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若干问题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若干问题思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若干问题思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4月18日

2 第一部分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回顾 课程改革历程 1998年-2000年 课程方案设想(华师大) 学科改革行动纲领(教研室) 研究启动
2000年-2004年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试行稿) 教材(试验)编制+方案和教材试验 课程改革历程 文本编制 2004年-2008年 教材成套修改 试验→推广 试验推广 教学有效性+课程领导力+质量监测 方案修改+标准修改+教材修改 深化完善

3 一、课程改革有限目标(四个体系建设) 四个体系的有限目标 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以校为本的课程实施与质量保障体系。
实施体系 市区两级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以校为本的过程性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 市、区、校教学研究、指导、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

4 二、课程改革要点(上海的特色) 课程改革要点 四个素质+六项通用能力; 时代精神(创新)+民族精神(传承)。 课程目标
三类课程+三个层次+三种形态。 课程结构 控制共性+丰富个性+联系生活。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学习方式+学习渠道+技术应用。 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业综合质量评价。 纸笔考试+问卷+现场调查+真实性评价。 课程评价

5 三、课程改革要点(上海的特色) 四个素养 课程目标 通用能力 1. 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社会生活
阅读交流表达能力 数学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 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 通用能力

6 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课程改革要点(上海的特色) 2. 课程结构:三类课程+三个层次+三种形态。 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学 习 领 域 语言与文学 数 学 人文与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与健身 艺 术 综 合 实 践 科 目 学 科 活 动 专 题 模块或主题 注:拓展型课程关注内容多样化;研究型课程关注过程个性化

7 三、课程改革要点(上海的特色) 控制共性 课程内容 丰富个性 联系生活 3. 课程内容
基础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占80%高中阶段占68%的周总课时 控制共性 课程内容 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20%;32%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2周/年 学校一日活动安排 丰富个性 学科课程:知识由来+知识应用 其他课程:选题 联系生活

8 三、课程改革要点(上海的特色) 两种方式 课程实施 多种渠道 技术应用 4. 课程实施 体验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 接受式学习:
校内:课堂+社团 校外:场馆+社区 多种渠道 技术应用 资源作用+工具作用+管理作用

9 三、课程改革要点(上海的特色) 学校评价 课程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5. 课程评价 课程规范质量:课程质量现状
课程创新质量:课程质量发展 学校评价 课程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现状 教学研究质量:教学质量发展 教师评价 学科学业质量评价:学科学习 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德智体美 学生评价

10 第二部分 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标准建设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评价改革 教学研究 确立课程的育人价值 强化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培养
体现课程的学习经历 标准建设 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有效传达课程标准的要求 多元结构的融合:知识、能力、文化 数字化教材的探索 教材建设 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了解、关注、帮助 整体学习和分析学习:情景感受、问题引导 一致性:目标、内容、过程、作业、评价 教学改革 质量表现:学校、教师、学生 评价要素:质量标准、测量工具、分析方法 评价改革 教学研究 用证据支持教研,用项目组织教研

11 一、标准建设——什么是课程标准? 质量标准 课程标准 基本标准 基本依据 突出呈现 对课程结构的设计 对学习结果的规定(期盼性)
对教学过程的指引 质量标准 课程标准 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标准 基本标准 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 基本依据 育人价值、核心素养、学习经历 结构性、操作性 突出呈现 课程标准应该描述课程中最核心、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要求

12 一、标准建设——如何呈现育人价值? 课程定位 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内容要求 学科性质:学科;学校 课程性质:基础+特性+过程
课程价值:育人价值+育德作用 课程定位 育人价值 基本构成:三个维度提炼 呈现方式:结构图→课程价值 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 内容要求 主题概述→内容描述→活动案例 将课程的育人价值贯穿与课程标准的始终。

13 一、标准建设——如何提高标准的结构化? 目标传达 结构化呈现 学科联系 学习水平 内容要求 培养目标+两纲要求→学科课程
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致性 目标传达 描述视角+呈现方式→一致性 内容要求→增强联系+减少重复 结构化呈现 学科联系 分类框架:二至四级;内涵相近 行为动词:学科描述 学习水平 模块结构→主题结构(概述+内容要求+案例+限制性描述)→突出结果标准描述 内容要求

