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

3 考纲解读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古代东西方先哲: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历史贡献及对历史的影响。 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历史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凯末尔、孙中山、甘地;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的主要活动,评价他们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3.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4.从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言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 突破策略 1.专题梳理基础:分成小专题梳理主干知识,归纳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及活动。如分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东西方先哲、欧美时代的资产阶级杰出人物、亚洲觉醒中的三位先驱、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等五个小专题进行梳理。分析比如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和杰出贡献的异同点。 2.客观公正评价: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将历史人物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联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5 3.热点综述思考:适当联系社会现实,如和谐社会稳定、关注民生、中华民族复兴、科技创新与发展等,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同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从历史中思考现实现象,追溯历史的渊源。

6

7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秦始皇 秦朝——封建社会初期 (1)完成统一大业;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 (1)繁重役税;(2)严刑酷法;(3)焚书坑儒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唐太宗 唐朝——封建社会盛期 (1)制度调整;(2)善于用人;(3) 统治开明;(4)“贞观之治” 晚年骄奢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康熙帝 清朝——封建社会后期 (1)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达赖、班禅);(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1)设文字狱;(2)实行闭关政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康乾盛世”

8 点拨提升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9 二、古代东西方先哲 1.孔子 (1)政治思想 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思想影响 ①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10 2.柏拉图 (1)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2)政治思想 ①《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11 (1)态度:治学严谨。 (2)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3)成就 ①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三类。 ②提出“三段论”。 ③提出法治优于人治。 ④提出“中庸”伦理学理论。
3.亚里士多德

12 点拨提升 东西方“中庸”思想的不同点:(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4)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两者有很大区别。

13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以实际行动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 局限 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妥协,保留了黑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4 点拨提升 分阶段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前期:①目的: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②性质:正义战争。③意义: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加速欧洲各国的历史变革。 (2)后期:①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②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③结果: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对外侵略战争给被奴役地区人民带去了灾难,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15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1)贡献 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16 (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 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2.甘地

17 (1)贡献 ①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和国成立。 ②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③凯末尔主义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 (2)评价: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者,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其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3.凯末尔

18 点拨提升 认识甘地思想及活动的局限性 甘地是印度的民族英雄,其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要注意分析。(1)政治: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2)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3)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19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 (1)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 论。 (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3)恩格斯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0 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21 3.毛泽东、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1)毛泽东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②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2 点拨提升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3 六、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李时珍 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救死扶伤, 态度严谨, 锲而不舍 詹天佑 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热爱祖国、 不畏艰难、 勇于创造 李四光 (1)创立地质力学; (2)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3)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24 牛顿 (1)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 “近代科学之父” 勤奋探索、 勇攀高峰、 追求科学 爱因 斯坦 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二十世纪的科学伟人 科学创新、 实事求是、 崇尚真理、 勤于思考、 甘于奉献

25 点拨提升 从科学家的事迹可以看出,科学成果的取得需要有刻苦进取的精神,还要有静下心来研究学问的心态,科学容不得马虎,不严谨的态度不符合治学的规律。

26

27 考向一 中国古代政治家的评价 典题例证 【典例1】 (2012·福建文综,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考向一 中国古代政治家的评价 典题例证 【典例1】 (2012·福建文综,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28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29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康熙帝统一和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是福建高考分省命题中嵌入地方历史的具体表现。第(1)问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统一台湾的时代背景,再结合材料二信息指出中央政府加强管辖台湾的意图。第(2)问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在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从加强闽台交流和促进台湾发展的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 (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和教育发展。

30 备考点拨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一个长效社会热点。评价历史人物对于国家统一所作的贡献,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命题点。如2012年福建文综第41题对清康熙帝有效管理台湾的考查;2011年天津文综第26题对秦始皇、康熙帝、2010年江苏单科第25题对康熙帝收复台湾的考查就是典型的例证,今后将逐渐加大考查的力度,仍可能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角度考查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实行的措施。

31 提升必备 ■ 中国古代政治家的贡献 1.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政治上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2.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怀柔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这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32 3. 康熙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通过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叛准噶尔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抗击沙俄侵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主权,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定型。 4.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秦朝大一统国家的创建、盛唐气象和“康乾盛世”是中华文明继承、繁盛的关键阶段。这三个鼎盛时期的形成与出现,尽管有着诸多的社会历史原因,但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三位历史人物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33 考向二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评价 典题例证 【典例2】 (2011·福建文综,4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考向二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评价 典题例证 【典例2】 (2011·福建文综,4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34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

