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art 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常用进制的转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art 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常用进制的转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art 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常用进制的转换)

2 计算机发展与应用 1、电子计算机: 能够自动、高速和精确 地进行计算与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1、电子计算机: 能够自动、高速和精确 地进行计算与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2、一般中文文献中使用“计算机”作为正式 名称,但更为形象的一个词是“电脑”。

3 计算机发展与应用 2、计算机的特点 (1) 电子线路:脉冲电路(逻辑电路)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是二进制 (2) 用程序自动控制
(3) 有记忆能力 u

4 计算机发展与应用 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 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 计算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程序存储:把计算步骤(程序)先存入内存,计算机不需要人的干预,会自动执行所存入的程序。

5 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重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 大约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
1、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重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 大约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 运算速度:5 000次加减法运算/秒 存储容量:20个10位的十进制数 编程:对大约6 000个多位开关进行机械定位,并用转插线把选定的各个控制部分互连起来以构成程序序列,要花上几天时间

6 ENIAC计算机和主要发明人J. 毛赫利和艾克特

7 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分代 电子管,几千次/秒 第二代(1958年至1964年) 晶体管,几十万次/秒
第一代(1945年至1958年) 电子管,几千次/秒 第二代(1958年至1964年) 晶体管,几十万次/秒 第三代(1964年至70年代中期) 小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70年代中期以后)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亿次/秒

8 计算机的发展 大型机:IBM 4381 小型机:IBM AS400 微型机: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第二次飞跃 巨型机:银河、曙光、神火
3、计算机的分类 大型机:IBM 4381 小型机:IBM AS400 微型机: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第二次飞跃 巨型机:银河、曙光、神火 工作站: 图形工作站 网络工作站

9 计算机的发展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多极化:微型和巨型 (2)网络化:单机—>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 (3)多媒体化:人机交互
多媒体:文本、图形、声音、图象等信息的载体

10 计算机的发展 (4)智能化:具有人的某些智能 (5)嵌入化: 移动环境:汽车电脑、智能电话
家庭环境:INTERNET TV、SET-TOP BOX

11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 硬件 (hardware): 机器系统,电子设备 软件 (software) : 程序及其文档

12 计算机硬件 双线箭头:信息流 单线箭头:控制流 中央处理器

13 计算机硬件 1、运算器: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加减乘除运算用加法器实现 2、控制器: 指挥协调计算机整个工作过程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 计算机的心脏,负责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 对微机来说是1块大规模集成电路。

14 计算机硬件 3、存储器: 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是计算 机中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 (1)基本概念
3、存储器: 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是计算 机中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 (1)基本概念 存储单元:字节(8位二进制位) 存储单元地址 存储容量:存储设备上可以存储数据的最大数量, 通常用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和千 兆字节(GB)来衡量。

15 计算机硬件 采用字节(byte)作为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 本计量单位。
1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bit)来组成,可以表示1个英文字母、数字或符号 存贮一个汉字需要两个字节 1 Byte=8 bit 1 KB=1024 Byte 1 MB=1024 KB 1 GB=1024 MB

16 计算机硬件 1 MB=1024 KB =10241024字节 = 字节(约100万字节) 相当于50万汉字(300页的书)

17 计算机硬件 (2) 存储器的种类 内存储器:与CPU直接相连的存放数据的器件, 如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18 计算机硬件 内存储器(内存、主存):以半导体为器件,存取 数据的速度很快,但价格昂贵,存储容量受到 限制。 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内存、主存):以半导体为器件,存取 数据的速度很快,但价格昂贵,存储容量受到 限制。 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

19 计算机硬件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用于保存计算机在运行 过程中使用的数据,便于CPU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
RAM中的数据无法长期保存,如果计算机掉电或关机, 保存在RAM中的数据就立刻永久丢失。

20 计算机硬件 输入 保存 信息 RAM 外存 (长久存放) 等待CPU处理 (临时存放)

21 计算机硬件 ROM(只读存储器): 是计算机存放与系统启动 及工作有关的指令的存储器,它不依赖电源, 即使关机ROM中存储的信息仍能保存,但使 用时只能读信息,不能写入(存入)信息。 ROM中保存的信息需要在特殊环境下才能写入。 每一台微机主板上都有一块ROM芯片 —— BIOS(Basic Input Outout System)

22 计算机硬件 ROM BIOS通常是存放在Flash Memory上,称闪速存储器。它是ROM中的一种。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保持存储的信息。Flash Memory既有ROM的特点,又易于擦除和重写。 优盘:以闪速存储器作介质,配有USB接口,可以方便的成为计算机的外存。

