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章 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 北京师范大学 余清臣
2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深入了解学校结构、学校体系以及学校类型的演变历史
结合国内外的现状,理解学校结构、学校体系和学校类型变革的趋势 参与讨论我国学校结构、学校体系和学校类型的现状,批判性地反思当今学校结构、学校体系以及学校类型存在的问题。
3
第一节 学校结构 学校结构的内涵 1 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2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3 当今学校结构改革趋势 4
4
一、学校结构的内涵 学校结构 权力结构:学校内部权力的分布、构成及制衡关系。
组织结构:针对不同任务而进行的劳动分工方式,以及随后要进行的各种协调工作的总和。 权力结构:学校内部权力的分布、构成及制衡关系。
5
一、学校结构的内涵 什么是权力结构 我国中小学校的权力结构:中小学校长的选任实行政府派任制,权力是由政府赋予,形成纵向垂直型的权力结构。
西方国家中小学校的权力结构:其权力来源于公众赋予和竞聘者自身具有的专长权,然后经政府确认,形成横向平行型的权力结构。
6
一、学校结构的内涵 学校结构的功能 影响组织的控制力 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影响组织的管理效率 影响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产生重要影响
7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8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美国中小学学校结构 学区是直接管理中小学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
在学校内部,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公、私立学校都如此)。 美国学校董事会成员大多由校外人士组成,董事会必须代表不同社会集团和阶层的利益,其成员往往包括各方面的代表,有政府官员、企业家、法官、律师、牧师、校友、其他社会名流等。 校长是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全校工作,并对董事会负责。
9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法国中小学学校结构 法国属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实行垂直的教育行政领导。 法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
学校理事会是协助校长工作、参与学校管理的学校内部组织。它由校长、行政和服务部门代表、教育教学人员代表、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和地方人士各5人组成,校长为理事会主席。 学校还设置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委员会等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10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英国中小学学校结构 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董事会可以说是学校最高的权力机构,可以被看作是吸收社区、教育局、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并对学校实施集体领导和广泛监督的一种机构。 校董事会在人员构成上坚持公平的原则,即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局代表和学校教职工代表的人数应大体相等。 校长是学校首席行政长官,向董事会负责。
11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德国中小学学校结构 德国的“学校议会”是中小学学校的决策机构。
“学校议会”由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人数各占一半,其职责是决定诸如选用教材、经费使用、学生成绩评定、家庭作业情况等问题。 德国中小学校长以法定的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席会议,通过会议管理学校及行使其职权。
12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日本中小学学校结构 日本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强调全体教师参与、分担校务、共同经营管理学校。
日本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依据《学校教育法》对学校实施“四项管理”和“两项监督”。 四项管理是:学校教育的管理、所属职员的管理、学校设施的管理和学校事务的管理。 两项监督是:职务上的监督和身份上的监督。
13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韩国中小学学校结构 韩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
近年来,韩国中小学普遍设立了“学校运营委员会”,由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专家、社区各界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学校的经费预算和决算;审定教学科目及教科书;审议特别教学活动计划;制定学校宪章及校规;等等。 委员会与校长紧密配合,成为以教育自治为目标的保证学校健康运营的中枢机构。
14
二、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新加坡中小学学校结构 新加坡的中小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权限只限于教学管理,因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实行科学的、规范的、统一的直接管理。 无论是教师的使用、教师力量的协调、教师工作纪律,还是教师休假、退休和退职待遇等问题,均由教育部管理。
15
三、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历史沿革 1 当前的学校结构 2 中西方学校结构的比较 3
16
三、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历史沿革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实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各级各类学堂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以后,为了全面控制学校教育,进行思想控制,下令“整饬学风”,在全国中小学设置训育主任,开始实行训育制度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工代表大会制度。
17
三、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我国当代学校结构 主要是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结构。
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里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党支部起保证监督的作用,校长主动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教职工代表大会起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修订、通过。 校长、学校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这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形成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18
三、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我国普通中小学组织结构以及各机构的基本职能
校长办公室:在校长领导下处理日常校务的办事机构。联络、协调、文书、报表、信息反馈、保卫等。 教导处:组织管理学校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学校将教导处分为教务处和政治思想教育处。 总务处:管理后勤服务系统,如经费安排、物资供应保管、校舍休整、设备安置、校办产业等。 教研室:以科目为依据建立的研究性组织,不是行政性组织但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组长要组织教学研究,检查教学进展,帮助新教师以及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 年级组:同一年级的教师组成的集体。使得教育教学活动能有效沟通,全面掌握教学进展和学生的综合表现,党的基层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其他研究性组织、校办企业。
19
三、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中西方中小学学校结构比较
西方一些国家中小学校学校结构一般是董事会(理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尽管校长具有很大的权力,但是,注重学校内部权力的分散和参与,家长、教师、学生、社区、社会知名人士等以合法身份参与学校管理,多元利益和权力主体互相制衡。 在我国,由于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垂直关系明显,校长权力往往缺乏横向的制约,导致学校决策权集中在校长个人手里,党支部监督和教代会这两翼的制衡力量远未实现,这都是未来学校结构变革的方向。
