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2 主要内容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综合布线分级与类别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产品选型 用户需求分析
设计原则与步骤 图纸设计

3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术语(一) 布线 建筑群子系统 电信间 工作区 信道 链路 永久链路 术语 英 文 名 解释
英 文 名 解释 布线 cabling 能够支持信息电子设备相连的各种线缆、跳线、接插软线和连接器件组成的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 由配线设备、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或光缆、设备线缆、跳线等组成的系统。 电信间 telecommunications room 放置电信设备、电缆和光缆终端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 工作区 work area 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独立区域。 信道 channel 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信道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 链路 link 一个CP链路或是一个永久链路。 永久链路 permanent link 信息点与楼层配线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它不包括工作区线缆和连接楼层配线设备的设备线缆、跳线,但可以包括一个CP链路。

4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术语(二) 集合点(CP) CP链路 建筑群配线设备 建筑物配线设备 楼层配线设备 建筑物入口设施
consolidation point 楼层配线设备与工作区信息点之间水平线缆路由中的连接点。 CP链路 cp link 楼层配线设备与集合点(CP)之间,包括各端的连接器件在内的永久性的链路。 建筑群配线设备 campus distributor 终接建筑群主干线缆的配线设备。 建筑物配线设备 building distributor 为建筑物主干线缆或建筑群主干线缆终接的配线设备。 楼层配线设备 floor distributor 终接水平电缆或水平光缆和其他布线子系统线缆的配线设备。 建筑物入口设施 building entrance facility 提供符合相关规范机械与电气特性的连接器件,使得外部网络电缆和光缆引入建筑物内。 连接器件 connecting hardware 用于连接电缆线对和光纤的一个器件或一组器件。

5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术语(三) 光纤适配器 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缆 建筑物主干线缆 水平线缆 永久水平线缆
optical fibre connector 将两对或一对光纤连接器件进行连接的器件。 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缆 campus backbone cable 用于在建筑群内连接建筑群配线架与建筑物配线架的电缆、光缆。 建筑物主干线缆 building backbone cable 连接建筑物配线设备至楼层配线设备及建筑物内楼层配线设备之间相连接的线缆。建筑物主干线缆可为主干电缆和主干光缆。 水平线缆 horizontal cable 楼层配线设备到信息点之间的连接线缆。 永久水平线缆 fixed herizontal cable 楼层配线设备到CP的连接线缆,如果链路中不存在CP点,为直接连至信息点的连接线缆。 CP线缆 cp cable 连接集合点(CP)至工作区信息点的线缆。 信息点(TO) 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各类电缆或光缆终接的信息插座模块。

6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术语(四) 设备电缆、设备光缆 跳线 线缆(包括电缆、光缆) 光缆 电缆、光缆单元 线对 平衡电缆
equipment cable 通信设备连接到配线设备的电缆、光缆。 跳线 jumper 不带连接器件或带连接器件的电线缆对与带连接器件的光纤,用于配线设备之间进行连接。 线缆(包括电缆、光缆) cable 在一个总的护套里,由一个或多个同一类型的线缆线对组成,并可包括一个总的屏蔽物。 光缆 optical cable 由单芯或多芯光纤构成的线缆。 电缆、光缆单元 cable unit 型号和类别相同的电缆线对或光纤的组合。电缆线对可有屏蔽物。 线对 pair 一个平衡传输线路的两个导体,一般指一个对绞线对。 平衡电缆 balanced cable 由一个或多个金属导体线对组成的对称电缆。

7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术语(五) 屏蔽平衡电缆 非屏蔽平衡电缆 接插软线 多用户信息插座 交接(交叉连接) 互连
screened balanced cable 带有总屏蔽和/或每线对均有屏蔽物的平衡电缆。 非屏蔽平衡电缆 unscreened balanced cable 不带有任何屏蔽物的平衡电缆。 接插软线 patch calld 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件的软电缆或软光缆。 多用户信息插座 muiti—user 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在某一地点,若干信息插座模块的组合。 交接(交叉连接) cross—connect 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备之间采用接插软线或跳线上的连接器件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 互连 interconnect 不用接插软线或跳线,使用连接器件把一端的电缆、光缆与另一端的电缆、光缆直接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

