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手足口病 山西省儿童医院 张镁硒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毒引 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小儿,尤其婴幼儿。主要症状是发热伴有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心、肺的并发症。
3
目录 1、流行病学特征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临床症状与体征 4、临床的诊断方法 5、预防与治疗
4
流行概况 新西兰 COXA16 美国 EV71 全球性传染病 今年5月2日定为丙类传染病
5
流行概况 1981年 上海 1983年 天津 COXA16 1986年 天津 1995年 武汉 EV71 1998年 深圳 EV71
1981年 上海 1983年 天津 COXA16 1986年 天津 1995年 武汉 EV71 1998年 深圳 EV71 2000年 山东招远发病1698例,死亡3例。 3
6
我国近年的流行趋势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死 亡6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死 亡6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 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山东省报告病例39606例。北京、上海等也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7
2008阜阳手足口病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收5例患病儿童,后陆续死亡 3月31日,上报安徽省卫生厅,期间患者数量持续增加;
4月13日,卫生部专家组抵达阜阳; 4月23日,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 截至5月2日,已报告了病例数3736余例,死亡22例,主要是儿童。
8
2008年全国概况 共报告488955例,1165例重症,126例死亡。 发病前5位的是广东、河北、湖北、山东、 江苏。
共有7187例做了病毒检测,其中EV71占到 61.38%,COX16占16.61%。
9
2008、2009年分别在我国安徽、山东流行和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流行。
2008年我院情况: 2009年我院情况;
10
流行环节和特征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主要是患者。 发病1~2周咽部排毒 1~8周粪便排毒 疱疹中的液体带有大量的病毒
11
流行环节和特征 2、传播途径 咽分泌物、唾液经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12
流行环节和特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可获得免疫性。隐性/显性为100:1; 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
儿童为易感者,﹤3岁者占85%~95%。
13
流行环节和特征 4、流行方式 无地区性 无季节性(有高发季节) 家庭散发和家庭暴发均有 传播方式复杂 2~3年流行一次
14
目录 1、流行病学特征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临床症状与体征 4、临床的诊断方法 5、预防与治疗
15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很多。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最常见的是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EV71)。
16
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冠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
17
EV71病毒 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中枢系统疾病的婴儿粪标本中分离出来。属于肠道病毒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人类肠道病毒A组。由一个无囊膜的衣壳包裹着一条长度约7.5kb的单股正链RNA核心组成。该衣壳呈对称的二十面体,由60个相同的单元组成(启动子),每个启动子由4个结构蛋白(VP1-VP4)组成。
18
27nm, icosahedral symmetry, no envelope
EV71 病 毒 形态学 27nm, icosahedral symmetry, no envelope
19
EV71病毒 7408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RNA仅有一个开放区(ORF),编码了含有2194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并且在5’和3’端分别有一个非编码区(UTRs或NCRs)。在3’UTR末端有一个长度可变的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A)。 多聚蛋白可进一步被水解成P1、P2、P3三个前体蛋白,P1前体蛋白可降解成VP1、VP2、VP3、VP4四个病毒衣壳蛋白:P2和P3前体蛋白编码7个非结构蛋白,包括2A(特异性蛋白水解酶)、2B、2C、3A、3B、3C(特异性蛋白水解酶)、3D(RNA多聚酶组分)。
20
EV71病毒 1874年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出现急性肺水肿;1908年11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出现了神经源性肺水肿(NPE);世界大战和越战期间颅脑外伤的患者发生NPE。1995年美国首先报告一例肠道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女童出现NPE。近年经过大量尸检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证明:EV71病毒引起的肺水肿是神经源性的。
21
EV71病毒 对75%酒精、来苏不敏感 对紫外线、干燥敏感 对含氯的消毒液敏感 煮沸50度(摄氏)可灭活
22
感染机制假说 EV71 病毒血症 神经元 感染 咽部上皮细胞 病毒复制入血, 在PMBCs中复制并由其携带 更高浓度的
人与人 粪-口途径 EV71 感染 咽部上皮细胞 病毒复制入血, 在PMBCs中复制并由其携带 更高浓度的 病毒血症 通过PMBCs感染BBB上 的星形细胞(HTB-14) 侵 犯 神经元 (HTB-11) 能耐受发热时 的高体温
23
其他感染机制 也有报道发现,小鼠经口接触EV71后在小肠上皮细胞中复制,形成病毒血症。1
最近有研究显示,通过各种途径感染EV71的小鼠体内,EV71主要通过神经轴索逆向传播。 许多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特有的是其EV71的神经毒性,与其亲缘关系最相近的CoxA16则没有这种毒性。
24
NPE发病机理假说 CNS损伤 脑干 视丘下部 延髓孤束核 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高、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大量血液进入肺循环、体液滞留在肺组织
