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标 准》解 读 江苏教育学院外语系 曹亚民 2005年8月14日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 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当年9月,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实验进一步扩大,全国 近500个县区,江苏有54个县区开展了实验。03年4月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教社出版,对01年《课程标准》中高中部分作了修改。在小学和初中全面实验的基础上,广东、海南、宁夏和山东四省率先对高中《课标》进行了实验。江苏省将于2005年暑后开始对高中《课标》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实验。新课程已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以实行新课程标准为标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
I.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II.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4
I.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一.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 《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比较
5
一.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1.课程总体目标上 2. 教学观念上 3. 教学模式与方法上 4. 课程评价上 5. 教育技术上 6. 研究焦点上
6
1.课程总体目标上 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全人教育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目标上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7
2.教学观念上 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和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
8
3.教学模式与方法上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两人、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4.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转变,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10
5.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开发与有效利 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11
6.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外语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训。
12
二. 《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比较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三个阶
段: :先后4个大纲,建国以后第一个 自始至终完整实施了的大纲。 :先后5个大纲,体现了科学、 规范、开放、完整的原则。 2000--至今:课程标准,“先实践,后推广”, 2001年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2002年全国500个 县区,江苏54个县区;逐年扩大实验范围;2005年 来年江苏省高中开始试行新课标。
13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curriculum) 广义上: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狭义上:与“教学大纲”大致相同,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规定教学目标(defining objectives),2)决定教学内容(determining contents),3)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进程(indicating some sort of sequence or progression)。 教学大纲(syllabus) 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以及选材和排序的原则等,是更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指导性文字(a more detailed and operational statemen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lements)。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涵盖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两层内容:理念、性质、功能、目标(总体与分级)、内容、方法、实施建议等。比以往的“大纲”理论基础更深,结构更全面,内容更广泛,指导性更强。
14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组成 第一部分: 前言: 课程性质、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确定了分级目标
第一部分: 前言: 课程性质、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确定了分级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标准的主体): 对五个方面的 内容目标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附录: 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 话题项目表,词汇表
15
II.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 二.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
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6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 1.国际国内基础教育改革。 · 许多国家进行大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 · 我国社会发展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素质更高、 更多样化的要求:升学、就业、改革开放带来 的多元文化等的要求。 2.原有的高中英语课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不能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3.原有的高中英语教育理念落后,受应试教育影 响太深;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不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4.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 教学、忽视了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17
5. 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 方式,不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不利于学 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6
5.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 方式,不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不利于学 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6.原有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的评价,忽视对语言能力的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甄别作用,而忽视评价的其他功能, 特别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未能充分体现高中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
18
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 1. 语言观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 工具性---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 · 人文性---语言本身的人文内涵、语言与人 的思维以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2)外语学习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 外语学习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有利于心智 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为不同的语言能够促进不同思维的发展,使 学生的思维发展得更加成熟; · 用外语进行交流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中公 民必备的技能之一。
19
2. 英语学习观 如何使外语学习更有效。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 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 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 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 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 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流的能力; 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20
3. 语言教学观 1)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语言教学观指的是教师对教 学要达到什么样目标以及如何教学的认识,受语 言学习观的影响。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 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学生从学第一个 词、第一句话开始,就开始学习语言知识,发展 语言技能了。英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 是发展技能的过程。知识和技能都是语言教学的 内容,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
21
2)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的结合。《课程标准》将 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 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综合描述。这说明 《课程标准》既设置了语言目标,也设置了非语 言目标,即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的非语言结果。二 者的结合,对学生进行全人的教育。坚持“面向 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的核心思想,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和其它各 学科共同构建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还 要使每个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英语或其它外语的能 力。
22
3)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课程标准》列出了不同阶 段的语言知识项目和语言技能目标以及非语言目 标,说明《课程标准》是重视结果的。 《课程 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强调学习过程 的语言教学途径,并设置了一些过程性目标,如 分析、反思、讨论、决策、解释、合作等方面的 能力,说明《课程标准》是强调学习过程的。
23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评价是英语课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 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 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 监控。这既可以使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的进步与成 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 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克服一 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两种评价方式有 机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24