8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符号与缩略词 (一) ACR BD CD CP dB d.c. EIA ELFEXT FD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或解释 ACR Atte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 衰减串音比 BD Building distributor 建筑物配线设备 CD Campus Distributor 建筑群配线设备 CP Consolidation point 集合点 dB 电信传输单元:分贝 d.c. Direct current 直流 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LFEXT 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 attenuation(10ss)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FD Floor distributor 楼层配线设备 FEXT Far end crosstalk attenuation(10ss) 远端串音衰减(损耗)

9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符号与缩略词 (二) IEC IEEE IL IP ISDN ISO LCL OF PSNEXT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 IEEE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 IL Insertion 10SS 插入损耗 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LCL Longitudinal to differential conversion lOSS 纵向对差分转换损耗 OF Optical fibre 光纤 PSNEXT Power sum NEXT attenuation(10ss) 近端串音功率和 PSACR Power sum ACR ACR功率和

10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符号与缩略词 (三) PS ELFEXT RL SC SFF TCL TE TIA UL
Power sum ELFEXT attenuation(10ss) ELFEXT衰减功率和 RL Return 1oss 回波损耗 SC Subscriber connector(optical fibre connector) 用户连接器(光纤连接器) SFF Small form factor connector 小型连接器 TCL Transverse conversion lOSS 横向转换损耗 TE Terminal equipment 终端设备 TIA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美国电信工业协会 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美国保险商实验所安全标准 Vr.m.s Vroot.mean.square 电压有效值

11 表3-3 GB50311-2007与ANSI TIA/EIA 568-A主要术语对照表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综合布线符号与缩略词 (四) 表3-3 GB 与ANSI TIA/EIA 568-A主要术语对照表 GB ANSI/TIA/EIA 568-A 解释 缩略语 术语 建筑群配线设备 CD 建筑配线设备 BD 主配线架 MDF 楼层配线设备 FD 楼层配线架 IDF 通信插座 TO IO 集合点 CP 过渡点 TP

12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名词 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就是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脉冲的信息量,其单位通常为bit/s。衡量的是线路传送信息的能力 。 通道的频率是衡量单位时间内线路电信号的振荡次数。而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由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电信号的振荡次数与电信号每次振荡所携带二进制位(bit)的数量(信号编码效率)来决定。 带宽 传输介质的带宽定义为介质所能携带的信息的容量,用MHz表示,表示介质所支持的频率范围 传输通道的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类似于高速公路上行车道数量与车流量的关系。

13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名词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定义为通信电缆对电流的总抵抗力,用欧姆作计量单位。所有的铜质通信电缆都有一个确定的特性阻抗指标。一种通信电缆的特性阻抗指标是该电缆的导线直径和覆盖在电缆导线外面的绝缘材料的电介质常数的函数。 UTP电缆的特性阻抗指标为100欧姆+/-15% RG-58电缆的特性阻抗指标为50欧姆+/-1% RG-59电缆的特性阻抗指标为75欧姆+/-1% 阻抗匹配 设备的特性阻抗必须与通信电缆的特性阻抗指标相匹配。通信电缆与通信设备的错误匹配会导致信号反射。 阻抗不匹配会导致电缆或局域网电路中的信号反射。 设备与线缆阻抗不匹配时必须使用一种阻抗匹配部件,比如介质滤波器来消除信号反射。

14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名词 平衡电缆和非平衡电缆 同轴电缆属于非平衡电缆,就是说中心导线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特性是不相等的。
双绞线电缆属于平衡电缆,即电缆线对中的两根导体对地具有相同的电压 。 平衡电缆更适合于传输通信信号。平衡电缆支持差分信令。

15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名词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性
噪声也称为电磁干扰(EMI)。电气和电子系统共用相同的空间。许多这样的系统会产生操作频率相同或者有部分频率重叠的信号,在相同频率范围内操作的系统之间,或者在类似频率范围内部分重叠的系统之间,将会互相干扰。 EMI源分为人工干扰源和自然干扰源 。 在铜质通信电缆中传输的信号很容易受噪声的影响。EMI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进入通信电缆:电感、传导和耦合。 铜质通信电缆必须防止EMI的影响,可以运用适当的安装技术,或者运用一种屏蔽电缆来阻挡有害的信号进入。 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者设备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运行时,不会产生干扰或者扰乱其他在相同空间或者环境中的设备或者系统的信号的能力。 电磁兼容具有两个方面:放射和免疫。

