩建 2 福建石狮佳龙 福建 国内民营 新建 3 重庆涪陵 重庆 2009 正在核准 4 江苏江阴汉邦石化 江苏 53 5 中海油惠州PTA 广东 海油 2010 已报建议书,需补报申请报告 6 翔鹭厦门石化 台资 90 委托评估 合 计 383

32 若以上项目都按期完成,预计到2010年可形成PTA生产能力1511
若以上项目都按期完成,预计到2010年可形成PTA生产能力1511.5万吨,比2005年增加909万吨,其中老厂改扩建新增506万吨,新布点7个增加产能403万吨,可满足届时国内PTA需求量的80%以上。届时华东地区的PTA产能约占全国的69%,与聚酯产能分布基本匹配

33 2010年PTA能力按区域分布

34 2010年聚酯能力按区域分布

35 2010年国内PTA装置能力情况 到2010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的企业有5个,共783.5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52%

36 2010年PTA生产企业按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分布图

37 未安排“十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情况说明 到目前为止,各方面提出拟建设的10个项目尚未安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这几年暂不办理项目核准审批手续。今后根据市场需求,如需对项目安排进行调整时再议。新建、改造PTA项目属于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其它部门或地方不要违规核准,企业更不要违规建设 序号 企 业 名 称 省区 隶属 所有制 能 力 1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石化 国有控股 80 2 宁波台化兴业 浙江 地方 台资 60 3 张家港三井 江苏 中外合资 4 青岛三南化学 山东 外方独资 5 上海远东纺织(二期) 6 天津蓝星 天津 53 7 山东万杰 国内民营 8 江苏盛虹 70 9 江苏南通萨摩亚商基利 10 江苏海伦化学有限公司 90 合 计 653

38 说 明(附) PTA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 炼油装置 芳烃联合装置 对二甲苯 PX 精对苯二甲酸 PTA、(QTA) 聚 酯 PET
说 明(附) PTA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 炼油装置 芳烃联合装置 对二甲苯 PX 精对苯二甲酸 PTA、(QTA) PET 涤纶长丝、涤纶短丝、瓶级切片等 醋酸、氧气 乙烯装置 乙二醇 EG 氧气、水 注:QTA为中纯度对苯二甲酸,只是在PTA生产流程中工艺条件略有不同,省略 了加氢精制和再结晶过程,其用途与PTA相同

39 说 明(附) 聚酯行业现状 2004 年国内聚酯生产能力1623万吨,扣除已停产和即将淘汰的部分能力,有效生产能力约为1400万吨,当年产量为1258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290万吨。 年聚酯生产能力年均增长21.6%(其中 年聚酯生产能力年均增长34.4%) 国内聚酯生产能力主要集中东南沿海地区,其中2004年华东地区占总能力的76%,华南地区占12%,其余为东北地区5%,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各2%,西北地区1%


Download ppt "精对苯二甲酸(PTA) “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