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後現代主義 國二乙S 吳琬婷 國二乙S 胡鎮宇
2
後現代主義文學
3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範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在文藝思想和在創作技巧上,後現代主義文學都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延續和發展。
4
主流學術界曾經不區分「現代」和「後現代」兩個概念,但由於二戰之後文學發展的特徵已經遠超過了傳統的「現代主義」所能涵蓋的範圍,因此將後現代主義文學看作一個獨立的文學思潮,和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並舉。
5
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的發展和延伸,繼承了現代主義反傳統的文學實驗;另外,後現代主義又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叛和決裂,表現了後現代作家偋棄現代主義文學的內容和形式的企圖,因為現代主義以前的文學傳統已不合時宜,連現代主義也在其發展過程中變得日益陳舊。
6
持不同社會、文化立場的學者曾對後現代主義進行過廣泛而深入的爭論,但都無法得出一致的結論。而現在的西方學術界已經普遍達成一個共識,即後現代主義雖然與現代主義有密切的聯繫,卻也是與現代主義有明顯區別的新的文化和藝術思潮。
7
後現代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
8
現代主義是超世的、自戀的,而後現代主義則是入世的、生活化的甚至是消費化的,到了後現代主義階段,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距離正在消失。
9
現代主義建構思想、心靈和歷史的深度;後現代主義則追求深度的平面化,用物象的享樂主義取代了現代主義那種智慧的痛苦與憂鬱。
10
現代主義文學堅守獨立的自我、不可替代的人格和藝術個性,而後現代主義懷疑人類精神史上存在過「中心化的主體」,以及個人主義的自我,甚而宣布「主體的死亡。」,後現代主義的主體和自我已零散化為碎片了。
11
後現代主義特徵
12
後現代主義文學既不是指一個具體的作家或批評家的群體,也不存在被廣泛認同的綱領和宣言,是一種沒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寬容各種不同的標準,主張「持續開發各種差異並為維護差異性的聲譽而努力」。因此,後現代主義文學內部分支流派眾多,各種思潮雜蕪,很多後現代作家和批評家的自我理論體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處。
13
徹底的反傳統 後現代主義文學不僅反「舊的」傳統,對於現代主義文學試圖建立的「新的」傳統也徹底否定。認為文學和藝術應該是建立在對現有秩序的解構基礎之上的,後現代文學不依託任何死去的或活著的理論。在體裁上,對傳統的小說、詩歌和戲劇等形式乃至「敘述」本身進行解構。因此,後現代主義文學是一種「破壞性」的文學,即某種意義上的「反文學」。
14
擯棄所謂的「終極價值」 後現代主義者認為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從話語中派生出來的短暫的產物,不值得「真誠」、「嚴肅」的對待。客觀世界和人自身都被異化了,歷史失去了方向和意義,社會體系不可改變。後現代主義作家不願意對重大的社會、政治、道德、美學等問題進行嚴肅認真的思考,他們不僅無視對這些問題的關切,甚至無視這些問題本身。他們不再試圖給世界以意義。
15
崇尚「零度寫作」 後現代主義文學反對現代主義關於深度的「神話」,拒斥孤獨感、焦灼感之類的深沉意識,將其平面化。在後現代文學中,寫作消失了內容,而轉向「寫作」自身。作家僅僅把話語、語言結構當作自己為所欲為的領地,寫作成為一種純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後現代主義作家往往蓄意讓作品中各種成分互相分解、顛覆,讓作品無終極意義可尋。
16
打破界線 後現代文學蓄意打破精英文學與大眾文學的界線,出現了明顯的向大眾文學和「亞文學」靠攏的傾向,有些作品乾脆以大眾的文化消費品形式出現,試圖模糊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
17
