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1)
Chapter 18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1)
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 读
4
高中课程改革实际推进情况: 课改时间 省、区、市(兵团) 高考时间 2004年 海南、广东、山东、宁夏 2007年 2005年 江苏
2008年 2006年 辽宁、天津、福建、安徽、浙江 2009年 北京、吉林、陕西、湖南、黑龙江 2010年 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建设兵团) 2011年 河北、湖北、云南、内蒙古 2012年 重庆、贵州、青海、甘肃、四川、西藏 2013年 广西 2015年
6
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取代2001年实验稿中的高中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取代2001年实验稿小学和初中部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正式国家课程文件。
7
英语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进一步明确了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的理念; 确立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
建立了连贯、衔接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 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8
引导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变化; 带来了评价理念与方式的变化;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开展; 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与质量的提升。
9
课标(实验稿)有争议的问题 对英语课程性质的认识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 音标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课业负担 词汇
10
修订的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巩固和深化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着力解决十年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 适应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11
修订原则 1.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 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
2.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 3.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部分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4.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充分考虑小学段和初中段英语教学的特点,分别提供具体指导以及教学和评价案例,反映课程改革十年以来的实践成果,加强指导和可操作性。
12
确定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的依据 1《规划纲要》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质量的目标,这一目标成为此次修订的出发点。 2 各地对《标准》 高度认同,由此确立了《标准》基本框架和目标体系保持不变的原则。 3 对《标准》修订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于可操作性方面,特别希望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
1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二、分级目标 第三部分 分级标准 一、语言技能 二、语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 四、学习策略 五、文化意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附 录 1、语音项目表 2、语法项目表 3、词汇表;4、功能意念项目表 5、话题项目表 6、课堂教学实例;7、评价方法与案例; 8、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9、课堂用语
14
修订中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
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 14
15
修订重点(1) 修订后的《标准》力求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总目标中清晰地阐述了一个核心理念和价值体系: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16
修订重点(2) 修订后的《标准》继续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语言教学应进一步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一个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17
修订重点(3) 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面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修订、补充和完善了教学实例,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18
修订重点(4) 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表现出积大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外语教学界对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有人直接借“任务型教学”批评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过于西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19
修订重点(4) 修订后的《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20
修订重点(5) 继续强调评价应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评价的维度,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并在修订稿中增加和丰富了评价方法与案例; 将音标写入课标里:“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五级知识目标)。 修订后的《课标》单独列出了小学阶段的423个的核心词汇,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词汇表(1500词)。
21
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不是个人意愿,也不是随意的决策,而是国家意志,是在国际视域下、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而拟定的国家课程政策。 英语课程对国家发展具有什么价值? 英语课程对学生发展具有什么价值?
22
1、对国家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 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 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 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 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23
2、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
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 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沟通与理解, 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 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为未来 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 信息化奠定基础。
24
英语课程性质 什么样的课程是人文性课程? 工具性 人文性 什么样的课程是工具性课程?
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 什么样的课程是工具性课程? 什么样的课程是人文性课程? 工具性 人文性
25
英语课程的性质(2001) 英语课程,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发展思维,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March 8th, 2010 25
26
英语课程的性质 (2011) 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工具性而言
27
英语课程的性质 (2011)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就人文性而言
28
人文认知
29
文化认知
30
自然认知
31
语言认知
32
语言认知
34
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与范畴
35
思维能力:空间思维
36
思维能力:总述--分述
37
创造性与创新能力
38
实践能力
39
学习能力
40
跨文化教育
42
跨文化教育
46
课程标准实施十年以来,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为特征的新课程对英语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认识已经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广泛认同。
对课程性质的这一认识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所取得的基本共识,即: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形成;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会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和包容的性格。
47
确认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 我们同样回答了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问题:不管是否使用外语,学习外语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外语不仅可以(可能)获得一种交流工具,而且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8
关注英语课程理念的变化 课程理念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和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进行教师培训、开展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49
知识本位 发展本位 课程理念的比较 课程观 以知识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 传授,讲解,记忆 启发,思考,探究 T→S; T→Ss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互动模式 学生角色 教师角色 教学要求 传授,讲解,记忆 启发,思考,探究 课本中心 课堂中心 教师中心 活动中心 任务中心 学生中心 T←→S(s) S←→S S←→Ss Ss←→Ss T→S; T→Ss 被动听讲, 死记硬背 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 知识传授者,课堂控制, 组织者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资源提供者 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统一标准,整齐划一 March 8th, 2010 49
50
关注英语课程理念的变化 (英语课程基本理念,2001)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倡导积极学习,采用活动途径 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50
51
关注英语课程理念的变化 (英语课程基本理念,2011)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51
52
英语课程基本 (2001) 理念 英语课程基本理念(2011)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倡导积极学习,采用活动途径 强调学习过程,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53
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这一理念首先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基本定位,那就是要在英语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 53
54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55
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56
