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教 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教 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教 育

2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说 (二)心理起源说 (三)劳动起源说

3 (一)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等。 勒图尔诺( )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并证明教育在人类出现之前即已经存在,不只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他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4 沛西·能(1987~1994)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即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5 评价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它的提出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向科学解释方向发展。 但是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混淆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6 (二)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7 评价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淡化了教育的生物性,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奠定了教育必须具备心理前提的理论。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 孟禄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如果教育是依赖于儿童的模仿本能,就使得教育者无用武之地。

8 (三)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是,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9 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育与生产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生产性) 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10 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不仅有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11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地域和民族不同,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继承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甚至各地区的教育就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12 教育的发展阶段,主要是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的。根据社会发展的五种生产关系,将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因而相应地也就有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五种不同性质的教育。 以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为标准来划分,将社会划分为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小生产的古代社会和以使用现代机器为标志的大生产的现代社会,教育也就相应地分为古代社会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两个主要发展阶段。

13 原始社会教育 教育的发展历程 奴隶社会教育 古代教育 封建社会教育 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社会主义 社会教育

14 原始社会教育主要特点: 教育的非独立性: 原始社会的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教育活动是在共同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15 奴隶社会教育主要特点: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所享有。 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
中国古代有“学在官府”之说;学校已有庠、序、校、学等不同级别和不同性质的名称;“六艺”为主要学习内容。 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主要以雅典(学习哲学、文法、修辞即所谓“三艺”)和斯巴达(学习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即合称为“五项竞技”)的教育为代表。

16 古代雅典儿童在学校学习 儿童阶段:文法学校,或者音乐学校; 十二三岁:体操学校,接受专门的体育训练;
十六岁:大部分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少数贵族子弟可进入国家办的体育馆学习,接受高一级的体育训练,兼学一些文化知识,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 十八岁:就成为青丁,可自愿地接受专门的军事训练; 二十岁:经过一定的仪式,遂成为一名正式的公民。 古代雅典儿童在学校学习

17 斯巴达城遗址 斯巴达长老检视婴儿

18 封建社会教育主要特点: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不同身份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
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和书院等多种形式;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影响最大;全社会盛行“学而优则仕” 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19 律学、书学和算学: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和通律学、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
唐朝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即: 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太学: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四门学: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律学、书学和算学: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和通律学、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 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专收 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儿子

20 中世纪的僧侣学校 教会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1”解释为唯一的上帝;“2”意味着耶稣基督具有神性和人性两重性格;“3”是比喻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4”是指四个福音传道者,等等

21 骑士教育产生于9世纪的后半期,至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发展到高峰,14世纪开始衰落,到16世纪,骑士教育便完全消失。
形式是家庭教育,即都是在封建领主的家庭里进行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1)家庭教育时期(出生—7、8岁) (2)侍童教育时期(9岁—14、15岁) (3)骑士侍从时期(14岁—21岁) 年满21岁,举行授与骑士的隆重仪式

22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主要特点: 从教育制度、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普及义务教育 实施班级授课的集体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内容和手段
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23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主要特点: 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实现了教育的统一性 学校完全脱离宗教的控制,实现了教育的非宗教性

24 三、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5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对教育功能类型的划分,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26 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种培养 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构成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27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严格地说,它不是教育自身的功能,而是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生活而发生的功能。但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性质所制约。

28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比重不同。

29 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30 (三)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31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使一个生物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人。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32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33 (1)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是通过知识经验的传授而促进人的发展的,促进人的发展虽然上教育的终极目的,但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人获得了谋生的本领。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必须要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而且对教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

34 (2)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并非指为了达到外在目的而受教育,而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35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案例 有一次,女儿的语文作业出了两处错误。“题目要求,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一个题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了“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另一个题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 如“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捉蝴蝶。老师的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若有同学的答案是“庄稼丰收了”老师就判错。 邹静之:《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女儿的作业》

