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 话题1:阅读教学——你教会了学生什么? 这节课你教了什么: 数学老师:我教了《圆的认识》,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周长……
英语老师:我这节课教了4个单词,一个常用句型。 音乐老师:我教唱了一首歌。 体育老师:我带领学生做了3个游戏,练习了两个跳绳动作。 美术老师:我指导学生画了一幅水墨画。 ………… 语文老师:我领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都教了,但学生学得如何我也不知道。

3 阅读教学的尴尬:我们的语文老师心里 ——不太清楚要教些什么 ——不太清楚为什么要教 ——不太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 ——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教合适
阅读教学的尴尬:我们的语文老师心里 ——不太清楚要教些什么 ——不太清楚为什么要教 ——不太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 ——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教合适

4 话题2:如何评价新课改十年的历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素养的争论 关于“对话” 关于“语文训练” 诵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建议
如何正确发挥语文教师的主体性 语文考试改革

5 基本思潮 1.水土不服,消极抵制 2.回归老路,依然故我 3.另起炉灶,重新开始 4.重拾理性,科学发展

6 第一部分:当前阅读教学现状透视 一、阅读教学倾向性问题 1.教学目标虚化 2.教学内容泛化 3.教师作用弱化 4.教学活动非语文化

7 二、问题探因 1.理论界的矫枉过正,非此即彼,使传统语文教学与新课程完全对立起来。
2.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认识及操作层面上全盘否定传统。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复杂性促成了其在变革过程中出现偏颇。

8 平平淡淡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教语文 轻轻松松教语文 ——杨再隋 提高语文课的语文含量 ——吴忠豪
三、思考:语文教育能否重披传统的“长袍马褂”《中国教育报》07年3月12日 平平淡淡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教语文 轻轻松松教语文 ——杨再隋 提高语文课的语文含量 ——吴忠豪

9 阅读教学的三个原则 ——华中师范大学 夏家发
阅读教学的三个原则 ——华中师范大学 夏家发 语言——思想——语言 整体——局部——整体 语文——生活——语文

10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崔峦 学----教----导 指导 引导

11 阅读教学崇尚简, 依标扣本学语言; 人文熏陶含其中, 读思议练重实践。 ——崔峦 2006年8月
两年一届的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大赛)之前的暑期,都要召开阅读教学研讨会,旨在为阅读教学把脉、导航。 阅读教学崇尚简, 依标扣本学语言; 人文熏陶含其中, 读思议练重实践。 ——崔峦 年8月

12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崔峦 2010年8月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崔峦 年8月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 “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

13 刚刚结束的第八届阅读教学大赛,标准有四:
吃准目标 夯实基础 指导学习 鼓励创新

14 “吃准目标” 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15 “夯实基础” 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16  “指导学习” 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17  “鼓励创新” 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18 最关键的是,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19 一则电视广告带给我们的思考: 简约而不简单 忙碌而不盲目 放松而不放纵 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

20 一、当前需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问题 第二部分 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
第二部分 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 一、当前需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问题 时效: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发挥的效应。 实效:实际的效果。

21 二、总体思路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22 倡简——倡导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简明的教学目标 简约的教学内容 简化的教学环节 简便的教学方法

23 务本——“务本”之“本”,包含三个意思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是突出语文的本体 三是用好文本

24 求实——教学真实;教法朴实;训练扎实。

25 有度——要求有度;推进方式变化有度;拓展有度。

26 三、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关于教学目标

27 教学目标的落实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师无目标意识。 二是教师不能在阅读文本中生成和落实教学目标。 三是教师在制订和落实目标中有偏差。

28 1.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必须” (1)必须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地朗读课文;
(2)必须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战略重点,是必须落实,不能后退的“钢性指标”; (3)必须把理解定位在适当程度:能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致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情感。 (4)必须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要关注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和积累。

29 2.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1)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2)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30 3.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1)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句的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2)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3)学习诗歌、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4)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1 (二)关于文本解读 1.提高教师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 (1) 不要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
  (1) 不要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 (2) 引导、点拨和讲解要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要深入浅出。

32 链接——备课的三种角色转变 我是一般读者 我是一位语文老师 我是一名学生 过了河, 回过头去欣赏欣赏桥是什么样的。 两种做法不可取:
一是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 二是拿“名师”的教案全盘照搬 我是一名学生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已知、未知与难易程度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怎样学才有趣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如何去点拨和引导

33 2.搞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较为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未知,明确阅读课的切入点。
(学生是“零起点”吗?)