14 一、标准建设——如何提高标准的操作性? 学习水平 操作性 学习结果 活动建议 知识与技能维度:知道、理解、运用、综合→设计行为动词
过程与方法维度:规定行为动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规定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 知识与技能:内容+学习水平→学习结果(文字或者符号) 过程与方法:语言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言描述 操作性 学习结果 作业示例:说明学习结果 过程示例:说明学习过程 评价示例:说明评价方法 活动建议

15 课程定位——信息科技育人价值和育德作用案例
信息科技课程使学生获得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研究、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质量与效率,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学习与持续发展。 信息科技课程使学生懂得科技、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使用信息技术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学会安全、合理、合法以及合乎道德地使用信息及信息技术。信息科技课程在学生信息伦理与道德、网络文明与礼仪以及网络文化价值导向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6 课程定位——地理课程育人价值和育德作用案例
通过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形成“人地关系意识”,具有地域知识、地图技能以及空间思维能力。 中学地理课程在实施国情国策、国家主权意识、地域文化认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案例:核心素养图(地理课程)

17 一、标准建设——如果确定核心素养 内涵把握 核心素养 表达形式 作 用 反映学科三个维度的核心要求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的素养
注意突出核心能力要求 准确是关键,不在于面面俱到 内涵把握 核心素养 用核心素养示意图表示(简单规范) 反映核心素养组成要素及其要点 表达形式 承上启下: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在不同层面阐述核心素养 作 用

18 一、标准建设——如果确定核心素养 实验活动 作品制作 学习经历 项目活动 场馆学习 其他经历 学生必须完成的学生实验 学生必须完成的作品制作
学生必须完成的项目活动 学生必须经历的场馆学习 场馆学习 学生必须经历的社团活动 学生必须经历的研究性学习 学生必须经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 其他经历

19 核心素养图案例——语文

20 核心素养图示例——化学

21 核心素养图示例——信息科技

22 一、标准建设——如何编制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分三个维度,围绕核心素养的第三层展开写 分学段、分条目写(9-15条;突出过程与方法)
表格式呈现(便于研究和审读时对照)(下表) 课程目标

23 课程目标案例——小学科学与技术 (一) 总目标(节选,供参考) 1. 了解常见的科技事实、现象和重要观念; 2. 初步学会一些简单操作技能;
3. 具有初步的创新与探索能力,体验探究、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4. 具有初步的评价与决定能力。 (二)具体目标(节选,供参考)

24 一、标准建设——如何统一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水平分类整体思路 知识维度 动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提供知识层面的学习水平分类
提供体现不同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分类整体思路 知识维度 提供动作技能的学习水平分类 提供实验或作品制作学习水平分类 动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不提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学习水平分类

25 一、标准建设——知识层面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水平 界定 知道 A 记住信息 理解 B
解释信息和观念:对知识内涵把握(如解释现象产生原因);对知识外延把握(如举例说明原理的应用);对知识关系把握(如建立知识之间联系 );使用知识直接问题解决 运用 C 在一定情境中使用信息:提取需要使用的知识解决问题;运用 原理,分析材料,确定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建立知识系统 综合 D 应用信息解决新情境中的复杂任务与问题,或创建新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知识、方法及情感解决复杂问题;应用知识进行评价、假设、设计等活动;建立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创建新的知识结构

26 一、标准建设——动作技能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水平 界定 模仿 A 能按照动作示意图,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单一动作技能的操作任务。 熟练 B
能独立且熟练地完成单一动作技能的操作任务。 组合 C 能独立且熟练地完成多种动作技能的操作任务。 说明:这里的动作技能主要指工具使用、运动、画电路图等一般动手操作技能,只供部分学科参考。一些学科虽也有动手操作技能要求,但未必一定要做学习水平分类。

