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一轮评估有关文件解读 李 畅 2011 年7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一轮评估有关文件解读 李 畅 2011 年7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一轮评估有关文件解读 李 畅 2011 年7月

2 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一、新一轮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二、新一轮评估的程序、重点与关键点 三、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3 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五年一轮 三个晚上、三个白天 不同点: 平台、评动不评静、深度访谈、说课 常态管理 果、因、效

4 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09年—2014年期间,我省将对全省79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新一轮的评估。
2009年,试点评估4所高职院校。 2010年,完成7所院校的试点评估工作。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 2011年,完成10所院校的正式评估工作。 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5 一、新一轮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意义 1.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 2. 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 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 观管理 4. 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 一、新一轮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原则 1. 学校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3. 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
4. 评价与引导相结合 5. 客观、科学、民主、公正,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6. 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7 二、程序、重点与关键点 1. 学校组织学习 学习有关文件,掌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质内涵,特别是数据平台的作用。 教高16号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年)(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手册

8 二、程序、重点与关键点 2. 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原始性、即时性、独立性、写实性)
3. 申请评估。评估申请应在计划正式评估时间前六个月提交。

9 二、程序、重点与关键点 4. 接受条件审查。 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必须在有3届毕业生之前参加一次评估
4. 接受条件审查。 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必须在有3届毕业生之前参加一次评估 (1) 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并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有关要求。

10 评级指标 优秀标准 合格标准 黄牌指标 生师比 16:1 18:1 22:1 具有研究生学位占专任教师比重 35% 15% 5%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16m2/生 5 m2/生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 5000元/生 4000元/生 2500元/生 生均图书 60册/生 45册/生 具有高级职称比重 30% 20% 生均占地面积 59m2/生(0.081亩/生 生均宿舍面积 6.5 m2/生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 8台/百名学生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 7个/百名学生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重 10% 生均年进书量 2册/生 专业课教师双师比例 80% 50% 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比例

11 申请评估的基本条件 学校类别 生均面积(m2/生) 5.30 8.30 8.80 9.00 1.05 1.85
(2)合算教师总数时,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 (3)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含合作共建)及附属用房生均占有面积(平方米/生)达到右图要求: 学校类别 生均面积(m2/生) 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 5.30 工科类院校 8.30 农林类院校 8.80 医学类院校 9.00 财经,政法类院校 1.05 体育,艺术类院校 1.85

12 评估程序 5. 学校自评 院校依据《实施细则》组织自评工作。
自评要认真回顾总结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成果、经验和特色,对照《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以《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为分析基础,对人才培养工作做出基本判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平台分析自评报告(不超过10000字)。

13 评估程序 5. 学校自评 自评报告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 院校概况; ② 评估基本条件自查的结论;
① 院校概况; ② 评估基本条件自查的结论; ③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分析; ④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⑤ 整改措施。

14 评估程序 6. 材料报送和公布 提交材料(并提前30天上网公布) (1)书面自评报告 (2)数据采集平台(原始数据)
(3)地方发展十一五规划 (4)学校发展规划 (5)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15 评估程序 ①自评报告、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及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一式十份。 ②学校党政机构设置一览表;
6. 材料报送和公布(专家组进校当天提供) ①自评报告、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及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一式十份。 ②学校党政机构设置一览表; ③学校党政中层干部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职时间、分管工作、兼课周学时); ④全体教师名单(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技能等级、任职时间、任教课程、所在教研室、所在系、企业行业背景); ⑤全校学生名册; ⑥全校现行课程表(含实践); ⑦学校近2年上报的《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年度教育事业费决算》(复印件); ⑧学校当年的教学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 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教学基本文件

16 评估程序 7. 接 受 评 估。(专家组现场考察) 坚持不搞形式,不造假,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配合专家组按照评估工作程序开展考察评估工作;
7. 接 受 评 估。(专家组现场考察) 坚持不搞形式,不造假,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配合专家组按照评估工作程序开展考察评估工作; 遵守《实施细则》中所列各项纪律。

17 评估程序 专家组现场考察: 深度访谈是新评估方案现场考察的主要技术手段,要贯穿于现场考察的各个环节。现场考察的主要形式有:
① 听取学校主要负责人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汇报(以平台数据分析为主,不超过20分钟)。

18 评估程序 专家组现场考察:(深度访谈) ② 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可以是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用人单位人员等。
② 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可以是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用人单位人员等。 60人次左右,用时10分钟~1小时,水平 不是一般的访谈,涉及到理念、思想、文化等背后的东西。要抓住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去访谈

19 评估程序 深度访谈案例题一: 温总理的二个不适应,对照我们学校的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正确的费话,不要说了)。
(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教育提四点要求: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第二,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国情,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20 评估程序 深度访谈案例题二: 校训中的含义?实践并形成学校的文化。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21 评估程序 一、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三、科目课程 四、教学环节 五、职业素质教育 ③ 专业剖析 六、教学环境
七、产学合作 八、教学改革与创新 九、师资队伍 十、学生素质 十一、学生就业 十二、专业特色 ③ 专业剖析 原则上剖析两个专业,学校推荐1个,专家随机选择1个,进行重点剖析。 除听专业带头人汇报(不超过20分钟)外,还可通过访谈、座谈和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以增加考察的深度和可信度。 不是上一轮的专业剖析

