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陈毅市长 沙叶新
2
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红军长征后,留在赣粤边区领导
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组建 新四军,建立起苏皖根据地。解放战 争时期率领华东野战军抗击国民党五 十万正规军。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 役。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 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市 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军 委副主席等职。
3
朱德 彭德怀 贺龙 林彪 刘伯承 陈毅 叶剑英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十 大 元 帅
4
沙叶新,当代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一九三九年生于南京,回族。当代剧作家。1956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妙计》。次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学习,1963年秋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 主要作品有:话剧《假如我是真的》、《陈毅市长》(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获第三届“上海艺术节创作演出奖”)、《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太阳·雪·人》、《东京的月亮》、《尊严》,喜剧《一分钱》、《约会》(获“上海优秀创作奖”), 电影《寻找男子汉》(1988年12月获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作品奖”),电视剧《陈毅与刺客》(获电视剧第三届“金鹰奖”二等奖)、《百老汇100号》、《绿卡族》。1988年12月曾获第一届“振兴话剧奖”优秀编剧奖。
5
话剧《陈毅市长》,沙叶新于1980年创作的一部优秀话剧。描写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高级将领、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在上海解放初期当上海市长期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风貌。
《陈毅市长》共有十场,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好比一个葫芦。全剧便是由10个葫芦串成的,这就是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 。
6
话剧:一种以动作和语言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形式 。
舞台提示: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 些说明性的文字。 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生命
9
时代背景: 上海,是1949年5月27日解放的。我们所接管的上海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工厂大半倒闭,商店纷纷关门,失业人口剧增,又面临断粮、断煤的威胁;帝国主义对我们施行海上封锁,敌机不断偷袭轰炸,暗藏特务破坏捣乱;社会秩序混乱、垃圾成山……帝国主义曾预言共产党要“烂在上海”。陈毅身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依靠上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帝国主义的预言彻底破产了。
10
第四场: 时间:1949年秋的一天上午。 地点:上海解放后建立的第一家国营 百货商店。 陈毅到刚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视察,看到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趁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了陈毅的深思,由此引出了下一场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戏。
11
第五场:课文节选部分。 时间:1949年冬的一天深夜。 地点:化学家齐仰之的家。
陈毅去拜访,先是打电话遭拒绝,又去打门吃了闭门羹,最后终于进屋。经交谈、说服,使这位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化学家思想认识起了变化,接受政府聘请主持筹划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12
第六场: 时间:1950年2月6日傍晚。 地点:陈毅家中。 陈毅让工作人员把关于建造盘尼西林药厂的计划,关于上海市建设的设想和一份关于恢复生产的情况报告打印出来送交市委讨论。发电厂遭敌机轰炸,陈正要赶往发电厂。说服老丈人回老家去,打消了留在上海让陈安排工作的念头;也说服小妹凭自己本事去报考学校,不给她写介绍信。
14
背景介绍 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百姓无力购买。于是陈毅决定要办药厂,从而引出“夜访齐仰之”这场戏。
15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找出戏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 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
16
剧情结构 开端 产生 发展 发展 变化 高潮 解决 结局 矛盾冲突 情节结构 内容 陈毅专程夜访 齐仰之闭门谢客 陈毅巧用“激将法”
矛盾冲突 情节结构 内容 陈毅专程夜访 齐仰之闭门谢客 开端 产生 发展 发展 陈毅巧用“激将法” 齐仰之自破“三分钟” 陈毅宣传共产党人的“化学” 齐仰之发生“化学变化” 变化 高潮 解决 结局 陈毅委重任 齐仰之愿效力
17
合作探究 1、思考在这场戏中,陈毅要解决一个什 么问题? 2、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1、思考在这场戏中,陈毅要解决一个什 么问题? 2、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陈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一矛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毅和齐仰之各自什么样的个性?
18
1、讨论戏剧冲突 (1)这场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矛盾冲突是怎样起来的? (3)围绕这个冲突,作者写了几个回合?
基本矛盾:陈毅作为一个市长急于要团结知识分子,发展文化和科技事业,齐仰之是一个与政治“绝缘”、对共产党不了解、闭门谢客、专心科研的科学家。 矛盾冲突:一个偏要“深夜拜访”,另一个“拒绝来访”, 这样“夜访”和“拒访”就发生了冲突。(齐仰之出山与不出山。) 三个回合的冲突:破门、破例、破格。
19
合作探究 1、为了解决请齐仰之出山这个主要矛盾,陈毅必须先解决哪两个小矛盾?
2、陈毅用什么方法解决了第一个矛盾?从中可以看出陈、齐什么个性? 3、陈毅又用什么方法打破三分钟之限?
20
合作探究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21
“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 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有关。
22
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23
矛 盾 催化剂 齐仰之 陈 毅 答应效劳 化学变化 自破时限 闭门谢客 专程夜访 用激将法 表示敬意 宣传共产 党的化学 委以重任
(齐仰之出山) 结局 化学变化 矛 盾 高潮 自破时限 高潮 发展 发展 催化剂 闭门谢客 产生 陈 毅 开端 专程夜访 用激将法 表示敬意 宣传共产 党的化学 委以重任
24
陈 毅 齐 仰 之 演习操练 分角色朗读
25
以文中对话为依据,就思想性格对 两人试作分析: 齐仰之 陈毅
26
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 豪爽、坦诚、幽默、睿智、坚定、雄辩、机敏 ◇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陈毅: ◇2)齐仰之:
固执、清高、质朴、追求进步、 爱国
27
舞台说明 内 容 作用 定义 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 服装、道具、布景 服装、道具、布景 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定义 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 人物表、时间、地点、 内 容 服装、道具、布景 服装、道具、布景 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 2、展示故事情节
28
陈设 道具 神情 动作 介绍地点,指明身份——是一位深居简出、潜心科研的化学家 说明他埋头钻研,无意接待来客
[化学家齐仰之的家。这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全。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墙上除贴着一些化学图表外, 陈设 道具 还贴着一张醒目的条幅,上书: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说明他埋头钻研,无意接待来客 急促的电话铃声充耳不闻 大皱眉头,拿起话筒 将电话挂上,坐下继续工作 神情 动作 揭示了他清高、固执的性格及急躁情绪 乒的一声将门关上 气冲冲去开门 请陈毅进屋 请陈毅坐下 连忙拦住 点燃蜡烛 展示了矛盾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情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29
理解“潜台词”的内涵或作用 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 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
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 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 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 “片刻之间,难以言尽”“改日再来” 3:“不,先生对有门化学确实无知。”
30
阅读训练题 ①只可就见 ②不可屈致 ③枉驾来访 ④礼贤下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只可就见 ②不可屈致 ③枉驾来访 ④礼贤下士 (2)“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典故_____一语,表现______。 (3)齐仰之一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性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固执急躁 B.自我醒悟 C.认识正确 D.爱国情感 (4)语段中“化学”比喻_____;“碱性”比喻_____;“中和”比喻_____。 (5)这段话在全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1
课后作业: 根据剧情,选择一阶段分组自导自演。 陈毅: 饰 过把演员瘾 齐仰之: 饰 导演: (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