27 一、标准建设——动作技能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水平 界定 初步学会 A 能依照实验说明与演示,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任务。 学会 B
能独立且较为熟练地完成实验任务。 设计 C 能根据任务情景,独立设计方案并熟练地完 成实验任务。 说明:实验或者作品制作通常涉及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各学科也可以借鉴动作技能和实验学习水平分类,制定适合本学科的学习水平分类。

28 一、标准建设——如何确定模块和主题结构 模块和主题结构总体要求 模 块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各学段相对固定(若学科很难区分出不同模块,可直接设置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 模块和主题结构总体要求 模 块 内容与要求描述的基本单元。体现学科结构,层面相当。 一级主题 具体要求描述的最小单元。体现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 二级主题

29 一、标准建设——如何确定模块和主题结构 一级主题内容与要求 主题概述 内容要求 实施案例 1. 一级主题的内容特点
2. 教学特征(学习方式) 3. 育德作用 一级主题内容与要求 主题概述 知识与技能:内容+学习水平 过程与方法:语言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言描述 内容要求 表格呈现 作业示例 教学案例 评价示例 实施案例

30 一、标准建设——如何确定模块和主题结构 1. 一级主题的内容特点:说明本主题学习内容的特点,如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或内容的应用价值等,也可说明本主题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 【案例】本主题由质量和密度等部分组成,学习的重点是密度及其应用(说明了学习内容以及重点)。密度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概念之一,是压强、浮力学习的基础。(说明了密度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物理)

31 一、标准建设——如何确定模块和主题结构 2. 教学特征(学习方式):说明本主题的主要教学特征,即通过怎样的过程进行教学或学习。
【案例】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借助儿歌、童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习汉语拼音。(说明汉语拼音的重要学习方式)(语文) 【案例】密度概念是在生活实例和有关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分析归纳得出的。(说明密度的主要学习方式)(物理)

32 一、标准建设——如何呈现内容与要求

33 二、评价——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架构 1.对学生的评价 义务 教育 教学 质量 综合 评价 体系 2.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教研
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绿色指标(抽样) 市区层面 1.对学生的评价 学科学业质量:纸笔测试(全样本) 义务 教育 教学 质量 综合 评价 体系 基于学习过程的真实性评价 校级层面 2.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教研 市区层面 3.对学校的评价 规范+创新

34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1.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选择的学科 (1)小学阶段:语文+数学。
(2)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2. 基于标准制定各学科的测试框架 (1)小学一至三年级内容(四年级学生)1h。 (2)初中七至八年级内容(九年级学生)1.5h。 案例:各学科测试框架

35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学科 内容 能力 语文 积累与运用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词义 积累和运用常见古诗文 阅 读
获取信息 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 合理使用信息并做出评价 获得文学体验 完成任务 写作 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作文材料 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自己意思

36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学科 内容 能力 数学 数与代数 知识与技能 理解概念 运用规则 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科学 生命科学 回忆 理解与简单应用 问题解决 物质科学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科学探究 英语 词汇 听、说、读、写 语言综合应用 语法 语音 阅读与写作

37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3. 设计背景问卷——不同背景信息的问卷
(1)各项教育指标:生师比+教师学历+班额+生源+办学条件……(相关性分析) (2)学生个体情况:睡眠时间+课外阅读量+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质量+相关性) (3)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质量+相关性) (4)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学校办学自主权+国家课程开设+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 (质量+相关性)

38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3. 设计背景问卷——不同对象的问卷
(1)学生问卷: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课业负担、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2)教师问卷: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对课程的看法;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校管理的看法;面临的困难;教育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等。 (3)校长问卷:学校硬件条件、校长办学理念和教育观、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等。

39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4. 编制试题和试卷——编制过程案例 (1)依据标准编写3倍于正式测试需要的试题。 (3月至9月)
(2)组织约300名学生参加试测。(9月19日) (3)数据组对试卷进行分析并反馈各命题组。 (9月至10月) (4)命题组依据试测结果对试卷进行调整形成正式卷和备用卷。 (10月至11月)

