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估靴 甄 Modified 7年之前
1
苏轼其人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
2
“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余秋雨
3
东坡居士 苏轼:浪漫传奇的一生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诗、词、文兼擅的一代大家
4
作为散文家的苏轼 苏轼的散文成就和特点: 1. 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2. “三苏”
3. 苏轼的散文成就 文风放达恣肆 文理自然畅达 气魄兼收并蓄 议论翻新出奇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这是苏轼自说其散文总的风格。苏轼评谢民诗文说:“大略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正是苏轼散文的特色。
5
朗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2zEeAlQptM/ 翻译
留 侯 论 朗读 翻译
6
1. 千古名相——留侯张良 历史上的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字子房,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后,张良及时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此后世人也尊称他为谋圣。 “博浪沙”刺秦王秦始皇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刺杀未遂的纪录,一次在陕西的咸阳宫内,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一次就是张良在博浪沙锤击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交结力士埋伏在博浪沙,暗中备有大铁锤,当秦始皇车辇到跟前时,用铁锥袭击,误中付车,秦始皇幸免于难。张良在博浪沙的刺秦失败后,秦始皇“大索天下十日”搜寻刺客。 “圯上老人授兵书”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
2. 《留侯论》的创作 这篇《留侯论》,是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所献的二十五篇《进论》之一。苏轼摒弃传说中的神奇乃至迷信成分,回到人事上来找原因,发前人所未发。 翻新出奇的“能忍”之说:作者认为,圯上老人并非“鬼物”,而是深谋远虑的隐士。老人授张良以奇书,正是为了磨砺张良的性格。磨炼张良的性格,以完成张良的大事业。
8
末段则通过对高祖、项籍失败原因的分析,论证张良能忍终于成就大业,未负老人警戒之心。
3. 变化灵动的“章法” 第一段先就圯上老人授书一事略下断语,然后用“且其意不在书”一转,说到老人何以对张良“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的用心。 本文通篇以“忍”字为骨,仅就一点,发挥议论。 第二段征引史实作旁证: 楚王伐郑 勾践灭吴 楚项战争 再论圯上老人警戒张良的必要性,仍然意在凸现“能忍”之重要性。 末段则通过对高祖、项籍失败原因的分析,论证张良能忍终于成就大业,未负老人警戒之心。
9
一、童年至青年时代(25岁以前) 少立范滂志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pāng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宋史·苏轼列传》) 范滂,东汉官员。少厉清节,举孝廉。曾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按察郡县不法官吏,举劾权豪。见时政腐败,弃官而去。后汝南太守请署功曹,严整疾恶。桓帝九年,以党事下狱,释归时士大夫往迎者车数千辆。灵帝初再兴党锢之狱,诏捕滂,自投案,死狱中。 兄弟情谊深 家中陪他成长、学习、一辈子和他最亲近的是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 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现在二人在家读书时,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写的一首诗里 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也在兄长的墓 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娶王弗 1054年 苏轼的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10
一举成名天下知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轼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北宋都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 第一步,苏轼苏辙首先参加举人考试,顺利通过。 第二步,兄弟俩参加了次年正月由朝廷礼部组织的省试,欧阳修对文章的内容与风格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 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 考试是名列第二。 第三步,由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殿试,苏轼兄弟在388位举子中名列前茅。这年苏轼22岁,苏辙19岁。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即是说五十岁中进士都不算老,苏轼兄弟俩名副其实的少年成名! 丁母忧 丁忧: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苏东坡的宦途正要开始,母亲病故。根据儒家之礼,这当然是极其重大之事, 甚至官为宰相,也须立即退隐,守丧两年三个月之后,才返回复职。
11
二、壮年时期(26岁—43岁)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年,北宋王朝最高级别的人才选拔考试——制举考试举行,苏轼通过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和陈太守的故事——凌虚台记——陈慥 王安石变法 关于王安石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1)。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 )、徐州( )(抗洪救城 黄楼)、湖州(1079)等地,任知州。
12
乌台诗案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余秋雨
13
三、成熟期(44岁-57岁) 东坡居士谪居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职位低微,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这时为自己起的。 前、后《赤壁赋》 进京任三品翰林 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1085)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
14
自退之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杭州太守 元佑四年(1089)7月,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就是著名的“苏堤”。 回京,又知颍州、扬州 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扬州(1092,3-8)。
15
四、流放生涯(57岁-65岁) 丧妻 太后驾崩(1093) 谪居惠州( ) 谪居海南儋州( ) 北返 往常州 仙逝(1001)
16
人格魅力 魅力之表现: 魅力形成之原因: 之一:率真天然,表里澄澈 之二:直面人生,随遇而安 之三:心系民事,体恤百姓
之一:幼年时代所受的成才教育 之二:盖世才华 之三:注重修养的不断提升和善于撷取道家、佛家、儒家三教之精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