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金匮教研室
2
概 说
3
痰饮:人体的津液代谢失常,水液流走停蓄于体内某一局部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广义——四种饮证的总称 狭义——痰饮病中的一种饮证
4
沿 革 始见于《金匮要略》 汉晋唐,“淡饮”,淡通澹,为水动貌 金匮中的痰饮重在饮,痰称为“浊唾”
5
分类 痰饮:水留胃肠 悬饮:水留胁下 溢饮:水溢四肢 支饮:水聚胸膈
6
留饮:水饮久留而不去 伏饮:水饮深伏而难行 实际可归属 微饮:水饮之轻微者 四饮范畴
7
一、成因、脉证与分类
8
(一)成因与脉证 [原文12]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提要] 广义痰饮病的成因与脉证。
9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运并行。”——《素问•经脉别论》
10
食少:脾胃虚弱,健运失职 运化失职 饮多:水饮内盛,影响脾的运化 水饮内停 喘满:妨碍胸膈气升降 短气:水邪轻微,妨碍呼吸 悸:水饮内盛,上凌于心
11
(二)四饮的脉证 [原文1、2]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留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提要] 痰饮的分类、主证、病因病机、病位
12
四饮命名 痰饮:饮邪流动,下趋胃肠 悬饮:饮停于胁下,悬结不散 溢饮:水满而外流,指饮邪泛溢肌肤 支饮:水饮停聚于胸膈之间,如有物支撑
13
主证 痰饮 素盛今瘦:脾主肌肉,脾胃虚弱,肌肉失养。 沥沥有声:饮邪在肠间流走(振水音、肠鸣亢进、气过水声)
14
悬饮 咳唾:肝肺气机不利,饮邪上逆 引痛:肝经布两胁,肝肺气机与停饮相互搏击。
15
溢饮 当汗出而不汗出:肺气不宣,玄府闭塞 身体疼:饮阻卫阳,肢体经络营卫运行不畅。 重:水饮停留肌肉
16
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水停胸膈,凌心射肺 其形如肿:肺合皮毛,饮邪犯肺而走皮肤。
17
病名 病位 病机 主证 痰饮 胃肠 脾虚不运 水停胃肠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悬饮 胁下 饮停胁下 气机受阻 咳唾引痛 溢饮
四肢肌表 脾虚不运,肺气不宣,水饮停聚溢于四肢肌表 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 支饮 胸膈 饮留胸膈,气机阻滞 肺失宣降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18
[原文13]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提要]水饮犯肺的证候(支饮) [原文14]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提要]论述支饮的脉证
19
(三)留饮与伏饮 [原文8]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提要]饮留于心下的症状(痰饮) “诸阳皆受气于胸,而转行于背”
20
[原文9]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提要]饮留在胁下的证候(悬饮)
21
[原文10]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提要] 饮留在胸中及四肢的证候,并指出留饮的主脉(支饮与溢饮)
22
[原文11]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潤剧,必有伏饮。
[提要]痰饮伏于膈上的证候(支饮)
23
二、治则
24
[原文15]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提要]痰饮病的治疗大法
25
温: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 温药:温通,温潤,温补之品 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以温化为主。阳气恢复,气化功能正常,水饮自除。
26