40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4. 编制试题和试卷——编制过程案例 (5)聘请中小学教师对试卷的题量、难度进行评估。 (11月上旬)
(5)聘请中小学教师对试卷的题量、难度进行评估。 (11月上旬) (6)在中小学进行实测,了解学生对试卷难度、题量和新颖程度的感受。 (11月中旬) (7)聘请省级考试院的专家对试卷进行评审。 (11月中旬) (8)依据专家/教师/学生反馈意见对试卷进行调整与修改。 (11月中旬)

41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合格+优秀)
(1)表现标准:指出足够好的表现,将“合格”和“不合格”、“优秀”和“不够优秀”区分。 (2)确定表现标准的技术方法:安哥夫(Angoff) +书签法(Bookmark)+对照组法(Contrasting Groups)。 (3)分界分数:三年级:A、B、C三个水平。 八年级:A、B、C、D四个水平。

42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合格+优秀)                优秀                    非优秀                    良好                    非良好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43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描述案例1(小数) “合格 ”水平学生在“计算”表现的描述:
  “合格 ”水平学生在“计算”表现的描述: 学生在计算加法和乘法算式题(包括有进位者)时表现良好(如Q2,Q1、Q3、Q6、Q8、Q5)。他们计算减法时的表现也相对较好,但是碰到退位减法时则较多错误。 在四则运算中,学生以除法的计算较弱,失误较多,特别是在一些有余数或需要“补零”的题目上。 学生在混合运算里常犯的错误是忘记了“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除此之外,他们的表现较好。

44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描述案例2(科学)
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于一个包含多因素的问题,能够通过科学分析其中的状态和过程,判别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条件,推测因果关系; 在解释科学现象、把握科学过程、设计实验方案的问题解决中,能够抓住要点并表现出较强推理能力; 对情景性的问题,能够找到合适的分析视角,建立相应的科学模型,并进行推理、估计或猜想,形成合理的解释或问题解决方案。

45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描述案例3(英语)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描述案例3(英语) 考查 能力 水平 水平描述 听力 A ★ 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并进行适当的判断 ★ 能准确地归纳和掌握所听内容的主旨和重要细节 B ★ 能听懂发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的对话和独白,并进行适当的判断 ★ 能听懂听力材料的主旨和重要细节 ★ 能借助文字、图表等听懂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C ★ 能听懂课堂用语和考试指令 ★ 能听懂句子或简短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回答事实性问题 ★ 能借助文字、图表等大致听懂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D ★ 只能听懂部分简单的课堂或考试指示语并做出相应反应 ★ 只能听懂所熟悉的话题语境中的部分简单对话 ★ 在老师或图片帮助下,只能听懂所熟悉的话题语境中部分语汇

46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5. 解释学业成绩——表现标准(合格+优秀)
  (4)制定表现标准的过程特点:是一个参与共享的过程;基于“裁判”判断;结果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分界分数。 (5)表现标准的特点:具有跨年度的可比性,跨群体的稳定性,不依赖于测试群体的变化而改变。

47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基本架构 6.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1)选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客观解读数据。 (2)关注纵向发展数据。
(3)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学业和非学业)。 (4)学生学业质量的差异(区域、学校、班级)。 (5)影响学生学业质量不同因素(多因素分析)。 (6)学生学业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历史纵向解释。

48 学业质量系统实施结构图 数据处理系统 反馈指导系统 学业 非学业 抽样 参加测试的学生 命题系统 测试工具 正式试卷A、B 审题 问卷 预测
组卷 数据处理系统 反馈指导系统 学业 全测试的地区 全部参加 所有测试的学生 抽样测试的地区 校级 区县级 市级 非学业 区域 学校 学生

49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一)现有学业质量评价的优点与经验 1. 能客观反映市区、学校的整体学业表现 (1)市、区县、校学生当年各科目的学业质量。 (2)区域学生学业质量在整体(常模)中位置。 (3)区域间学生学业质量的差异(均衡化)。 (4)学生学业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纵向发展)。

50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1:2010年上海市三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学业质量(合格率和优秀率)表现 小学语文优秀率高达68%,数学54%。 女生优秀率明显高于男生。

