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从文学作品中看 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杜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从文学作品中看 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杜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从文学作品中看 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杜芸

2 妇女在印度历史中的矛盾处境 印度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很早就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随着历 史发展的进程,印度妇女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四大吠陀、 两大史诗以及印度其他古典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印度妇女在早期的地 位是比较高的。最初,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处于母系社会,他们思想开化, 男女共同劳动,崇拜女神。种姓制度尚未产生,妇女地位较高。雅利安 人进入印度后,在吠陀时代早期,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 用,基本上和男人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平 等。尽管这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生活困难不无关系,但却 向我们昭示了人性中极为宝贵的一面。

3 而种姓制度的建立,则把妇女推向了黑暗的深渊。生产力的发展则加速了 妇女地位的下降。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尊崇,接受教育、参加社会活动等 权利也逐渐被剥夺,平等不复存在。在印度著名的法典《摩奴法典》中,从法律 和宗教上对妇女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而细致的规定,给妇女的奉献牺牲和低 下的地位罩上了一层合理合法的外衣,并一直延续下来。随后,伊斯兰教的涌入 和穆斯林对印度的统治非但没有改变印度妇女受压迫的现状,反而在一定程度 上使之加深了。尽管有个别君主对妇女持同情态度,某些政策也有所放宽,其间 也出现过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和处境略有好转的情况,但总体趋势却是妇女地位 在持续下降。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分工中,妇女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 的限制,都应符合男权本位的要求。

4 英国殖民者的入侵虽然打乱了印度几千年传统的发展轨迹,但也带 来了西方先进的文明,在印度社会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接受教育 特别是接受西方教育的妇女数量有所增加,因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 多女性的诗人、作家、社会改革家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妇女地 位的提升,但此时的印度妇女仍然被笼罩在摩奴法典的古老枷锁之中 。童婚、寡妇殉葬等实际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人们对女性的态度 和认识仍然不能摆脱以往歧视的观念。妇女的地位仍然很低。

5 印度独立以后,政府从法律上规定了妇女应享有的权利, 妇女也自发成立一些民间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女艺术 家、女医生、女律师、女政治家等都活跃在历史的前台。 表面上,印度妇女的地位提高了,但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很 多妇女在遭受着压迫和虐待。虽然独立后印度进入了一个 新时期,但印度教对妇女的歧视仍然比较严重。印度教强调 女人的破坏作用,强调女人一生必须依靠父亲、丈夫和儿子 ,自己不能独立。在宗教经典和两大史诗里,都有表现对妇 女蔑视和憎恨的句子。 但同时,对女神的崇拜也是印度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女神 被赋予智慧、幸运、力量等美好的特质,人们特别是男人都 对女神顶礼膜拜,异常虔敬。这样,印度社会对于女性的态 度和情感就显得十分矛盾:一边是厌恶、蔑视、憎恨,甚至 敌对,一边又是热爱、迷恋、崇拜,且情感强烈。在这样矛 盾的状态中,一面是女总理掌握着国家政权,另一面却是广 大印度妇女在痛苦中挣扎。这种奇特的景象在其他国家恐 怕也不多见。

6 《佛本生故事选》 巴利语《佛本生故事》是一部最重要的佛教寓言故事,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故事集之一。它讲述佛陀释迦牟 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只 是一个菩萨。他经过无数转生为神,或转生为动物。这样, 在这些佛本生故事里,既有世俗故事,又有神话故事和动 物故事。 《佛本生》中有很多糟粕,最为突出的就是蔑视妇女, 不少故事污蔑妇女天性不贞。

7 臌包本生 古时候,当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投胎为 王子,长大成人后,精通各种知识和技艺。父亲死后,继 承王位,依法治理国家。他常与大祭司一起玩骰子,玩的 时候,总爱一边唱这首骰子歌,一边将金骰子掷在银盘上: 河流皆有湾,树林皆有木, 女子皆不贞,得机便轻浮。 这样,国王总是赢,而大祭司总是输。

