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医院 朱丽丽 zhulili@fudan.edu.cn 2016年3月16日、23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医院 朱丽丽 zhulili@fudan.edu.cn 2016年3月16日、23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医院 朱丽丽 2016年3月16日、23日

2 教学形式 知识传授 两次课程 演示实践 三种形式 三个小时 分享体验 轻笔记重参与 轻知识重感觉
 轻笔记重参与   轻知识重感觉 其中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我会放到校医院的网站上,不必为考试而笔记 心理科学是生命的科学,更是生活的科学,我们关注的是所有生命个体的心灵感受,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轻笔记重参与、轻知识重感觉。最有价值的内容不在屏幕上、而在各位同学笔下,是你们自己的滋味,每个人都不一样。

3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的成才意义和基础科学知识 异常识别: 心理异常的应对(包括识别、理解和处理) 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的调节技巧和危机干预 负性情绪: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保健要点 因人而异 做完了热身和前言,我们进入正文。 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书——《我的阿拉丁神灯在复旦》?里面有一段话,是哲学系的徐英瑾老师写的——“让我们先来想想这样一个问题:大学四年,归根结底是为了学什么?……在大学四年中,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你自己到底是谁。大学时代再不明白这一点,恐怕就晚了。”    不谋而合!这也是我选的主题。

4 主题思想——? 我从哪里来? 我是谁? 我要到哪里去?

5 ※人生发展——心理社会发展论 1.婴儿 0岁~ 信任感 母亲 2.学步儿 1岁~ 自主感 父母 3.学前儿童 3岁~ 主动感 家庭
1.婴儿 0岁~ 信任感 母亲 2.学步儿 1岁~ 自主感 父母 3.学前儿童 3岁~ 主动感 家庭 4.小学生 6岁~ 勤奋感 邻居学校 5.青少年 12岁~ 同一性 同伴榜样 6.青年 18岁~ 亲密感 朋友伴侣 7.中年 25岁~ 成就感 家庭同事 8.老年 65岁~ 完美感 人群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E.H.Erikson 如果需要得到满足,婴儿则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幼儿开始学习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否则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学前儿童学着发起任务和实施计划,否则他们会对自己的独立奋斗感到内疚; 儿童开始意识到全身心投入到任务中的乐趣,否则他们会感到自卑; 十几岁的孩子通过检验角色来提炼对自我的感知,然后整合这些感知形成对自己的认同,否则他们会对自己是谁感到迷惑; 年轻人开始力图形成亲密关系和实现爱情婚姻,否则他们会产生被社会孤立的感觉; 中年人开始对世界进行贡献,通常是关于家庭和工作,或者他们感到缺少目标; 当对他或她的一生进行反思时,老年人会产生满意感或失败感。 美国心理学家E.H.Erikson( )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提出了人的“心理社会发展论”:认为人是不断成长与改变的,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心理任务”。他在社会适应上可以是障碍和危险,也可以是成长和转机。走到青少年阶段,也就是12~20岁时,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人,我是谁?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信仰是什么?我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从物质自我到精神自我,从个体自我到社会自我,从理想自我到现实自我,力图建立起基本的统一的自我意识,并达到积极的自我接纳。艾里克森把这种探索叫做“寻求同一性”。——就像我们站在穿衣镜前照镜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衣服。)

6 ※人生发展——初识社会 学前儿童 3~5岁 主动感~内疚感 小学生 6~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
学前儿童 3~5岁 主动感~内疚感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      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小学生 6~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如同心理学研究中时常出现的那样,艾里克森的研究 也来自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一个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丹麦人的孩子,“他在两边都是一个局外人,”莫顿·亨特这样说,他“在学校被指责为犹太人,而在犹太人教堂又因为金发碧眼并不被大家认同而受到嘲笑。”这种经历激发了他探求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兴趣。。很多大学生,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但是随着大学毕业生回到二线城市的比例的不断增加,很多坚守的同学们发现,在“北上广”之外,也可以找到或者说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生活圈子,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慢慢地影响着周围的人、身边的城市。)

