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2 定义 病因 特征 影响唐氏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有效的训练方法 案例 小结

3 一、定义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由常染色体畸变性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类疾病。该病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具有特殊表型的智能障碍。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21三体综合征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4 二、病因 唐氏综合症为染色体结构畸变所致的疾病,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卵子在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卵子. 年龄过高(35岁以上)、过小(20岁以下)均是导致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父亲的年龄过高也有关 。

5 三、特征 1.特殊面容 头颅小而圆,眼距宽,眼裂小,外眼角上斜,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舌常伸出口外,流涎较多。
1.特殊面容 头颅小而圆,眼距宽,眼裂小,外眼角上斜,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舌常伸出口外,流涎较多。 2.智能低下 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抽象思维能力受损较大。 3.语言发育障碍 患儿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迟至4-6岁,95%有发音缺陷、声音低哑、口齿含糊不清;口吃发生率高,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4.行为障碍 患儿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经过反复训练可进行一些简单劳动。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破坏攻击行为;有些患儿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情绪。 ● 山东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落实情况

6 6.体格发育落后 身材矮小,骨龄滞后,出牙迟且常错位。四肢短,韧带松弛,四肢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动作发育和性发育均延迟。
5.运动发育迟缓 在不同的患者中运动发育的情况也相差很大,患儿在出生后早期运动功能与正常同龄儿差别可能不大,但随年龄增长其差别增大。患者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需要养育者有耐心地反复训练。 6.体格发育落后 身材矮小,骨龄滞后,出牙迟且常错位。四肢短,韧带松弛,四肢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动作发育和性发育均延迟。 7.伴发畸形 约50%的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胃肠道畸形,视力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增高10%-30%。 8.指纹改变 通贯手,atd角增大;第4、5指挠箕增多;脚拇指球区胫侧弓形纹和第5指只有一条指褶纹。 ● 山东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落实情况

7 四、影响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几大因素
(一)身体的特殊化结构 (二)错过早期干预时间 (三)家庭语言环境 (四)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8 (一)身体的特殊化结构 生理障碍 DS儿童存在着听力、舌头、肌肉张力、呼吸道、认知缺陷等生理因素,因此患有DS 的儿童经常伴有听力缺失,颌颜面异常和与言语相关的肌群肌力减弱 ,这相应地影响他们的语言的语言功能。

9 神经系统结构异常 DS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脑重量较轻、脑沟纹浅,以及脑皮质神经元较少 ,所以他们的神经感官知觉能力较弱,对于多变的声韵母,以及声调、词性、意义所构成的语音组合,在迟钝的感觉功能区中均无法有效地分辨。

10 认知能力低下 DS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认知、理解、辨别各方面能力要差一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达不到普通儿童的水平,这不仅体现在理解认知方面,还体现在语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要学习的语意、语音也越难,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发展。

11 (二)错过早期干预时间 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是0-6岁,有的家长抱着观察、等待的态度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导致孩子语言矫正难度加大,语言发展进程缓慢。

12 (三)家庭语言环境 有的家长自身发音不标准、语速过快、习惯在家里说方言,不知这样其实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会出现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语音、语调异常等情况,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它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并且根深蒂固。 在家庭训练中家长务必要牢记:语种单一,发音标准、清晰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

13 (四)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过分迁就、溺爱就孩子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尤其做爷爷奶奶的,恨不得代孩子做所有的事情,甚至孩子都没所表示,也猜测他的需求而主动帮他做好。这样会导致孩子过分的依赖家人,自身的一些潜能得不到锻炼和更好的开发。所以家长不能一味地什么都代孩子做,应该变“代”为“教”,孩子会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完成,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避免日后心存牵挂,达到对孩子未来的期望。

14 紧张、焦虑情绪 很多家长白天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带孩子到处做治疗,每天在紧张焦急中大人与小孩的心情都无法放松稳定下来。不但亲子互动的时间减少,孩子的情绪也易不安而吵闹,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尽量每天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让孩子过得轻松愉快些,其情绪问题会减少很多。

