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由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引发的伦理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由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引发的伦理思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由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引发的伦理思考
尊重自然 以人为本 ——由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引发的伦理思考

2 小组成员 王君一:确立课题主题,召集讨论,制作PPT 姜晓琦:人物采访,撰写人物访谈稿,展示答辩 赵荪翔:设计问卷,整理问卷数据
孟 奕:查找资料,撰写课题报告

3 课题背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上的不断突破,转基因食品作为高新技术下的成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商场的货架上,人们的餐桌上,都不难发现它们的影子,如:抗虫的蔬菜,能增强抵抗力的水果等等。在观念上,人民从一开始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到开始慢慢接受这项技术,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也在不断的扩大之中。

4 如今,转基因技术又一次突破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水平,科学家已成功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从而得到了具有“人乳成分”的鲜奶。并且这项技术已在中国得到了成功研制,在天津已有70头导入了人α乳清蛋白基因的克隆牛得到了完全培育,其所产牛奶具备了人乳的部分营养成分,而“人乳化”牛奶等产品也有望在两年内实现上市销售。

5 ? = 让奶牛产“人乳”,这看似荒诞的构想又一次由科技变为了现实,但是随之而来的又是社会上的一场关于道德伦理争论的轩然大波。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现在连奶牛都能产人乳了那是不是一头奶牛就可以替代了母亲的位置?同时,将人类基因植入动物体内而得到的食品是不是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后果?也是不是超越了人兽间的道德界限?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也是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 =

6 课题引入 关于牛奶“人乳化”所引发的争论实质上是对转基因食品所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新一轮的挑战,是新时代视角下人类对科技使用的重新思考。
“人乳化”牛奶是否应该走入市场? 转基因技术是否应该继续深入?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界限又在哪儿?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7 课题目标 我组成员将以“由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引发的伦理思考”为主要研究主题,首先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牛奶“人乳化”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与人们对其的道德观评价,其次以人物访谈的方式了解在生物技术上“人乳化”牛奶存在的安全问题,再结合应用伦理学有关知识从伦理视角对其进行本质上的剖析,以力求达到最后深化对于转基因技术重新的定位思考。通过本课题,旨在唤起人类对转基因食品的正视,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让转基因食品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8 让我们,细细道来 21 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热门话题。
从1994 年,美国推出第一例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西红柿,让转基因食品开始走进老百姓的餐桌,对转基因食品的激烈争论就从未停止过。

9 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食品不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是安全的,且能扩大人类的生产规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另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基因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是不安全的。并且会引发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以外的伦理道德问题。 孰对孰错,谁也辨不清其中的是非曲折。

10 一 “人乳化”牛奶的社会效应 “人乳化”牛奶的出现一方面为生产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为“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后的牛奶中所含的乳铁蛋白含量是市场上一般牛奶的的20倍以上,且能被人体更为容易地消化吸收”。同时它在市场的普及也将带动其他转基因食品的销路。 另一方面,它对市场的占有也会剥夺消费者选用传统食物的权利,而且由于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转基因技术,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不得而知,同时它也将会成为日后导致一系列社会不满与棘手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源。

11 这都说明了人们已经开始密切关注了这项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索。
要继续深入“人乳化”牛奶的伦理研究就必须先了解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

12 人们是否接受“人乳化”牛奶的普及? 认为其存在哪些潜在的问题? 对于转基因食品所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哪些看法?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调查的

13 问卷调查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调查结果 大部分同学对转基因食品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曾经食用过转基因的食品。并且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自己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并对转基因技术表示宽容与支持。

30 针对该项具体的转基因技术,55%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大家比较集中地认为该项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营养价值较高的母乳大批量的生产,而缺点是集中在该项技术安全方面的考虑,包括最后一个问题上大家觉得问题也会集中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31 调查结论 在“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技术上,人们更偏向于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但也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它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潜在可能。而转因技术比起以前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大部分人认为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转基因是可以被予以支持的。

32 二 “人乳化”牛奶的安全问题分析 由上述调查可见,“人乳化”牛奶的安全性是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俞瑜进行了人物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重点对“人乳化”牛奶的安全问题以及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前景进行了询问。

33 人物访谈 在“人乳化”牛奶的安全问题上,俞瑜副教授认为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因为现在生物技术上有很多药物蛋白都是通过转基因家畜的乳腺产生的,此类技术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转基因牛奶中的各项指标均到达了国际最高水平,其安全性也已通过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确认。 同时通过资料的查找,我们发现早在1993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提出了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即如果某个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大体等同,那么它们是同等安全的。而“人乳化”牛奶也符合了这一标准。 可见,综上所述,有关“人乳化”牛奶的安全性问题人们不必存有太多焦虑。 而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发展前景上,目前在科学上也还没有定论。 俞瑜教授认为,在安全层面来讲,如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验证实验还是非常细致的,从短期来看,其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很小,但长期的累积和间接的效应目前看还很难说。 而在生命伦理层面上,转基因作物比较大的危害在于与野生物种杂交会破坏整个生态环境,进而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物种。 但整体上转基因技术还是应该得到支持的,毕竟在生物工程方面转基因对我们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其带来的利大于弊。 人物访谈

