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未雨绸缪 处变有方 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 结构特点及答题要求 雨绸缪 泉州市第九中学 陈连义 2015年9月16日
2
向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 一、高考复习还会受福建卷特点的影响 二、2015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结构特点 三、2015全国卷选择题特点及答题要求
四、2015全国卷主观题特点及答题要求
3
一、高考复习还会受福建卷特点的影响 经过七年对福建卷的观察与学习,发现福建卷文综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有:1、题型的呈现形式比较丰富,有图表类、材料类、材料与图表结合类等。2、试题材料比较简洁,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不高。3、主观题型的设问角度有体现类、依据类、认识类、理解类和启示类等,有些设问角度不容易理解,甚至还可能产生歧义。 4、主观题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比较符合中学生实际。
4
了解2015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结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知道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的发展趋势,把握全国卷命题的一般规律,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和学生考试成绩。
5
二、2015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结构特点 201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课标Ⅰ卷严格执行了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在试题类型、呈现形式、内容比例、能力考查等方面基本与去年一致,保持了试卷风格的延续性,有利于考生对试题的适应。
6
(一)总体结构: 1.知识考查范围 全国卷:必修模块。 考试范围缩小但必修内容增加,要求提高,教学任务依然沉重,学科教学不可松懈。
7
2.试卷结构与分值 与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政治试题相比,2015年的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题型方面,选择题12题,非选择题5小题;知识内容方面,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四个必修模块的分值比重基本维持在30:26:24:20。 (2014年30:30:24:16)
8
表1: 2015年政治部分试题所考查知识的分布情况 模块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选择题
表1: 2015年政治部分试题所考查知识的分布情况 模块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选择题 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改革、政府职能定位、外汇 协商民主、信息公开、我国的对外政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认识与实践、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 非选择题 财政的相关知识 政府的相关知识 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认识的形成原因
9
题量 分值 表2: 2015年政治部分试题题量分值 16+14=30分 12+12=24分 4+12+4=20分 16+10=26分
经济生活5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1题) 政治生活4题(选择题3题,非选择题1题) 文化生活3题(选择题1题,非选择题2题) 生活与哲学5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1题) 分值 16+14=30分 12+12=24分 4+12+4=20分 16+10=26分
10
选择题难度一般在0.6-0.7之间, 选择题有两题左右0.3左右的难题。 非选择题一般难度要求都在0.4上下。
3、总体难度 难度值大约在0.55左右。 选择题难度一般在 之间, 选择题有两题左右0.3左右的难题。 非选择题一般难度要求都在0.4上下。
11
从模块比较看,选择题的难题往往在于经济题,这主要与经济类试题经常引入西方经济学新知或使用较为复杂的数据图有关。
纵观非选择题,其难度与模块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试题的难度主要取决于试题本身的设计。 非选择题的第39(3)小题的开放性试题,往往是主观题中得分率相对较高的题目。
12
影响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 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深广度要求高于教材,经常会引入一些新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包括时事热词、人文知识和学科新知,对考生的理解、应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要求较高。 难题经常难在知识“超纲”、深度思维上。试题“缺陷”也常使试题变难。
13
(二)总体特点: 1、突出价值导向,反映政治学科特点
1、突出价值导向,反映政治学科特点 政治学科的突出特点是贴近现实、紧扣时代、反映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成就,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宣扬国家意志。今年试题紧扣“改革”这一时代主题,强调价值观的引领。
14
今年试题立足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结构合理,所考查的政治学科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立足基础知识,知识覆盖面广 今年试题立足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结构合理,所考查的政治学科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15
3、贴近生活实际,注重能力考察 今年试题选用了许多贴近生活的素材,要求学生通过选用的生活情境,以设问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依据,以信息转化能力为根本,描述表象,探究背后的本质,从而展现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信息、分析和阐述问题能力。
16
4、今年试题考查风格相对稳定。侧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未变,核心考点不回避。题型相对稳定,各题型和知识模块所占分数比例也基本未变。为了组合的需要一道哲学题安排在16题,顺序稍有变动,不影响考生作答。
17
三、全国卷选择题特点及答题要求 1、今年试题继续贯彻新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试题选用了许多生活中素材,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
18
例题:2015年第一卷12题 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19
2、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注意长效热点)
20
例题:2015年第一卷20题 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
3、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知识,注重知识的理解、应用与迁移。
22
例题:2015年第一卷21题 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
4、更强调能力立意。选择考查的知识有明显偏好(考什么),青睐思维含量大的概念性知识(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对易错的知识会重复考查(这常常导致某些试题给人似曾相识之感),而对一般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常常忽视。哲学题思维含量大。
24
例题:2015年第一卷22题 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四、2015全国卷主观题特点及答题要求 1、全国卷主观题:共有二大题: 38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组合(26分),各一问;
39题: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组合(26分),共三问,其中有一小问是探究题。
26