16 3.1 综合布线术语、符号与名词 名词 分贝 分贝(deciBel,dB)是一种标准信号强度度量单位。
用来衡量两个信号之间的比例或差别,例如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间隔差别 人类的耳朵是种非常敏感的器官,它能够感受到的最小的分贝值变化是1dB。 人类习惯了周围时时刻刻都有噪音。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的噪声数为55dB;吵闹的环境的噪声级数大概是70dB;当噪声级数达到90dB或更高值时,就会对你的听力造成伤害。 分贝是一个对数形式度量标准 dB=10log(P1/P2) 分贝是常用的度量通信电缆的单位。在综合布线测试验收中分贝用于衡量衰减、近端串音(NEXT)、近端串音功能和(PS NEXT)、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ELFEXT)、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能和(PS ELFEXT)、衰减串音比(ACR)和回波损耗(RL)等电气性能指标。

17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综合布线进线间的入口设施及引入线缆构成

18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2 综合布线的网络结构 星型网络结构 树型(多级星型)网络结构

19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变化 1.建筑物标准FD-BD结构 .建筑物FD/BD结构

20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变化 3.建筑物FD-BD共用楼层配线间结构 4.综合建筑物FD-BD-CD结构

21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变化 5.建筑群FD-BD-CD结构

22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4 双绞线信道组成 综合布线双绞线信道从电信间设备到终端,由最长90m水平线缆、最长10m的跳线和设备线缆及最多4个连接器件组成,包括设备线缆、配线架跳线、永久链路和工作区线缆,其中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线缆及3个连接器件组成。

23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5 光纤信道组成 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至楼层电信间的光纤配线设备经光纤跳线连接构成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5 光纤信道组成 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至楼层电信间的光纤配线设备经光纤跳线连接构成 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经端接(熔接或机械连接)构成 水平光缆经过电信间直接连至大楼设备间光配线设备构成

24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7 电信间设备连接方式 1电话系统连接

25 3.2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7 电信间设备连接方式 2 数据系统连接 经跳线连接 经设备线缆连接

26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TIA/EIA-568B 北美标准 主要标准:TIA/EIA-568系列
从TIA/EIA TIA/EIA-568A--- TIA/EIA-568B TIA/EIA-568B ANSI/TIA/EIA 568-B.1: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这个标准着重于水平和主干布线拓朴、距离、介质选择、工作区连接、开放办公布线、电信与设备间、安装方法,以及现场测试等内容。

27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TIA/EIA-568B ANSI/TIA/EIA 568-B.2:Commercial Bu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二部分: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 这个标准着重于平衡双绞线电缆、跳线、连接硬件(包括ScTP和150Ω的STP-A器件)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规范,以及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仪性能规范,实验室与现场测试仪比对方法等内容。 ANSI/TIA/EIA 568-B.3: 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三部分:光纤布线部件标准。 这个标准定义光纤布线系统的部件和传输性能指标,包括光缆、光跳线和连接硬件的电气与机械性能要求,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性能规范。该标准将取代ANSI/TIA/EIA 568-A中的相应内容

28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
ISO/I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的综合布线)。 目前该标准有3个版本: ISO/IEC 11801:1995 ISO/IEC 11801:2000 ISO/IEC 11801: 2002 ISO/IEC 11801:1995 标准定义到100MHz,定义了使用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和5万个用户的建筑和建筑群的通信布线,包括平衡双绞电缆布线(屏蔽和非屏蔽)和光纤布线、布线部件和系统的分类计划,确立了评估指标“类(Categories)”,即Cat3,Cat4,Cat5等,并规定电缆或连接件等单一部件必须符合相应的类别。同时,为了定义由某一类别部件所组成的整个系统(链路、信道)的性能等级,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级(Classes)”,即Class A,Class B,Class C,Class D等级的概念。