22 评估程序 ④ 说课(课程的总体设计与实施):原则上说课2-3门,学校推荐1-2门,专家随机选择专业主干课1-2门。通过教师说课(30分钟以内),从十个方面进行说课,从而了解参评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情况及教师教学水平。 听课 一、企业社会需求 二、课程任务、课程特色 三、课程教学目标 四、教学整体设计 五、微观教学设计与实施 六、教学设施、环境 七、实训条件 八、教材使用与建设 九、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 十、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也可直接听课

23 评估程序 ⑤ 实地考察: 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基本设施特别是实验实习实训设施、校园文化、教风、学风、校风、教师教研活动和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调研,以获得相关信息。 考察一~二个校外实训基地

24 评估程序 8. 进行整改 各参评院校要根据专家组考察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实施。
在评估结束后一个月以内,应将整改方案上报省教育厅。整改完成后向省教育厅申请接受专家组的整改回访。整改时间原则为半年至一年。

25 重点 1.《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一大创新,既是本次评估的重要基础,更是今后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管理方式变革、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监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管理的一个常态平台。 原始性、即时性、写实性、公开性、独立性。 奇异点 看平台(二年)、原因(学校、专家都有分析表) 成果的物化 学校专业发展规划

26 重点 2. 内涵建设 在评估实施过程中强调评与被评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注重实际成效,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内涵建设上来。 从深度访谈上看 从制度管理运作、各类文件是否齐全

27 重点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年探索的成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省教育厅要组织专家和被评院校充分交流,挖掘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在丰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凝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形成的创新特色,总结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推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28 重点 4. 管理创新。 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管理制度、方法、手段,形成体制完善、机构健全、运行有效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29 关键点 1. 评“软” 不评“硬” 2. 评“动”不评“静” (1)人才培养模式 (2)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1)学校占地面积、楼房、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不在评估范围之内,仅作为参考数据 (2)评学校人才培养过程,要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看学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各类学校评估的标准不同,分类评价。

30 三、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健评估指标 1. 领导作用 2. 师资队伍 3. 课程建设 4. 实践教学
5. 特色专业建设 6. 教学管理 7. 社会评价

31 1. 领导作用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 要素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1.领导作用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1.领导作用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举办单位为院校实施规划提供良好的政策保证、制度环境和足额(生均经费不低于省属院校标准)的经费投入。 1.1 3.1 7 1.2办学目标与定位 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可行,定位准确有特色,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适应。 1.3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关心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 5.1 5.2 2.2 6.1 7.5 8.8 1.4校园稳定 符合《平安校园》的各项规定。

32 2. 师资队伍 6.1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 要素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2.师资队伍 2.1专任教师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2.师资队伍 2.1专任教师 重视师德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基础课专任教师注重学历、职称提高;专业课专任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 6.1 2.2兼职教师 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逐渐提高,并注重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

33 3. 课程建设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 明 数据库相应 编号 3.课程建设 3.1课程内容
说 明 数据库相应 编号 3.课程建设 3.1课程内容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校企紧密合作开发课程;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7.2 7.5 3.2教学方法手段 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考核方式灵活、恰当。 3.3主讲教师 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和经营管理专家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 6.1 6.2 3.4教学资料 选用优秀新版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教辅资料充足,手段先进;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重视精品教材建设。 3.2 3.4

34 4. 实践教学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 明 数据库相应 编号 4.实践教学 4.1顶岗实习
说 明 数据库相应 编号 4.实践教学 4.1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覆盖率高;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4.2 7.4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 7.2 7.5 4.3教学管理 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安排有专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政治辅导员。 4.2、8.1 8.2、8.3 4.4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开放共享。 4.1、4.2 5.2、7.5 9.3 4.5双证书获取 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积极参与技能竞赛。 7.3

35 5. 特色专业建设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5.特色专业建设 5.1特色 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色。 7

36 6. 特色专业建设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 明 6.教学管理 6.1管理规范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6.教学管理 6.1管理规范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执行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8.1 8.2 6.2学生管理 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制度健全,校园文化良好。 8.3 6.3质量监控 多元化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有效、运行效果良好。 8.5

37 7. 特色专业建设 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 明 7.社会评价 7.1生源 第一轮投档率与报到率高 9.1 7.2就业
说 明 数据库相应编号 7.社会评价 7.1生源 第一轮投档率与报到率高 9.1 7.2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就业工作保障体系完善,就业举措有创新;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9.2 7.3 社会服务 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服务渠道、类型丰富;服务形式有创新;社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开展良好,社会回报高 6.1 7.5 7.3 4.3

38 评估的主要方法 1、专家预备会 2、学校汇报会 3、实地考察 4、说课(听课) 5、专业剖析 6、深度访谈 7、查阅资料

39 评估的结论 1. 通过 2. 暂缓通过 暂缓通过的院校在一年内必须再次评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减少其招生计划;
第二次评估仍未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暂缓安排招生计划等有效措施,促进其尽快达到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0 教高16号文件

41 教高16号文件

42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43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44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45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46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47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48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Download ppt "新一轮评估有关文件解读 李 畅 2011 年7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