文體的運用 在文體上,慣用矛盾(各種因素互相顛覆)、交替(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敘述交替出現)、不連貫性和任意性、極度(有意識的過度使用某種修辭手段以達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運用某些手段使對作品的闡釋不得不中斷)、反體裁(破壞體裁的公認特點和邊界)、話語膨脹(把在文學創作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的話語納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讀者對作品的解讀困難重重。
18
作家介紹 國二乙S 胡鎮宇
19
駱以軍 1967年出生於台北市,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藝術學院戲劇研所碩士。
現專事寫作,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詩、散文與兒童文學。曾獲多項重要華文文學奬。 大學時從森林系轉系至中文系文藝創作組,適逢小說家張大春、楊澤、翁文嫻等人於該系任教,駱以軍得以受到這群優秀的臺灣文學創作者的啟蒙,開始創作,並參加該系文學創作社團「世紀末」。尤其受到以後現代主義、魔幻寫實主義、後設小說技法出名的張大春影響最為深切。
20
風格 大體說來,駱以軍擅長以大量壓得令人喘息不過來,卻入木三分的文字造句,進而堆砌整個段落。因為師承張大春,1993年出版的首部小說《紅字團》被視為帶著張大春的腔調而寫成。但是自第二本作品《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開始,則與張大春漸行漸遠,開始塑造出自己的文風。
21
風格 時空的交錯與真實、虛構的交織,是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小說向來沒有一個統一、固定的敘事者、敘事觀點,說話、說故事的聲音不斷地跳動、游離,大膽展示多元、破碎乃至矛盾的敘事觀點─相當後現代。敘述是跳躍式,時空動線以直行、循環、重疊種種方式交錯出入,構置成拼貼、錯落、對比的異質時空。
22
降生十二星座 國二乙S 胡鎮宇
23
時代背景 臺灣小說界從八零年代末期延伸到九零年代一個重要的共同關懷,便是對傳統敘事模式的質疑、顛覆、實驗。在這過程中,稍具分量的小說創作者幾乎都寫出了明顯向傳統舊敘事挑釁的作品。九零年代以降,在新一輩如駱以軍身上看到了突破性的成果。
24
降生十二星座 影片欣賞:
25
〈降生十二星座〉這篇小說使用了跳躍以及拼貼的敘事方式,將五個故事依不同的敘事時間軸交錯進行。讀起來會時而用這個角度在看,時而又用另一個角度觀賞,這一點即符合後現代主義的特色,不同於傳統小說的直線進行,而是充滿跳躍性的。 此五主線,主要有:一、現在(長大後)的揚延輝;二、過去的楊延輝(其成長故事);三、電玩遊戲快打旋風中的故事(春麗為父報仇);四、電玩遊戲道路十六的故事(直子、木漉、渡邊);五、不時穿插的說明性文字。
26
第一個故事是敘事者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的口吻,帶著後設味道的我(你)的故事,發生在現在。第一人稱的「我」──也就是長大的楊延輝,出入滿妹開設的酒吧玩「快打旋風二代」的電玩遊戲機台,並回憶快打旋風的歷史。這一個故事是〈降生十二星座〉的主線故事,楊延輝是真正的主角,也是作者帶出其他故事的媒介。
27
第二個故事是作者用了第一人稱「我」與第二人稱「你」交錯描寫楊延輝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事。從楊延輝轉學到公立網溪國小的三年十班的教室開始,同學鄭憶英在游泳池對他表演假自殺與後來真的自殺,成長後分手的女友寄給他的信等等,用不同星座的春麗來象徵女性對他的影響。 這個故事主要在補充說明楊延輝的成長歷程。
28
第三個故事是電玩遊戲快打旋風二代中的故事,電玩遊戲中的角色春麗一次又一次被玩電動玩具的人(也就是小說中的我)操控著去報父親之仇,遊戲完結報了仇以後,只要玩家再度開始遊戲,她又得再去報一次父仇。而她真正的殺父仇人其實就是在快打旋風一代中殺掉她父親的玩家本人。
29
第四個故事是電玩遊戲「道路十六」中隱藏的謎題,和謎題後隱藏的三角戀情糾葛。在道路十六中有十六個格子,玩家操縱著光點進入格子,格子會轉化成迷宮,迷宮中有寶藏,但有幾個格子裡面只是死路一條。遊戲中隱藏著一個無法進入的第四格,是第一任遊戲設計師木漉設計的。木漉的好友渡邊愛上了木漉的妻子直子,木漉在遊戲上市後就自殺了。渡邊接任遊戲設計師,他沒有辦法解開第四格的入口密碼,但是他把入口設計在另一個格子中,並把格子取名為「直子的心」。
30
第五個故事即是說明性的文字或引文,其中包含台灣電動遊戲的發展史、快打旋風的人物與絕招、操作說明解說、行星與克卜勒定理、《女子星座》中對於牡羊座的形象解釋等等。這些說明文字的字體使用有別於本文細明體的標楷體,且文字內容與前後的段落沒有直接關係,形成一種切斷慣性的閱讀。
31
(一) 負面的死亡意象 自殺情節在本文中不停被提及。楊延輝小學三年級時與同學鄭憶英至游泳池游泳,鄭憶英在他面前表演假自殺,後來在主角轉學以後她真的自殺了,而後死亡的的陰影就一直籠罩著楊延輝。楊延輝在大學時期的女友曾對他威脅自殺,他當時就決定與她分手,也是受到這個死亡的陰影影響。