15 缺乏耐心 很多时候家长让孩子回答某个问题时,孩子不给于回应,家长一直下着指令,吼叫,引起双方的不愉快。而不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不给于回答,是没明白意思还是正在专注于其他的事情。有时给孩子一些转换活动的时间,他较不易发脾气,千万不要轻易发脾气或是使用暴力,虽然马上可得到孩子暂时的服从,但孩子也学会使用暴力的方式对待他人。

16 五、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原则 1.1 及时 越早干预越好,尽可能在幼儿期进行开发。如果能在言语期(一岁左右)尽早提供早期疗育,包括生理缺陷的医护治疗、职能复健、口腔动作发展训练、感觉统合等,均有助于日后说话的精准度。孩子的头脑,越接近诞生时,就越接近天才,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但因为会随着年龄递减,所以到了四、五岁才开始开发,就已经大失良机了。 1.2 统一性 要坚持家校的统一.虽然你的孩子每天接受了个别化训练,但是作为家长也不能忽视和放松对孩子的家庭训练,你的付出与孩子的进步直接成正相关。 1.3 正强化与负强化相结合 一般在进行语言训练初期中,对于孩子发出的每一个字或词,不管正确与否,首先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正强化,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愿意更多的说,才能说的好。 在语言训练的后期,坚持正强化与负强化相结合,适时给予惩罚。

17 (二)方法 1.1 进行一些提升口部运动和功能的活动
口部运动异常是指与进食或发音有关的部位,表现为动作协调不良或动作不灵活,包括头部、颈部、脸颊、双唇、舌头、下颚等。必须幼儿的口部动作协调佳、灵活度好,才能有正确的进食和发音技巧,以下列举一些提升口部动作和功能的活动,供大家参考。

18 (1)头颈运动 头颈运动可提升头颈部的协调能力及灵活度。 1.将头往左、右两侧转动,慢慢转到可以看到肩膀。 2.将头往上看、往下低、往左和往右歪斜 3.先向下低头再往左右两侧转头 (2)脸颊运动 脸颊运动可增加脸颊的肌张力和感觉灵敏度,防止食物残留在脸颊内,增进吹气、吸吮的能力,以及说话的清晰度。 1.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脸颊(食指放口内),轻轻加力往嘴角方向拉,连续做十次再换另一边。 2.用手掌心由下巴往颧骨处轻轻加压按摩,连续做十次再换另一边。 3.用不同材质的毛巾擦(洗)脸 4.两颊内缩,噘嘴作声

19 (3)舌头运动 舌头运动主要在提升舌头往前后上下左右的张力和灵活度 。 1.若幼儿无法主动将舌头伸出,则用纱布包裹舌头,将其慢慢拉出。 2.用冰冻的柠檬棒由舌尖往舌后划,让舌中央成杯状,向软颚(小舌)部位收缩。 3.用手指、牙刷或冰冻的柠檬棒轻刷舌头两旁。 4.用冰冻的柠檬棒轻刷舌根部位 5.将舌尖向前对抗压舌板、向上推抵硬颚。 6.将舌头伸出缩回(可用压舌板、棒棒糖等幼儿喜爱的食物引诱舌尖动作) 7.将舌头向左右嘴角移动 8.将舌头伸出外面再往上翘 9.用舌尖舔上下唇 10.将舌尖卷起来,由齿槽往后滑至软颚再滑回来。 11.将舌头在口腔内左右移动,推抵两颊内侧。 12.将花生酱、果酱涂在口腔四周,让幼儿用舌尖去舔。 13.舌头在口腔内牙齿的外侧转动,做清洁牙齿状。 14.做弹舌动作,发出马蹄声。

20 (4)嘴唇运动 1.双唇闭紧,尽量的扁嘴巴。 2.上下唇内缩后用力发"吧" 3.嘟起嘴巴亲别人一下或吻别 4.上下唇含住吸管、小毛巾、压舌板等物品,用手往外拉,尽量不要掉落。 5.拉开嘴唇说“1" 6.学小猫叫“喵喵喵”、小羊叫“咩咩咩”、公鸡叫“咕咕咕”、 7.青蛙叫"呱呱呱"、小狗叫 "汪汪汪"。