29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 ISO/IEC 11801:2000
是对ISO/IEC 的一次主要的更新,它增加了新的测量方法的条件。ISO/IEC认为以往的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定义所取代 ,对永久链路和通道的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综合近端串扰、传输延迟等进行规定. ISO/IEC 11801:2002 这个新标准定义了6类、7类线缆的标准

30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国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两个标准于2007年4月6日发布,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 国家标准2000版,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只是关于100MHz 5类布线系统的标准,不涉及超5类布线系统以上的布线系统。 2007版和2000版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定义到了F级7类综合布线系统。

31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其它标准 北美标准 569(1990)商业建筑电信布线路径和空间标准 570(1991)居住和轻型商业建筑标准
606(1993)商业建筑电信布线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607(1994)商业建筑中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要求 欧洲标准 EN50173 与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是一致的。但是EN50173比ISO/IEC 11801严格,它更强调电磁兼容性,提出通过线缆屏蔽层,使线缆内部的双绞线对在高带宽传输的条件下,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放辐射能力。 中国其它相关标准 防火、机房及防雷等

32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在GB50311-2007和GB50312-2007出台之前
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相结合 用户指定 布线系统集成商推荐选定 GB 和GB 实施后 该标准已定义到了最先进的F级7类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要求按GB 和GB 进行设计和施工验收。

33 3.4 综合布线分级与类别 按类或级分类综合布线系统 铜缆布线系统分级与类别对应表 系统分级 支持带宽(Hz) 支持应用器件 电缆 连接硬件
A 100K B 1M C 16M 3类 D 100M 5/5e类 E 250M 6类 F 600M 7类

34 3.4 综合布线分级与类别 按类或级分类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等级与类别选用要求 业务 种类 配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等级
语音 D/E 5e/6 C 3(大对数) 3(室外大对数) 数据 D/E/F 5e/6/7 5e/6/7(4对) 光纤(多模或单模) 62.5μm多模/50μm多模/<10μm单模 光纤 62.5μm多模/50μrn多模/<10μrn单模 62.5μm多模/50μm 多模/<10μm单模 其他应用 可采用5e/6类4对对绞电缆和62.5p_m多模/50um多模/<10um单模光缆 注:其他应用指数字监控摄像头、楼宇自控现场控制器(DDC)、门禁系统等采用网络端口传送数字信息时的应用。

35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1 屏蔽与非屏蔽双绞线的选择 为什么要采用非屏蔽系统 UTP线缆结构设计可很好地抗干扰
线缆传输数据速率要求不高 管槽系统的屏蔽作用 安装维护方便,整体造价低 屏蔽系统安装困难、技术要求较高和工程造价较高。 为什么要采用屏蔽系统 非屏蔽系统线缆结构有可能降低其技术性能 非屏蔽系统容易对外辐射保密性差 非屏蔽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性能较差

36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1 屏蔽与非屏蔽双绞线的选择 选择非屏蔽系统与屏蔽系统的考虑因素
当综合布线工程现场的电磁干扰场强度低于防护标准的规定,或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能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线缆的间距要求时,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非屏蔽系统产品。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建设单位(业主)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时,或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屏蔽系统产品。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对于选用的传输媒介和连接硬件,必须从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和全局考虑,要求保证系统工程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当布线环境处在强电磁场附近需要对布线系统进行屏蔽时,可以根据环境电磁干扰的强弱,采取三个层次不同的屏蔽措施。在一般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可采用金属槽管屏蔽的办法;在存在较强电磁干扰源的情况下,可采用屏蔽双绞线和屏蔽连接件的屏蔽系统,再辅助以金属桥架和管道,可取得较好的屏蔽效果;在有极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光缆布线。采用光缆布线成本较高,但屏蔽效果最好,而且可以得到极高的带宽和传输速率。

37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2 超5类与6类布线系统的选择 基本数据比较 CAT5e CAT6 频率带宽 100MHz 250MHz
100Mbps支持 支持好 价格 便宜 比CAT5e贵30% 安装 容易 比CAT5e难 电气性能 比CAT5好 比CAT5e好 1000Mbps支持 较好支持 很好支持 10Gbps支持 不支持 支持,仅55米 光纤到桌面的挑战 影响小 影响大