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25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学 生的素质发展为基本出发,对学生进行全人的 教育。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学 生的素质发展为基本出发,对学生进行全人的 教育。
26
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综合行为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的。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了教师角色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7
by H. Gardner, Harvard University psychologist
多元智力理论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by H. Gardner, Harvard University psychologist 言语/语言智力(verbal/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视觉/空间关系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力(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人际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我反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然观察者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28
Howard Gardner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1. 智力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 定价值的能力; 2. 智力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3. 智力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
29
Howard Gardner 认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 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多元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的发展出来。而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教学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主旨。
30
教师的责任要尽一切可能分析学习者的需求(make analysis of learners’ needs in every possible way), 要分析即时需求和未来需求(immediate needs and future needs),尤其是在某一群体中的需求,明确语言教学的要求(language education aims),确定课程教学的阶段目标(goals)和具体目标(objectives)以及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课标》规定的目标。教师应当探索和采取有效的满足学生需求的措施,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enabling condition)。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使学生真正地聪明起来,提高学习效果。
31
·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对学生的自发性启 动(student’s initiation)给予积极的肯定与引导, 从而引 发出正确的反应。 ·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现有的语言使用能力和交际能 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与和学习的机会和语言习 得的机会。 · 营造宽容、友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 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 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为他们提供有力的语言支 持,不仅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而且还要为他们分担困难提供心理和情绪上的支 持。
32
· 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能做出恰当的在线决定(online
decision)。通常,课堂交际的模式是“教师启动 (teacher’s initiation)---学生反应(students’ response) ---教师评价(teacher’s evaluation)”。但是在教学过 程中常会出现学生不回应教师的启动而代之以自行 启动,或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对这类情况应 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应变措施,由微观调控转 变为宏观指导,引导课堂交际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33
2. 建立以能力为目标的分级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
2. 建立以能力为目标的分级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 九级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 八级 高中生设计的目标 (词汇 ) 七级 高中毕业必须达到的要求(词汇2500左右) 六级 五级 九年级结束时的要求(词汇 ) 四级 三级 二级 六年级结束时的要求 一级
34
高中英语课程结构 级别 必修课程 (10学分) 选修课程 系列I 顺序选修课程 系列II 任意选修课程 模块名称 学分 语 言 知 识 与
周学时 学分 语 言 知 识 与 技 能 类 应 用 欣 赏 九级 八级 七级 六级 英语11 4 2 英语10 英语9 英语8 英语7 英语6 英语5 英语4 英语3 英语2 英语1 义务教育阶段一---五级
35
C系列课程(供选择开设的任意选修模块):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结 构 A系列:必修课程 B系列:顺序选修课程 C系列:任意选修课程 综合英语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 阅读与表达 语言应用类、欣赏类 C系列课程(供选择开设的任意选修模块):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 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 2. 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 英语、初级经贸英语。 3. 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 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
36
课程设计思路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 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 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多 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 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学科学习,也为学生规划 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 必修和选修课程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形成,满 足学生的个人需求。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内容应该 相辅相成。
37
必修课程 含综合英语和阅读与表达,共10个学分, 按模块1---5(即英语1---英语5)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 36学时(每周4学时)。修满10个必修学分,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即达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学生在学校必修课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自主选修高中阶段其它的选修课程。
38
选修课程 两个系列: B系列的课程:含综合英语和阅读与表达,在必修课程模块1--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共6个模块(即英语6---英语11),每个模块2个学分。完成英语模块英语6---英语8的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模块9---英语11的学习,可以达到九级目标要求。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8,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模块9—11。 C系列的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分为三类,即语言知识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次序。现阶段各学校各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2个模块。并创造条件尽快开始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39
高中英语课程按水平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等级,水平等级与年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逐级申请参加七至九级之间各级别的考试。
40
3.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 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
3.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 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 《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学习方式,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 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开展模拟真实的交际活动,完成任务。
41
Careful learning in the formal environment (classroom) Subconscious acquisition in the informal environment (real world)
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中的自主性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产生了多种定义:学习自主性 (Learner Autonomy)、自主 性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独立学习/自学 (Independent Learning)、 学习者自控教学 (Learner-Controlled Instruction)、 非传统型学习 (Non-Traditional Learning)、开放式学 习 (Open Learning)、参与式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自我为导向的学习 (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组织的学习 (Self-Organized Study) 自我计划的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学 (Self- Teaching)、自我接触 (Self-Access)等。
43
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主要成分包括: 1)态度(attitude)。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 对待自己的学习,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 投身于学习; 2)能力(capacity)。学习者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和学 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环境(environment)。学习者应该被给予大量的机 会去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没有外部的 环境,如老师、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料,特别是在 培养自主学习的初级阶段,实现前两项是不可能 的。无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44