51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2:2010年上海市三年级学生学业质量(合格率)在全国的排位

52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3:上海市各学科连续4年学业质量(成绩)总体情况比较
各科学业质量基本逐年提高。 小学语文例外。

53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一)现有学业质量评价的优点与经验 2. 各类问卷能够反映学业背景信息的总体情况 (1)学生个体情况:如作业时间,睡眠时间,补课时间,学习压力等。 (2)学习相关因素情况:如师生关系,自信心,家庭环境,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等。 (3)学生个体情况在整体(常模)中位置。 (4)学生个体情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54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间 本市(%) 少于7小时 2.7 7-8小时 16.2 8-9小时 34.3 9-10小时 38.0 10小时以上 8.8 例1:2010年上海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间情况及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小学三年级睡眠9小时以上的约占46%。比例高于全国常模,在全国测试省市中排名约第10位。

55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2:2010年上海八年级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情况及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一天中作业时间 本市(%) 没有 1.5 少于1小时 4.7 1-2小时 16.7 2-3小时 35.3 3-5小时 41.8 8年级每天作业时间2小时以上的约77.1%,高于全国常模,位列全国第二。作业负担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56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学生每周补课时间 本市(%) 没有 14.8 3小时以下 16.4 3-6小时 30.4 6-8小时 21.2 8小时以上 17.1 例3:2010年上海学生每周补课时间及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上海学生补课时间高于全国常模。(校内校外补课没有清晰阐述)。

57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4:2010年上海各区县学生学习压力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三年级 小学初中的学习压力都远高于全国常模。可能与教育自身问题、城市特点以及城市学生的抗压能力有关。 八年级

58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5:2010年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认同度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小学生对学校 的认同感远高 于全国常模, 中学不同区差 别较大。

59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6:2010年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内部动机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八年级 小学的内部动机高于全国常模;初中低于全国常模。内部动机随年级逐步降低,不容乐观。

60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7:2010年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外部动机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中学外部动机高于全国常模,而小学低于全国常模。促进学习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内部动机。

61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8:2010年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自信心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学生的自信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下降,值得警醒与反思。

62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9:2010年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师生关系在全国常模中的位置 上海师生关系远高于全国常模,名列前茅。这是解释上海学业水平高的重要因素,值得研究。

63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10:2010年上海小学和初中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自评) 注:数值越大表示教师参与有关专业发展的活动越频繁。

64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11: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作业时间情况连续五年的变化 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历年来基本没变。八年级作业时间逐年增加!

65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12:上海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补课时间情况连续五年的变化 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人数先降后升,08年是拐点,尤其是英语和数学。

66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一)现有学业质量评价的优点与经验 3.能够对学业成绩与部分问卷内容进行相关性分析 (1)学业质量与“各项教育指标”的相关性。 (2)学业成绩与“学生个体情况”的相关性。 (3)学业成绩与“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的相关性。 (4)学业成绩与“校长对学校管理”的相关性。 ……

67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1:学生个体情况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极高的解释率

68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2:学生生活与学习状况、师生关系和学生自信心对学校间、班级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都有很高的解释率

69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3:三年级学生睡眠少于7小时,八年级学生睡眠少于6小时,对学生成绩产生较大的负影响。

70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例4:课外阅读、师生关系对学生成绩都产生正影响

71 二、评价——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经验与反思
(二)现有学业质量评价的反思 1.更多发挥宏观管理功能,较少发挥微观诊断功能。 2.更多反映整体概况,较少反映个体情况。 3.更多反馈结果性的学业情况,较少反馈过程性的真实能力表现。 4.更多的是“对我评”,而不是“我要评”。 5.更多表达客观事实,较少表达改进策略与措施。