38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2 超5类与6类布线系统的选择 电气性能比较

39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2 超5类与6类布线系统的选择 CAT5e和CAT6在在1000Mbps上应用的比较
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千兆网络技术有:1000BASE-T和1000BASE-TX CAT5e只支持1000BASE-T CAT6既支持1000BASE-T也支持1000BASE-TX

40 1000BASE-T传输机制

41 1000BASE-TX传输机制

42 CAT5e和CAT6在在1000Mbps上应用的比较
1000BASE-T(CAT5e) 1000BASE-TX(CAT6) 频率带宽100MHz即可 频率带宽250MHz以上 它使用全部4对线,4对线都在全双工的模式运行,每对线支持250Mbps的数据速率(每个方向) 该技术虽然也使用全部4对线,但是是两对线接收,两对线发送(类似于100Base-Tx) 为了满足千兆网络传输要求,采用了多级信号编码 (PAM-5)、使用了NEXT消除技术和“回声”消除技术,需要在网络设备(如网卡、交换机)的接口处增加D S 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这样用超5类实现千兆网络方案就需要较高的成本 由于6类布线性能简化了收发设备的设计,不必再使用回波抵消技术,网络设备无需串扰消除,使6类布线参数值余量可以更好地满足千兆位方案的需求。

43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2 超5类与6类布线系统的选择 CAT5e 支持100Mbps,较好支持1000Mbps 投资少,安装易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较好满足未来网络发展需求 CAT6 支持100Mbps,很好支持1000Mbps 投资大,安装难 性能高 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网络发展需求 适合有经济实力、通信速率和质量要求高的单位

44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3 双绞线与光缆的选择 光纤与非屏蔽双绞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它具有更高的带宽;
2) 允许的距离更长; 3) 安全性更高; 4) 完全消除了R F I和E M I,允许更靠近电力电缆,而且不会对人身健康产生辐射威胁。

45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3 双绞线与光缆的选择 千兆以太网的光纤选择 多模、单模光纤千兆网络传输距离表

46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3 双绞线与光缆的选择 10G以太网中光纤的选择 10G以太网光纤应用传输距离表 光纤类型 应用网络
光纤直径(μm) 波长(nm) 模式带宽(MHz·km) 应用范围(m) 多模 10GBASE-S 62.5 2000 160/150 26 200/500 33 400/400 66 50 500/500 82 300 10GBASELx4 240 单模 10GBASE-L <10 1310 1000 10GBASE-E 1550 30000~40000 10GBASE-LX4 1300

47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3 双绞线与光缆的选择 光纤布线是数据干线的首选 1) 干线用缆量不大 。 2) 用光缆不必为升级疑虑
3) 处于电磁干扰较严重的弱电井,光缆比较理想 4) 光缆在弱电井布放,安装难度较小

48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3 双绞线与光缆的选择 光纤到桌面的机遇
1)由于CAT 5E线缆实现了支持千兆以太网,并且其标准已正式公布,而6类布线规范直到2002年初才正式公布。使得6类线缆应用比预测的结果要差。 2)6类系统部件的费用比5E类高得多,与光纤布线系统相比价格优势不大。 3)6类系统的施工要求也比5E类高,其难度近似于光缆,但其供应商往往不象光缆供应商那样能够提供专业水平的一条龙服务,竣工后系统不合格率较高 4)光纤布线长度可以比铜缆长,几层楼合用光纤集线器的范围 5)对于光纤到桌面(FTTD,Fiber To The Desk)来说,光缆布线可以考虑省去FD(Floor Distributor,楼层配线设备),直接从BD(Building Distributor,建筑物配线设备)引至桌面。 6) 7类铜缆与光缆相比,二者相比光纤具有较大的优势。

49 3.5 综合布线系统选择 3.5.3 双绞线与光缆的选择 促进光纤在综合布线中应用的新技术 1)小型化(SFF)光纤连接器
2)理想的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光源 3)光电介质转换器 未来的解决方案是光缆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它还不能完全立即取代铜线电缆。光缆主要是在建筑物间和建筑物内的主干线路,而双绞线电缆将会在距离近、分布广和要求低的到工作区的水平布线系统广泛应用,只是当水平布线距离很远电缆无法达到、桌面应用有高带宽和高安全性等要求时,水平布线就需要采用光纤布线系统。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的首选方案 光纤主干系统+双绞线水平系统

