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2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清初期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之经典,仲景方便由古时的经验方变为经典方,即“经方”,如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

3 另外,现代经方派代表人物黄煌教授指出,经方以仲景方为主体,不排除其他时方。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方剂,但黄教授指出经方必须是方证明确、历经实践检验的时方才能称为经方。

4 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组方形式简洁、精炼而变化多端; 有自身的组方规律; 但关键是“方证相应,有方必有证,有是证用是药”。经方大家胡希恕亦强调“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然而方证中的“证”不能简单理解为症状,而是患者的体质状态,医生用药的恰当时机或是不同疾病的共有特征,它是医生临床用药的诀窍和经验。

5 二、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一)汉代的度量衡制 1石(读 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克 1钧=三十斤=7440克
1斤=248克 1斤=16两 1斤=液体250毫升

6 1两=15.625克 1两=24铢 1升=液体200毫升 1合(音ge)=20毫升 1圭(gui)=0.5 克

7 1龠(yue )=10毫升 1撮(cuo)=2克 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 1方寸匕=药末约2克 1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

8 一钱匕= 克 一铢=0.65 克 一分=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9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 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乌头1枚小者=3克 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

10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11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yue )=20毫升 1龠(yue )=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2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 厘米

13 (二)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14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
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15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麻黄15g、甘草10g、杏仁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麻黄10g、甘草6g、杏仁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16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17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18 三、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用经方 (一)小半夏汤
三、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用经方 (一)小半夏汤 【组成】半夏一升(20g) 生姜半斤(10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19 (一)小半夏汤 【方义分析】方中半夏温燥蠲饮,生姜辛散开结,二药皆能降逆止呕,合而用之,使饮去结开,胃气和降,则呕自止。
【适应证】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呕吐、反胃、呃逆等,辨证属饮停胃肠,胃气上逆者。

20 (一)小半夏汤 【运用心得】小半夏汤为治呕之祖方。原文说:“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仲景强调“诸呕吐”,说明其可用于各种呕吐证,尤擅长于治疗痰饮呕吐。

21 (一)小半夏汤 【类方】 1、小半夏加茯苓汤 组成:半夏 生姜 茯苓 功效:蠲饮降逆,和胃止呕。
组成:半夏 生姜 茯苓 功效:蠲饮降逆,和胃止呕。 主治:水饮停聚隔间,波及心胃。见卒呕吐、心下痞、目眩、心悸。本方与小半夏汤比较水饮较重。

22 (一)小半夏汤 2、半夏干姜汤 组成:半夏 干姜 功效:温胃化饮,降逆止呕。
组成:半夏 干姜 功效:温胃化饮,降逆止呕。 主治:中阳不足,寒饮上逆。见干呕,或吐痰涎稀沫,口淡不渴,胃脘冷痛,舌质淡胖,脉弦无力。本方与小半夏汤比较,中阳不足较重。

23 (二)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六两(12 g) 栀子十四枚(9 g) 大黄二两(9 g)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24 (二)茵陈蒿汤 【方义分析】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

25 (二)茵陈蒿汤 【适应证】各种原因(如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以及疟疾、伤寒、败血症等)引起的湿热黄疸。见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26 (二)茵陈蒿汤 【运用心得】茵陈蒿汤是清利湿热之祖方。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系结石等肝胆疾病表现为湿热证者。
现代多用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①治疗病毒性肝炎时,多加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叶下珠、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草河车、半枝莲等,可增加疗效。②血清转氨酶增高时,加用垂盆草、败酱草、山豆根等以清热降酶。

27 (二)茵陈蒿汤 ③黄疸较重时,加用活血凉血退黄药,如赤芍、泽兰、紫草、丹皮等。④胁痛明显时,加用郁金、川楝子、元胡。⑤发热时,加用柴胡、黄芩等以疏解少阳。

28 (二)茵陈蒿汤 【类方】 茵陈五苓散 组成:茵陈 五苓散 功效: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

29 (三)理中丸(汤) 【组成】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3两(各90 g)
【用法】搗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之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30 (三)理中丸(汤)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1 (三)理中丸(汤)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方义分析】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健脾。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

32 (三)理中丸(汤) 【适应证】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33 (三)理中丸(汤) 【运用心得】本方为治疗中焦虚寒的基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仲景用理中丸(汤)四药等量,意在补气温中不致过偏,临床可根据偏气虚、偏阳虚之轻重调整人参与干姜的用量。若湿气较重,可重用炒白术,或易苍术以增强燥湿之力。

34 (三)理中丸(汤) 【类方】 桂枝人参汤 组成:桂枝 炙甘草 白术 人参 干姜 功效:解表温里,益气消痞。
组成:桂枝 炙甘草 白术 人参 干姜 功效:解表温里,益气消痞。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导致脾阳虚弱,表里不解。见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35 (四)旋覆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生姜五两(15g) 代赭石一两(3g) 炙甘草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大枣十二枚,擘(4g)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36 (四)旋覆代赭汤 【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方义分析】君药旋覆花苦辛性温,下气化痰,降逆止噫。臣药代赭石甘寒质重,降逆下气,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呕噫。佐药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生姜温胃化痰,散寒止呕;人参益气补虚;大枣养胃补脾;甘草益气和中。使药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配伍特点是降气、化痰、益气并用,以降气化痰为主,补气为辅。