34 (三)关于教学过程和方法 1.时间要提速;2.环节要精简;3.内容要取舍。 学习一篇课文一般的四个步骤: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品读赏读,揣摩写法 ——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35 (四)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1.自读自悟的能力。学会“圈”“画”“批”“注”的方法。 2.朗读、默读能力。 3.略读与浏览。
4.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本语言的能力。 5.了解写法以及迁移、运用能力。 6.积累学习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品质。

36 (五)关于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建立起交流话题。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中高年级要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学生能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高年级逐步将此变为自学要求,进一步增加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关键词句段要点的要求。

37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进入中高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要通过预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为主要渠道,重点加大对工具书的使用。 5.初步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层次。 6.质疑、解疑。

38 第二课时 1.复习。 2.精读课文。 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把握课文的层次、要点及思想感情为主。) 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4.课堂演练。(高年段应适当增加小练笔)。

39 第三课时 (依文而定) 1.字词的巩固。 2.课后练习题中个别特殊问题的处理。 3.拓展与延伸。 4.积累与运用。
5.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与运用

40 第三部分 教学案例与反思 学科品性:模糊——凸显 语言文字:流失——强化 教学设计:僵化——开放 指导策略:无力——有效
第三部分 教学案例与反思 学科品性:模糊——凸显 语言文字:流失——强化  教学设计:僵化——开放 指导策略:无力——有效 教学形式:单一——丰富

41 学科品性:模糊——凸显 “必须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语言文字教学。”
《鲸》《长城》《恐龙》 《太阳》 《圆明园的毁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颐和园》《庐山云雾》《向往奥运》《埃及金字塔》《桂林山水》 ……

42 语言文字:流失——强化 “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 《语文课,切莫冷落了课本》
语言文字:流失——强化  “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 《语文课,切莫冷落了课本》 《海底世界》案例——《流失的,也是最美的》 《给予树》案例——“沉默不语”

43 小学语文教学有时可以“不求甚解”,有时需要“咬文嚼字”。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重点要落实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对不同板块、不同课文的讲解和处理要详略有度,避免按部就班,平均分布时间和精力。 详则细嚼慢咽 略可一带而过

44 如何细嚼慢咽? 1.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2.加强对布局谋篇的领悟。 3.加强对时代背景、作者写作风格或类似文章的了解,适当拓展阅读。
4.强化背诵积累。 一篇课文可以上个三五课时,如可能上个三五天未尝不可。

45 “犁过”与“滑过”

46 如何一带而过? 一课时处理完即可,甚至可以用三两课时,把一个板块放在一起学习。 1.读读课文。 2.自学生字。
3.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或教师答疑)。 4.重点讲解一两处。(普遍问题或重点问题) 一课时处理完即可,甚至可以用三两课时,把一个板块放在一起学习。

47 教学设计:僵化——开放 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是语文课堂教学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对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程度的深浅;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极其重要的指标,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指标。 树立什么样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是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基础和保障。

48 线性思维 开放思维 ◎图说语文 1“死”与“活”
A B ◎图说语文 1“死”与“活” 简单性寓于复杂性之中,复杂性又寓于简单性之中,两者是统一的。语文教学不应视为一个线性的过程而展开,而应作为复杂的、有生命力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教学要有预设,教案就是教学预设的结果,但好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一定量的“开口”,允许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变数”,如果教学设计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呆板的,僵化的,不真实的课堂。

49 牧 者

50 纤 夫

51 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还是做生命的“牧者”?
◎图说语文2:“导”与“拉” 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还是做生命的“牧者”? 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古代州官称为“州牧”,原意就是进行牧人式的管理,让老百姓过自己的生活;古代官箴还把佛家“不见自我”视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意谓管理者尽可能不要在服务对象的正常活动之中呈现自己的形象或加进自己的意志,这多少表现了一种无为而为的人本思想。 这种意识及方法,对今天我们认识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仍有启发作用。