7 ※人生发展——十字路口 青少年 12~18岁 自我同一~自我混乱 青 年 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 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
青少年 12~18岁 自我同一~自我混乱     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青 年 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     成功的情感生活,奠定事业基础。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一旦你具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就为建立亲密关系做好了准备。为了获得亲密感,【注明——非血缘的亲密感,因为血缘关系是骨与血的关系,就像妈妈看到孩子,很多时候没有道理可讲。】个体必须与另一个人建立亲近的、友爱的、相互满意的关系,这是人生全程发展中很重要的能力,它使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但仍允许彼此拥有各自的独立空间。而如果无法与他人形成友谊或亲密关系,便会产生孤立感。即便是两个人面对面,也有可能感到孤单。大学阶段,也就是18-25岁,正处在建立自我同一性和形成亲密关系这两个时期的分水岭上,既面临自我意识尚不确定的状态,同时又对亲密关系有着憧憬与向往,渴望被了解和接纳。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信仰、需求,乃至生涯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稳定的了解,不能将多个层面的了解统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个体,则容易出现“角色混淆”。相信大家都看过陈佩斯的小品《主角和配角》,你们觉得这里面,谁是真正的一号呢。只要演绎得好,配角一样能光彩照人,冷板凳也可以坐出大明星。这样的例子在影视圈中数不胜数,生活中也比比皆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角色,所谓的自我突破,也只不过是更深层次的发掘自身潜能的过程。

8 ※人生发展——悦己并悦人 中年 25~65岁 成就感~无所作为感 老年 65以上 完美感~失望感 热爱家庭,扶持后进。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中年 25~65岁 成就感~无所作为感     热爱家庭,扶持后进。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老年 65以上 完美感~失望感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悔恨过去,悲观绝望。

9 发现自我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任务 性别适应 学习自立 确立属于自己的基本价值观、职业规划、理想和生活方式。
内在自我体验与外在自我经验的统一; 自我变化的连续性的观念; 整合过去经验,对未来的理想有一个基本的看法。也就是说,明确理想的自我,并试图让自己成为那样的自己; 尝试建立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社会关系,让自己拥有归属感。 发现自我 完成对异性世界的调试,包括对自己性别角色的适应、性问题的认知和解决等,进一步还包括恋爱、择偶和结婚等。 性别适应 确立属于自己的基本价值观、职业规划、理想和生活方式。 学习自立

10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 V 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 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 V 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 性别 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 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异性 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 小我 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 大我 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 未来我 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并掌握所谓社会意义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 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 面对面(1-4) 1 患者自白 4分56 2 室友关系 4分49 自认为负面情绪调节不好,室友睡前动脚-烦躁 黄洋玩笑(愚人节)-不顺眼 3 他的资源 4分多 实验室资源;投毒过程(主观视角)自我-改变 4 电影牯岭街 4分多 失败的成长,底线;学习 5 生命

11 人生发展——我你他

12 自我介绍 朱丽丽 复旦大学校医院 五官科主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测量师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 ( )(12355)

13 健康定义 公元2世纪,盖伦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状态” 1948,WHO(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1989,WHO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2002,WHO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生殖健康

14 心理健康——参考定义 个体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感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个体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感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小“我”的整合共存 大“我”的协同发展

15 ※心理健康——标准3-A 主观经验标准 统计分析标准 心理测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病因症状标准 生存标准 最低标准

16 ※心理健康——标准3-B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认识清醒健全 情绪积极饱满 意志品质良好 个性完善统一 人际关系和谐 潜能充分发挥
个体心理“三剑客” 发展标准

17 大学生一般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我统合能力”不足 感性思维发展但理性思考欠成熟 情感日趋丰富但易偏激 渴求人际交往而兼容性有限 ……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正常 心理健康——发展标准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认识清醒健全 人格完整 情绪积极饱满 自我评价正确 意志品质良好
个性完善统一 人际关系和谐 潜能充分发挥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正常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

19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 标准相对性 动态发展性 整体协调性

20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相对性 健 康 不健康 心理失衡 心理障碍 精神失常 经常性 自知力丧 失 持久性

21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发展性 婴儿期 信任 学步儿 自主 学龄前 主动 小学生 胜任感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 青年 亲密感 中年 成就感 老年
完美感

22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整体性 思维 (认知) 行为 (意志) 情绪情感

23 个体心理三要素——知、情、意 认知: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经验,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意志: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能力。

24 ※正常  异常 思维 (认知) 行为 (意志) 情绪情感

25 心理异常——心理学分类 焦虑症 抑郁症 非病理性~ 非精神病性* 病理性~ 介于两者之间* 精神病性*
偏执、自卑、多疑、无端烦恼、消沉、孤僻、攻击性、狂热、怯懦、心理疲劳 非病理性~ (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失衡) 病理性~ (心理障碍*) (心理缺陷) 焦虑症 神经症 非精神病性* (心理紊乱) 经常性 持久性 癔症(歇斯底里) 心境障碍(情感性*) 抑郁症 心理生理障碍-——进食、睡眠、性功能障碍 介于两者之间* (边缘状态) 人格障碍——偏执、冲动、强迫、分裂、表演、反社会 性心理障碍——同性恋、易性症、恋物癖、异装癖……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 (精神失常) 应激相关障碍

