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9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两种用法; 2.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9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两种用法; 2.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9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两种用法; 2.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3.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这节课的难点是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讲练上节课所留的作业 师:先请一位同学讲他所做的第32页习题四中的第1题.(教师写出已知、求证并画出直观图)

2 已知:△ABC,l⊥AB,l⊥AC.(如图1)
求证:l⊥BC. 生:因为l⊥AB,l⊥AC, 所以  l⊥平面ABC.(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故  l⊥BC.(线面垂直的定义) 师:对,在上一节我们讲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时,就强调过在立体几何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义,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理解、应用.线面垂直的定义既是线面垂直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证明思路就是回到定义去.关于这一应用在上节课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线面垂直的定义又是线面垂直的最基本的性质,当我们知道直线和平面垂直后,这平面的垂线就和平面内任何一直线都垂直,所以应用线面垂直的定义是证明两直线垂直常用的方法之一.

3 师:现在我们来看第32页习题四的第2题.请一个同学回答.(写出已知、求证和根据已知条件而画的直观图,我们叫它为起始图)
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如图2(1)) 求证:b⊥a. 生:过a作平面β,设β∩α=c,因为a∥α,所以a∥c.(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又因为b⊥α,因此b⊥c,故b⊥a. 师:我们怎样想到要过a作平面β的呢? 生:这是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要求.因为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在图中没有这条交线,所以我们就要作平面β∩α=c,作出这条交线,以满足定理的要求a平行交线c.

4 师:这是定理要求我们作辅助面.在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我们经常要作辅助线、辅助面,我们根据什么原则来作辅助线、辅助面呢?有两条原则:一是用概念来指导作图,这在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我们曾反复强调;二是用定理来指导作图.这就是今天我们在证明这个题时要明确的.这是在立体几何中作辅助线、辅助面的两条基本原则,遵循这两条原则就说明解题的思路是正确的,就使解题的正确性有了基本的保证;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两条原则,那就说明了第一步就走错了方向.这一题肯定不可能做对.所以作辅助线、辅助面这两条原则我们一定要理解、记住,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应用.当然,以后随着课程内容不断的展开,我们还会反复强调这两条原则. 以前我们还讲过要使直观图有好的视觉效果,还要注意视角的选择,这一题的起始图(根据已知条件所画出的直观图)看起来它的视觉效果并不好,但当我们证完这道题,看到它的终止图(解完题后的直观图)视觉效果就比较好,所以视角选择好与不好要以终止图的视觉效果好与不好为标准.这样在解完一道题后,有时要重新设计起始图的画法,以保证终止图有最好的视觉效果.

5 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师:这是课本第25页的例1,我们把它正式升格为判定定理2.我们来看下面的模型就很容易了解定理的内容.(这时拿出两根小棍平行地放在课桌面上,并使其中一根与桌面垂直,让学生观察另一根与桌面的关系)a∥b,如果a⊥平面α,那么b与平面α是什么关系? 生:b也垂直平面α. 师:这就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判定定理2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个平面. 已知:a∥b,a⊥α.(如图3) 求证:b⊥α. 师: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2,这里的1,2不是人为的排列,而是有它内在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应用判定定理1来证明判定定理2,那么我们如何用判定定理1来证明判定定理2呢?

6 生:为了用判定定理1,我们可以首先在平面α内作两条相交直线m,n.
因为  a⊥α, 所以  a⊥m,a⊥n.(线面垂直的定义) 又因为  a∥b, 所以  b⊥m,b⊥n.(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也就垂直于另一条) 故  b⊥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 三、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先来看模型.(这时教师用两根小棍都垂直于桌面,让学生观察、回答) 生:这两直线平行. 师:这就是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7 已知:a⊥平面α,(如图4)b⊥平面α, 求证:a∥b. 师:我们讲过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2.也曾经在讲线面垂直的定义时,把课本中的两句话(第24页)升格为两个定理,即: 定理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 定理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现在可以根据上述定理来证明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8

9 四、两个定义 1.点到平面的距离  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教师可先用一根小棍垂直于桌面演示,然后给点到平面的距离下定义,下完定义后可指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可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即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 2.平行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教师可先用一根小棍和平面平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如何给平行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下定义,定义给出后,教师可指出平行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可能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当然也就可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 师:在这定义中,是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那会不会因在直线上所取的点不同,而使距离不同呢? 生:不会,它们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师:对,但为了在理论上说明这个定义的合理性,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10 例  已知:l∥平面α,A∈l,B∈l,AA′⊥α于A′,BB′⊥α于B′.(如图5)
生:因为AA′⊥α,BB′⊥α,所以AA′∥BB′(性质定理),所以过AA′,BB′作平面β,设β∩α=A′B′,因为l∥α,所以l∥A′B′,故AA′=BB′.(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师:通过这个例题的证明,我们就了解了定义的合理性.可以在直线上任意取点.这对于以后我们求平行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今天我们讲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第2个判定定理,讲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这个基础上还讲了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两个定义. 作业 课本第32页习题四第3,5,8题.


Download ppt "§1.9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两种用法; 2.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