34 访谈结论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与老师一致认为,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上应该进行严密地细化,安全验证实验应得到长期的实施,方可投入生产。
同时经过老师的仔细介绍后我们小组也得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循“有罪推定”的原则,即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先假设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排除如“人乳化”牛奶这些已经由权威机构认证对人体不具有危害的产品之后,对于其他的转基因食品实行科学的检测和严格的监控管理,趋利弊害,确保人类健康。

35 三 “人乳化”牛奶的伦理视角分析 以伦理视角看待“人乳化”牛奶技术,我组认为其主要的争议体现在生命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上。
一方面,“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基因蛋白”使动物拥有了人类基因,违反了自然法则,模糊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 另一方面,转基因生物对于生态系统来说,虽不是新的物种,但是他们把新的性状带进了生态环境之中,势必会给生态系统产生新的压力,产生新的生态结构。

36 1.自然伦理问题 “人乳化”牛奶产生的生命伦理问题,即在人类与动物在道德界限的划分上,是现今大部分转基因产品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学者的研究显示,在中国人们普遍接受转基因食品的程度较高,也没有发生像欧洲国家那样的公然的抵制行动。这是由于民族性和体制的原因、以及转基因食品还未大量普及、人们对转基因技术了解甚少所造成的。

37 因此,在中国因转基因食品所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并未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及反对,我们的调查也同样说明了这点。
而在西方,由于长期受到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以及宗教神学的广泛影响,转基因技术因此也受到了批判,他们认为自然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存在,转基因技术以人为的方式打破了自然完美与和谐,是对上帝的蔑视和玩弄,因而是不道德的。

38 在这一点上,我组认为,既不能刻意回避伦理问题的产生,也不能如西方过于极端地强调维护自然的完美而忽视人类的利益。
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自然的权利,尊重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人类的利益,尊重人类活动的目的。 要把自然的权利和人类的权利结合起从而使自然和人类实现和谐共生。

39 更进一步来说,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生物和无机物之间,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化,人类和自然的其他存在之间同样存在着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种转化是自然存在和演化的方式,没有它,就无所谓自然。 因此,我们何不将包括“人乳化牛奶”的转基因技术同样看作是人类与非人类之间进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一种转化方式呢?

40 2.生态伦理问题 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为人类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必定会给自然造成一定的破坏,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最大化地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的是尊重和关怀的原则。

41 尊重自然,是要将人类置于整个生态环境之中,将人类作为自然不可分割的主体。刻意为追求生产效率而过度发展科技只会破坏自然的整体性,打破生态的整体性,而一旦自然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怀自然,是要清楚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人类所承担的责任,一切以破坏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研究都是应当被废弃的。

42 conclusion 现代人类如想让基因工程真正地为人类服务,就必然要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制约和合理的引导。

43 四 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建议 第一,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范围,对动植物基因引入方面的限制加以规制,加强对进入市场的转基因品种的控制和管理,扩大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知情权等。 这些都将促进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让公众参与讨论,了解和认识新技术的益处、风险和危害,将有效消除转基因给人们带来的内心恐惧,从而促进转基因食品更好地发展。

44 第二,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控制。
转基因动植物会对其他天然动植物产生影响,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为了避免这一生态环境问题,应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转基因动植物进入天然环境中去。同时加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管力度,防止造成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潜在性危害。

45 第三,效仿其他一些国家,要求企业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标识制度是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食品安全制度,对转基因产品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可以作为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检测、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国际化的管理趋势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更严格化的管理。

46 五 总结 科技的进步是为了迎合人类自身的发展,在强调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今天,如何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兼顾自然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维护是如今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是我组进行了课题研究后共同思索下的产物。

47 尊重自然,首要的是指要尊重自然的演化规律,尊重各个生命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衡、和谐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界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它是人类能得以进步的根本基础。
以人为本,意味着人类的生活活动是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因此对人类为了自身目的而进行的干预自然的活动不加分析地进行伦理上的谴责是没有道理的。

48 科技是给人带来幸福的, 只有秉承着正确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49 谢谢~

50 参考文献: 1、毛新志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透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罗天强 《公众接受转基因产品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朱俊林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4、朱俊林《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刘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类健康伦理原则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 6、李平 《论生态伦理视域下的转基因食品》中国农学通报 2009 7、李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8、朱俊林《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2006


Download ppt "——由向奶牛体内植入人乳蛋白基因引发的伦理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