36 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存学校管理模式,只能教会学生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表现在: 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存学校管理模式,只能教会学生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37 (四)教育的社会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38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教育对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表现得更直接,在当代也更为突出。 生产力发展达到高度科学技术化后,经济的发展就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智力的积累与发展,可以说,人口质量成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因此,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9 2000年资料表明,我国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国际水平3年,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分布重心偏低,大专及以上人口3611万人,高中和中专为11146万人,初中为33961万人,小学为35701万人。文盲人口0.85亿,仍是世界文盲大国。小学入学率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中学入学率相差较大,大学毛入学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同期发达国家从业人员中大学学历的比例接近20%,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超过30%。

40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1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再生产科学技术; 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42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的就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43 四、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属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凡属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44 第二节 现 代 教 育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王策三教授在《现代教育论》一书中把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十点: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义日渐扩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5 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 教育社会地位逐步发展根本变化; 不断改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

46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现代教育的革命性。
石中英博士在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一章中,将现代教育的特征概括为七点: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现代教育的革命性。

47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民主性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平等性上。 (三)科学性
(一)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民主性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平等性上。 (三)科学性 现代教育从内容到手段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革新性

48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一)贯彻“三个面向” (二)实施“科教兴国” (三)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重心环节,为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开拓思想、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49 (一)贯彻“三个面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①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教育自身现代化(教育设施、手段先进;制度、体制进步;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50 教育要面向世界: ①改革发展不仅着眼中国,而且要放眼世界 ②要求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公民 ③结合国情,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 教育要面向未来: 教育不仅考虑当前,还要着眼未来,具有超前性、预见性

51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52 素质教育三要义是什么? 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53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因材施教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

54 当前对素质教育有哪些误解? (1)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2)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
 当前对素质教育有哪些误解? (1)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2)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 (3)认为改革与素质教育划等号; (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教育,把素质教育当成“灵丹妙药”。

55 第三节 小 学 教 育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56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57 2001年广东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开展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试点;
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就不断巩固和提高2002年的96.2%提高到2005年的97.15%;初中三年保留率从2002年的91.15%提高到2005年的93.14%; 2005年广东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上一年的30%上升为30.6%。

58 根据测算,全省享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960万学生中,小学生约为668万人,初中生约为292万人,免杂费金额约为31亿元;
将非农户口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下岗职工、伤残复退军人、单亲家庭子女和孤儿,一并列入省实施免费教育范围; 在城市义务教育方面,经济发达的佛山、东莞等市,今年已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收本市户籍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让城乡孩子同时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59 新义务教育法三大特征: 公益性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统一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义务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60 新义务教育法六大亮点: 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以法律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法律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将受罚
立法明确实施素质教育 保障校园安全写进法律

61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广义: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
狭义: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尤其注重对女童教育、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残疾儿童的教育的特殊关注,并予以保证。) (二)义务性(强制性) (三)全面性

62 三、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表现特点 (二)小学教育阶段发生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 1、游戏 学习
1、游戏 学习 2、个体、群体活动 集体活动 3、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

63 (三)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具体表现 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64 复习思考题: 1、历史上有哪几种教育起源论?谈谈你的这些观点的看法? 2、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析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列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4、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5、试阐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6、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65 学用结合:运用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下面事件
新疆,你怎么了? 前几年,有报道新疆某厂因把“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而丢了一百万;又有印刷厂将“驼峰”错印成“驴蜂”又仍掉了几百万。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的困难,使棉花销路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人会操作。一些人对新疆的企业考察后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上一流的,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不合格。(选自《教育学基础》)

66 免学费,低收入家庭学生午餐免费,有的州轮流使用免费教科书 朝鲜 11 免学费,轮流使用免费教科书、免校服、伙食费用 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
国家 义务教育年限 相关措施及实施范围 以色列 13 免学费 文莱、新西兰 12 免学费,免费教科书 比利时、英国、荷兰 美国 免学费,低收入家庭学生午餐免费,有的州轮流使用免费教科书 朝鲜 11 免学费,轮流使用免费教科书、免校服、伙食费用 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 法国 10 免学费,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补贴交通和午餐 俄罗斯 免学费,贫困学生全部/部分免教科书费,提供交通/住宿


Download ppt "第一章 教 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