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專題研習」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實施與評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專題研習」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實施與評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專題研習」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實施與評估
黃素蘭、黎錦莊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 香港教育學院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提升教育專業會議 (華人社區) 2005年10月28-29日

2 討論重點 近年香港的課改與考改,試圖改變教師主導學習的傳統「教學文化」,要求教師重新思考達致「學會學習」的課改路向
從「灌輸」趨向「啟發」 從「被動」接受知識趨向「主動」尋求學習 從「標準答案」趨向以「探究」獲得多樣性答案,以及 從「單一考試」趨向「持續評估」的新方向 你是否認同以上課改方向?如何達致以上目的? 我們認為透過「真正的」專題研習,從指導學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的教學經驗,教師可以獲得教學概念的重建。 我們將以具體實例與大家分享如何構思、設計、實施和評估「專題研習」,並討論如何為學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

3 專題研習 (課改的關鍵項目之一) 專題研習的特徵 跨學習領域,通常以問題或難題為起點 推動學生自我導向、自我調控學習、自我反思
專題研習不只是收集資料,或是製作剪貼簿的家課 專題研習評估亦不應只著重成品,而忽略學習過程的表現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2002

4 Project Definition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a real world topic worthy of children’s attention and effort can be undertaken with children of any age The project approach is not unstructured There is a complex but flexible framework with featur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teaching-learning interaction

5 專題研習的不同階段 選擇題目 調整 進展性/診斷性評估 制定計劃 調整 進展性/診斷性評估 蒐集資料 調整 進展性/診斷性評估 分析資料
撰寫報告 進展性/總結性評估 《專題研習指南》,2002

6 觀塘大探索 1.   教學特色: 本單元設計主要考慮同學們的感受、本校獨有的地理環境、地區特點、社區關係等層面,帶領同學們以視覺文化作探究媒介,搜集與整合資料,發展出自己的獨有觀點,並將其以視覺語言展示出來。 2.   學習總目標: 讓同學們發掘與表達自己社區可欣賞之處,建立個人對自己居住環境的正面看法,肯定有其可貴之處,從而建立其歸屬感,並享受其居住環境。 3.   學習重點: 兩部份均重思維教育,以視覺感知作為學習媒介,透過視覺資料蒐集、篩選資料、選取角度及製作視覺表達,並加強同學們對本區文化的洞察力及鼓勵其獨創性的創意思維發展,同時令大家體驗發現知識的樂趣及經驗交流的重要。

7 觀塘大探索──構思 起點問題:觀塘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地方? 選擇題目 同學對觀塘區的印象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

8 觀塘大探索教學活動 調整問題:如何令大家分享觀塘值得欣賞的地方?

9 教學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老師主導 觀塘的由來 城市大搜查 街坊新聞八找魚 第二階段:學生主導 觀塘新觀點 ,建立學習社群 道路建築 負像空間
街坊空間 第二階段:學生主導 觀塘新觀點 ,建立學習社群 photovoice, 相片重組、排序

10 透過閱讀地圖,進行視覺資料分析,以了解學校附近的街道由來。(移山還是填海) 讓學生明白他們可透過個人經驗去發現知識
教學重點: 視覺文化範疇 活動 調整後 《觀塘的由來》 讓學生明白影象背後藏有豐富的學問。 透過閱讀地圖,進行視覺資料分析,以了解學校附近的街道由來。(移山還是填海) 學習模式:發現式學習 讓學生明白他們可透過個人經驗去發現知識 體驗式學習 《城市大搜查》 認識負像空間 透過工作紙的輔助,進行尋找遊戲,以實踐欣賞天空線、大廈輪廓線等負像空間之觀察練習。 老師角式:教學設計者 1.為同學們提供另類欣賞角度 2.在分組活動中,肯定他們有視覺尋找的能力。 學習環境塑造者 《街坊新聞八找魚》 認識街坊空間 透過工作紙的引導,去觀察街坊空間的特式 取消 *學習模式:發現式學習 +體驗式學習知識生產者 *老師角式:研究者、教學設計者 +學習環境塑造者、資源開發者、誘導者、學習者 *老師工作:製作教材 ↓ 尋找參考資源 ↑