37 (四)旋覆代赭汤 【适应证】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鞕,或反胃呕逆,吐涎沫,噫气不除,舌苔白滑,脉弦而虚。
【运用心得】临床上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等疾病辨证属于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者,均可用之。

38 (四)旋覆代赭汤 原文强调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是因汗吐下后引起的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失于和降所致。
用该方一定要注意其胃气虚的特点,即胃虚在前,气逆在后,即在补虚的前提下降逆气。 在临床应用时,可据证加减,如胃气虚寒、泛吐清涎者,加砂仁、白豆蔻、干姜;呃逆较重者,加丁香、柿蒂;痰湿重者,加茯苓、陈皮。

39 (四)旋覆代赭汤 【类方】 干姜人参半夏汤 组成:干姜 人参 半夏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妊娠及脾胃虚寒之呕吐。

40 (五)小建中汤 【组成】饴糖一升(30g) 桂枝三两,去皮(9g) 芍药六两,酒炒(18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十二枚(6枚) 炙甘草二两(6 g)。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41 (五)小建中汤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方义分析】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

42 (五)小建中汤 【适应证】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43 (五)小建中汤 【运用心得】临床化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中气虚寒,阴阳气血失调者。 本方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倍用白芍以增益营血,重用饴糖以温养脾胃。方虽为桂枝汤加味而成,但已变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方而为温补里虚之剂,取名“建中”者,有建立中气之意,脾胃居于中州,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中气立则化源充,五脏皆可得养,故本方为补益中气,治疗五脏虚劳病的基本方。

44 (五)小建中汤 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等表现为虚寒性腹痛,喜温喜按,纳差,消瘦等证者,有较好疗效;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名为黄芪建中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表现为虚寒证者有佳效,曾被广泛使用。 小建中汤偏于温补,故有湿热者不宜用;治疗胃肠疾病时,若病人胃酸偏多,饴糖不宜用。

45 (五)小建中汤 【类方】 黄芪建中汤 组成:即小建中汤加黄芪 功效: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46 (六)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一升(9 g)(洗),人参三两(9 g),生姜六两(18 g)(切),大枣十二枚(4枚)(擘)。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水煎服)。

47 (六)吴茱萸汤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义分析】方中吴茱萸温胃散寒,开郁化滞,下气降浊;人参大补元气,兼能益阴,补胃之虚;生姜温胃散寒,大枣益气滋脾,姜枣合用还能调和营卫。

48 (六)吴茱萸汤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运用心得】临床上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引起的干呕、吐涎沫、巅顶头痛等证者。

49 (六)吴茱萸汤 该方在《伤寒论》中见于阳明病篇的阳明寒呕、少阴病篇的少阴吐利、厥阴病篇的厥阴头痛,在《金匮要略》中见于“呕吐哕下利病”中。在这四节中对于吴茱萸汤主证的描述如“欲吐”、“干呕”、“吐涎沫”、“烦躁”、“头痛”、“腹满”等都说明了寒浊壅塞,寒浊或在胃上口,或偏近胸中,或聚集胃脘,寒浊不开症状就不会消失,均用吴茱萸汤暖肝温胃,降逆化浊,用吴茱萸汤若认证准确,效如桴鼓。 临床上用吴茱萸汤要注意两点:一是淡舌;一是吴茱萸要足量。

50 (七)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 g) 甘草三两,炙(9 g) 生姜三两,切(9 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51 (七)小柴胡汤 【功效】和解少阳。 【方义分析】柴胡味平,透泄少阳之邪为君。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52 (七)小柴胡汤 【适应证】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53 (七)小柴胡汤 【运用心得】 本方加减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及消化系统疾病和发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妊娠剧吐,原发性神经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54 (七)小柴胡汤 就临床应用来看,小柴胡汤具有两个功能:
其一是退热剂。在张仲景时用小柴胡汤主要是作为退热剂应用,从小柴胡汤的用量上看,仲景用柴胡半斤,黄芩三两,意在退热,现在临床用于外感发热或内伤发热均有显效,尤其是肝胆系统疾病发热疗效显著,柴胡用量宜大。 其二是和解剂。作为和解剂应用能和解少阳、清泄少阳胆腑、疏肝和胃、调和肝脾。临床用于肝胆郁热、肝胃不和、肝脾不调等出现的胁肋胀满、恶心厌油、口苦目眩、呕吐吞酸、腹胀等症,效果显著。作为和解剂时,柴胡用量不宜过大。