72 二、评价——绿色指标说明 (1)常模的来源:全国常模来源于2009年项目组在全国31个省市的范围内,对三年级语文、数学和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进行抽样测试和问卷。 (2)绿色指标研究:项目组基于2009年全国常模和2010年上海市五区的测试, 从“绿色指标”角度对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73 二、评价——绿色指标说明 绿色指标体系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标准达成+高层次思维+成绩均衡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
+对学校的认同度指数 绿色指标体系 学生学习负担指数:负担综合指数+负担分项指数。 师生关系指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 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教师自评指数+学生评价指数 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决策计划+组织实施+管理评价 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自尊、尊重、诚信、责任、公德 身心健康指数:近视率、肥胖率、身体素质、幸福感 跨年度进步指数:学习动力+ 师生关系+ 学业负担

74 二、评价——绿色指标说明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等级标准 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数 学业成绩的合格标准达成度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标准达成度在全国常模中相对位置 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知识迁移的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 总体均衡度指数 区县间均衡度指数 学校间均衡度指数 学业成绩均衡度指数

75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1. 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数 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形成学业水平等级标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标准划定时采用Angoff法等。 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标准达成度在全国常模中的相对位置,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数。

76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1. 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数:2010年学生学业成绩的合格标准达成度指数案例。星号越多,达成度越高。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小数 ★★★☆ 中语 ★★★★☆ ★★★ 中数 英语 ★★ 科学

77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2. 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 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78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3. 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 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数。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指数。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间均衡度指数。

79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数: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的是测试地区所有参测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差异的大小。各学科的学业成绩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如Rasch模型和多维分步计分模型)进行分析。星号数越多,表示差异越小。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 小数 ★★★★☆ 中语 ★★★☆ 中数 英语 ★★☆ 科学

80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指数:学业成绩区县均衡是指测试地区各区县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星号数越多,表示差异越小。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小数 中语 ★★★★☆ 中数 英语 ★★★☆ 科学

81 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指数: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指的是各学校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星号数越多,表示差异越小。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 小数 ★★★☆ 中语 ★★★★ ★★★ 中数 英语 ★★☆ 科学

82 二、评价——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个人学习能力 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 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预期 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 学习自信心指数
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学习动机指数 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 学习压力指数 同学关系 是否愿意参加学校集体活动 是否喜欢学校 在学校是否会感到孤独 对学校的认同度指数

83 二、评价——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1. 学习自信心指数:历年大规模测试的数据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价、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以及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等问题,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星号数越多,表示学习自信心越强。 学段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学 ★★★★ ★★★★★ 中学 ★★★ ★★

84 二、评价——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2. 内部学习动机指数:历年来大规模测试的数据显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内部学习动机能够很好的预测学业成绩。内部学习动机的测量包含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等问题;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星号数越多,表示内部动机越强。 学段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学 ★★★ ★★★★ 中学 ★★

85 二、评价——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3. 学习压力指数: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业质量之间呈现着某种负相关。学习压力主要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通过询问学生做作业量的多少及难易、考试次数的数量以及学校公布成绩、考试之前的感受来调查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的情况。学习压力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星号数越多,表示学习压力越小。 学段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学 中学

86 二、评价——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4.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指数:通过对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包括学生的同学关系、是否愿意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是否喜欢学校以及在学校是否会感到孤独等问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星号数越多,表示对学校的认同度越好。 学段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学 ★★★★★ ★★★★ 中学

87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学业负担综合指数 睡眠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 睡眠时间:小学生9小时,中学生8小时
作业时间:小学生1小时,中学生2小时 补课时间 学业负担分项指数

88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1. 学业负担综合指数 通过对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学生学习时间
的增加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了、简单的关系。 我们通过调查学生的睡眠时间、作业时间和补课时 间来反映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学业负担指数是通 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89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1. 学业负担综合指数:星号数越多,表示学业负担越轻。 级数 小学 中学 上海 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
52.2 73.7 23.6 95.4 90.9 54.3 ★★ 38.1 15.8 30.7 3.8 9.1 23.3 ★★★ 8.2 10.5 28.5 13.5 ★★★★ 0.7 11.7 6.7 ★★★★★ 5.5 0.8 2.2

90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2. 学业负担分项指数 (1)睡眠时间:小学生以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中学生以每天睡眠8小时以上为参照。
(2)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小学生以每天1小时以下,中学生以每天2小时以下为参照。 (3)补课时间。