11 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內容:由給與欣賞角度到幫助同學表達
觀塘大探索 設計、實施、觀察、反思、修訂 選擇題目 同學對觀塘區的印象 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內容:由給與欣賞角度到幫助同學表達 老師劃定拍攝區域,同學制定拍攝題材 制定計劃 以 photo voice 方法蒐集一手資料

12 資料蒐集與篩選流程 影像記錄 選地方 →用心實地觀察,不靠想像或估計 →影像記錄:拍攝 (光暗、大小、角度…..) →……………

13 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內容:由給與欣賞角度到幫助同學表達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從空間及文化角度閱讀該地區
觀塘大探索 設計、實施、觀察、反思、修訂 選擇題目 同學對觀塘區的印象 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內容:由給與欣賞角度到幫助同學表達 老師劃定拍攝區域,同學制定拍攝題材 制定計劃 以 photo voice 方法蒐集一手資料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從空間及文化角度閱讀該地區 蒐集資料建資料庫 整理/分析資料 選取角度、篩選資料

14 資料蒐集與篩選流程 theme 影像記錄 分析及詮釋其影象意義 :建立學習社群 選地方 →用心實地觀察,不靠想像或估計
→影像記錄:拍攝 (光暗、大小、角度…..) →…………… 相片橫列式展示 →細緻觀察 / 描述 →分析拍攝內容 (例:有拍什麼?沒拍什麼?….) →…………….. 分析方法: 重組、分類、比較、排序、篩選…… 分析角度: 美學、工能性、歷史性、 與四周物件之關係、 與其環境空間之關係、 與人文之關係………. theme 初步篩選相片,分析所得影像是否能表達自己一套對現象的詮釋 豐富相關資料及相片,分析得出影像是否能表達其義意 確定自己的表達/發現

15 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內容:由給與欣賞角度到幫助同學表達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從空間及文化角度閱讀該地區
觀塘大探索 設計、實施、觀察、反思、修訂 選擇題目 同學對觀塘區的印象 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內容:由給與欣賞角度到幫助同學表達 老師劃定拍攝區域,同學制定拍攝題材 制定計劃 以 photo voice 方法蒐集一手資料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從空間及文化角度閱讀該地區 蒐集資料建資料庫 整理/分析資料 選取角度、篩選資料 選取視覺表達媒介及制定製作計劃 視覺表達

16 資料蒐集與篩選流程 影像記錄 分析及詮釋其影象意義 視覺表達 選地方 →用心實地觀察,不靠想像或估計
→影像記錄:拍攝 (光暗、大小、角度…..) →…………… 相片橫列式展示 →細緻觀察 / 描述 →分析拍攝內容 (例:有拍什麼?沒拍什麼?….) →…………….. 分析方法: 重組、分類、比較、排序、篩選…… 分析角度: 美學、工能性、歷史性、 與四周物件之關係、 與其環境空間之關係、 與人文之關係………. 初步篩選相片,分析所得影像是否能表達自己一套對現象的詮釋 視覺表達 →內容選材:篩選相片 →選擇表達媒介 →預計將面對的困難並尋找 學習資源 豐富相關資料及相片,分析得出影像是否能表達其義意 確定自己的表達/發現

17 學生作品 http://www.kfps.edu.hk 自創街道名 Tree 觀塘Music movie 十萬個為甚麼 其他發現 創作概念:
將觀塘一些我們會忽略或不會被留意的東西發拙出來, 或把觀塘一些有趣的事物介紹出來, 而我們組在觀察中, 發現了很多大家常行走而且熟識的道路或巷仔都是沒有名字的,所以我們決定拍下一些照片證明那些路是不應被忽視的起名的,所以我們跟據那些街巷的特徵,給它們起了一些有意思的名字,好給他們一個名份。 自創街道名 Tree 觀塘Music movie 十萬個為甚麼 創作概念: 樹的型態很美。 創作概念: 觀塘自有好玩處。 創作概念: 我們搞這個活動(十萬個為甚麼)的用意是考考你們的觀察力,並鼓勵你們用智慧,解答問題。 其他發現