8 捡柴女本生 古时候,梵授王驾临花园游玩,在花园的丛林里,国 王看见一个一边捡柴、一边唱歌的女子,他顿时坠入情网, 与她交欢。恰在这时,菩萨投胎到这个女子的腹中,知道 自己已经怀孕,女子对国王说:“大王,我已怀孕。”国王 给她一只指环印,说道:“如果是个女儿,你就变卖了这 只指环印,抚养她长大;如果生的是儿子,你就带着儿子 和指环印到我那里去。”说完,就走了。

9 《优哩婆湿》(约四、五世纪) 《优哩婆湿》(剧名全译是《通过勇力获得优哩婆湿记》 )是5幕剧,描写天国歌伎优哩婆湿和人间国王补卢罗婆娑相 爱的故事。人间国王补卢罗婆娑在一次礼拜太阳的归途中, 从一个恶魔的手中救出天国歌伎优哩婆湿,由此两人产生爱 情。优哩婆湿忍不住爱情的煎熬,偷偷来到人间来看望国王 ,投递情诗。后来,优哩婆湿在天宫表演,把剧中人物的名 称错念成是自己心上人的名字,招致师傅恼怒,被罚下凡人 间。天神因陀罗告诉他,一旦见到亲生儿子,即可重返天国 。她下凡后,与国王结成良缘。她害怕重返天国,因此一生 下儿子,就把他寄养在一个女苦行者的家里。儿子长成少年 后,女苦行者把他送回。优哩婆湿又喜又悲,喜的是能见到 自己的亲生儿子,悲的是就要重返天国。这时,因陀罗恩准 她与国王白头偕老。

10 优哩婆湿和补卢婆娑的故事是印度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之一 ,在《梨俱吠陀》、《百道梵书》以及史诗和往世书中均有 记载。《梨俱吠陀》中的这个故事带有母系社会色彩,描写 优哩婆湿与补卢罗婆娑同居怀孕后,绝情地离开了国王。在 《百道梵书》中,这个故事被改为:经补卢罗婆娑的请求, 优哩婆湿心生怜悯,施计让补卢罗婆娑边城一个天神,与自 己永远地生活在一起。迦梨陀娑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进 行创造性改编,赋予这个古老神话传说以全新的意义。在迦 梨陀娑的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剧中的优哩婆湿虽然 是天女,但她作为歌伎,命运掌握在天帝手中,这种听命他人 主宰的人身依附关系正是人间歌伎地位的反映。迦梨陀娑在 剧中热烈歌颂优哩婆湿冲破天国罗网,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和 世俗幸福的叛逆精神,闪烁着民主性的思想光芒。

11 《沙恭达罗》(约四、五世纪) 《沙恭达罗》全剧7幕,故事梗概:国王豆扇陀外出行猎, 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一见倾心,两人遂以干闼婆的方式(不经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主婚姻)私自成婚。国王离开净修林时 留给她一只戒指作为信物。分别后,沙恭达罗思夫情切,无 意中怠慢了仙人达罗婆娑。仙人大怒,诅咒国王丧失记忆, 直到见到信物时方能相认。日后,已有身孕的沙恭达罗进城 寻夫,国王果然拒认。她想拿出信物却无法找到,原来途中 不慎失落河中。她呼天喊地,求告无门,被她母亲、天女尼 诺伽救到天上。后来一渔夫从捕获的鱼腹中发现戒指,送交 国王。国王恢复记忆后,深为自己的拒妻行为懊悔。这时, 天帝因陀罗请豆扇陀出战,去征服恶魔阿修罗。得胜后,豆 扇陀飞往仙境,在那里和妻儿合家团圆。

12 沙恭达罗的形象:迦梨陀娑在前四幕中着意刻画 沙恭达罗的天真、善良和温柔。第五幕是全剧高潮 。尽管沙恭达罗天性温柔,但面对豆扇陀的“忘情” ,她也敢于抗争。被豆扇陀“抛弃”后,她虽然身在 天国,仍没有弃绝尘世旧情。最后,戒指失而复得 ,豆扇陀向她认错。她饱尝人生辛酸,但宽容大度 ,不咎既往,与豆扇陀重归于好。纵观全局,沙恭 达罗的性格是完整的,是一位印度古典美的女性形 象。