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通常采用直接告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式。这样的教学不仅单调乏味,也收效甚微,因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仅仅停留在暂时的记忆中,知识与知识之间难以建立其有机的联系,增加了记忆的负担, 56
57
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58
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59
确定课程设计思路的依据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与价值 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外语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第三,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规律; 第四,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
60
课程设计突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系统而持续渐进的学习过程,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这一课程设计思路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建立和目标设计实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施的基础。
61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62
九级 八级 七级 六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普通高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 义务教育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
英语课程设计 五级 义务教育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 义务教育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 二级 四级 三级 一级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高中阶段课程 八级 七级 六级 普通高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 九级
63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 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4
总目标、分级目标、分级标准 示意图
65
英语课程目标 - 总目标 - 分级标准(内容标准) 总目标提供目标总体框架架构 分级目标描述综合表现
分级标准进一步细化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按五个方面按需要描述主要级别各部分的标准; 分级标准是递进和涵盖关系,高级别自动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 总目标 - 分级目标(综合表现) - 分级标准(内容标准)
66
英语课程总目标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国际视野祖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兴趣动机
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 跨文化交际 文化理解 文化知识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写读说听 话题功能语法词汇语音 March 8th, 2010 66
67
如何理解义教阶段英语课程总目标?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68
分级目标描述 一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分级目标描述 一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 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 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 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 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 句。 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 感知能力。 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分级描述 68
69
分级目标描述 二级 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 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 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 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 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分级描述 69
70
分级目标描述 三级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分级目标描述 三级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异同。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分级描述 70
71
分级目标描述 四级 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
分级目标描述 四级 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 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境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能表达简单的观点。能读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叙述、说明、指令、规则等。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 能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分级描述 71
72
分级目标描述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分级目标描述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相关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分级描述 72
73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具体内容 一、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地位 二、语法教学要求降低 三、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和词汇表的调整 四、话题的调整与充实
五、减少和调整文化意识项目 六、增加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
74
音标教学对学生的益处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3. 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75
语法教学要求降低 1. 不定代词 2. 动词的被动语态 3. 动词短语 4.反意疑问句 5.非谓语动词 6.定语从句 7.删除部分语法项目
76
英语课标词汇 二级词汇(小学)应学习600~700词,词汇表列出423词,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其他200~300词。
五级词汇(初中)应学习1500~1600词,词汇表列出1500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100词。
77
词汇学研究成果 小学阶段: 写作200词,说出400词,听懂500词,读懂700词即可。 初中阶段:
写作500词,说出800词,听懂1200词,读懂1500词即可。
78
关于词汇表 1.根据本标准的语言知识目标要求,二级应学习 个单词。本词表列出423词,为小学二级基本词汇。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选择 词。五级词表列出1500词,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100词。 2.为体现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本词表不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3.不列词组和短语。 4.不列语法术语。 5.可根据构词法推导出的部分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单列。
79
为什么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80
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 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 ——王蔷(2012)
81
话题的调整与充实 二级话题(小学)11个,五级话题(初中)24个。 五级子话题由100多减少到85个,增加了诗歌和文学的内容。
82
减少和调整文化意识项目 删除了五级文化意识标准中的“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增加了“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主要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修改后缩减了课程容量,也降低了难度。
83
增加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 1. 增加教学案例 2. 调整评价方法、充实评价案例 3. 增加了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命题原则
84
关于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85
教学建议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86
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新)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调整位置)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原为多样性和灵活性)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原为特殊性)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新) 2、注意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4、注意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 86
87
关于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 深入研读教材 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音像设备等 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和自主学习
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让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情感和思维都成为课程丰富的资源。 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也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87
88
关于附录 语音项目表 语法项目表 词汇表 功能意念项目表 话题项目表 课堂教学实例 评价方法与案例 技能教学参考表 课堂用语
89
附录的变化 修改了教学技能参考表,增加小学技能教学指导
将教学案例放入附录,改为教学实例。对教学实例 进行了替换和补充,对教学环节和步骤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此外,在案例的选择上,选用了来自一线课堂教学的实例,增加了典型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将评价方法与案例放入附录中,增加了小学段和初中段的评价案例,并分别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案例。 重新修改了课堂用语的附录。
90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命题原则 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 要确保试题的信度与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 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订评分标准。
91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 要求和挑战 一、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二、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 三、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能力 四、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些现实 困难和问题
92
——The end——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