“和”: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和之:“和”指调和、调理。指用温药不可太过温补温燥。应兼用行气、消饮、开阳、导二便和清郁热的药物。
27
温药和之:调和治本,强调辨证论治。 治本:温脾肾为主,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治标:行(气)、消(饮)、开(阳)、导(二便)
28
治疗痰饮病的临床方法有: 汗——饮邪留于肌表,位偏于上焦 下——饮留于内,重证实证,正气不甚虚 利——饮留于内、在下 温——饮邪较轻,正虚较明显
29
“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义例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少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30
“水饮为阴邪,得阳气则温化”故不拘饮邪停蓄什么部位,都应以振奋阳气,温化水饮为主要治疗方面,并随证选用疏导饮邪的药物,以达到温化而不壅滞,疏导而不伤正,故谓“和之”。——梁运通《金匮释按》
31
三、证治
32
刘某某,男,27岁,近几月来,头昏目眩,胸闷纳差,背寒冷如掌大,精神萎靡不振,常唾清稀涎沫,舌淡胖苔白潤,脉弦滑。
33
(一)痰饮 [原文16]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提要] 痰饮病脾阳虚证治
34
病机:脾胃阳虚,饮停心下(胃) 水饮停留在胃,影响胸胁——胸胁支满 清阳不升,饮邪上冒——目眩 治法: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苓——淡渗利水;术——健脾燥湿 桂——振奋中阳,以运水饮;草——缓中和胃
35
温中有消,温而不燥,是温药和之的代表方。
临床:背寒冷如掌大,小便不利,短气,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舌质淡胖,苔白润,脉弦滑。
36
此脾虚寒饮滞中,为苓桂术甘汤之证。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法夏12克,陈皮6克,甘草3克。两剂后,头昏目眩大减,胃纳增加;六剂后,诸证若失。本病例患病几月,中西药效不显,前医从虚治,愈补愈呆,尚未认识到脾虚痰饮为患,我用此方以温脾化饮,加法夏、陈皮,以增强祛寒痰之功,使脾阳健运,阳复饮化而诸证自平。
37
[原文16]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提要]痰饮病脾肾阳虚证治
38
病机:脾阳不运;肾阳虚气化不利 脾虚不运 水饮内停,妨 短 肾虚气化不利 碍升降之气 气
39
治法:脾虚——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肾虚——温肾化气利水 方药:肾气丸 温补为主,消水为辅
40
祈某,女,47岁,气喘已12年,现气喘,呼气易,吸气难,咳吐白沫,面色苍白,形瘦怯寒,秋冬喘益甚,春夏病稍安,此乃肾阳虚不纳气所致,当温肾纳气,用肾气丸加人参2两,代赭石2两,蛤蚧4对。人参辅以代赭石其补益之功可直趋下焦,以培元气之根基,加蛤蚧以助肾气丸温肾纳气之力,炼蜜为丸,每服15克,日2次,多年宿疾,尽剂而愈,且形体转盛,精神倍加。
41
[原文31]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提要]脐下水饮上逆的证治
42
瘦人——素盛今瘦 水动于下——脐下悸 水泛于上——吐涎沫,癫眩 病机——饮停下焦,膀胱气化不行而上逆 治法——化气利水 苓、猪、泽——利水 术——健脾利水; 桂——温阳化水
43
牟某,女,22岁,因丧母悲伤太过,昏厥大作,每日发十余次,证见神疲乏力,纳少嗜睡,自觉头昏热冲,大便秘结,口吐涎沫,形体肥胖,目呆少神,舌淡苔腻,脉滑。拟降逆平冲,逐饮利气,大剂五苓散加味:泽泻100克,白术30克,茯苓100克,猪苓20克,桂枝20克,半夏15克,三剂药后昏厥未发,继上方加减15剂,身体康复,一如常人。
44
[原文18]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提要]胃肠留饮证治
45
脉伏——正气被留饮遏抑 欲自利,利反快——正气来复,饮邪将去 虽利,心下续坚满——病根未除 病机:水饮结于胃肠 治法:攻逐水饮 “留饮非攻不除,且日久伤正,必须因势利导”
46