20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1 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2 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 3 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 4
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4
21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一)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1. 传统学校组织结构的弊端 科层制取向,组织结构模式基本上是金字塔式。
校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这会导致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 没有生机、缺乏创新的组织结构无力应付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22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一)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2.变革方向:走向专业科层制
科层化特征与教师的专业化相互补充,就会减少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冲突,提高学校效能。 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找到平衡。 专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24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二)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 政府的过多“控制”,不利于学校发展 2. 使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组织”结构
3. 学校结构改革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例如: 美国:学校董事会 韩国:学校运营委员会 英国:学校理事会 新西兰:学校董事会
25
典型案例:韩国“学校运营委员会”的产生 韩国“学校运营委员会”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自1945年韩国建国以来,政府严格控制中小学教育目标、课程、教材、教育评价,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导致了教育的单一、僵化和等级社会,监督和管制成为教育管理的主要手段。《韩国宪法》第31条第4项明确规定:教育的民主、专门性、政治中立是由韩国宪法所保障。为了改变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的状况、调动各级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26
典型案例:韩国“学校运营委员会”的产生 1995年8月韩国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并由政府公布了《五·三一教育改革方案》,主张通过建立“学校共同体”把学校、家长、社区联合起来,以激发三方共同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8月,“教育改革委员会”又制定了《地方教育自治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教育自治”的口号。1996年2月,韩国教育部修改了关于地方教育自治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各“道”(相当于我国的“省”)、“市”政府有权制定本地区的教育法令。本着改革基础教育和“教育自治”目标的实现,新法律规定到1998年底,在韩国国立和公立的中小学校内设立“学校运营委员会”。
27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二)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 4. 我国学校自主权的扩大与制约
我国也在不断推进学校结构的变革,向学校放权,例如,新课程改革促使校长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课程设置权。 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建立学校校务委员会,吸引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设立学校监事会对学校办学、人事、财务、课程、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8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三)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 参与是学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参与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
在国外,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或政策以保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29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三)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
美国的《家长法案》、《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2000 年教育目标法》等法案中关于家长参与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便是对其进行法律保障的最好体现。 韩国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并由政府公布了《五·三一教育改革方案》,主张通过建立“学校共同体”把学校、家长、社区联合起来,以激发三方共同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
30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三)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
在英国,1998年的《学校水准·结构法》规定,把原来的公立学校改编成共同体式的学校,不论学校的规模与类型,学校理事会中家长代表的数量要增加,家长的任务也要扩大。 在70年代,德国确立了新型的“合议制学校经营”,几乎所有的州实现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来参与学校经营。1992年的《学校法》规定了“学校议会”的设置。
31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三)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
在我国香港地区,香港特区立法会2007年通过《校本条例》,规定全港津贴学校最迟必须在2012年成立包括家长和教师代表的法团校董会,从而翻开了香港学校管理新的一页。 在台湾,1996年《教育基本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在国民教育阶段内,家长有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事务的权利。”
32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三)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 4. 近年来,我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越来越多,但还未形成制度。 家长参与意识问题
家长参与的能力问题 家长参与的机构设置问题 家长参与的制度保障问题 学校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开放的问题
33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美国加速学校的结构变革 全校教师大会 学校管理委员会 使命团队1 使命团队2 使命团队3 使命团队4
34
四、当代学校结构变革趋势 (四)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
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规范取向。 第三,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 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护个体诚实、自我尊重和人格独立。
35
为什么美国的天主教学校能够取得成功? 与公立学校以及其他私立学校相比,天主教学校在资金来源、社会支持以及学生的生源上都略逊于前者,为什么天主教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这一现象其实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科尔曼对当时的公立学校、天主教学校以及其他私立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比较研究,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天主教学校的进一步关注。科尔曼认为,与公立学校相比,天主教学校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功,不仅学生在学业成就上高于公立学校,而且在迎合美国公共学校(common school)的理念上天主教学校比公立学校做得更好。在科尔曼看来,这是因为天主教学校与学生共同分享了高水平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更多指的是学校的非正式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