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上外教版英语新教材 内容编排介绍及教学建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上外教版英语新教材 内容编排介绍及教学建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上外教版英语新教材 内容编排介绍及教学建议
陇县教学研究室 李书平

2 观念变了 行为就会跟着变化!

3 课 程 目 标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国际视野 祖国意识 合作精神 自信意志 动机兴趣 语言知识 话题 功能 语法 词汇 语音 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学习策略 资源策略 交际策略 调控策略 认知策略 文化意识 文化知识 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 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

4 课程的分级目标要求 九级 4500 单词 八级 3300 单词 七级 2400-2500 单词 六级 五级 1500-1600 单词 四级
我省高考要求 八级 3300 单词 七级 普通高中毕业 要求 单词 六级 九年级毕业 要求 五级 单词 四级 三级 六年级毕业 要求 单词 二级 一级

5 一标多本:依据课标,呈现方式不同 教材内容注重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活动设计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增强了英语听说等语用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6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教材简介

7 上外版 初中英语教材 出版和编写 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织编写
本套教材的总主编和主编分别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友富书记以及武汉外国语大学美加分校燕华兴校长倾力担任

8 《一课一练》、学生学习互动光盘、录音MP3
体系和构成 体 系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品 种 学生用书(配练习册)、教师用书 容 量 10单元 6单元 教学安排 初一上学期 初一下学期 初二上学期 初二下学期 初三上学期 初三下学期 适用范围 全国普通初中英语教学 配 套 《一课一练》、学生学习互动光盘、录音MP3 对应课标中的分级目标 三 级 (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的要求) 四 级 五 级 (九年级结束时的要求)

9 优点和特色(1) 话题广泛,语言真实 采用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引入话题分类标准,建立自身的话题系统。话题涉及学校生活、人际关系、文娱体育、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等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材料多为原版引进,语言输入量较大,语言地道优美。

10 优点和特色(2) 兼收并蓄,突出主体 在建立自己的话题系统的同时,还努力处理好听说法和功能法兼收并蓄的问题。既注重结构,又强调意义;既坚持技能训练活动,又努力使训练过程交际化;既强调语言准确规范,又不能过分强调而牺牲学习的其他方面;既注重模仿记忆,也鼓励学生创造和说“自己的话”等。

11 优点和特色(3) 体系完整,设计科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根据《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英语课程三、四、五级分级目标,编写了初一至初三年级六学期使用的1—6册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分为8部分,各部分围绕话题和功能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各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使整套教材既具有完整性又具有选择性。

12 优点和特色(4) 对内容陈旧或不够精彩的语篇作了更新替换,新选篇将集中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同时,新选篇还充分考虑了初中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13 优点和特色(5) 在初一上学期至初二上学期3册教材中,系统地提供了关于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包括学习48个音标、42条读音规则、单词重音以及不同类型句子的语调等。通过系统的语音语调教学,教会学生正确、流利的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听懂别人的谈话以及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

14 优点和特色(6) 从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实用性出发,每册教材均设置了双词汇表——单元词汇表(按照每单元主要栏目中单词先后顺序排列)和总词汇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同时删去一些难度过高而复现率不够高的单词,从而使教材词汇教学要求更加明确

15 优点和特色(7) 考虑到国内初三年级英语用于教学的课时较少之现状,将初三年级上下册由原来的10单元精简为6单元

16 举例说明(1) 教材编写采用话题、结构、功能和任务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用一体化,全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17 (续)Unit 1 Back to School (初一上学期)

18 举例说明(2) 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大量的中、西文化的对比,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19 (续)Unit 2 Our Classroom (初一上学期)

20 举例说明(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DIY Lab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空间,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对学习的需求

21 (续)Unit 2 Our Classroom (初一上学期)

22 举例说明(4) 教材编排科学,无论是单元的设计、练习的形式、选材和运用,还是《练习册》、《教师用书》的配套,均体现了学、练结合的思想

23

24

25 教材栏目和内容 内容提要(Highlights) 资料库(Data Bank) 导入(Getting Started)
活动室(DIY Lab) 聊天室(Chat Room) 文化角(Culture Corner) 项目(Programme) 游戏园(Game Zone) 信息窗(Message Box)

26 (续) 导 入 聊天室 列出了每单元与话题和功能相关的典型句式和基本结构 设置了“听懂”和“应用”活动,起着热身和排除障碍的作用
简短、实用和有针对性的对话 围绕本单元话题和功能,运用了“导入”中所列出的典型句式 学生可借助范例自编自演对话