91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1)睡眠时间:通过对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较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降低学习效率。星号越多,表示学生的睡眠时间越有保障。 等级 小学 中学 上海 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 常模 上海五区 全国常模 0.7 12.8 93 54.5 46.2 ★★ 26.9 15.8 47.2 5.4 45.5 37.4 ★★★ 63.4 73.7 30.7 0.8 14.8 ★★★★ 8.2 10.5 6.7 0.4 ★★★★★ 2.6 1.1

92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2)作业时间:做作业时间包括来自学校老师布置的当天要完成的书面作业和来自家长布置的作业(如家教或者课外辅导班)。星号数越多,表示作业时间相对越少。 等级 小学 中学 上海 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全国 常模 41.1 31.6 3.6 36.9 18.2 2.9 ★★ 53.7 52.6 40.9 52.3 16.6 ★★★ 4.4 10.5 41 8.4 54.5 42.1 ★★★★ 0.7 5.3 11.2 1.6 9.1 33.2 ★★★★★ 3.3 0.8 5.2

93 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3)补课时间:通过对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学业成绩与补课时间之间并不是存在着明显的关系。补课时间包括学校要求到校补课时间和家长要求的补课时间。星号数越多,表示补课时间相对越少。 等级 小学 中学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25.3 84.2 12.3 66.2 81.8 24.2 ★★ 47 36.8 30.2 25.4 9.1 39.4 ★★★ 23.8 10.5 34 6.2 26 ★★★★ 3.7 5.3 13.7 2.3 8.5 ★★★★★ 9.7 1.8

94 二、评价——师生关系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结果显示,师生关系与学 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 成绩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师生关系调查主要包含了教师是否尊重学生, 是否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师 生关系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 析得到的结果。

95 二、评价——师生关系指数 师生关系指数:反映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星号数越多,表示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越好。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 小数 中语 ★★ 中数 英语 科学

96 二、评价——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因材施教 互动教学 探究与发展能力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指数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指数
是否进行情境教学 是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对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有着明显的正相关,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到积极的影响。

97 二、评价——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1.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为因材施教、互动教学和探究与发展能力。它们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2.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是否进行情境教学,是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问题。

98 二、评价——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2.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指数: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星号数越多,表示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越好。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小数 ★★★★ 中语 中数 —— 英语 科学

99 二、评价——校长课程领导指数 校长课程领导指数 课程决策与计划指数 课程组织与实施指数 课程管理与评价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结果显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100 二、评价——校长课程领导指数 1. 课程决策与计划指数:星号数越多,表示教师对课程决策与计划评价越好。 学段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小学 ★★★ 中学 ★★

101 二、评价——校长课程领导指数 2. 课程组织与实施指数:星号数越多,表示教师对校长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评价越好。 学校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学 ★★★ ★★ 中学

102 二、评价——校长课程领导指数 3. 课程管理与评价指数:星号数越多,表示教师对校长教学管理能力的评价越好。 学段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小学 ★★★ 中学 ★★

103 二、评价——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源等 综合为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 生学业成绩结合起来,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 影响指数,反映学校教育的作为。该指数是通过采 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的结果。

104 二、评价——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关系指数:主要反映学生的家庭藏书量、父母的职业和学历。星号数越多,表示学业成绩受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越小。 学科 上海五区 同类地区全国常模 全国常模 小语 ★★★ ★★★★ 小数 ★★ ★★★★★ 中语 中数 英语 科学

105 二、评价——学生品德行为指数 良好的品德是个人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更 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品德塑造
是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 良好的品德包括热爱祖国、自尊自爱、尊重他人、 有诚信和责任心、遵守公德以及拥有关怀之心和公 正之心。品德行为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 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106 二、评价——学生身心健康指数 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整体 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学生的
身心健康主要通过调查学生近视率、肥胖率、身体 素质及幸福感等指标来反应。身心健康指数是通过 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和学校行政部门的调查,进行数 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107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跨年度进步指数 学习自信心+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对学校的认同度 学习动力进步指数 师生关系进步指数
学业负担进步指数 睡眠+作业+补课时间 变化的结果分为五级,分别用-2、-1、0、1、2表示。0表示基本稳定,-1或-2表示下降趋势, 1或2表示上升趋势。数值越大,趋势越好。