2、全国卷主观题分值 全国卷:共有二大题: 38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组合(26分),各一问;
39题: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组合(26分),共三问,其中有一小问是探究题。 必修模块分值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 全国卷(52分) 14分 12分 不固定 福建卷(42分) 8-10分 10-12分
27
2015年《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分值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14分 12分 10分(Ⅰ卷) 12分(Ⅱ卷) 16分(Ⅰ卷)
新课标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2011年 14分 12分 2012年 2013年 10分(Ⅰ卷) 12分(Ⅱ卷) 16分(Ⅰ卷) 14分(Ⅱ卷) 2014年 14分(Ⅰ卷) 10分(Ⅱ卷) 12分(Ⅰ卷) 16分(Ⅱ卷) 2015年
28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
29
材料二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2)结合材料二好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14分)
30
3、非选择题的学科内综合方式 根据学科内容之间的"天然"联系,将38题的学科归属定为《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综合。
第39题第(3)小题要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记住乡愁”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两个模块都可以找到其上位概念——生活与哲学中有“辩证的否定”,文化生活中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依惯例及概念的上下位关系,将本题的学科归属定为《文化生活》。
31
【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32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
33
4. 全国卷非选择题的基本题型 一、从材料的呈现形式看 1.情景式材料试题;2.引文式材料试题; 3.图表式试题; 4.混合式试题。
3.图表式试题; 4.混合式试题。 二、从试题的设问看 1.按思维空间,分为限制性试题和扩展性试题。 2.按设问类型或答案组织,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辨析类、探究类、开放性试题等。 三、从材料与设问的关系看 1.一个材料多个问题;2.多个材料一个问题; 3.一个主题下,多个材料,多个问题。
34
5.非选择题命题素材的选取情况 总的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试题是当年度的时政热点,比较显性,角度大多宏观,但也有微观案例。2015年的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集中于“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等,在一大题中没有跨热点的情况。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所选的素材在时政热点的考查上相对隐性,视角较为微观。
35
(2) 材料的阅读量大,要求有较高的信息提取能力,命题的视角较高,设问的角度较小。
6. 全国卷非选择题的其它特点 (1)参考答案不分点,但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福建卷的参考答案有分点。 (2) 材料的阅读量大,要求有较高的信息提取能力,命题的视角较高,设问的角度较小。 福建卷的材料十分简洁,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低,命题的视角和设问的角度都比较大。 (3)特别强调能力立意,难度较大。 福建卷在重视能力考查的同时很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比较符合中学生实际,难度稍小。
36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
37
小角度设问:注重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引申。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设问的指向性很明确,往往限定某一具体角度,分析某一具体问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掌握的层次性和对问题分析的深度。如果考生知识掌握肤浅,就不能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造成分析问题缺乏深度,答案大而空,得分就会比较低。
38
【答案】(1)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
39
材料二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2)结合材料二好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14分)
40
【答案】 (2)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是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41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42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
43
【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44
全国卷非选择题的知识点考查比较集中,但无规可循,不容易猜测。
全国卷非选择题题型的形式不是很丰富,问题指向容易理解,答题时容易操作。往往限定某一具体角度,分析某一具体问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掌握的层次性和对问题分析的深度。 同一模块的两个问题的关联度不高。 福建卷讲究知识点的覆盖面。福建卷的材料十分简洁,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低,命题的视角和设问的角度都比较大。
45
全国卷非选择题目前没有模块融合的题目。 体现了课改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对高中思想政治的日常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如果考生知识掌握肤浅,就不能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造成分析问题缺乏深度,答案大而空,得分就会比较低。 福建卷在重视能力考查的同时很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比较符合中学生实际,难度稍小。
46
小角度设问的技巧与特点:注重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引申。设问的指向性很明确,往往限定某一具体角度,分析某一具体问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掌握的层次性和对问题分析的深度。如果考生知识掌握肤浅,就不能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造成分析问题缺乏深度,答案大而空,得分就会比较低。 小角度设问的技巧与特点:注重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引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 设问的指向性很明确,往往限定某一具体角度,分析某一 具体问题, 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主干 知识掌握的层次性和对问题分析的深度。如果考生知识掌握肤浅, 就不能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造成分析问题缺乏深度, 答案大而空, 得分就会比较低。
47
主观题答题要求 1.弄清题型;演绎型和归纳型;六大类别。 2.注意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归纳时政术语。
3.提取和解读;整合和调用;依据要求全面的阐释。 4.知识点深化;打开思路;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 5.审题答题的基本路径---按部就班。
48
及时总结,把题想透 1.这个答案的课本依据在哪里? 2.为什么是这样组织答案? 3.答案是如何结合材料的? 4.答案与设问的连接点在哪?
5.自己的答案跟参考答案的差异何在? 6.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9
一起努力,一起思考,一起收获,一起分享……
50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