21 下颚运动主要是训练上下颚的动作灵活度,有助于进食的咀嚼动作、说话时张嘴的大小和口型的变化,增进语言的清晰度。
(5)下颚运动 下颚运动主要是训练上下颚的动作灵活度,有助于进食的咀嚼动作、说话时张嘴的大小和口型的变化,增进语言的清晰度。 1.尽量张开嘴巴做开闭的动作 2.做大咀嚼状、嚼大块饼干或水果。 3.上下牙相碰出声

22 (6)吹气运动 吹气运动可增加肺活量、控制呼吸及气流方向、增进软颚的功能、双唇收缩的能力,有助于提升说话的音量及整体清晰度。 1.吹羽毛、卫生纸、乒乓球(有跑道)、风车、纸船、口笛糖、哨子、喇叭、笛子、碎纸片、口哨、肥皂泡泡、蜡烛、汽球等等。 2.用吸管吹透明杯子中的水,使发出水泡声。 3.把食指放在嘴巴前面,做不要说话的信号“嘘-”。 4.把舌头放在上下门齿之间,发出长长音“嘶-”。 5.慢慢哈气,越长越好(对着镜子或透明玻璃)

23 1.2 进行感觉器官的训练(感统训练) 大脑发育迟缓,往往是是感觉输入偏差所致。人体应该统合的感觉有五项:听觉、前庭感觉、固有感觉、触觉、视觉。正常成长的孩子,这些感觉都能巧妙的加以统合,而DS孩子由于感知觉能力比较弱,感觉统合有不同程度的失调。为了补救,包含语言能力及下位脑的功能在内,整个脑的功能都必须提高,提高感觉统合的功能,才能亡羊补牢。

24 1.3 语言刺激 语言刺激越多越好,语言能力是智能的基础。对于幼儿只要很有耐心地不停地对他说话,可以使孩子的说话能力提早开发。刺激说话能力的发展,脑中的语言回路成熟,则孩子的说话能力定能提高。要牢记只有先输入才能输出。

25 1.4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DS儿童学习迁移能力差,对交往性语言的学习即使在强化下学会了,也未必能在生活环境的自然状态下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在不同时间、场合自然地与孩子问好、谈话。多设置情境对话,让孩子自然交流。

26 1.5 多表扬、多鼓励 在对DS儿童的个别化训练中,我们最强调使用的训练技巧就是夸奖、夸奖、再夸奖。只要孩子跟着模仿了、眼神看着你了、主动发音了、有一点反应了。。。哪怕不是那么准确,我们都要立即给予强化、夸奖“你真棒啊” “好聪明啊”等。 家庭训练中,家长不可对孩子发脾气,要多鼓励,多表扬。使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27 六、案例 本个案例记录了两个DS儿童语言能力训练发展的成长过程。在未接受训练时,两个孩子连一句两个字的话都无法表达,更不用说与他人进行交流,自卑心理相当严重。根据这两个孩子的情况,确定了以下的矫正方案: 1.首先训练两个孩子的舌肌活动能力和运转能力。 2.提高和加强生活语言能力的发展。 效果:训练一个学期后,舌头明显灵活很多,伸缩和左右转都非常灵活,说话也稍微清楚了一些。

28 此时开始其他方面的训练: 在班级每个单元教学中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交流,如每天吃饭时老师会经常问:你最喜欢吃什么?今天的饭菜好吃吗?等等。然后请孩子说出自己想吃的食物后分派给他们。 比如说两位学生是住读学生,老师早上一到学校就不断地与他们说话、交流、沟通。问他们:“今天早饭吃了什么?” “早上涮牙没?” “昨天晚上睡觉好吗” “是自己洗的脸吗?” 然给他们一一回答,并要求他们尽量把话说得完整,经过一天天的反复训练,他们的回答从一个字变成两个字,从两个字变成三个字,从三个字变成了一句简单的话。

29 另外,课堂教学中通过识字、组词、加强口对口的训练等形式以及通过看图说词、说句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可以看出,经过长期训练,这两位孩子的语言能力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假以时日,这两位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30 小结 对DS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是个漫长而艰苦的阶段,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师生和家长都要有信心,尤其是家长更要有信心,语训成果需要有很长时间才能有显示出来,对于这点,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DS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是可行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只要我们能树立学生的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指导,方法恰当,他们最终能与普通人正常交流。

31 谢谢!


Download ppt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