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突破成規,獨創風格 的建築師 高第(Gaudi) 與 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突破成規,獨創風格 的建築師 高第(Gaudi) 與 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突破成規,獨創風格 的建築師 高第(Gaudi) 與 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2 目錄 研究動機 高第和蓋瑞的比較 高第生平及建築作品的介紹 蓋瑞生平及建築作品的介紹 結語 參考資料

3 研究動機 幾年前台中市預備蓋個國際級的古根漢美術館,全台灣也都熱切期待,最後雖然沒能實現,但是引起大家對古根漢美術館的注意。
古根漢美術館的曲線造型顛覆了現有的規則, 不禁讓人思考建築史上最早在建築上使用大量曲線的建築師是誰?而那便是高第 21世紀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和20世紀建築師高第(Gaudi),前者用現代的3D電腦輔助建造出高科技鈦金屬的建築,後者以手繪設計呈現精緻的手工藝術,兩者差異千里,但細細研究其背後的設計理念,竟發現兩位竟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究竟兩位大師的時代背景如何,他們的建築風格有何異同?讓我們來研究探討

4 這是高第及蓋瑞的代表建築 蓋瑞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比較他們的建築風格 有何相似之處? 高第的巴塞隆納聖家堂

5 高第和蓋瑞的比較…….. 在造型應用上他們善於把曲線應用於建築上 就設計思想而言他們解放了建築的形體,趨向於雕塑性及藝術化的建築
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高第的巴塞隆納聖家堂 蓋瑞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在造型應用上他們善於把曲線應用於建築上 就設計思想而言他們解放了建築的形體,趨向於雕塑性及藝術化的建築 以設計風格來說他們皆突破了當時的傳統思維,進而獨創自己的風格 對城市的貢獻上他們各自創造了城市的新生命:巴塞隆納及畢爾包市

6 高第(Gaudi)1852-1926 成長背景: 設計風格: 1852年生於離巴塞隆納不遠的的加泰隆尼亞小城
家傳的金屬工藝影響,家族世代為鐵匠、銅匠、精通木工等,使他的建築呈現精緻優美的手工藝術 喜愛自然,因從小患風濕症,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只能觀察自然,使他日後成為崇尚自然的建築師 設計風格: 建築就像是大型雕塑 採用自然界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 富有夢幻童話般的神祕幻想色彩 結合藝術與技術,顯現精緻的細節與裝飾

7 高第(Gaudi)1852-1926 主要建築作品包括: 高第一生為巴塞隆納建造了十八件不朽的建築傑作,
文生之家 (CASA VICENS) ( ) 聖家堂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 (1882-), 桂爾別墅 PAVELLONS DE LA FINCA GÜELL ( ) 桂爾宮 (PALAU GÜELL) ( ) 聖德雷沙學院 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 ) 卡爾倍特之家 CASA CALVET ( ) 貝列斯誇爾德 TORRE DE BELLESGUARD ( ) 桂爾公園 (PARK GÜELL) ( ) 米拉勒之門 (PO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2) 巴特羅公寓 (CASA BATLLÓ) ( ) 米拉之家 (CASA MILÀ, LA PEDRERA) ( ) 桂爾紡織村教堂 (ESGLÉSIA DE LA COLONIA GÜELL) ( ), 聖家堂學校 ESCOLES DE LA SAGRADA FAMILIA (1909) 高第一生為巴塞隆納建造了十八件不朽的建築傑作, 二十世紀以後的巴塞隆納堪稱是高第打造的城市

8 建築採用自然界 曲線或弧形的 動植物主題來建構 外牆呈凸凹波浪狀 上下起伏 如生物骨骼結構般的牆面 正立面上的陽台設計,
高第(Gaudi) 巴特羅之家 建築採用自然界 曲線或弧形的 動植物主題來建構 外牆呈凸凹波浪狀 上下起伏 如生物骨骼結構般的牆面 正立面上的陽台設計, 有如一具具骷髏頭 。

9 高第(Gaudi)巴特羅之家 圖g04 圖g04 建築物的屋頂像是龍的脊椎起伏, 色彩鮮豔的鱗片用釉瓦來妝點, 顯現精緻的細節與裝飾。

10 樓梯以螺旋狀表現,創造出的動態的空間流動感
高第(Gaudi) 巴特羅之家 室內空間如水般的不規則圓狀形式, 牆面以彎曲起伏的骨骼狀結構包覆起來, 樓梯以螺旋狀表現,創造出的動態的空間流動感