13 剧中所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 就这部剧的表面情节而言,沙恭达罗被抛弃的根源是 仙人的诅咒,具有很大的虚幻性。然而,迦梨陀娑正是巧 妙地利用在印度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允许的这种虚幻 性,高度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当时的社会婚姻制度和 男女关系的规定。戏剧从始至终都在不遗余力的鼓吹着男 权主义这么一种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这种伦理道德体系 中,男人才是一切行为和语言的权威和中心,以及也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核心,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或者准确地 说是男人的财产的一部分,她们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当 然也没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婚姻的自由,她们唯一可做和能 做的就是服从和忍受--服从家庭和社会(准确地说是男人-- 父兄、夫子)的一切摆布和忍受一切命运的安排。

14 在这么一种社会中,所谓的"干闼婆"式的爱情都只能是 虚假的或悲剧性的。而沙恭达罗和豆扇陀的爱情又包含了这 两方面的内容。沙恭达罗的婚姻的决定权完全在干婆的手中 ,干婆一直想着把她嫁给一个"才貌相配"的郎君。而沙恭达 罗对能否嫁给豆扇陀也在担忧,幸好豆扇陀是个国王,不过 他的品质如何,总之符合了干婆的愿望,是个才貌不错的男 人,因此女儿可以大方的嫁给他了。假若豆扇陀是个具有与 他同样品质和相貌的普通人,干婆是否还会这样迫不及待, 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了。另外,干婆在女儿出嫁时频频嘱咐她 ,"要服从长辈,对其他的女人要和蔼可亲!即使丈夫虐待你 ,也不要发怒还很在心!" "这里是你的妻子,丢掉她,或者 收下她!因为对妻子来说,丈夫的权威是无限的大。"作为一 个女人,她就该遵守妇道,什么都要忍让,什么都要接受, 不要反抗和怨恨。正因如此,国王可以毫不负责任的、也毫 不需解释地抛弃了她。

15 对于背后的事实,即使人们都知道,但也没有人来维护这 个可怜的女人,似乎错误发生时,一切的原意都在于女人的 身上。在这里男人的话成为了真理,而女人的则成为了谎言。 对于这个不合理的事实,是人给我们的解释便是"收到了神的 诅咒"、"他忘记了她"。天真善良、执著大胆的沙恭达罗,凭 借着少女的冲动,试图去冲破这些套在她身上的枷锁,摆脱 社会强加在她身上的不平等地位,并且为此做出了努力,但 她终于没有逃脱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她为自己的单纯付出了 代价--差一点就完全被抛弃。尽管结局是个大团圆,但这何 尝不是一个具有悲剧意味的大团圆呢? 喜新厌旧、玩弄女性原是帝王的本性。作为一个宫廷诗人, 迦梨陀娑不可能予以直接的揭露和抨击,而仙人的诅咒为他 提供了一个艺术契机,使他能在虚幻性的掩护下,揭示真实, 抒发胸臆。

16 《古拉尔箴言》(作者:提鲁瓦鲁瓦尔》 《古拉尔箴言》又译作《提鲁古拉尔》,是公 元一世纪出现的流传极广的古典泰米尔语道德格 言诗集,是古代印度人民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 之一。全书共一千三百三十首双行短诗,分三篇 一百三十章,每一篇都冠以小标题。第一篇是关 于人伦道德和苦行修炼的《德行篇》,第二篇是 关于治国安邦术和君臣行为准则的《政事篇》, 第三篇是关于爱情生活和妇女贞操问题的《爱欲 篇》。

17 《爱欲篇》(有的翻译成《爱情篇》),作者在这里描 写了很多爱情诗。作者在这一卷中,不是以圣贤的口吻进 行训谕,而是以诗人的笔触描写恋人的心理,书法微妙的 感情。这些诗篇,与其说是箴言,不如说是抒情诗。作者 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让爱情的双方象戏剧舞台上 的男女主人公一样各自表白内心的思想感情,把爱情生活 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布鲁瓦 尔的笔下,爱情使甜蜜、神圣、纯洁的。这种爱情产生于 相互倾慕的男女之间,建立在真诚相爱的感情之上。但是 ,爱情还应当是严肃的,合乎道德的。作者在第114章中 告诫热恋中的男女双方千万不可越礼,否则会招致耻辱和 痛苦。