脑干 视丘下部 延髓孤束核 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高、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大量血液进入肺循环、体液滞留在肺组织 肺水肿
25
NPE发病机理假说 CNS损伤使α受体β受体兴奋性失调。导致(1)钙内流 (2)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强产生过量氧自由基 (3)内皮素增加
(4)神经肽释放 血管内皮系统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外渗,肺水肿加重。
26
EV71 EV71感染引起的NPE是感染破 坏了脑干组织特定的具 有 调节 功能的结构, 引起 植物神经功 能 紊 乱, 最终导致肺水肿。
27
目录 1、流行病学特征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临床症状与体征、辅检 4、临床的诊断方法 5、预防与治疗
28
临床表现 1、手足口病 潜伏期2~10天,多为3-5天。 急性起病,绝大多数发热,1~2天内出现手、足、口、臀部的斑疹或疱疹。伴有上感样症状。 一周左右缓解、痊愈。 部分病人表现不典型。皮疹、脑炎。
36
皮疹的特征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四不” 不痛、不痒、 不结痂、不留疤
37
临床表现 2、疱疹性咽峡炎 潜伏期2~7天 发热、咽痛、流涎、咽部和悬雍 垂黏膜出现疱疹。
38
临床分期 手足口病/咽峡炎(第一期) 病毒侵袭 脑脊髓炎(第二期) 神经源性反应 肺、心损害(第三A期、第三B期)
康复或后遗症(恢复期) 死亡
39
病程与临床表现 小儿手足口病的疱疹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40
重症病例: 发病1-2天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可致死亡或留后遗症。
41
严重并发症 中枢受累是EV71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干或者小脑脑炎,急性松弛性瘫痪(AFP),一些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
而最严重的则是脑干脑炎,主要累及延髓,网状系统,脑桥,中脑结构,患儿表现为肌阵挛、震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颅神经瘫痪。
42
脑干脑炎的分级 1998年台湾大流行中,将脑干脑炎分为三度:
I度:(轻度)以广泛肌阵挛、共济失调为特点,患病儿童100%康复,只有5%有永久后遗症; II度:以颅神经瘫痪为特点,100%康复,20%后遗症; III度:以急性心肺衰竭(神经性肺水肿)为特点,80%的患儿死亡,存活者均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台湾大流行中,入院时高血糖和AFP是神经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EV71侵犯CNS,造成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发生高血糖,继而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和休克。
43
NPE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死亡率达80%~100% 早期诊断是减少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44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45
实验室 1、末稍血白细胞 2、血生化检查 ALT AST CK-MB升高、重症病例肌钙蛋白增高、血糖可升高、CRP-。
3、脑脊液检查 外观清亮 压力增高 WBC增高 、蛋白轻度增高、 糖、氯化物正常。 4、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 EV71病毒。 5、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
46
物理学检查 1、胸片 2、磁共振 脑干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 弥漫性慢波 棘(尖)慢波 4、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有ST-T改变
2、磁共振 脑干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 弥漫性慢波 棘(尖)慢波 4、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有ST-T改变 5、超声心动图 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室收缩运动减弱,二、三尖瓣返流
47
目录 1、流行病学特征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临床症状与体征 4、临床的诊断方法 5、预防与治疗
48
诊断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诊断(确诊)
49
临床诊断病例 1、普通病例 2、重症病例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在流行季节 皮疹 重症不典型
50
临床诊断标准 1、发热、手、足、口、臀出现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些不发热。
(2、部分病人仅有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2、重症病人可出现神经、呼吸、循环受累的表现。末稍血WBC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可有异常。
51
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EV71、COXA16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COXA16病毒或其他可引起该病的病毒。EV71或COXA16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
52
早期发现NPE CNS损伤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NPE。 当发现下述情况时需注意: 1、烦躁、气促、心率增快、发绀。
2、咳嗽、肺部啰音、咯血、呼吸困难。 3、血气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4、X片:肺炎、肺水肿、肺不张。
53
高危因素 年龄小于3岁;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或低血压。 末梢血WBC明显增高; 高血糖;
54
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 2、重症病例 重型 危重型
55
鉴别诊断 水痘: 多分布在颊黏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
呈向心性分布,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 疱疹性咽颊炎: 虽有发热,咽部起疱疹,但水疱如针眼大小,以咽颊、软腭、扁桃体多见,发热常在38℃以上,其他部位不出现疱疹。 单纯疱疹: 多分布在颊黏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
56
