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水痘及其免疫与监测 桓台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2014年6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水痘及其免疫与监测 桓台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2014年6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痘及其免疫与监测 桓台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2014年6月

2 主要内容 水痘简介 水痘免疫预防策略 水痘监测方案

3 水 痘 简 介 —病毒特性(1)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原发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学: VZV 为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属疱疹病毒科, VZV有E、J、M三个基因型。欧洲E基因型,日本J基因型, 其余的毒株兼有E和J基因型的变异, 被定义为M基因型。 水痘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唯一宿主 水痘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原体为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发热和水泡样皮肤损害为第一临床表现,随后可终身潜伏在脊髓后跟神经节内,传染性极强,儿童中传播率可达到90%,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3

4 水 痘

5 水 痘 简 介 —病毒特性(2) 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口咽分泌物和血液中、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液中。
病毒极不稳定,在人体外生存力很弱。pH<6.2或>7.8时即丧失感染性。对温度同样敏感,水疱液内病毒在60℃迅速灭活,一般需在-65℃~-70 ℃保存。 VZV具有包膜, 对有机溶剂如乙醚敏感。 VZV 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 性,其自然感染仅限于人 和大猩猩,对动物和禽类 不敏感

6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1) 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及成人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1)  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及成人 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成人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无前驱期症状,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 发热1~2日后即进人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 多数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平均出疱疹约300个,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内脏(如肺部), 全身症状亦重,热度高, 热程长。成人水痘常属重型。 6

7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2) 孕妇及新生儿 孕妇(尤其是妊娠后3个月)所患的水痘更严重。患有水痘的孕妇其胎儿的水痘发病率显著升高。妊娠期间患水痘可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永久性皮肤瘢痕、四肢发育不全、视神经萎缩、白内障、失明、智力发育迟缓以及胎儿死亡、婴儿带状疱疹及死亡的发生率升高。 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易患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母亲于分娩前5天至分娩后2天期间患水痘对于新生儿而言是最危险的,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甚至因此引起死亡。 7

8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3) 免疫功能低下个体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3) 免疫功能低下个体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患水痘时病情更严重,称为进展性水痘。接受化疗、放疗或放化疗的患有致命性疾病的个体,尤其是那些患白血病的患者及先天性细胞介导免疫缺陷者,似乎更易于发生伴有并发症的重症水痘。 有研究显示白血病伴水痘患儿中有30%发生播散性感染,死亡率为7%。 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后存活以及接受大剂量类固醇治疗哮喘,伴有并发症的重症水痘也变得常见。 在艾滋病儿童中观察到严重甚至致死性的水痘病例,但对于HIV感染儿童而言VZV的危险程度似乎不如白血病患儿严重。 8

9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4) 带状疱疹(多发于成人) VZV 再激活的神经节炎及相关的神经元损害是导致神经性前驱疼的病因。
水 痘 简 介 —临床学特征(4) 带状疱疹(多发于成人) VZV 再激活的神经节炎及相关的神经元损害是导致神经性前驱疼的病因。 70%~80%老年患者疼痛局限在的某个皮肤区域,此区域随后出现斑点、红丘疹(脓疱),丘疹沿感觉神经走向一致。一周内水疱开始变成脓疱,3~5天后形成溃疡和/或结痂。 前驱期疼痛一般持续3~4天,或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 带状疱疹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在50~59岁的病人中为8%,而在≥70岁的病人中超过12%。并发症包括皮肤的双重细菌感染(2%);节段性运动神经损害,包括面神经损害,肢体无力及其他神经性并发症(3%~5%);当骶骨神经被损害时,肠及膀胱功能异常。 9

10 水痘简介 —流行病学 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均有发生,未实施疫苗接种之前,大多数人至中年期几乎都受过感染。
水痘简介 —流行病学 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均有发生,未实施疫苗接种之前,大多数人至中年期几乎都受过感染。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传染性很强。 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流行季节 水痘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发病率达到高峰。 流行周期 每2~5年1个流行周期,发生1次阶段性的大暴发。水痘暴发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在军队、大学的成年人也可出现暴发。 10

