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听故事 学管理 蕴含的管理思想 父母充当管理者角色,对资源(面、菜、肉、孩子等)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专业化分工。由此可见,管理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管理理论就是随着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 大年三十包饺子 大年三十,一家人包饺子。子女比较多,父母分工:老大和面,老二拌陷,老三擀皮……。由于分工明确、包饺子的效率非常高,很快,一家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听故事 学管理 蕴含的管理思想 父母充当管理者角色,对资源(面、菜、肉、孩子等)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专业化分工。由此可见,管理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管理理论就是随着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 大年三十包饺子 大年三十,一家人包饺子。子女比较多,父母分工:老大和面,老二拌陷,老三擀皮……。由于分工明确、包饺子的效率非常高,很快,一家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听故事 学管理 蕴含的管理思想 父母充当管理者角色,对资源(面、菜、肉、孩子等)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专业化分工。由此可见,管理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管理理论就是随着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 大年三十包饺子 大年三十,一家人包饺子。子女比较多,父母分工:老大和面,老二拌陷,老三擀皮……。由于分工明确、包饺子的效率非常高,很快,一家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管理理论是怎样产生的? 管理学基础

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01 02 03 04 05 目录页 管理理论的萌芽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新发展
管理学基础

3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框架图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框架图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行政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 古典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新发展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企业再造 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 代表理论或学派 管理学基础

4 aim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管理理论的萌芽 现代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理论新发展 了解 理解 掌握
管理学基础

5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逻辑主线 按时间顺序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一阶段选出代表; 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代表观点或理论。 管理学基础

6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管理理论萌芽于大 规模的协作劳动。 国外:修建古金字塔
其中最大的一座由230万块石头组成; 每块石头平均重达2.5吨,最重的15吨; 动用了10万人的劳动力; 花了20年时间 管理理论萌芽于大 规模的协作劳动。 国内:修建万里长城 秦长城:5000多公里; 跨越崇山峻岭、悬崖峭壁; 动用了近百万人的劳动力; 花了10年时间。 管理学基础

7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人和:和能生邦,和气生财。 守信:言而有信,取信于民。 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法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 治国学是关于财政赋税、人口田制、货币等的管理思想。 治生学是关于农副手工业生产、市场经营等的管理思想。 管理学基础

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18—19世纪) 管理思想 主要观点 关于管理的职能
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 关于管理人员素质 不同寻常的远见卓识和深谋远虑;善于制定计划并监督和指挥他人实施计划实现目标;忠诚、热心;自力更生、敏捷。 关于动作和工时的研究 关于动作:动作影响生产率; 关于工时:可以通过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次数计算平均产量。 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最早开始研究,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 管理学基础

9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美国人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 观点集中体现在科学管理。 管理学基础

10 管理人员改变对同事、工人及一切日常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感。 工人改变对工作、对同事、对雇主的责任的观念。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3点) (1)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单选) 管理人员的精神变革 工人的精神变革 管理人员改变对同事、工人及一切日常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感。 工人改变对工作、对同事、对雇主的责任的观念。 通过精神变革,使双方都把注意力从盈利分配转移到增加盈利上来,即把注意力从如何分蛋糕转移到到如何大蛋糕做大上来。 管理学基础

11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单选)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单选) 劳动生产率事关工厂利润,事关工人工资,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生产的继续发展和工厂主、工人的共同富裕。因此,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基础

12 (3)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单选)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3)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单选) 传统管理凭借经验。但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即用科学管理原理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管理学基础

13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简答)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作业管理(3点)
每人每天搬运生铁由12.7吨提高到48.3吨 3.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简答) 作业管理(3点) 组织管理(3点) 开发科学的作业方法:动作、工具、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为工作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对工人起到了激励作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由专业计划部门做计划; 工人履行执行职能。 实行职能工长制:整个管理工作划分为多个管理职能,不同管理人员分担较少的管理职能。 “例外原则” 管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例外事项管理,例行事项分权。 管理学基础