18 教學評估 概念及作品發展資料夾60% + 學生作品(40%) 優秀 滿意 尚可 不足 資料搜集及整理 (15%) 概念發展 (20%)
概念及作品發展資料夾60% 學生作品(40%) 優秀 滿意 尚可 不足 資料搜集及整理 (15%) 概念發展 (20%) 作品意念與視覺表達 (20%) 個人反思 (5 %) 知多一點

19 清明上河圖──構思 選擇題目 平衡中西藝術的學習 制定計劃 須具備的已有知識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 決定選擇繁華的汴京城 為觀察和比較對象
認識文房四寶和使用方法 能運用毛筆作線條勾勒 須具備的已有知識 認識清明上河圖的時代背景、呈現形式和內容 搜集香港繁華街道的圖片,並比較兩者的異同 能分工合作,把圖片併貼為一幅長卷 以白描創作一幅「香港繁華街道圖」長卷

20 清明上河圖 設計、實施、觀察、反思、修訂 選擇題目 平衡中西藝術的學習 制定計劃 蒐集資料 整理/分析資料 白描創作 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
決定選擇繁華的汴京城 為觀察和比較對象 制定計劃 設計親子習作(1) 1:57 蒐集資料 如何令學生分工合作? 調整教學活動 設計親子習作(2) 整理/分析資料 拼貼為具空間感的長卷 從拼貼長卷中取材/打稿/創作個人作品 白描創作

21 評估與課程的關係息息相關 要了解學習情況,必須建立「學習歷程檔案」 (Portfolio)。 (Gardner, 1989)

22 Gardner (1989)認為通過「學習歷程檔案」,可觀察學生: 作品的個人特點 構思及執行計劃的能力
如何選取與作業有關或具有解說作用的歷史性或決定性材料 是否按時把作品編進「學習歷程檔案」 所選材料是否切題和準確 利用藝術媒介直接思考的能力 同一作品在發展上的關連及進步之處 是否能察覺自己的學習進度、能否清楚表達個人的思想,有效地使用共通的表達形式等。 專題研習評估

23 謝謝參與

24 親子習作 (四) 「清明上河圖」初探 小朋友,你能說出在第一、二學段研習的三位西方藝術家的名稱嗎?此外,你能與家人分享這些藝術家的生平與繪畫/剪紙創作嗎? 如果你有參與「親子習作(二)」的活動,相信你亦會記得中國「出土文物」的模樣。 今次的習作與「親子習作(一)」差不多,希望你能在家長培同下到圖書館或下列網址,尋找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然後以錄音、文字、圖片或繪畫,表達你對這幅長長的國畫(長卷)的感想與印象。例如: 從圖畫中你看到甚麼景物? 圖畫中的人物在做甚麼? 你能找出圖畫中最熱鬧的地方在那麼嗎? 你能想像這種熱鬧情景在香港甚麼地方可以找到呢? 其他觀察與感想……

25 習作目的:通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小朋友接觸距今八百多年前,中國一個城市的繁華景象與生活面貌,並能肯定中國的文化歷史。
網址推介: jdqx21cn.diy.163.com/qingmingshanghetu/ jdqx21cn.nease.net/qingmingshanghetu/ weberland.tripod.com/river/r01.htm members.fortunecity.com/farwing/river.html ** 這是一項可以自由選擇 做 或 不做 的習作。如小朋友有興趣做這項習作,請家長注意截止繳交日期:2003年2月14日或之前     2002‧12‧10