11 水痘简介 —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
水痘简介 —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 本病有高度传染性,在儿童中传染率可达到90%,虽无麻疹强,但超过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毒,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易感者接触后96%以上呈显性感染,隐性感染者仅占4% 大约10 %~20 %的儿童水痘病人到成年时会发生带状疱疹(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长期携带 ),带状疱疹呈散在发生,无季节性流行,可发生在患过水痘的任何年龄组,以成人40岁以上为主 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12 预 防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 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 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 接种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13 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满1周岁儿童接种1剂次 已满3年以上的儿童可以自愿选择加强接种一次。 剂量 接种途径 程序
0.5ml,含2000个蚀斑形成单位(PFU) 接种途径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程序 满1周岁儿童接种1剂次 已满3年以上的儿童可以自愿选择加强接种一次。

14 免疫持久性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健康儿童免疫接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可维持多年。
儿童5年观察,抗体阳性率为96% 野病毒的再接触和潜伏病毒的再活化相结合,可保持对野病毒的终生免疫力 加强免疫有争议。在接种率不高的前提下,应考虑进一步扩大免疫接种

15 接种禁忌证 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的个体应推迟接种 妇女妊娠期间和哺乳期禁用,成年妇女接种后3-4月内应避免怀孕 严重免疫抑制病人不应接种
接受免疫球蛋白或输血的个体,应推迟至少3个月接种 禁用于淋巴细胞总数少于1200/nm3或有细胞免疫功能不足的个体 对明胶过敏的儿童避免接种含明胶稳定剂的水痘疫苗 对新霉素全身过敏者 麻疹疫苗不应与水痘疫苗同时接种 麻疹疫苗可导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短期活动性抑制,二者接种至少间隔1个月

16 山东省水痘疫苗免疫策略探讨 在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开展该疫苗接种及接种后疑似异常反应监测
经济发达地区(或目前1针次接种率较高的地区),探索开展2针次水痘疫苗观察 首针接种在12-15月龄,第2针接种时间为4-6岁 如果12岁以前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未患过水痘,则应接种2针次水痘疫苗,2剂次至少间隔3个月 13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应间隔6-10周 有计划地对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水痘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17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试行)

18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目的 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痘暴发疫情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目的 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痘暴发疫情 掌握我省水痘发病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我省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评价,为制定和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不断丰富、完善和拓展全省疫苗针对疾病的监测系统,为免疫规划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19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内容 利用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系统,开展水痘病例专病报告;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内容 利用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系统,开展水痘病例专病报告; 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为依托,对医疗机构诊断为水痘的病例开展监测,对易感人群聚集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开展主动监测,并将未纳入疫情网络直报管理的水痘病例补充录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采集部分病例血清标本和病原学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水痘暴发进行实验室确诊并对水痘病毒开展分子生物学监测; 开展水痘暴发调查,控制疫情蔓延。

20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具备发热、特征性皮疹等症状者,或任何医疗卫生工作者怀疑为水痘的病例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具备发热、特征性皮疹等症状者,或任何医疗卫生工作者怀疑为水痘的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定义,且有水痘接触史,医务人员诊断为水痘,但缺乏实验室证实的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个月内未接种过水痘疫苗,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IgM抗体检测呈阳性 恢复期血清水痘IgG抗体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增高 分离到水痘病毒或检测到病毒核酸(PCR)

21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病例报告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其工作人员发现水痘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参照国家有关丙类传染病管理规定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限进行报告 当发现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一周内发生10例以上水痘暴发时,除进行快速报告外,还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所有水痘临床、实验室诊断病例及疑似病例要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的同时,还要按照以下要求通过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系统进行专门报告

22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快速报告 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或接到本辖区内水痘暴发疫情后,应立即电话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疾控机构同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以最快方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托幼机构和学校还应同时向当地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快速报告

23 快速报告流程图 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托幼机构和学校 医疗卫生机构 县市区疾控中心 市疾控中心 省疾控中心 当地教育管理部门

24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常规报告 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要有专人负责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发病动态,一旦发现水痘病例,要及时向辖区乡镇防保机构、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同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各级疾控机构疫情报告员每月对本辖区医疗机构诊断的水痘病例和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报告的水痘病例进行监测,填写《山东省水痘病例报告一览表》,并由县级疾控机构录入数据库,市疾控机构审核、汇总后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25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常规报告 常规报告实行月报,乡镇防保机构上报至县级疾控机构的时间为每月29日前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常规报告 常规报告实行月报,乡镇防保机构上报至县级疾控机构的时间为每月29日前 县级疾控机构于每月的5日前将数据库上报至市级疾控机构 市级疾控机构审核汇总后于每月10日前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乡镇、县级报表书面资料由当地留存备查