4. 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 知识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 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意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5
Edward Anthony (1963) Wang Cairen(王才仁) (1998) Methodology(教学法) Approach(途径) Approach(途径) Method(方法) Strategy(策略) Technique(技巧) Method(方法) Technique(技巧)
46
经典的模式“3P”Model: Presentation(讲授)---
Practice(操练)---Production(产出) 五步教学法 “5-step”Approach: Revision(复习) --- 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实践)--- Drill(操练)---Consolidation(巩固) 利用折衷的教学方法(Eclectic method), 确定较为固定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探索新的教学路子。
47
通常的课堂交际的模式是:重知识的传授---“单行线”:教师启动(teacher’s initiation)
---学生反应 (students’ response) ---教师评价 (teacher’s evaluation) 新课程标准强调交互式教学,学生在互动、开放和创 造中表现自己—对教师的挑战: 学生的自发性启动(student’s initiation) ---在线决定 (online decision) ---灵活性(flexibility)
48
交互式和交际性语言教学模式是目前在我国外语课堂教学中比较流行的趋势。它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交流和思想沟通。课堂交际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完成的质量。教师应当尽一切可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课堂活动中用英语与教师和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培养自己用英语得体地交际的能力
49
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把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能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
50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可以溯源于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认知心理学说。较早提出任务型教学的David Nunan在他的专著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一书中指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Nunan提出,任务型教学的步骤一般从以理解为主的活动过渡到有控制的产出活动,最后进行具有真实意义的交际活动。这是我们设计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51
“任务型”的教学(Task based teaching/ instruction)是一种以完成预设任务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利用教师所给的语言信息,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的成果。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52
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贴近现实生活实际,活动 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 式要尽量真实(即 authentic),真实性(Authenticity) 是交互式和交际性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 3)任务应设计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语 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是密切相连的,教师 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 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 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 强对我国文化的理解,用英语宣传我国文化,发 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53
4)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用 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 使用能力。 5)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用英语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综合使用语言能力 。 6)完成任务一般要有一个具体成果,活动应积极促 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 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 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4
任务型教学活动建议 1)采访活动:设问采访,统计分析,报告全班。 2)互动式语言学习活动:分组完成具体任务,调查、 分析和解决问题。 3)文化学习活动:分组选择文化专题,搜集图片信息 获取信息,做成小册子或报告,向全班展示。 4)合作学习活动:确定任务,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各尽 所能,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5)集体献策(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确定一个主题, 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寻求答案,如, What are the best ways for schools to test the students’ real ability? 6)反思活动: 学完一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发展, 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
55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为要实施任务型的教学,教师要加强教法和学法的研究,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学生认知规律,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56
5. 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1) 终结性评价的基本特点 · 终结性评价包括学期考核、学段考核和毕业考核, 一般采用考试的形式等。 · 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 · 考试的目的和试题设计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应级 别目标相符;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相适应。 · 通过理解与表达的任务来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 能力。 · 对语言技能的评价,一般以听、说、读、写各项技能 单独分别设计题目,但注意体现技能的综合性。
57
2) 综合评价的基本特点 ·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和个体内发展不均衡性,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 多样化。 · 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 · 关注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 价中心的转移。
58
·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 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3) 评价方式与方法 ·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 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 教师点评 Teacher assessment · 学生自评 Self-assessment · 学生互评 peer assessment · 小组评价 Group assessment · 教师观察、与学生交流 Teacher observation, conferencing with the students · 学习档案夹 Portfolio evaluation · 学生学习合同 Study contract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59
4)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与反思性
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 )和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紧密相连。 反思教学强调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结 果”上面,而应注意教学的“过程”,要以多种 形式对教学行为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循环反 复的程序是: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 思。通过反思认识过程,最终改变过程。
60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三个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转变。 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三个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转变。 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全人教育目标的转变; 从升学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从重语言知识的传 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 从单纯的教师(teacher)向教师-研究者(teacher researcher) 转变;从教学的统治者(dominator)转变 为教学的设计者(designer) 、参与者(participant)、 组织者(organizer) 和指导者(instructor)。 从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red)向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centred)变。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1
结束语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任务和学习方法进行了全面地论述,对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编写与使用提出了实施建议。目标和任务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 要贯彻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必须认真学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充分认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准确把握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标准,以保证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思想品德、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模式、发展意向等多方面提出了挑战。我们要在帮助学生多元发展的同时,加强自己的专业的多元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适应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62
再 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