26 心理障碍——抑郁症 影片演示(3分钟) 识别要点: “负性认知三联征” 以心境低落为主 社会功能受损 ≥2周 自卑自责的自我 毫无意义的世界
彻底绝望的将来

27 心理障碍——强迫症 影片演示(1分钟) 识别要点: 强迫思想、情绪、意向、行为 无现实意义,重复出现 力图克制却无法摆脱 严重的内心冲突
社会功能受损 ≥3个月

28 心理障碍——精神病 影片演示(53秒) 精神分裂症 定义 识别要点: 精神生活与社会环境相脱离 知、情、意不能协调,相互割裂 幻觉 妄想
自知力缺乏

29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困扰 适应性问题 应激问题 人际关系 …… 心理障碍 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病 自知力丧失

30 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困扰 —— 是指各种适应性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境遇性的心理问题。
—— 是指各种适应性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境遇性的心理问题。 生活适应 学业压力 情绪情感 人际关系 生涯规划

31 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是指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智能、注意、意志及行为等心理过程和人格偏离了正常人群,并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不能适应社会。 神经症: 抑郁 强迫 疑病 广泛性焦虑 人格障碍 ……

32 大学生心理问题—精神病性心理异常 ——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心理疾病。 ……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 ……

33 同一性获得   我的承诺 选择一个职业 职业选择 宗教、政治倾向、世界观 意识形态 及其与年龄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 性取向

34 不同的同一性水平 同一性水平 描述 同一性获得 个体通过做出同一性承诺而解决了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延缓
个体正面临同一性危机并正积极解决这一问题 同一性迷失 个体陷入同一性迷失 过早闭合 个体在没有同一性危机的情况下做出同一性承诺

35 情绪与情感——概念 生 理 情 知 意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最主要的构成成分,它涉及个体认知以及个体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包括: 生理反应(胸闷气结) 认知活动(痛不欲生) 行为表现(泪水直流) 生 理 35

36 情绪与情感——焦虑 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但因无法明确不良后果的性质与内容,从而无法采用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时产生的忧虑与不安的情绪体验。 分类: 情境性焦虑(反应性~):环境应对 情感性焦虑:消极的预期和自我评价 神经性焦虑:焦虑的焦虑

37 情绪与情感——抑郁 一种感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一般表现: 情绪低落 心境悲观 自卑自责 “感觉”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

38 情绪管理——概念 是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即通过一定的策略,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变化,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 目标——使个体大部分时间能保持良好心境。

39 情绪-唤醒水平和绩效 高唤醒 小题大做 举重若轻 低唤醒

40 ※抗逆力(心理弹性) 抗逆力 抗逆力是人类天生的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难的自然适应能力,是一股内在改变、自我矫正及复原的动力 乐观感 效能感
归属感 效能感 乐观感

41 归属感 CBO-Belongingness
我身边有(I have……) 一些可以信任及爱我的人 一些会订立明确规条让我遵守的人 一些会以身作则的好榜样 一些希望我学会独立自主的人 一些当我有需要时会扶我一把的人

42 效能感 CBO-Competence 我能够(Ican……): 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适当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冲动 在需要时懂得寻求协助
正面地与人沟通,说出内心的感受 为自己制订合宜的目标,并身体力行  

43 乐观感 CBO-Optimism 我是(I am……) 一个值得人喜爱的人 一个懂得关心及帮助别人的人 一个懂得尊重自己及别人的人
一个愿意为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 一个相信困难总会有出路的人

44 CBO在个体逆境中的作用

4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46 情绪管理 转移 生理 心理 社会 自然 调整 认知 社会环境…… 技术 呼吸 放松训练

47 情绪管理 1A——生理转移法 深呼吸——信封疗法 眼泪宣泄 文体活动 合理表达:方式和对象

48 情绪管理 1B——心理社会转移法 思维转移:数数字,联想 行为转移:橡皮筋 环境转移:宽敞明亮的自然环境 社会交往:积极向上的群体活动

49 情绪管理 2——调整认知模式 积极情绪,从“我”做起。
情绪管理 2——调整认知模式 积极情绪,从“我”做起。 ——情绪并非由导致情绪发生的诱发事件直接引起,而是通过人们对这一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即并不是事件引起了情绪,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引起了情绪。 古希腊哲学家Epictetrs:“人们不是为事情,而是为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50 ※理性情绪疗法—概念 Actibating events Beliefs Consequences A:激发事件 B:个人信念(固有认知)
C:结果 (不良情绪和失控行为) D:辩驳 (识别-辩论-区分) E:效果 (合理认知和行为) F:感觉 (良性情绪) Actibating events Beliefs Consequences

51 情绪管理——认知曲解类型1、2 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考: 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标准,认为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失败;
——“我如果不能成功,那么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任意推断: 缺乏事实依据,草率下结论; ——“别人肯定认为我很傻;我肯定要倒霉!”