27 (续) 项 目 信息窗 课文正文,由二至三个项目(items)组成 材料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浓郁、语言真实
设计了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第三个项目(*Item 3)一般不作教学要求 以图表和例证的形式归纳与本单元学习相关的语法规则 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从日常语言运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体会并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28 (续) 资料库 活动室 一至三册的“资料库”系统安排了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
四至六册的“资料库”提供词汇的分类学习,并对英语中的惯用短语和固定搭配的使用进行小结 设计各类活动,帮助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去做事情并解决问题,或开展讨论和合作,在活动中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结合在一起,这些活动包括上台发言陈述(Presentation)、结对活动、话题讨论、问题解决以及网上冲浪等

29 (续) 文化角 游戏园 提供各类英语游戏和活动,如歌谣、字谜、诗歌、歌曲、幽默故事等
专门介绍中西文化间的异同,包括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用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供各类英语游戏和活动,如歌谣、字谜、诗歌、歌曲、幽默故事等

30 教材对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培养目标 语音。语调规范,语感好。能熟练运用基本拼读规则和音标读出生词;能熟悉英音与美音的基本区别;了解并基本掌握代表不同语义和感情色彩的句子语调及重音的变化 语法。掌握英语中的基本词法、句法;掌握英语中的基本语法规则,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则进行语言交流和书面表达 词汇。初中阶段掌握基本词汇2 000~2 500左右

31 教材对教师教学的三方面要求(1) 语言教学应与文化背景、国情知识介绍相结合。应训练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大部分课文来源于英美国家原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应向学生介绍饼并鼓励学生自己去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内涵的理解,从而做到正确运用英语语言。

32 教材对教师教学的三方面要求(2) 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注意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思想和实践的空间,请学生参与教学或自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真正实践“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33 教材对教师教学的三方面要求(3) 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语言的教学质量,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

34 教材使用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删减; 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
调整教学顺序; 调整教学方法。

35 教师教学辅导手册简介

36 《一课一练》 主要为配合《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的使用而编写,但同时也可配合其他教材使用
提供若干份英语测试卷,测试内容包括听力、词汇与语法、阅读以及写作四部分,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中考考试题型接轨 测试素材源于教材但难度高于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用或者部分选用 每份测试卷的四部分皆可单独使用,作为课前热身、课堂小测验或家庭作业等 各单元测试时间约为120分钟,分值120分

37 不会划分课时,一课时教一页内容 课堂教学随心所欲,缺少教学模式支撑 关注浅层参与,忽略思维发展 关注读写能力,忽略听说能力
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现象 不会划分课时,一课时教一页内容 课堂教学随心所欲,缺少教学模式支撑 关注浅层参与,忽略思维发展 关注读写能力,忽略听说能力 关注教学活动形式,忽略教育的本质意义 关注教学,忽略研究 关注教材,忽略学生 37

38 …… 教材难度偏高,信息量偏大,知识连贯性、系统性不够,生词太多且复现率不高; 部分输入内容和任务输出的要求之间梯度较大;
入门阶段的词汇量过多; 语法教学与话题的联系不是很缜密,安排顺序凌乱,不方便讲授;语法内容过多,新语法内容的呈现不系统(一个单元中出现数词、一般过去时was/were;did、情态动词); 课文内容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的学生生活,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 ……

39 教学建议 1.关于语音教学 2.关于词汇教学 3.关于语法教学 4.关于教材使用 5. 关于课堂教学

40 语音教学 字母、音标 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
结合人物、情境、场合、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去理解语音、语调,包括节奏、重音的各种变化及其所表示的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口音,克服不同口音的干扰去理解大意。

41 词汇教学 注重对词汇所承载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重视语篇的支持和文化的影响。 词汇量的扩展与常用词用法深化的关系。
在特定的话题和情境中接受并理解词汇;在真实的语境中领悟词汇的深层意义;认真掌握特定词汇在特定句型中的习惯用法;在有意义的活动中,通过实际运用巩固词汇。

42 教学建议: 1.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词汇。在教学中,不要盲目地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生词都当作重点词汇来处理;
2.遵循记忆规律,增加单词的复现率,不断强化记忆效果; 3.积极渗透词汇学习策略的培训。

43 教材对语法的处理: 教材都对语法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不简单罗列或讲解语法结构和规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语法的机会。

44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各单元的重要语法项目。有些版块可能涉及一些新的语法项目,但如果这些项目不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则不需要重点学习; 2.即使是重点语法项目,也不要过于详细和系统地讲解,不要节外生枝地展开和提高; 3.重点是培养语法意识,而不是记忆语法规则。