32
文本節錄 「……如果有一天我毫無來由地自殺,你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嗎?」
「……如果有一天我毫無來由地自殺,你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嗎?」 沒有任何理由地,突然,我決定要和這個女孩分手。鄭憶英在鑽入水底前,微笑地對我:「我自殺給你看噢。」那樣的一張臉,像特寫一般擴大浮出。戴上泳帽的圓臉,有一綹沒被蓋住的髮絲沿前額濕淋淋貼著。
33
(二) 星座的宿命論 星座是小說主角楊延輝在經歷人生某些無法理解的事件之後,尋求解釋的方式。他把身邊的人歸納入十二星座的分類中,順從宿命論的論點,也代表著個人對秩序與安全感的尋求。 在楊延輝的詮釋中,每個人註定都會被所降生的星座的起源、運勢、個性設定影響,那是不能改變的命運。
34
文本節錄 在認知的此岸,隔著隨處充滿了讓認知滅頂的湍流和漩渦的真象大河,不敢貿然再涉水而入。於是你開始以人類極限的神話,去替繁浩無垠的星空,劃分你所能掌握的座標和羅盤。 他人的存在成了一格一格的檔案資料櫃,認知成了編排分類後將他們丟入他們所應屬的星座抽屜裡,而不在是無止境的進入和陷落。 你可以直視自殺,你可以直視自殺後面的無邊黑暗。
35
(三)對異性的恐懼 楊延輝對於異性的嚮往與恐懼是本文的主題之一。 鄭憶英在他的回憶裡,正是關鍵的角色。小時候被鄭憶英困在深水區的可怕經驗,種下楊延輝對異性的深刻恐懼。因此他認為異性是強勢的,可怕的,而且帶著死亡的可能性。楊延輝長大後採取疏離的立場,甚至用星座來定義他生命中出現的異性。
36
文本節錄 「你看我喔。」她讓我攀住泳圈,像一個珊瑚礁孤島上的觀眾席,然後放開我。她說:「我自殺給你看喔。」然後她鑽入水中。一開始我恐懼的是她會不會從水底抓我的腳把我扯進水中。但是一點動靜也沒有。我單獨地漂在那兒。救生員和老大阿品他們在很遠很遠的那一邊了。水面上寂靜無聲,時間久了,她還是沒有上來。 我不記得她是過了多久多久才又鑽出水面,「楊延輝你哭了耶,哈哈,你哭了耶。」那個下午的印象,便是我攀著救生圈,看女孩一招又一招地表演她的水中特技。她可以倒栽蔥鑽進水中,讓兩條腿朝上插在水面上;她可以仰著臉,身體完全不動,像死屍那樣浮在水面,後來她還學鯊魚,潛入水中,只露出一隻手掌環繞著我的救生圈遊。
37
(四)人心的疏離難明 文本中使用了兩個方式來代表人心的疏離。 第一個是道路十六中的格子,當玩家闖入後會發現其中是迷宮,有寶藏,也有可能是死路一條,而有些的迷宮是無法進入的。單純的遊戲卻潛藏著設計師之間的三角戀情。從本文的描寫角度來看,作者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觀念是悲觀、疏離的。象徵著人心像是一個迷宮,難以捉摸。
38
文本節錄 你想著,在這道路和道路之間的車子,它們只是一個綠色的小點呢?是一個自成空間的格子?為什麼在格子和光格子間的道路,會出現賣花的婦人? 不能進入。 下雨的夜晚,你可以聽見自己車子的輪胎在積水路面曳行而過的聲響。你可以聽見雨刷貼著玻璃戛擦的澀膩聲響,你可以看見轉彎時自己的方向閃光箭頭一貶一眨地在儀錶上閃著。還有映著路口黃色閃光燈一灘在路上的流光。你有時真的想瘋狂地大喊:只有我一個人!只有我一個人!
39
另一個則是星座的分類系統: 楊延輝把遇見的人透過星座系統作分類,但對於人心卻更加疏離與模糊,這是值得讓我們去省思的,我們也往往只用星座去定義一個人,或者為他的的個性做一個合理的解釋,卻再也不去深入探究一個人的性格。充斥文本中的星座解釋其實是另一種人際疏離的象徵,也是文本要表達的一個主題。
40
文本節錄 可以挑選任何一套詮釋的系統,只要你按下你所屬的或你要的星座,所有的表像於外的乖詭行為、歇斯底里的扮相,你不能理解的沉默或空白,都可以彙編入它的星座解剖圖。啊!你只要握有那個星座的指南,就可以按因應於他(她)們性格節奏而設計的謀略,照著路線,一步一步直搗私處。
41
結語 作者於<降生十二星座>中利用著這些素材從敘事時間、電玩遊戲、人物等方面不停地進行著對於所謂規律建立和破壞的反省、辯證,企圖呈現現代人類最真實的生存現象。 文末提到:「你可以在繁密錯佈的整片星空,按著你的路線和位置,描出你要的神獸和器皿。但你再一眨眼則又是一整片紊亂的、你無由命名的光點。」人生總是在找一種方式去探索生命的意義,認識自己及他人的存在,與現實相處,並試圖破解所謂的命運、消解疏離和填補虛無,但當你以為自己能夠掌握一切時,你才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
42
再來一個影片欣賞:
43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鄭千慈、楊佳嫻:<遊走於虛實之間--細讀駱以軍小說<降生十二星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