方药:甘遂半夏汤 甘遂——逐水下行;半夏——消痰散结 芍药、甘草——甘缓以调药解毒 白蜜——缓和药性 煎煮法:甘遂与半夏同煎,芍药与甘草同煮,最后将二汁加蜜合煮,顿服。
47
张某,女,23岁,腹部膨隆,大如孕八月,按之松软如棉絮,自觉胀闷不舒,沉重乏力,神疲嗜睡,纳减便溏,经闭三月,白带量多,质清稀而有腥味,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证属脾虚失运,痰湿内停,治以健脾涤痰,方用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9克,白芍9克,甘草9克,白术12克,茯苓18克,服药9剂后,健如常人,食纳正常,腹大全消,带止经行,尔后怀孕。
48
[原文29]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提要]水饮在肠间的治疗
49
腹满——水气留肠间 口干舌燥——饮阻气结,津不上承 病机:饮结于肠,气机壅塞 治法:分消水饮,导邪下行
50
方药:己椒苈黄丸 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导水从小便去 葶苈、大黄——功坚决壅,逐水从大便而出
51
[原文41]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提要]痰饮呕吐的治法
52
病机:饮停于胃,胃失和降 先渴——内有停饮,阳气不能化气布津 后呕——多饮则胃中水满,上逆则呕
53
治法:和胃降逆蠲饮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温化寒饮,降逆和胃 生姜——辛温,宣阳化饮,和胃止呕 茯苓——甘淡利水消饮
54
(二)悬饮
55
[原文21、22]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沉——主里,主水(水饮内结) 弦——主饮,主痛 内痛——水流胁下,肝络不和
56
病机:水饮内结胸胁,气机阻塞 治法:破结逐水 方药:十枣汤 甘遂、大戟、芫花——攻逐水饮 大枣——顾护脾胃,缓减诸药毒性 服法:平旦温服 “阳气生发,邪气衰退”
57
张某,女,21岁,咳喘胸痛已十余日,午后发热,咯痰粘稠,入院后体温38-39℃,胸透为“渗出性胸膜炎”,经行胸穿两次,胸水未见减轻,转中医治疗。病者咳嗽气喘,胸中引痛,脉滑实,此水积胸胁之间,病名悬饮,宜峻下其水,投以十枣汤,服一剂,泻水约两痰盂,咳喘遂减,体温亦下降,饮食增加,隔三日再投一剂,复下水甚多,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58
(三)溢饮
59
[原文23] 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60
病机:饮盛于表,兼有郁热 证见: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喘而烦躁,脉浮紧等 治法:发汗散饮,兼清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 麻桂杏姜——发汗解表,宣肺散饮 石——清泄郁热 草枣——和中实脾,以资汗源
61
病机:表寒里饮俱盛 证见:恶寒,发热,胸痞,干呕,咳喘等 治法:发汗解表,温化里饮 方药:小青龙汤
62
麻桂——解表,宣肺散饮 姜辛夏——温化寒饮,降逆止咳 芍——酸收,防麻辛姜发散太过,耗伤肺气 草——配芍酸甘化阴,以防温燥伤津
63
冯某,女,19岁,发热恶寒无汗,周身骨节疼痛,口渴,烦躁,喜凉饮,饮入即吐,小便短少,大便正常。证见面色潮红,舌淡苔白略带薄黄,脉浮紧,呼吸气粗,皮肤烁热烫手,体温41℃。
64
陈某,女,30岁,咳嗽7月,哮喘发作3月,近半月加重,病由感冒后反复咳嗽不已,致喘息不得平卧,经服激素,抗菌素喘息未平。此由外感风寒袭肺而致咳喘,患者恶风咳喘,汗出夜间尤甚,多泡沫痰及稀痰,苔薄滑边有齿痕。
65
证属风寒外束,郁热于里的大青龙汤证,处方:生麻黄18克,嫩桂枝8克,生甘草6克,光杏仁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石膏18克,一剂,先煎石膏,温服,服药后周身烦热,继则汗出,热退身凉,坦然入睡,约四时,身痛又起,体温逐升,嘱其速服二煎,服后安然熟睡达旦,翌日复诊,身凉无热。
66
此为寒饮,用小青龙汤,麻黄根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甘草6克,炮姜,五味子,细辛各6克,半夏12克,两剂后,喘息得平。