23 计算机硬件 外存储器(外存) 用来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或程序。它的 容量比内存大得多,但存取信息的速度比内 存慢。外存不怕停电,可长期保存信息,价 格便宜。 当计算机内存不够用时,会借用硬盘的空间作 为计算机的虚拟存储器。 常用的外存有软盘、优盘、硬盘和光盘

24 计算机硬件 软盘是一种涂有磁性材料的盘片,携带方便。 现在常用是3.5英寸的软盘,它的存储容量为 1.44MB。前几年也有大容量软盘,一张盘可存 储几百兆信息。 软盘有被优盘替代的趋势 硬盘是一种快速高容量的存储设备,一般固定 在主机厢内。它的存储容量一般为几十个GB以 上,读写速度比软盘快得多。

25 计算机硬件 光盘是利用激光来达到高密度储存、读取信息 的一种盘片,携带方便。它的容量特大,可存 储几百MB到几个GB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易损 坏,能长久保存. CD-ROM:只读型光盘 DVD-ROM:只读型大数据量DVD光盘 WORM:一次写入型光盘 CDRW:可擦写多次光盘 MO:可抹型光盘

26 计算机硬件 4、输入设备 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从外部获取信息。 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101键,104键 鼠标:机械、光电式 扫描仪:图象输入
触摸屏:红外或电磁感应

27 计算机硬件 5、输出设备 计算机通过输出设备向用户传递处理结果。 常用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单色、彩色 打印机:针式、喷墨、激光
绘图仪:图形输出(笔式、喷墨、激光)

28 计算机软件 1、计算机软件系统 (1) 软件:为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及有关文档的集合。
软件的任务:管好、用好计算机,实现各种规定功能,提高机器效率,扩大机器的用途和功能。 注意:软件与程序不可混同

29 计算机软件 (2)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计算机自身的管理、维护、控制和运行,以及对应用软件的解释和执行。
应用软件:用户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它是建筑在系统软件之上的。

30 计算机软件 操作系统 编译系统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数据库系统 软件系统 信息管理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 Office 用户自编软件

31 系统软件 2、系统软件 (1) 地位和作用 应用 软件 系统软件 硬件

32 系统软件 (2) 系统软件的特点 公用性:每个应用领域、每个计算机用户都要用到系统软件。
基础性:用户要用系统软件来编写相应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最后还得靠系统软件的支持才能运行。

33 操作系统 用户 OS 计算机 3、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1)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操作系统的功能:统一管理、调度和分配计算机的所有硬、软件资源。 用户 OS 计算机

34 操作系统 (2) 操作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35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与裸机直接接触的最底层软件,其它软件都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交流的中间环节。人通过操作系统来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又通过操作系统将信息反馈给用户。

36 操作系统 用户 OS 计算机 (3) 操作系统的两大基本职能 面向计算机:管理、调度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提高系统效率。
面向用户: 提供方便的操作环境以及有效的服务。 用户 OS 计算机

37 几种典型的操作系统简介 DOS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 多任务图形化操作系统 UNIX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Netware 网络操作系统 Linux 类似UNIX的广泛用于互联网 的操作系统

38 编译系统 4、编译系统 (1)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由0、1组成的二进制码,机器可直接识别,运行速度快。
汇编语言:用指令来代替二进制机器码,它可直接对硬件操作,占空间少,运行快,编写需要专业人员。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低级语言

39 编译系统 高级语言(3GL) 科学计算:Fortran 商用:Cobol 教学: Basic 、Pascal、C 专业人员使用:C/C++
网络通用语言:Java、HTML 逻辑处理语言:LISP

40 编译系统 第四代语言(4GL) 一个交互式程序设计环境,由计算机来自动生成程序,提高了软件的生产效率。

41 编译系统 (2) 编译系统 高级语言 编译系统 机器语言

42

4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编码 :计算机存储和处理信息时,都采用二进制数字形式,即计算机所处理的所有的数、字母、符号都要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字母“a”— (ASCII码) 汉字“群”— (国标码)

44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 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字符编码方案,七位二进制码 数字“3” —— 0 011 0011

45 汉字编码 在汉字系统中,每个汉字对应两个英文字符宽度。 在汉字的存储、输入和输出中,处理的并不是汉字本身,而是汉字的编码。
(2)、汉字的编码 在汉字系统中,每个汉字对应两个英文字符宽度。 在汉字的存储、输入和输出中,处理的并不是汉字本身,而是汉字的编码。 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汉字编码。如汉字交换码(国标码)、汉字机内码和各种汉字的输入码。