108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1. 学生学习动力进步指数:主要反映不同年份学生学习自信心、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等方面的变化幅度。 案例1:学生学习自信心变化指数 案例2:学生内部动机变化指数 案例3:学生学习压力变化指数 案例4: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109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1:学生学习自信心变化指数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3 21.4 5 41.7 2
2 14.3 1 7 50.0 58.3 总体上看,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自信心呈增强的趋势,中学阶段7所学校学生学习自信心呈上升趋势,5所学校学生学习自信心呈下降的趋势。

110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2:学生内部动机变化指数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2 14.3 6 50.0 -1 1 7.1
41.7 8.3 42.9 —— 3 21.4 总体上看,小学阶段学生内部动机有3所学校呈下降趋势,9所学校呈增强趋势;中学阶段有11所学校呈下降趋势。

111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3:学生学习压力变化指数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9 64.3 —— -1 2 14.3 3
25.0 21.4 7 58.3 1 16.7 总体上看,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下降,但中学有2所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增加。

112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4: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4 28.6 2 16.7
14.3 1 8.3 7 50.0 9 75.0 7.1 从上表看,有8所小学、9所中学的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有所增强。

113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2. 师生关系进步指数 案例1:小学师生关系变化指数 等级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2. 师生关系进步指数 案例1:小学师生关系变化指数 等级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7.1 -1 4 28.6 3 21.4 5 35.7 2 9 64.3 总体上看,12所小学和9所中学师生关系有了进一步改善。

114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2:中学师生关系变化指数 总体上看,除了5所中学的科学外,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师生关系均有明显改善。 等级
中学语文 中学数学 中学英语 中学科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5 41.7 2 16.7 1 8.3 3 25.0 6 50.0 7 58.3 4 33.3 总体上看,除了5所中学的科学外,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师生关系均有明显改善。

115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3. 学业负担变化指数:反映不同年份学生的睡眠时间、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的变化幅度。 案例:学业负担变化指数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8 57.1 3 25.0 2 14.3 7 58.3 1 4 28.6 16.7 总体上讲,有8所小学、3所中学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所减轻。

116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1:睡眠时间发展指标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2 14.3 —— -1 4 28.6 1
1 7.1 12 100.0 6 42.9 总体上讲,小学有7所学校睡眠时间明显得到改善,中学睡眠时间基本保持不变。

117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2:做作业时间发展指标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 -1 8 57.1 2 14.3 12
2 14.3 12 100.0 1 4 28.6 总体上讲,小学生的做作业时间8所学校有减少的趋势,中学做作业时间基本稳定不变。

118 二、评价——跨年度进步指数 案例3:补课时间发展指标 等级 小学 中学 学校数 比例 -2 1 7.1 —— -1 9 64.3 2
2 14.3 11 91.7 8.3 总体上讲,小学补课时间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中学补课时间基本保持不变。

119 二、评价——绿色指标说明 基于大规模测试数据和全国常模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 测试内容依据课标,针对教学内容
形成标准-教学-评价教学循环系统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 绿色指标特点 绿色指标的内涵广泛;既衡量学业水平,又要衡量影响学业质量的各种因素;衡量学生体质、品德水平,以及创新等高层次能力水平 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 绿色指标既包含均衡度指数,又包含进步指数 体现均衡与发展的双重要求

120 二、评价——绿色指标说明 提升专业教育领导能力的重要抓手 把握学业水平和课程标准执行现状 基于证据的分析问题和制定政策
建立专业化的教育质量评价队伍 绿色指标功能 改进学校教学、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平台 为分析教学质量提供重要证据 为改进教学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为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方法 探索基于证据的教学研究 把握教学质量的行为表现 呈现“可视化”的教学经验 教研人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Download ppt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若干问题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