45 关于教材使用 1)教材不应该成为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 2)教材不是“圣经”; 3)教材是服务教学的工具和材料;
4)没有完美无暇的教材; 5)教材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46 牢固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是“用教材教英语而不是用英语教教材”;
1. 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合理使用教材 牢固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是“用教材教英语而不是用英语教教材”; 充分认识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7 2.正确认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教材不等于课程标准; 教材不拘泥于课程标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可能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体现教材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要认识到教材与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

48 3. 正确认识教材与考试的关系 教材的内容不等于考试的内容; 平时的评价可以以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为基础,但也不能死抠书本知识; 不能出于应付考试的目的而对教材进行随意的取舍和调整。

49 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做? 1. 通览全书 把握主脉 2. 统计数据 心中有数 3. 有机整合 前后呼应 4. 同伴互助 互通互补
1. 通览全书 把握主脉 2. 统计数据 心中有数 3. 有机整合 前后呼应 4. 同伴互助 互通互补

50 原则 通读整个单元,熟悉教学内容, 方 法 领悟编写意图,结合实际恰当取舍。 删减法 (不符合学生实际的) 扩充法(不足的)
简化法 (过难的) 调整法 (顺序不合理的) 替换法(不够好的,耗时的)

51 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52 英语课堂 教学要素

53 一、教学设计

54 (一)教育观、语言观(途径、方法) 1.任务型语言教学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在学中用 2.全语言教学 学习完整的语言 学习有意义的语言
三大理论

5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56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是学生学习的具体指标;是检测与评估的标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的描述要清晰、具体、可测、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每个教学环节目标的实现。

57 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采用能力分级的方式,从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以“能够用英语做什么”为评价标准,将英语课程目标分为九个级别的语言能力表现。

58 Teaching objectives A udience B ehavior C ondition D egree

59 In other words Teaching objectives Who (A) Will do what (B)
Under what conditions (C) To what degree (D)

60 案例一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使学生…” “发展学生的…” “训练学生的…” “培养学生的…”,目标主体均为教师
Teaching aims: 1. Aims on the knowledge (1) To enable the children to grasp the usage of the single and plural forms of the stationeries. (2) To enable the children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My school bag is heavy. What’s in it? Thank you so much.” Make sure that the children can use these sentences in real situations. 2. Aims on the abilities (1) To develop the children’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To train the children’s ability of working in groups. (3) To foster the children’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innovation. 3. Aims on the emotion (1) To keep the children conscious of good co-operation and proper competition. (2) To lead the children to show their love to the poor. 目标过于宽泛,没有明确提出培养或提高何种阅读技能和听的能力。这类目标没有可操作性,不可测。

61 案例二 Original: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festivals and customs in English and express or support an opinion with suitable expressions. Revised: After the functional practice (C), the students (A) will be able to say (B) fluently (D), the names of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in English, and say what people often do on these holidays. Questions to check: what’s the English for 圣诞节?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62 案例三 Original version: Help students learn to read science writing and know about scientists and their work

63 Revised version:Through reading and explanation (C), students (A) will be able to summariz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assage (B), orally/in writing (C), from memory (D). Ways to check: ask students sum up the contents. Or ask them to write out the contents.

64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教学目标确立后,就要考虑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程序,也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顺序。但总的来说,要考虑语言学习的规律。  (1)先考虑语言输入,让学生接触一些语言材料、语言现象,要体验、感受、理解这些语言现象,然后才是输出,即学生操练、实践和运用这些语言现象。 (2)如果先教词汇或句型,也应该设计为在看、听、读的输入感受中结合语境进行。

65 (3)课堂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前面的活动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后面的活动对前面的活动是巩固或提高。活动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比如听一段对话,一般是先听懂会话有多少个人,然后才是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输入先于输出、语言操练和运用的关系、活动之间的顺序和难易程度的关系。

66 (四)教学活动 要明确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活动要有合适的材料; 活动的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相匹配; 活动要有充分的时间;
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要明确; 活动指令要清楚; 要明确活动结果的呈现方式。

67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系统实施调节与控 制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 1.明确评价的不同功能:检测、甄别、选拔
2.始终坚持以鼓励和激励为目的的评价原则 3.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68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主张和特点: 重视语言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语言学习的结果; 2.重视动态的进步,而不是静态的位置;
3.认为学习和测试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分阶段的、分离的任务; 4.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终身教育而不是考试前的阶段性任务; 5.鼓励合作性学习,而不是学生间的竞争或攀比; 6.重视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的标准,而不是学生的成绩在班里的位次。