67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成因 外寒偏重里有郁热 里饮较重外有风寒 主症 烦躁,脉浮紧 ,不汗出 咳嗽,喘满,痰多稀白,脉弦紧 治法 发汗散饮,兼清郁热 发汗解表,兼温化里饮 药物 麻桂石杏姜枣草 麻桂姜辛夏味芍草
68
“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
69
(四)支饮
70
[原文24]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提要]支饮重证的治疗
71
喘满——支饮支撑胸膈,肺气不利 心下痞坚——饮在胸膈,波及胃脘 面色黧黑,脉沉紧——饮邪内盛,阳气不通 吐下——伤正气 病机:正虚邪实,饮热阻滞
72
治法:通阳利水,清热补虚 防己、桂枝——一苦一辛,行水饮散结气 石膏——沉降,降逆气,清郁热 人参——补虚扶正 去石膏——恐辛凉不利于化饮 茯苓、芒硝——导水下行,软坚散结
73
某男,56岁,眩晕反复发作,素有高血压,体质肥胖,面部浮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昏且胀,时有恶寒,纳差欲呕,口渴欲饮,两足酸楚无力,小便赤少,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小滑,尺脉无力。中医辨证为肾虚饮热上逆之眩晕,方用木防己汤合二仙汤,服7剂后,眩晕减轻,畏寒口渴已除,面足浮肿渐消,黄腻苔亦退。前方减石膏、桂枝,服10剂后,血压下降,昏眩悉除。
74
[原文25]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病机:饮邪上犯头目 治法:健脾利水 泽泻——利水除饮;白术——健脾制水
75
孙某,男,64岁,时作眩晕,终日昏昏然,入秋以来痰多,脘腹有塞滞感,小便少而大便时溏,平时喜进肥甘,脉濡,苔白,宜健脾燥湿为先,方用泽泻汤:泽泻15克,白术9克,十五剂。复诊谓十五剂后,大便已成形,头目昏眩感减,脉濡,白苔除,原方泽泻、白术再进15剂,病愈。
76
[原文26]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提要]支饮腹满的证治 病机:饮热交结于胸(腹) 治法:逐饮荡热,行气开郁 厚朴——逐饮消满;枳实——导痰破滞 大黄——推荡饮热下行
77
韩某,女,60岁,患咳喘已20年,每年冬天加重,于10日前开始因家务劳累汗出着冷,咳喘加重,终日咳吐稀痰量多。近几天来,痰量增加,胸满憋加重,并兼见腹胀,大便三日未行,不能进食,难以平卧,舌苔薄黄,脉弦滑有力。
78
证属痰饮腹实,遂以厚朴大黄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厚朴18克,大黄10克,枳实10克,茯苓14克,甘草6克,五味子10克,干姜6克,细辛5克,半夏12克,杏仁10克。服一剂后,大便得通腹胀胸闷及咳喘明显减轻。服4剂后,胸憋腹胀消失,咳喘已减大半,且可平卧,遂改用二陈汤加减治其痰。
79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厚朴大黄汤 相同 均用大黄、厚朴、枳实;均有大便秘结、腹胀痛、脉实体实之证;均有热结气滞的病机;均用泄热行气 主症 下利谵语为主;有潮热与燥屎 腹满疼痛;大便秘结 支饮、胸腹满胀,心下时痛 病机 实滞阳明,热结旁流 气滞热结在肠 饮热互结胸胃 治法 荡热导滞,通因通用 行气除满,泻热止痛 逐饮荡热,行气开郁 主药用量 大黄为主;朴二枳三,四两黄 厚朴为主;朴八枳五;四两黄 朴黄为主朴尺枳四六两黄 煎法 三味同煎,一次服六合 枳朴先煎,后纳黄,一次一升 三味同煎,一次二升
80
[原文27]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提要]支饮壅肺化热的治法
81
病机:水饮壅肺,肺气不利 治法:泻肺逐水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子——泻肺开结平喘 大枣——扶脾,缓和葶苈峻烈之性
82
朱某,男,55岁,素患咳喘病已20年,每值秋冬季复发。近月来加重,咳吐黄痰后双下肢浮肿,渐延及全身,尿少,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数,拟葶苈大枣泻肺汤,处方:葶苈子15克,大枣10枚。水煎,日1剂,二次分服。翌晨,喘息减轻,精神略好转。上方葶苈子增至30克,继服2剂,喘减大半。能平卧,眼睑浮肿消退,上方配合五苓散、真武汤调理半月,浮肿全消,喘息已止。