18 《爱情篇》中的诗歌可以说是对爱情的颂歌,也是对女 性的赞美诗。作者在诗中对古代印度妇女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妇女结婚之后,在家庭中和社会 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呢?作者在第一卷《德行篇》中就有论 述。他认为,家庭生活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妻子 (第6章)。所谓“妻子若不贤,家庭定不幸”(52);“家有 贤妻,夫有何求?家无贤妻,生活何益?”那么,怎样才能 算是贤妻呢?按照作者的说法,可以归纳为三个条件:第一 是贞洁;第二是尊夫事夫;第三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如 诗歌: 妻子最大的美德,莫过于恪守贞节。(54) 妻子尊夫胜于敬神,可获呼风唤雨之神力。(55) 妻子贤淑乃家庭之吉祥,生儿育女更为家庭增光。(60)

19 布鲁瓦尔这种关于妇女问题的道德观,与中国 封建时代关于妇女必须恪守三从四德的思想不谋 而合。它充分地反映出古代印度妇女在家庭神生 活中所处的低下地位。在这些诗中,作者还告诫 男人们不要惧内。他说:“对妻子言听计从者五无 大出息,有志于成就伟业者应慎戒之。”“纵然地 位显赫尊贵若神仙,惧内者亦不足称为大丈夫。” (906)这显然是一种男尊女卑、轻视妇女的思 想。

20 普列姆昌德 被誉为“小说之王”的普列姆昌德,女性主题成为他小说 创作的一个重点。在他的小说里,女性时而庄重严肃,时而 幽默诙谐,时而温柔善良,时而尖锐刻薄。他通过塑造具体 感人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嫁妆制、寡妇殉葬等一系列残害 女性的传统陋习的抨击与谴责,对妇女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 深切的同情,并试图以此来唤醒民众,共同对抗陈规陋习。

21 《妮摩拉》(1926) 《妮摩拉》是普利姆昌德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和他的 成名作《服务院》一样,着力描写没有陪嫁的妇女的悲惨结局,批判 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妮摩拉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由于父亲死 后无力筹措嫁妆,她被嫁给了一个死了妻子、有三个孩子、体弱多病 的年近四十的律师。婚后他没有幸福可言,而丈夫却怀疑她和他的大 儿子有什么不正常关系,于是把大儿子送到学校寄宿。后来,大儿子 生病死了,二儿子偷了妮摩拉的首饰,真相大白后自杀。第三个儿子 对家庭感到绝望,竟随出家修行的人走了,不知下落。妮摩拉的丈夫 寻找儿子,一去不返。这是妮摩拉已经有一个小女儿,过着艰难的日 子,精神上一再受到打击,疾病又折磨着她,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火化遗体的时候,她的丈夫才回来。 妮摩拉是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牺牲品,甚至她的丈夫也是这种婚 姻制度的受害者。本来,妮摩拉应该嫁给一个年轻人,而律师也同样 娶一个年岁相当的妻子。可是由于存在陪嫁的制度,律师不要陪嫁, 代表两代人的一对男女硬是拼凑成了一对夫妻。

22 除了《妮摩拉》,还有《老婶娘》、《失望》、 《鄙弃》等。作者怀着对妇女的无限同情,描写 她们在旧的婚姻制度和嫁妆制度的桎梏下,在男 尊女卑的旧习俗的束缚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幸。特 别是寡妇的处境更为悲惨,她们被剥夺了过家庭 幸福生活的权利,几乎被排挤在社会生活之外。

23 思考: 为什么到了近代,印度沦为英国殖民 地,印度妇女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24

25 LOREM IPSUM DOLOR SIT 谢谢!


Download ppt "从文学作品中看 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杜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