69 二、教学结构 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多任务、多层次、多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运动过程要达到的目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既要使学生获得较扎实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品质,又要进行体育和产生劳动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使这些任务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要实现这一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有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只有科学设置课堂教学的结构,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优化,而应当着眼于整体的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结构。 教师要想上出高效率的课,必须依靠课堂结构的整体优化,许多优秀教师能够遵循教学目标和规律的要求,包括教学原则、形式、方法等在内的一种教学结构格式。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课堂结构的合理和教学艺术的精湛。

70 1. Warming up 设计目的: 激活大脑和行为 激活已学知识(复习)

71 热身和导入要注意三方面的功效: (1)激发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arouse); (2)引发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内容 (advertise);
(3)推进后面的活动(advance).

72 热身和导入环节 导入的原则: (1)导入要和后面的内容有关; (2)有关导入要尽可能地直截了当。
 (1)导入要和后面的内容有关;  (2)有关导入要尽可能地直截了当。    现在大家都比较强调导入,但很多导入活动或过程过于繁琐.热身过度,时间把握不好. (3)导入具有交际性。 所谓导入的交际性,即在导入阶段师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有意义的磋商,有信息的交换等。

73 2. Input 设计原则: 突出语言重点 设置具体情景 优化呈现方式

74 新语言材料的引入是指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新语言之前,呈现给学生的新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输入),使学生在学习的第一时间知道所学语言音、形和义。
呈现的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采用整体呈现的方式。 ② 根据语言材料创设一个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活学生;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 ③ 进行最初步的语言操练。

75 教学过程 I. Experience 感知体验 Step 1 教师通过weekend一词导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说出有关这个话题的词汇和句型,一个学生只说出一个词,众多的学生逐一罗列,教师做最后的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新单词和短语:plan (for), have a picnic, revise for the test,为新课作好情感和语言的铺垫。 Step 2 引入教师本周计划,让学生猜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知be going to的结构,意义和运用的具体语境并运用be going to与学生进行真实的情境交流。 Step 3 有学生的周末安排,自然引入I’m going to…,学生在真实语境下操练be going to. Step 4 学生询问彼此的周末安排,强化操练be going to。同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练习不同人称的替换,让学生在真实交流中真正掌握这一结构。 Step 5 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外关于活动计划性的做法,拓展知识,增长见识。

76 3. Intake 设计原则: 活动形式多样 互动形式多样 明确教师角色 学生积极参与 高效行为互动 学生自主合作

77 语言内化: 这阶段的练习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训练目的是纠正发音和语调,熟悉句型结构,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准确地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言。
新语言材料的内化练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机械性练习,二是有意义的练习。 机械性练习: 这阶段的练习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训练目的是纠正发音和语调,熟悉句型结构,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准确地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言。 这一阶段训练要注意的是如何使训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在设计这一阶段教学活动时要使语言有意义。这一阶段教师控制较多。

78 这阶段的练习是介于机械性练习(控制性) 和交际性练习(非控制性)练习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意义的练习: 这阶段的练习是介于机械性练习(控制性) 和交际性练习(非控制性)练习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阶段的语言活动是从注意语言的形式转向注意语言内容和意义,使学生的认知从知识的外部特征转向知识内在联系。在这一阶段训练要注意的是教师逐渐减少控制,要有生生互动。

79 教学过程: II. Practice 理解强化 Step 1 听对话,思考问题:What are Daming and Betty going to do together?考查学生是否抓住对话的核心内容。 Step 2 再次听对话,帮助学生抓住对话中的细节信息。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在问答的过程中,真实运用本课的主要短语,如:revise for the test, have a picnic, check one’s …以强化计划、安排的表达方式。 Step 3 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对话的内容。由于练习前教师朗读学习策略指导到位,学生们兴趣高涨,声情并茂,最终达到人人都张嘴,人人都敢说的效果。