83
[原文28]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病机:饮停于胃,胃气上逆 治法:和胃降逆,散饮止呕
84
方药:小半夏汤 半夏——辛燥,散结蠲饮 生姜——散逆止呕
85
[原文30]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眩——水饮上逆,清阳不升 悸——水饮凌心 方药:加茯苓——引水下行
86
格桑某某,女,30岁。牧民。因饮食生冷诱发胃脘痛,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吞酸噯气,口不渴,喜热饮,舌苔白,脉微沉紧。治宜温胃散寒,祛痰止痛,引水下行,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40克(先煎半小时),茯苓30克,生姜30克,服药4剂后,诸症全部消失而愈。为巩固疗效,继服两剂,病情稳定,追访五年未复发。
87
[原文32]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提要]咳家有水的证治
88
[原文33]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直,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提要] 支饮久咳重证的治疗 病机:饮停胸膈,饮邪凌心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
89
[原文34]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提要]从久咳患者的脉证判断支饮及治疗预后
90
目的要求 1、了解痰饮的概念 2、熟悉痰饮的成因,致病特点与辨证分类 3、掌握痰饮病的治疗原则与辨证论治
4、背诵2、15、16、17、24、25、27、28、29、30、31条原文
91
思考题 1、试述痰饮病四饮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2、痰饮病治疗原则怎样?试述其理 3、四种饮证的证候是什么?
4、试在篇内举出汗、下、利、温四法的代表方剂 5、大小青龙汤何以能治溢饮? 6、同一痰饮病,既用苓桂术甘汤,又用肾气丸,如何辨证使用? 7、狭义痰饮和支饮如何辨证治疗?
92
(原文35——40)支饮病案举例 (原文3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病机:外寒内饮,阻遏肺气 治法:解表散寒,温化里饮 方药:小青龙汤
93
(原文36) 病机:虚阳浮动,冲气上逆 治法:平冲降逆,温阳化饮 方药:桂苓五味甘草汤 桂枝——镇降冲逆,除水饮 苓——淡滲除饮;五味——敛浮逆,纳冲气 草——缓中和中
94
(原文37) 病机:冲气已平,寒饮内盛 治法:温肺蠲饮,止咳除满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 姜、辛——温通除满,下气止咳
95
(原文38) 病机:寒饮内盛兼胃内停饮 治法:温化里饮,和胃降逆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半夏——降逆止呕,除水饮
96
(原文39) 病机:余邪未尽,肺气不宣 治法:温阳和胃,宣肺化饮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加杏仁 杏仁——开泄肺气闭郁,消除形肿
97
(原文40) 病机:饮邪夹热,胃热上冲 治法:温化痰饮,清泄胃热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加大黄 大黄——下行通利以泄热邪
98
痰、饮、水、湿的鉴别 痰、饮、水、湿同出一源,俱为津液不循常道,停积而成。分别言之,源虽同而流则异各有不同的特点。从形质言,饮为稀涎,痰多厚浊,水属清液,湿性粘滞;从病证言,饮之为病,多停于体内局部,痰湿为病,无处不到,变化多端,水之为病,可泛滥体表、全身;
99
从病理属性而言,饮主要因寒积聚而成,痰多因热煎熬而成,水属阴类,由于导致发病之因不一,而有阳水、阴水之分,湿为阴邪,但无定体,可随五气从化相兼为病。合而言之,因四者源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