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定义 作用 特点 分类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写作要求 写作流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定义 作用 特点 分类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写作要求 写作流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定义 作用 特点 分类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写作要求 写作流程

2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一、统计报告的定义(117页)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一、统计报告的定义(117页) 概念:所谓统计分析,是指采用统计特有的计算和分析方法,以大量加工整理后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文字资料为依据,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通过逻辑思维,从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中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全部或某一方面加以描述说明或针对其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议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公众投资兴业、消费理财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书面报告形式。

3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二、统计报告的作用(117页) 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二、统计报告的作用(117页) 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 (一)综合反映不同时期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全面展现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开展不同地区、部门的对比和评估,增强社会及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实施统计监测,及时发现并分析研究社会、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三)跟踪了解和监督企业贯彻落实预定规划的情况,全面掌握各部门、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结构比例等,促进各职能部门、各流程环节更好地发挥作用、协调发展; (四)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面上,帮助和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立足当前,展望和预测未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也有助于制订社会和企业发展计划。

5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三、统计报告的特点(4个) (一)科学性——统计分析对统计的具体应用 (二)实用性——真实是使用的前提和条件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三、统计报告的特点(4个) (一)科学性——统计分析对统计的具体应用 (二)实用性——真实是使用的前提和条件 (三)专业性——用数据说话,分析研究、发现问题 (四)时效性

6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四、统计报告的分类 (一)按其所分析的部门来分——一产、二产、三产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四、统计报告的分类 (一)按其所分析的部门来分——一产、二产、三产 (二)按其所分析的范围来分——宏观统计报告、微观统计报告 微观统计报告包括生产统计报告、劳工统计报告、原材料统计报告、设备统计报告、资金统计报告、销售统计报告、流通统计报告、效益统计报告等,基层统计人员统计分析多属于这一类 (三)按其所分析的深度来分——综合统计报告、专题统计报告 (四)按其所分析的时间来分——月度、季度或半年度、一年、五年计划期

7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一、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120页) (一)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1、国民经济运行规律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一、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120页) (一)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1、国民经济运行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3、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二)了解现行法律、政策和客观规律

8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三)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源于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是对三大核算的综合。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三)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源于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是对三大核算的综合。 2、统计指标体系:熟悉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含义、口径和计算方法对开展统计分析,写好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四)熟知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9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五)培养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六)掌握撰写统计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五)培养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六)掌握撰写统计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 选题定向 收集资料 确立观点 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 润色修改 2、统计报告中数据的整理与资料的收集

10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3、如何利用独立的统计思维归纳和提炼统计报告的观点 4、统计报告的框架结构。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3、如何利用独立的统计思维归纳和提炼统计报告的观点 4、统计报告的框架结构。 5、如何使用统计常用的论证方法阐述文章的主题,如何利用简洁文字表述文章的观点。 6、不同的统计报告各有哪些写作特点。

11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二、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124页) 选题定向 搜集资料 标明观点 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 润色修改

12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一)选题定向 1、选择适合自己的撰写的题目 提倡“开口小,挖掘深”,论据充分,论证周密 2、选择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一)选题定向 1、选择适合自己的撰写的题目 提倡“开口小,挖掘深”,论据充分,论证周密 2、选择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选择有待于研究的题目、选择可深入研究的题目、选择观点有争议的题目。

13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二)搜集资料 资料在统计报告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数字和图表 从内容上看主要政策型资料、情况型资料和统计型资料。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二)搜集资料 资料在统计报告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数字和图表 从内容上看主要政策型资料、情况型资料和统计型资料。 资料的使用需要进行审核和选择。 审核内容:一是统计数字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比性、时效性、代表性和完整性;二是文字资料的真实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

14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选择要求: 一是要选择最能说明情况、阐明观点的资料。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选择要求: 一是要选择最能说明情况、阐明观点的资料。 二是要选择真实可靠的资料,为观点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使文章的观点站得住脚,更具说服力。 三是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资料。

15 标题是统计报告中心内容、基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体现。统计报告的“眼睛”。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三)标明观点 标题是统计报告中心内容、基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体现。统计报告的“眼睛”。 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以下四种: 1、主题式 2、观点式 3、提问式 4、正副标题合用

16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四)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理顺纲目是撰写统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四)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理顺纲目是撰写统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 文章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和所需资料的名称、来源以及加工整理的方法。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组成结构 远 近 外 内 上 下 循序渐进 剥笋式

17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五)遣词造句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提问和定义法 分类和举例方法 比较和引用方法 假设和推断方法

18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六)润色修改 1、修改的方法 2、修改的内容 (1)征求意见法 (1)观点的审核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六)润色修改 1、修改的方法 、修改的内容 (1)征求意见法 (1)观点的审核 (2)自我推敲法 (2)资料的核实 (3)对比衡量法 (3)结构的优化 (4)文字的斟酌 (5)方法的选择


Download ppt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定义 作用 特点 分类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写作要求 写作流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