55 (七)小柴胡汤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称小柴胡汤能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达气机,它不仅可以促进五脏六腑新陈代谢,而且可以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所以,发热的疾病用它可以退热,抑郁的精神状态用它可以解郁消愁,那么脾胃肝肠和胰腺的病变用它,可以促进代谢,妇科病用它可以调整月经和治疗带下。古人就说小柴胡汤这张方子基本上可以左右逢源,左翼右有,临床上不管男女老幼,外感内伤都可以用。 《伤寒论》230条对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概括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56 (七)小柴胡汤 【类方】 1、柴胡桂枝汤 组成:桂枝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芍药 大 枣 生姜 柴胡 功效:和解少阳,兼解表邪。
组成:桂枝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芍药 大 枣 生姜 柴胡 功效:和解少阳,兼解表邪。 主治:太阳少阳并病之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

57 (七)小柴胡汤 2、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 桂枝 干姜 栝楼根 黄芩 牡蛎 甘草 功效:和解少阳,化饮散结。
组成:柴胡 桂枝 干姜 栝楼根 黄芩 牡蛎 甘草 功效:和解少阳,化饮散结。 主治: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 刘渡舟认为,方中柴胡、黄芩疏利肝胆取小柴胡汤之意,干姜、炙甘草温中健脾取理中汤之意,另有桂枝配干姜加强温中祛寒之功,桂枝配甘草强心取桂枝甘草汤之意,牡蛎配天花粉益阴软坚。刘老认为本方可治少阳胆热、太阴脾寒,即胆热脾寒。刘老将此方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病、脾胃病。

58 (八)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五两(15g) 枳实四枚,炙(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大黄二两(6g) 【用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

59 (八)大柴胡汤 【方义分析】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60 (八)大柴胡汤 【适应证】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运用心得】临床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61 (八)大柴胡汤 本方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中主要以胆系疾病、胰腺疾病为主,如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胆系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见胁痛、腹痛、发热、或黄疸、大便干结等症者,疗效显著。特别对于急性胰腺炎禁食病人(禁食不禁药或用大柴胡汤保留灌肠),用后对降低血淀粉酶,缓解消化道症状疗效可靠。

62 (八)大柴胡汤 【类方】 柴胡加芒硝汤 组成:小柴胡汤加芒硝 功效:和解少阳,兼通里实。
主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微利。

63 (九)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g) 枳实炙,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汤剂:先煮枳、朴,后入大黄,最后入芒硝。灌肠剂:取浓汁200ml,作保留灌肠约20-30分钟,经4小时后可再作1次)。

64 (九)大承气汤 【功效】峻下热结。 【方义分析】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65 (九)大承气汤 【适应证】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通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66 (九)大承气汤 【运用心得】该方被用于临床各科,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如肠梗阻、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属于腑气不通,伴舌苔黄燥者,均可选用。 临床应用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时,一定注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肠梗阻,仅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对于完全性肠梗阻千万不能应用,因为硝、黄相伍,可以引起肠道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肠扭转,进而导致肠坏死。

67 (九)大承气汤 运用大承气汤一定要掌握用量和煎服方法,否则达不到攻下目的。在用量方面:重用大黄四两,苦寒泻热去实,芒硝三合,咸寒软坚润燥,古人有:“黄无硝不泻”,意思是大黄必须配芒硝才能起到通腑泻下的作用,单用大黄容易引起继发性便秘。在煎煮方面: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再下芒硝,因大黄、芒硝煎煮时间长,可降低其泻下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煎煮过久,蒽醌类物质遭到破坏,其泻下作用就会减弱。

68 (九)大承气汤 【类方】 1、小承气汤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轻证。 2、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轻证。 2、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 甘草 芒硝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69 (十)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半升,洗(15g) 黄芩三两(9g) 干姜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炙甘草三两(9g) 黄连一两(3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70 (十)半夏泻心汤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方义分析】本方证病人中气受伤,脾胃、大小肠功能失调,因为寒热互结其中,清浊升降失常,其症状为心下痞满、干呕、肠鸣下利。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化裁得到,即去柴胡、生姜,而加川连、干姜。 方中法夏、干姜能辛温开结散其寒;川连、黄芩苦寒降泄除其热;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益气补其虚。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为本方配伍特点。

71 (十)半夏泻心汤 【适应证】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运用心得】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肠胃不和者。

72 (十)半夏泻心汤 该方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临床要抓住胃脘痞满、肠鸣下利、呕逆、舌苔腻而微黄等主症。临床用半夏泻心汤应当根据病情的寒热轻重,调整辛开(半夏、干姜)、苦降(黄芩、黄连)两组药物的用量。若病人肠鸣下利、舌苔白腻为寒偏重,应重用半夏、干姜以温中化饮;若病人胃脘痞满、口苦、苔黄腻,应重用黄芩、黄连以清泄胃热。

73 (十)半夏泻心汤 【类方】 1、生姜泻心汤 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

74 (十)半夏泻心汤 2、甘草泻心汤 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调中补虚,配合辛开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 3、黄连汤 即半夏泻心汤加黄连二两,并以黄芩易桂枝而成,本方证为上热下寒,上热则欲呕,下寒则腹痛,故用黄连清上热,干姜、桂枝温下寒,配合半夏和胃降逆,参、草、枣补虚缓急。全方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使寒散热清,上下调和,升降复常,则腹痛呕吐自愈。


Download ppt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