80 4. Output 设计原则: 巩固知识和技能 突出内容真实 强调经历过程 突出语言应用

81 语言的实际应用(outcome) 这是一个语言输出的阶段,展示成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任务。这个阶段的语言活动通常可以在小组或结队练习中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应该有以下特点: ① 贴近生活的语言使用环境; ② 交谈的双方有信息差; ③ 解决实际问题; ④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⑤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82 教学过程: III. Use 交际运用 Step 1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教师示范自己的假期安排,然后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制定假期计划并和同学讨论。在此过程中,将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而且体验用英语做事情的乐趣。 Step 2 教师设计并指导学生熟练运用be going to进行各种计划、安排,大到学年计划,小到周末计划。所有学生都能运用本课学得的语言知识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Step 3 在结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Please make a plan for May Day holiday and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it. 通过作业的反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83 三、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即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经过严密组织和认真提炼而创造出的教学艺术的动律。通俗的说,即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分连续不断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学变化形式。

84 动静结合 张弛有度 (一)教学节奏能赋予教学艺术特有的魅力。 (二)教学节奏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学生生理、心理 健康,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
(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教学环境的需要。 动静结合 张弛有度

85 四、教学手段 一节课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与手段,要考虑它们的优化组合。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我们要树立整合的观念,把现代化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录音机)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钱学森: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86 Don’t forget that we remember:
10% of what we read 26% of what we hear 30% of what we see 50% of what we see & hear 70% of what we say 90% of what we say & do

87 五、教学氛围 饱满的情绪 恰当的衣着 用英语组织教学 给学生起英语名字 学习环境的布置 安全舒适的场所 和谐的师生关系

88

89

90

91

92

93

94 英语听说读写教学

95 听力基本技能 抓住关键词 听并执行指示语 听大意和主题 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 预测下文内容 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 评价所听内容
判断语段的深层含义

96 听力主要教学活动举例 听前活动 听时活动 听后活动 明确听的目的 激发兴趣和欲望 熟悉话题 预测大意 处理关键词 布置任务 边听边操作
 听前活动 听时活动 听后活动 明确听的目的 激发兴趣和欲望 熟悉话题 预测大意 处理关键词 布置任务 边听边操作 边听边选择、填空、 连线、图画、补全 信息 边听边做笔记 判断真伪 讨论 根据所听内容进行 口头或笔头转述 根据笔记写出梗概 利用听到的信息, 以同一题目为主题, 从另一个角度写出 一个文段

97 口语基本技能 引出话题 维持交谈 插话 转移话题 话轮转换 引起注意 澄清意思 请求澄清 表示倾听和理解 预示和结束谈话
利用语音、语调表达意思

98 口语主要教学活动举例 说前活动 说话活动 说后活动 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熟悉话题和语境 语言准备 分配角色和任务 描述人物和事件
 说前活动 说话活动 说后活动 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熟悉话题和语境 语言准备 分配角色和任务 描述人物和事件 报告过程和结果 角色扮演 交换信息 讨论 演讲 辩论 汇报结果 讲评 书面表达活动

99 阅读基本技能 略读 了解重点细节 找读 理解文章结构 预测下文 理解图表信息 理解大意 理解指代关系 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 理解逻辑关系
略读  了解重点细节 找读 理解文章结构 预测下文 理解图表信息 理解大意 理解指代关系 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 理解逻辑关系 猜测词义 理解作者意图 推理判断 评价阅读内容

100 阅读主要教学活动举例 读前活动 读时活动 读后活动 明确目的 熟悉话题 预测内容 预测词汇 激发兴趣和 欲望 布置任务 略读;找读
 读前活动 读时活动 读后活动 明确目的 熟悉话题 预测内容 预测词汇 激发兴趣和 欲望 布置任务 略读;找读 根据所读内容画图、 标图、连线、填表、 排序、补全信息 为课文选择或添加标题 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 边读边操作 判断真伪 转述所读内容 根据所读内容 进行角色扮演 讨论 改写 续尾 写摘要

101 写作基本技能 整理思路 组织素材 规划文章结构 列出提纲 起草文章 组织语言 遣词造句 修改文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

102 写作主要教学活动举例 写前活动 写时活动 写后活动 激活灵感 激发兴趣 明确目的和读者 对象 讨论主题 搜集素材 语言准备 阅读范文 写初稿
 写前活动 写时活动 写后活动 激活灵感 激发兴趣 明确目的和读者 对象 讨论主题 搜集素材 语言准备 阅读范文 写初稿 规划文章结构 填空 看图作文 图文转换 仿写 连句成文 自我修改 相互修改 个人或小组面批 检查语言、文法、 逻辑、用词、润色 制作板报,墙报

103 听说课课件(Gor for it 七下 Unit 7)

104 Great teachers change the world!
preserve the past; Teachers demonstrate the present; create the future. Great teachers change the world!

105 Thank you for participating.


Download ppt "上外教版英语新教材 内容编排介绍及教学建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