50 3.6 产 品 选 型 产品选型原则 满足功能需求 结合环境实际 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 符合相关标准 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51 3.6 产 品 选 型 综合布线产品市场现状 综合布线最早是从美国引入我国的,因此市场上最早的综合布线产品主要是美国品牌,随着市场的发展,欧洲、澳洲、台湾等地的产品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近几年,国内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也大幅攀升 下图为千家综合布线网公布的2008年7月国内市场的综合布线产品的品牌指数排名

52

53 3.7 用户需求分析 3.7.1 建筑物现场勘察 查看各楼层、走廊、房间、电梯厅和大厅等吊顶的情况 计算机网络线路可与哪些线路共用槽道
没有可用的电缆竖井,则要和甲方技术负责人商定垂直槽道的位置,并选择垂直槽道的种类是梯级式、托盘式、槽式桥架还是钢管等 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要确定机柜的安放位置,确定到机柜的主干线槽的敷设方式 如果在竖井内墙上挂装楼层配线箱,要求竖井内有电灯,并且有楼板,而不是直通的 确定到卫星配线箱的槽道的敷设方式和槽道种类 讨论大楼结构方面尚不清楚的问题。

54 3.7 用户需求分析 3.7.2 用户需求分析的对象与范围 1.需求分析对象 通常,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对象分为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两种类型。
住宅智能小区 商住智能小区 校园智能小区

55 3.7 用户需求分析 3.7.2 用户需求分析的对象与范围 2.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范围 工程区域的大小 信息业务种类的多少
用户需求分析的对象与范围 2.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范围 工程区域的大小 信息业务种类的多少 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系统 保安监控系统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消防监控系统 ……

56 3.7 用户需求分析 3.7.3 用户需求分析的基本要求 ① 确定工作区数量和性质 ② 主要考虑近期需求,兼顾长远发展需要。
③ 多方征求意见。

57 3.8 设计原则与步骤 3.8.1 设计原则 ① 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② 尽可能将更多的信息系统纳入到综合布线系统。 ③ 长远规划思想,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④ 扩展性。 ⑤ 标准化。 ⑥ 灵活的管理方式。 ⑦ 经济性。

58 3.8 设计原则与步骤 3.8.2 设计步骤 ① 分析用户需求。 ② 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③ 系统结构设计。 ④ 布线路由设计。
⑤ 可行性论证。 ⑥ 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 ⑦ 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59 3.9 图纸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制图软件:AUTOCAD和VISIO。 3.10.1 综合布线工程图 1、网络拓扑结构图
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 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 4、楼层信息点平面分布图 5、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布局图

60 3.9 图纸设计 图纸作用 网络拓朴结构; 布线拓朴结构; 布线路由、管槽型号和规格; 工作区子系统中各楼层信息插座的类型和数量;
水平子系统的电缆型号和数量;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线缆型号和数量; 楼层配线架(FD)、建筑物配线架(BD)、建筑群配线架(CD)、光纤互联单元的数量及分布位置; 机柜内配线架及网络设备分布情况。

61 3.9 图纸设计 某大楼7-11层综合布线系统(数据+语音)拓朴图

62 3.9 图纸设计 某学生宿舍楼层信息点和管线布线图

63 3.9 图纸设计 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布局图

64 3.9 图纸设计 没有统一的综合布线设计图例,参考图例如下:

65 3.9 图纸设计 3.9.2 用AUTOCAD绘图 常用AutoCAD主要用于绘制综合布线管线设计图、楼层信息点分布图、布线施工图等

66 3.9 图纸设计 3.9.3 用Visio绘图 常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布线系统拓扑图、信息点分布图等

67 小结 熟悉综合布线术语、符号。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及其变化。 了解综合布线标准的发展。
知道GB 、TIA/EIA 568B和ISO/IEC 。 知道不同的综合布线系统,并能根据需要选择。 了解布线产品市场,学会选择布线产品。 学会用户需求分析方法。 知道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学会用Visio和AutoCAD绘制综合布线系统图。


Download ppt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