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小学生行为问题/疾病的 发现与干预 刘 晓 副主任医师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小学生行为问题/疾病的 发现与干预 刘 晓 副主任医师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学生行为问题/疾病的 发现与干预 刘 晓 副主任医师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ADHD是儿科领域的热点问题, 涉及面广,发育行为儿科、儿保、心理科、精神科、神经科

2 病例1 患儿 7岁1个月 多动。家长诉其一直多动,“一刻不停”。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筋。做事拖沓,作业需要监督,反应快。文具用品常常丢失。话多,喜欢抢话头,在家易发脾气。现上小学一年级,成绩中下,常受老师批评,朋友多,同学关系好。 生产史、过去史无异常。 生活在大家庭,亲戚中同龄儿多,有离异家庭儿童,互相影响明显,家庭规则十分宽松。母亲带养,口头批评多。 PE:在诊室小动作多。对母亲的评价不满,顶嘴。无特殊面容,心肺腹(-)。

3 诊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型)

4 什么是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的综合征。 患儿的自我控制出现问题
注意范围 情绪的自我控制 活动水平

5 为什么会患ADHD? 原因 大脑发育不完善 神经递质失衡 不是因为 家长疏于管教 孩子太过调皮捣蛋

6 多少人患有ADHD? 学龄儿童5% 成人2.5% 男:女=4-9:1 发病率很高 3-5% 慢性的

7 ADHD有什么表现? 3 种类型 注意缺陷型 多动冲动型 混合型 多动症孩子表现一样吗?

8 发育阶段 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少年期 成人 ADHD临床表现 兴奋少眠,饮食排便无规律,易激惹, 来回奔跑,跳上跳下,过度攀爬,经常磕磕碰碰 玩具散乱,不能坐下来听故事或做游戏,参与事情过多,游戏不讲规则,不与同伴合作,好发脾气。 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作业拖拉,常忘带学习用品,忘记学校要求或作业,常扰乱别人,抢占别人的东西 不受同学欢迎→自尊心↓ 学习↓ →更多不良行为 冒犯别人,多动症状减少或被坐立不安替代. 攻击行为、过失行为多,情绪易波动,说谎,反社会行为,少年犯罪 残留若干症状,但社会功能正常;接受教育、寻找职业或人际交往困难;注意易转移、好冲动、情感易爆发;经常与人争执

9 怎样诊断ADHD?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理测试(重点) 智力测试 行为测试(需要家长和教师分别评估)

10 6/9 1. 注意缺陷型:有下列6项以上,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
① 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发生粗心所致的错误。 ② 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注意往往难以持久。 ③ 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④ 往往不能听从教导以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并非因为对立行为或不理解教导)。 ⑤ 往往难以完成作业或活动。 ⑥ 往往逃学、不喜欢或不愿意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业,如做功课或家务。 ⑦ 往往遗漏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家庭作业、铅笔或其他学习工具。 ⑧ 往往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⑨ 往往遗忘日常活动。 6/9

11 6/9 2. 多动-冲动型:有下列6项以上,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
① 手或足往往有很多小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 ② 往往在教室里,或在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 ③ 往往在不合适场合过多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可能只是坐立不安的主观感觉)。 ④ 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 ⑤ 往往一刻不停地活动,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他。 ⑥ 往往讲话过多。 ⑦ 往往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 ⑧ 往往难以静等轮换。 ⑨ 往往在他人讲话或游戏时予以打断或插嘴。 6/9

12 ADHD的干预 药物治疗——医生 教育干预——教师+ 家长 行为干预——家长+ 教师 其他

13 治疗前提 建立良好关系 实现有效沟通 保持平静 避免冲突 教育干预 教师:理解ADHD,严格而宽容,要求明确,动静结合,善于赞赏和暗示 班级:小班化 学习辅导:发现问题,修正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弥补差距,扬长避短

14 ADHD的优势 创造力强、精力充沛、热情开朗 企业家 政治家 演员 销售人员 正确看待ADHD!

15 病例2 复诊病人。 进诊室后大声、单调地说“张医生你好!”医生微笑了,但他并没有看她的脸,而是看着医生头发说:你的头发白了,你是老年人。医生问:你今天为什么来医院?他说,我来看张医生。我看完了天文学,我告诉你。。。(讲了10分钟,被打断后会重新讲。)医生问:你孤独吗?我不孤独,自己玩挺开心。我不喜欢同学打扰我,人多很烦 。 小学5年级。喜欢科学书籍,记忆很好,数学好,语文很差。从不做语文作业。体育差,动作协调性不好。很喜欢用脸接触东西。同学关系淡,说不全同学名字,参加集体活动很被动。同学觉得他“怪”,老师反映“不合群”。 生产史无异常。 体检:无特殊面容。面容俊秀。目光对视差。

16 什么是孤独症? A社交障碍 B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 重复刻板的行为语言 刻板地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行为模式 兴趣狭窄 感觉过敏或迟钝

17 孤独症有多少 1985年前认为是罕见病,患病率2-4/万 2000年以来各国报道患病率急剧上升 2012年,美国1.13%,其中男童1/70
2009年,英国1.57%, 2009年,日本1.6% 2011年,韩国2.6% 最新数据是1/68 儿童患孤独症人数超过儿童癌症、糖尿病、艾滋病三者的总和, 是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病症

18 孤独症后果 重度患者会造成终身残疾 轻度患者成年后会出现严重情绪障碍和反社会行为 金. 皮克 赵承熙 18 18

19 孤独症儿童的智力 30%-50%儿童智力落后,半数以上正常超常 优秀机械记忆力 音乐、绘画和艺术能力
科学领域的兴趣和能力,少数在某一或几方面有特殊能力 智障学者 智力正常范围内儿童智力结构显著异常

20 ASD的治疗 1987年Lovaas发表文章,介绍他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孤独症19例,其中9例恢复正常学习能力,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孤独症教育训练治疗,显著改变了孤独症的预后。

21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 高强度长期科学系统训练 社交、认知、行为、情绪为重点原则 中重度患儿早期强调1:1师生比例
根据评估制订个体化训练计划 别让孩子独自闲着 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对 家庭训练非常重要

22 其他常见的小学生行为障碍

23 品行障碍 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行为,当发展到极端时,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如: 过分好斗/霸道 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
严重破坏财物 纵火 偷窃 反复说谎 逃学或离家出走 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 对抗性挑衅行为 长期的严重违拗

24 对立违抗性障碍 多见于10岁以下。 品行已超过一般儿童的行为变异范围。
主要为明显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但没有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社会性紊乱或攻击行为。 不是严重的调皮捣蛋或淘气

25 小结 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起病于儿童期 各个年龄期表现有变化,有差异 与主观捣蛋不听话无关 家庭教育不是直接原因
校医的职责:尽早发现,及时送医,以改善预后

26 谢谢关注


Download ppt "小学生行为问题/疾病的 发现与干预 刘 晓 副主任医师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