11 巴塞隆納 聖家堂 高第畢生的代表作 設計聖家堂的靈感來自 蒙瑟瑞特(Montserrat)聖石山, 完成之後將有18根高塔、
高第(Gaudi) 巴塞隆納 聖家堂 高第畢生的代表作 設計聖家堂的靈感來自 蒙瑟瑞特(Montserrat)聖石山, 完成之後將有18根高塔、 三座立面,分別是誕生、 復活和光榮立面(至今未完成)

12 高第(Gaudi)巴塞隆納聖家堂 東面是誕生立面,闡述耶穌誕生及受教育的經過

13 高第(Gaudi)巴塞隆納聖家堂 西邊是復活立面,闡述耶穌受難和死亡

14 以螺旋、錐形、曲線各種變化組合 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高第(Gaudi)巴塞隆納聖家堂 以螺旋、錐形、曲線各種變化組合 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15 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為靈感 大殿外顯現了洞穴、山脈、 花草動物 大殿內也將完全彷照森林, 而所有的柱子都幻化成樹幹及樹枝 複雜地交織著,
高第(Gaudi)巴塞隆納聖家堂 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為靈感 大殿外顯現了洞穴、山脈、 花草動物 大殿內也將完全彷照森林, 而所有的柱子都幻化成樹幹及樹枝 複雜地交織著, 整個空間正有如一片森林般, 神秘的光線從樹林的隱密處清柔地洩下。

16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1929- 成長背景: 生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個猶太家庭, 後移民至美國加州, 現今長駐於洛杉磯。
他後來對波狀鋼皮、金屬絲網等媒材的使用, 則有一定程度上受祖父五金店的靈感啟發。 設計風格 建築具雕塑性,解放建築形體 充滿曲面線條、流線自由形體 利用傾斜、扭曲、突變的手法,顛覆理性

17 一九九七年開幕時,引起全球媒體的注目。 這棟博物館運用3D電腦技術運算出建構圖, 大大超越了以往的美學與技術限制。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代表作:古根漢美術館 一九九七年開幕時,引起全球媒體的注目。 這棟博物館運用3D電腦技術運算出建構圖, 大大超越了以往的美學與技術限制。

18 興建地位於納爾溫河床邊,四周圍繞著貨櫃場鐵路及斜坡高架橋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古根漢美術館 興建地位於納爾溫河床邊,四周圍繞著貨櫃場鐵路及斜坡高架橋 因古根漢美術館的興建,而挽救沒落的畢爾包這個工業之城

19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古根漢美術館
利用傾斜、扭曲、旋轉的手法, 顛覆理性與秩序

20 建物呈現流線自由形體,波浪狀的鈦金屬表面,反射陽光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古根漢美術館 建物呈現流線自由形體,波浪狀的鈦金屬表面,反射陽光

21 蓋瑞其他著名的作品 還有洛杉磯鬧區的迪士尼音樂廳, 捷克共和國的跳舞的房子, 西雅圖的體驗音樂館, 明尼亞波里斯的魏斯曼藝術博物館,
以及德國黑爾福德的MARTa博物館 建築具雕塑性,解放建築形體 迪士尼音樂廳 跳舞的房子

22 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高第(Gaudi) 與 比一比 請按連結

23 結語 高第和法蘭克蓋瑞, 他們都接受當代主流的建築教育, 從中獲得建築設計的養分成長茁壯, 而能融會貫通,加入自己的想像與創造,
並堅持自己的信念- 高第對於回歸自然及精緻手工藝術的嚮往 蓋瑞對於解構建築的形式及數位科技運用的信念 不畏傳統,創新風格, 更創造出一個建築的新世界。

24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 http://search.creativecommons.org/#
維基百科 王博著,《世界十大建築鬼才》,胡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 夏妤編著,《7個美好的年代.-50位偉大建築師》,台北:高談文化,2007年。 Neil Parkyn著,楊惠君、王玥民譯《世界建築七十奇蹟》,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圖片來源 感謝圖片提供者:mgrenner57、 leinsterman、 nitatravels、Sebastian Niedlich、 Machine Made、james | studiosushi™、 ruspace、 adamamyl、 joxin、


Download ppt "突破成規,獨創風格 的建築師 高第(Gaudi) 與 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