26 親子習作 (六) ‧資料搜集 很高興知道大部份小朋友已經在家長陪同下欣賞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其實張擇端是北宋( ),還是南宋( )人,歷代的藝評家有不同的見解,但可以肯定的是「清明上河圖」在南宋得到廣泛流傳,後來版本眾多,還出現水墨與設色兩種畫稿。 有說張擇端在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而這幅作品的第一位收藏者就是宋徽宗,他用了瘦金體親筆在畫上題上「清明上河圖」五個字而得名。然而,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卻認為「清明上河圖」是南宋人追憶故土之作,明確指出「清明上河圖」是南宋作品。 無論孰是孰非,「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卷風俗畫,張擇端通過對生活的細緻描繪,活生生地再現了北宋汴京昇平時期的繁榮景象。

27 南宋初,畫有變,風俗畫,題廣泛;有大師,張擇端,上河圖,成長卷。 北宋朝,汴梁城,百工業,最繁榮;人物眾,前後擁,車馬船,盡集中。 有酒舖,有茶棚,有鐵匠,有木工;賣花女,算命翁,橋上下,俱暢通。 建築群,起樓層,熙攘間,筆畫清;雜不亂,步步精,古都市,入眼中。 小朋友,你可以參考「清明上河圖」的內容,拍攝或搜集一些在香港可見的「人」、「事」、「物」活動,例如:城市生活中的繁忙街道、人車爭路、街市與攤販的擺賣情景、高樓大廈林立、公園與休憩之地、各種風俗習慣,甚至郊遊燒烤等活動圖片都可以。然後在以下指定日期帶回學校,我們將會一起進行選材與併貼,創作一幅以香港為題的生活寫照。

28 習作目的: 通過「清明上河圖」讓小朋友認識北宋汴京的繁華景象與生活面貌; 應用拍攝或圖片搜集方法,呈現香港的人事活動與生活面貌。
** 以上搜集的資料將於2003年4月第一個星期的「綜藝坊」上應用,因此請各位家長盡量配合有關活動,並於以下日期著小朋友把相片或圖片帶回,數量不拘。 ** 請家長注意,有關圖片或相片會作為剪貼之用,請放入公文袋或信封讓小朋友帶回即可。  2003年3月10日

29 學生作品 1.自創街道名

30 學生作品 2. Tree

31 學生作品 3.觀塘Music movie

32 學生作品 4. 十萬個為甚麼 例: 為什麼他要摘樹的氣根?

33 其他發現 在繁忙街道中的人情味

34 發展視覺文化學習的好處: 老師發展視覺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創作靈感的來源 從現象觀察、分析、詮釋到視覺呈現,有更多訓練思考的空間。
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發現知識的樂趣 提供多一方法去分辨事實與意見 老師發展視覺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由於社會不斷變遷,人與人及人與物的關係不斷改變,所以要掌握閱讀城市景觀的方法去了解景象背後的象徵意義,以更新自己的看法,了解學生的需要,然後設計能配合現時社會需要的教學計劃。 “Over the years, through the immediate experiences of nonsense verse and TV, they have built a very clear map of reality.” “Knowledge is created, not transmitted.” “I found that there has been a very great deal of research into what students really believe that education systems have taught them something entirely opposed to their central belief.

35 街頭景觀閱讀方法參考 David Feldman 四研究程序 1. 觀察並加以描述,搜集一大批客觀資料
2. 分析,找出數據及資料所反映的實況 3. 由研究者作出詮釋 4. 對所研究的對象作出判斷或評論

36 教學比較 課堂活動 vs 課外活動

37

38 路線八

39 第三旅:街坊新聞八找魚 觀塘大揭秘 2 3 1 4 裝備:紙、筆、相機、觀察力、笑容、禮貌
按組別到下列地點觀察20分鐘,看看那裏的人做什麼?談什? 貼相或筆記用 2 公園 3 1 4 錦囊:耐心觀察與聆聽,細緻記錄 11

40 其他發現 公共設施如何建立人的行為

41

42


Download ppt "「專題研習」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實施與評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