46 汉字编码

47 汉字编码 2、汉字的存储与字库 为了输出汉字,必须存储汉字的字型。
(1) 矢量化:。它由一组指令来描述字符的外形(轮廓)。这种字体也称为轮廓字体(TrueType字体)。 (2) 点阵图形:将汉字分解为若干个“点”组成的点阵字型方式。

48 存储每个汉字的字型信息需要1616个二进制位,共2*16 = 32字节。

49 汉字编码 (3) 汉字字库:汉字字型信息的集合 2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信息。 两级字库(国标): 第一级为常用汉字,共3755个
第二级为次常用汉字,共3008个 对6763个汉字进行编码,至少需要13位二进制才能表示。 (因为 212=4096 < 6763 < 213=8192) 2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信息。

50 汉字输入方法 3、汉字的输入方法 (1) 编码输入(键盘输入) (2) 手写输入 (3) 声音输入 (4) 扫描识别输入

51 常用数制及转换 2、各种常用数制 (1) 二进制:0、1 逢二进一 (2) 十进制:0、1……9 逢十进一
(1) 二进制:0、 逢二进一 (2) 十进制:0、1…… 逢十进一 (3) 八进制:0、1…… 逢八进一 (4) 十六进制: 逢十六进一 0、1……9、 A、B ……F、a、b ……f

52 常用数制及转换 D:十进制 B:二进制 O:八进制 X:十六进制

53 常用数制及转换 3、数制的转换 (1) 二进制十进制: 求幂相加法 (1011)2=23+ 21+ 20=8+2+1=11
(1) 二进制十进制: 求幂相加法 (1011)2= =8+2+1=11 ( )2= = =11.75

54 常用数制及转换 (2) 十进制二进制 整数部分:除2取余 (269)10 = ( )2

55 常用数制及转换 (0.6875)10 = (0.1011)2 小数部分:乘2取整 0.6875  2 1.3750 1 高  2
数 整 0.6875  低 (0.6875)10 = (0.1011)2

56 常用数制及转换 (3) 八进制  二进制 1 位八进制对应 3 位二进制 7 3 6 . 2 5
(3) 八进制  二进制 1 位八进制对应 3 位二进制

57 常用数制及转换 (4)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1 位十六进制 对应 4 位二进制 A 3 F . 2 B
(4)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1 位十六进制 对应 4 位二进制 A F B

58 常用数制及转换 (5) 十六进制  八进制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八进制
(5) 十六进制  八进制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八进制 1AF6 --> > 15366

59 常用数制及转换 (6) 十进制八进制 整数部分:除8取余;小数部分:乘8取整 或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 (7) 十进制十六进制
整数部分:除16取余;小数部分:乘16取整 或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60 常用数制及转换 (8)八进制十进制 (9)十六进制十进制 求幂相加法 (1011)8=83+ 81+ 80=512+8+1=521
(1011)16= = =4113

61 常用数制及转换 小结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 :求幂相加法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整数部分: 除2(8、16)取余; 小数部分: 乘2(8、16)取整 八进制二进制: 1位八进制对应3位二进制 十六进制二进制: 1位十六进制对应4位二进制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八进制

62 计算机指令工作原理 例:计算 y = ax + b 准备工作:常系数a和b及变量x的值存入相应存储单元。
步骤1:把a从存储器传送到cpu寄存器AX。 步骤2:把x从存储器传送到cpu寄存器BX。 步骤3:cpu运算 AX AX×BX 步骤4:把b从存储器传送到cpu寄存器BX。 步骤5: cpu运算 AX AX + BX 步骤6:把运算结果从AX传送到存储器y保存。 步骤7:停机 AX和BX是运算器中的工作单元 MOV AX , a MOV BX , x MUL AX , BX MOV BX , b ADD AX , BX MOV y , AX HLT

63 计算机指令工作原理 CPU依次从内存单元取出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并执行。 MOV AX , a MOV BX , x
MUL AX , BX MOV BX , b ADD AX , BX MOV y , AX HLT 转换成二进制代码 CPU依次从内存单元取出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并执行。

64 计算机指令工作原理 对于一条具体指令的执行,CPU一般需要如下步骤:
译码:对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代码进行分析,以确定指令的功能。 执行:根据译码的结果,对执行部件发出控制信号。如果执行AX AX + BX,则分别向寄存器AX、BX和运算器发控制信号,令运算器取得两个操作数再相加,然后把运算和送回AX。 “取指——译码——执行”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一直执行到停机指令为止。


Download ppt "Part 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常用进制的转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