52 ◎图说语文3:“导”与“教” 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导游”
一次,北大钱理群教授对高考后的学生说:请你们暂时走出高考的阴影,到我这里来做一次书海漫游和精神散步。我的任务是当一个导游,告诉你们哪个地方有风景,好玩在哪里,某个景点的精妙之处在哪里,然后自己去看。如果你看到了一处之后,你又看到了另一个地方,有个新发现就最好。钱教授将书之精妙喻为“风景”,那么引领学生读书的老师自然就是“导游”了。 1.要做好导游,必须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2.要做一个“好导游”,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3.一个真正的好导游,绝不会“越俎代庖”。 4.一个好导游,应有一个整体计划和设想。 5.一个好导游,应该是一个善于和游客共同寻找乐趣的人。

53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图说语文4:“鞋”与“脚”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 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当鞋合脚时,鞋也就被忘记了。”

54 ◎图说语文5: “收”与“放” 放风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活动,看似平常,却颇具哲学意味。
从风筝线的控制看,线放得太短,风筝飞不高;放得太长,恐怕有断线的风险。 理想境界: 收放自如 享受过程

55 ◎图说语文6: “薄”与“厚”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儿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越来越大。 “教学的‘体’就是教本身,教是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所以教学的“用”,即功能,就是学生的学。教学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薄,装的水才多。也就是教少而学多。反过来,教得多,就学得少。正确处理杯子的“边”与“水”的关系,即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

56 ◎图说语文7:“虚”与“实”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只要挑三两处做精当的讲解和研究即可,不用面面俱到。如同一幅水墨写意画,关键之处浓墨重彩,精细入微,其余大可不必精雕细刻,否则,画就匠气十足了。

57 ◎图说语文8: “伤”与“断” 对一篇课文而言,绝大多数地方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能够读懂的,不必从头到尾、逐句逐段的分析理解,教师挑重点处理几处即可。关键是你要处理哪?目的是什么?怎么处理?也就是有效性的问题。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58 ◎图说语文9: “守衡”与“失衡” 守衡:要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发挥上求得平衡,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求得平衡。
失衡:无的放矢,信马由缰,这是教学拓展的失衡;滥用媒体,不看效果,这是媒体使用的失衡;过分褒奖,缺少批评,这是教学评价的失衡;放任自流,不加调控,这是教师角色和教学秩序的双重失衡。

59 指导策略:无力——有效 语文教师课堂中的“无力感”与“无效感” 于永正——《小稻秧脱险记》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点儿你都不会完。(做喷农药状)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看来这农药还不够,再来!(又做喷农药状) 生:(小声地)“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

60 1.朗读指导:不顾课文的整体情感基调,把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独立出来,要学生读出这样那样的感情,给学生以单纯的朗读技法指导。
(1)你能带着美丽的春天的感觉读读“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吗? (2)你能用朗读把神州5号在碧空中画出美丽图画表现出来吗? (3)“克利亚就这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你能不能读得再轻一点? (4)谁有本领通过朗读送我们“进入梦乡”? (5)你能把丹顶鹤的嘴读得再长一些吗?

61 2.对文章内容(词语)的理解符号化、理性化 《咏柳》 为什么“活”树被我们讲死了? 3.利用现代媒体帮助理解词语

62 教学形式:单一——丰富 1.语文教学应当有“基本式”——它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更应当因生、因师、因时、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2.不同的人教不同的课文,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学生教同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

63 不可制造新的模式化 “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 课改课堂“流行语” “串讲串读”式的教学模式的抬头 “挖坑布雷式”的虚假的主体彰显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 “你喜欢读哪儿就读哪儿!” “你想先学哪一段?” “你最想对他(她它)说……” 介绍作者—处理生字词—划分段落—串讲串读—归纳中心—概括写作特点 “串讲串读”式的教学模式的抬头 “挖坑布雷式”的虚假的主体彰显

64 讲读课文≠几何证明 于永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讲读课文≠琐碎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可怜吗?

65 无论怎么改革,阅读教学实质都是要关注两个“度” ——
尺度 角度

66 谢 谢!

6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表述特点: 个性:3处; 独特、独立:13处; 自主、主动、自我:9处; 自己、自己的:42处。

68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同学们,作者在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句,大家想一想,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柳树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绿丝绦。 师:好,说得真准,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生齐读,感情平淡。) 师:我们应该带着什么语气来读? 生:应该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师:好,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生:齐读。(进入下一个环节)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9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Download ppt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