52 情绪管理——认知曲解类型3、4 选择性概况: 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我是个失败的母亲。”(事实上这个孩子写作特别好) 过度引申: 在一个小小失误的基础上,作出关于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 ——“在几次感情失败后认为世上的男人都是薄情的。”

53 情绪管理——认知曲解类型5、6 过度夸大或缩小: 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贬抑自己的成绩或优点;
——“我的成功都是碰运气的,我其实是一个失败的人,工作中总是不断犯错。 个人化: 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承担责任,将一切不幸、事故或者别人生病归因于自己的过失; ——“我朋友高考失败全是因为我没有帮到他。”

54 情绪管理——认知曲解类型7、8 选择性消极关注: 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 ——“我的世界是一片灰暗。”
情绪推理: 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 ——“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55 情绪管理——认知曲解类型9 应该倾向: 常用“应该”、“必须”等词要求自己和别人。对自己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未达标就会责难自己,内疚悔恨。如果别人没有达到标准则失望、怨恨; “我就是应该考第一名,如果没有考到第一名一定是我不够用功。” “我这么爱他,他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来爱我,否则就是对我不负责任。”

56 A 事件 B 信念 C 情绪和行为后果 D 同不合理信念争辩 E 效果 rB 合理信念 deC 适当情绪反应
我偶然口误,运气不好 rB 合理信念 挫折、烦恼 deC 适当情绪反应 dbC 适当行为后果 检讨改进、认真备课 给学生上课时讲错了一句话,适逢校长听课 iB 不合理信念 这一下全完了!我已经一无是处,领导和同事将看不起我 ueC 不适当情绪反应 自责、抑郁、绝望 ubC 不适当行为后果 活着没有价值,不如去死 D 同不合理信念争辩 讲错一句话,一切就都完了吗? 为什么我不能有偶然的失误? 偶然口误,能说生活已经没有价值吗? E 效果 认知:偶然口误,难以避免。 情绪:虽有烦恼,但不必过于自责。 行为:以后认真备课,提高表达技巧。

57 情绪管理 3——放松训练 腹式呼吸 渐进式肌肉松弛法

58 ※心理危机——概念  V 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危:危险(死亡的威胁或危险) 机:机遇(生命的希望或机遇) 危机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59 ※心理危机——识别 生理:失眠、多梦、早醒、厌食…… 认知:彻底绝望的未来 情绪:焦虑、抑郁、悲伤、恐惧、冲动
行为: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兴趣减退,   社交回避或冲动易怒。 直接信号:绝望、愤怒、临终告别等, 口头或书面,实施计划细节

60 ※心理危机——可能的认识误区 如果有人谈论自杀,那他只是想引人注意,几乎不可能去做; 真正想自杀的人,别人非常难警觉的;
跟他们谈论自杀,可能会提示他们这样做; 自杀的人必定都有心理疾病或忧郁症; 如果曾经自杀未遂,他们通常就知道有多痛、多让大家难受,就不会再试了。 曾经想自杀的人,通常以后遇到挫折就会想自杀,永远不会好; 自杀的人几乎都会留下遗书; 通常自杀事件发生在半夜; 如果他们真的想死,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61 心理危机——求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叶耀珍楼 政府公益热线: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5 市区各级心理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叶耀珍楼 政府公益热线: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 市区各级心理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 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注意鉴别)    

62 心理模拟——“如果·爱”  V 绿叶对根的情意

63 因人而异——不同时期、不同人群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我要到哪里去? 生活适应期:大一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业余爱好贫乏 生活自理能力差 人际交往欠缺 学习焦虑期:大二 学业繁重 专业方向 情感困惑期:大二、大三 失恋 激情 择业彷徨期:大四 社会形势严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要到哪里去?

64 生涯规划——我要到哪里去? “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认识小我 适应大我
  初中毕业生已经有大致的人生方向,初步了解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而在高中阶段,学生则应该有与人生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深入体验社会,并不断调整或修正自己的人生蓝图。 认识小我 适应大我  V “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65 拓展阅读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John Henry Newman 《我的阿拉丁神灯在复旦》
   ——郑方贤 徐红主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斌  著 《The Art of Love》    ——中文版推荐刘福堂译本 《吹小号的天鹅》     ——E·B·怀特 著 任溶溶 译

66 祝 大 家 生 活 幸 福


Download 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医院 朱丽丽 zhulili@fudan.edu.cn 2016年3月16日、23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