35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及统治期间活动评价认识。第(1)问法国大革命的行政和社会原则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其原因结合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的性质分析。第(2)问评价观点要根据材料二概括,观点评析可以从继承性、革命性、理论基础等方面概括分析。 答案 (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原因: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36 备考点拨 领袖人物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社会的进步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近代欧美亚资产阶级时代的领袖人物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活动、影响及评价是高考的重点。如2011年福建第41题对拿破仑统治时期的考查;2010年福建文综第41题、2009年江苏历史第25题对甘地思想评价的考查;2009年宁夏辽宁第44题对孙中山的的考查、福建第41题有关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理解认识的考查等。命题多集中在近代部分。平时复习需注意从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运用正确的史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37 提升必备 ■ 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评价 1.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38 2.对华盛顿的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建立起民主的联邦共和国,颁布1787年宪法;捍卫民主、不迷恋个人权力的人格风范,华盛顿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共和政体,尤其是其主张只任两届总统、主动放弃权力的做法。华盛顿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为此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39 3.对拿破仑的评价: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4.对孙中山的评价: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追求“民主”、“自由”,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 5.对甘地的评价:甘地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创立了非暴力理论,不仅是印度人民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0 考向三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典题例证
考向三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典题例证 【典例3】 (2012·海南单科,32)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 “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

41 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

42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宋金关系,即抗金斗争,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从战场形势、战争结果以及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角度作答;第(2)问作为主要从作战的战略战术等角度作答。 答案 (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

43 备考点拨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有正确的史观和评价方法,不仅要有标准,而且还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如2012年海南单科第32题对北宋虞允文采石之战的评价、新课标全国卷第48题对道光帝禁烟的评价;2011年全国课标第48题对钱玄同思想主张的评价认识;2010年全国课标版第47题属于一道典型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的题目等。其实,每年高考对人物评价的命题或多或少的涉及这个考查角度。平时在复习中,在梳理人物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强化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学科能力。

44 提升必备 ■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评价的方法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2)确定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45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 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是看其历史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分清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3)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4)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关系。 2.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46

47 一、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 1.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中庸亦被称为中行、中道,它源自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整理成为儒家思想重要概念。《中庸》已经形成一套精细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8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里,中庸也居于核心的位置,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以“善”字来论,是指人的情感和行为的中庸状态,亦即至善。中庸不是折衷主义,它只在德性的意义上使用。中庸以适度为原则,它不容易达到,必须依靠人的理性不断地去追求。 3.两者的区别:(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相对来说,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说是种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则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可说是性情中庸。

49 (2)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所以,要想实现好的德性,实现中庸,就得注重习惯的作用,在日常行为中积累达到。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先天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所以,只要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修养,就能逐渐体认自身本有的德性,从而实现中庸之道。 (3)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一种自愿的德性,只有行为主体的自愿行为才可能称得上是种德性,强调意志自由在实现中庸过程中的作用;孔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其中庸更大程度上可说是种自觉的中庸。

50 4.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同,因此,两人在实践的追求上也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选择观在实践上走向了在尊重个人意志自由的基础之上寻求社会公正的理论探索之路,主张建立一个法治社会,为西方建立法制和民主制度社会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2)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实践上最终走向了要求个人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必须有利于正统礼教伦理所要求的维护宗法统治秩序和达到社会和谐的道路,力图实现一种德治社会。

51 【模拟训练1】 (2012·武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52 请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述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 第(1)问要从孔子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则材料是从阶级立场,第二则材料是辩证的观点。第(3)问注意从通用的评判标准回答。

53 答案 (1)他对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倡有教无类;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法、一分为二法。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辩证,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54 二、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和活动的评价 1.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欧洲工人运动,吸取19世纪的优秀理论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理论,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2.列宁: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创立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创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理论,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重大发展和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55 3.毛泽东: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初期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4.邓小平: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0世纪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参加了民主革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56 【模拟训练2】 (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研测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他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 ——《广州日报》

57 材料二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三 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58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俄国人民为什么推举列宁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怎样多次挽救中国革命的? (4)简要指出列宁、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59 解析 第(1)问要从理论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方面来回答。第(2)问从列宁的政治、经济贡献方面回答。第(3)问从革命的道路及对革命的有益指导方面回答。第(4)问从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原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 (2)原因: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态度:继承发展;实事求是。

60 1.特征 (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力学体系的数学化。主要运用他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这种数学化源于自然界内在的数学关系。 2.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质之上。在牛顿力学中,存在着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这种绝对的时空观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但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微观世界中的粒子。 三、牛顿力学体系的特征、局限性及其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61 3.关系:(1)牛顿以天体运动和物体运动的规律为基础,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它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 (2)爱因斯坦在新的力学与电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在内的范围更为广阔的物质运动规律。他的理论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质,又适用于高速运动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物质。 (3)爱因斯坦不仅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而且提出了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哲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并不是说,牛顿力学的光辉由此被抹掉,相反,牛顿力学的理论、牛顿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仍然在广阔的领域发挥着指导作用。

62 【模拟训练3】 (2012·西安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

63 材料二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64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概括他们取得科学成就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凯恩斯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解析 第(1)问要从相同科技领域的继承与发展角度分析。第(2)问从两位科学家科研活动的表现方面回答。

65 答案 (1)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 (2)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是科学家,也是迷信者;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 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Download ppt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