处置流程 认真问病史 普通病例门诊治疗,告之家长随诊情况。 3岁以下、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上留观。
留观期间发现心、肺、脑等变化时,立即住院。48小时病情好转的解除留观。
57
处置流程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住院: 1、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 2、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3、呼吸浅促、困难。
4、苍白、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末梢循环不良。 有3、4条之一收ICU。
58
目录 1、流行病学特征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临床症状与体征 4、临床的诊断方法 5、预防与治疗
59
治疗 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 隔离免交叉、 休息保体力 、饮食要清淡、 护好口足手。 2、对症治疗 发热、呕吐、腹泻给予相应处理
60
治疗 重症病例(N) 1、降颅压 甘露醇0.5~1.0G/Kg/次 速尿 、限入量 2、静点高丙球 总量2G/Kg,2~5天给
速尿 、限入量 2、静点高丙球 总量2G/Kg,2~5天给 3、酌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对症降温、镇静、止惊 5、监护
61
治疗 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 g/kg/次,每4-8小时1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 甲基强地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3-5mg/(kg·d); 地塞米松 mg/(kg·d),分1-2次。 重症病例可给予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 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氯醛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62
治疗 重症病例 (心肺衰竭) 1、保持呼吸道通常,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监测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重症病例 (心肺衰竭) 1、保持呼吸道通常,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监测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3、呼衰 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呼吸机初调参数:氧浓度80~100%,潮气量6~8毫升/公斤,PIP20~30cmH2O,PEEP4~8cmH2O,f20~40次/分。随时调整
63
治疗 4、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入量; 5、头肩抬高15~30度,导尿(严禁压迫膀胱排尿)
6、药物治疗(降颅压药、激素、高丙球、血管活性药、果糖或磷酸肌酸、抑制胃酸、退热 、胰岛素、止惊、抗生素、米力农、利尿药等)
64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 80%-100%,PIP 20-30cmH2O,PEEP 4-8cmH2O,f 次/分,潮气量 6-8ml/kg左右,然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严禁压迫膀胱排尿)
65
治疗 (恢复期) 1、防止并发呼吸道感染 2、促进脏器功能恢复 3、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66
影响愈后的关键点 1. 脑炎: 轻重、是否累及脑干以及病情进展速度。 2. 中枢性循环衰竭:心率明显加快、末梢循环差等,极难救治成功。
3. 肺水肿晚期:皮肤苍白、湿冷濒死感、双肺湿罗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见双肺大片浸润影,病死率80-100%。 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帮助患者进入恢复期。
67
消毒方法 环境 接触物表面重点消毒 可利用自然光的紫外线消毒
68
消毒 粪便——生石灰1:1搅拌; 食、饮具——25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30分钟;
生活用具——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30分钟或0.3%过氧乙酸60分钟; 衣、被——阳光下暴晒20分钟。
69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切断传播途径 是主要措施
70
个人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71
托幼机构、小学预防措施 教室、宿舍通风(2-3次/日,>半小时) 每日消毒玩具等物品 每餐前后清洗餐具和桌面
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消毒 工作人员出现疑似病例,停止工作 疑似儿童感染者,应治疗 凡检出EV71病例,可报请暂停课、停学1-2周,并采取消毒等措施
72
医疗机构的预防措施 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防止交叉感染 诊疗、护理每一位患儿后,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诊疗过程中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要擦拭消毒 医务人员如有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时,应暂停接触患者 专室收治 患儿使用过的物品消毒
73
勤洗手,多消毒
74
控制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本病扩散最有效措施 隔离治疗期7-10天
做好密切接触者观察,注意儿童的体温,口、足、手及皮肤疹子,及时发现患者与感染者 做好消毒工作,尤其对玩具、便器,鼻咽、粪便分泌物消毒 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人与人接触机会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75
病例监测和报告 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
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76
预防 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77
预防 五步洗手法 湿 搓 冲 捧 擦
78
预防(托幼机构) 晨检 教室、宿舍通风 每天玩具、个人用具消毒 工作人员清扫戴手套 物体表面消毒
79
预防 中药 金银花6G 芦根10G 淡竹叶3G 甘草3G 水煎服 一日两次 小于3岁减量服
80
预防 居家隔离 轻症患儿的最佳选择
81
预防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82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