26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标本采集 采集部分水痘病例血标本、疱疹水疱液标本,分别完整填写采样单 散发病例 暴发病例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标本采集 采集部分水痘病例血标本、疱疹水疱液标本,分别完整填写采样单 散发病例 每年以市为单位血清标本合格采集数不少于100份,水疱液标本采集数不少于10份 若散发病例少于100例,血清标本合格采集率应达病例总数的80%以上。 暴发病例 要采集暴发早期5~10例病例血清标本进行确诊 采集3~5例病例水疱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27 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血标本 在出疹后14天内采集急性期血标本2ml,全血在2-8℃保存,24小时内分离血清(血清量不少于500ul),血清于-20℃保存备检,检测水痘特异性IgM抗体 采集急性期、恢复期血清标本(间隔4周),测定双份血清水痘特异性IgG抗体,恢复期水痘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呈4倍增高,则可诊断为水痘病例 血清标本送达省级实验室的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标本采集后30天内

28 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水疱液 出疹3天内,用灭菌针头挑破疱疹水泡;然后用灭菌棉拭子用力擦拭破损水泡基部,获取受感染的上皮细胞;无菌操作将棉拭子放入保存液 水疱液标本采集后应在4℃条件下24小时内运送至省级实验室,未能24小时内送达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并于标本采集后7天内送达省级实验室 。避免反复冻融 目前所有水痘实验室检测工作暂由省疾控中心承担,条件成熟后,血清标本的检测工作将安排在市级疾控中心进行

29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疫情处理(1)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疫情处理(1) 疫情性质分类 根据我省目前水痘防控工作的需要,暂将疫情性质分为散发疫情、暴发疫情(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散发疫情指水痘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确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暴发疫情暂定义为一周内,同一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水痘病例,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0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疫情处理(1)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疫情处理(1) 散发疫情 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现病例后,校医或集体单位辖区乡镇级防保机构要协助县级疾控机构做好病例的调查,填写《山东省水痘病例报告一览表》,并指导采取可行有效的综合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31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疫情处理(1)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疫情处理(1) 暴发疫情 水痘出现暴发后,即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除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处置,并根据相关预案要求和疫情进展予以定级外,县级疾控机构(必要时可在上级疾控机构指导下)还要进行疫情核实,开展暴发调查,填写《山东省水痘病例报告一览表》(附表1),同时采集血清和疱疹水疱液 疾控机构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病毒学诊断资料尽快对疫情进行综合分析,掌握暴发病例的分布情况,分析暴发原因,并尽快制定和采取以隔离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 指导教育部门协助疾控机构开展疫情调查和处理,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同时加强晨检,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严防疫情蔓延 县级疾控机构要在暴发处理结束后7天内,将暴发控制一览表和暴发调查报告一并逐级上报至省CDC

32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主动监测 高发季节 低发季节
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 ━主动监测 高发季节 每年1~5月及10~12月为水痘高发季节,各乡镇防保机构每旬要深入辖区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及辖区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县级疾控机构监测人员每旬要到辖区内各乡镇及以上医院、重点托幼机构及学校开展主动监测 低发季节 全年其余时间,乡镇防保机构、县级疾控机构每月不少于一次到以上相关机构开展主动监测。各级疫情报告均必须在主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病例月报 各级疾控机构每年还要有计划地对辖区内居民人群、重点医疗单位、个体诊所及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开展水痘病例的主动搜索、漏报调查,全面了解和评价水痘监测的工作状况,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

33 各部门职责(1) 卫生行政部门 疾控机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与协调教育等有关部门开展水痘监测工作,落实相关经费,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省CDC 负责建立和完善全省水痘监测网络,为全省水痘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开展水痘病例标本检测; 省、市级CDC 负责指导或参与水痘暴发疫情调查或处置,并对监测系统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 市、县级CDC 均负责对辖区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县级CDC 负责具体实施水痘监测工作,开展病例相关信息收集及录入,开展辖区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水痘疑似病例标本的收集、采集和运送; 各级CDC 负责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疫情监测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对辖区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定期分析和反馈。

34 各部门职责(2) 医疗单位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 负责水痘病例的报告和就诊病例的标本采集工作,协助各级疾控机构完成病例信息调查和标本运送工作;
对本单位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和医疗救治,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 负责本单位水痘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 积极做好针对本单位老师、学生及其将的水痘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接受疾控机构的技术督导和指导,配合疾控机构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置工作。

35 谢谢!


Download ppt "水痘及其免疫与监测 桓台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2014年6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