14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选择或判断题) 局限性: 把员工看作简单的“经济人”; 贡献: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选择或判断题) 贡献: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把员工看作简单的“经济人”; 只重视个人作用,忽视人的集体行为; 仅重视技术的因素,忽视社会因素。 管理学基础

15 X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判断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答案解析:
经典例题 判断 X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答案解析: 局限性:把员工看作简单的“经济人”; 只重视个人作用,忽视人的集体行为; 仅重视技术的因素,忽视社会因素。 管理学基础

16 C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2.1考试真题)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C 管理学基础

17 1.谁被称作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考试真题 简答(2010.1考试真题) 1.谁被称作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要点:泰罗被称作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基础

1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法国人法约尔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法约尔观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管理学基础

19 企业经营有六项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1)企业经营与管理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2. 法约尔的理论观点(2个方面) 选择、判断 企业经营有六项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1)企业经营与管理 核心地位 企业经营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管理的五项职能区别四项基本职能 划 管理学基础

20 法约尔管理的五项职能和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 法约尔管理的五项职能和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法约尔管理的五项职能: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管理学基础

21 (2)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管理要遵循的最基本的14个方面)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管理要遵循的最基本的14个方面) 序号 内容 解释 1 分工 劳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2 权力与责任 权力与责任对等 3 纪律 纪律属于雇主与雇员之间达成的协议 4 统一指挥 一个下属只接受一个上级命令 5 统一领导 一项活动只能在一个领导指导下进行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个人利益不能至于企业利益之上 7 人员报酬 公平合理,双方满意 管理学基础

2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序号 内容 解释 8 集中
合理确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9 等级链 从高层到基层形成等级链条 10 秩序 职员与职位对应 11 公平 管理者应持公平态度 12 人员稳定 保持企业人员的稳定 13 首创精神 首创精神是企业壮大的源泉 14 集体精神 集体精神有助于企业和谐 管理学基础

23 C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 1.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经典例题 单选 1.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学基础

24 B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3.1;2012.7考试真题) 1.“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
1.“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B 管理学基础

25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韦伯的行政理论 1.组织理论之父-韦伯 德国韦伯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韦伯的行政理论 1.组织理论之父-韦伯 德国韦伯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是《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管理学基础

26 (1)任何组织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2.韦伯的理论观点(2个方面) (1)任何组织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权力有三种形态(多选):理性—合法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超凡的权力。 作为理想的组织体系基础的权力是:理性——合法权力。(单选) 管理学基础

27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特征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征(6) 解释 有效+合理
明确的分工 按职业专业化进行分工 等级系统 组织各个职位按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等级系统 人员任用正规化 根据职务要求,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人员 管理人员职业化 管理人员领取固定工资,成为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规则和纪律 理性的人员关系 组织中人员关系以理性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管理学基础

28 D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 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经典例题 单选 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D 管理学基础

29 BCD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多选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
经典例题 多选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BCD 管理学基础

30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经典例题 判断 1.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X 答案解析: 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是韦伯提出的理论。 管理学基础

31 ABD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多选(2012.1考试真题)
1.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 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ABD 管理学基础

32 D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0.1考试真题)
2.韦伯认为,企业组织中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其中,( )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的权力形式。 A.理性的权力 B.超凡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 D.理性——合法的权力 D 管理学基础

33 B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1.1考试真题) 3.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 B.经济人
3.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B 管理学基础

34 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 产生于霍桑试验。 (一)梅奥及霍桑试验 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霍桑试验:在霍桑工厂进行试验。 管理学基础

35 目的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霍桑试验的目的 判定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对工人及其生产率的影响。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 1.霍桑试验的目的 目的 判定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对工人及其生产率的影响。 管理学基础

36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霍桑试验的过程(4阶段)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 继电器装配试验 谈话研究 工厂照明试验
分为试验组和控制组, 对试验组改变照明强 度,对控制组保持照 明强度。 对实验小组无论如何 改变照明度,生产率 都有提高。 结论:照明度与生产 率之间无直接关系。 从集体中选择6名装配继电 器的女工成立单独小组。 缩短工作时间、设工间休 息时间,改变工资和工作 周期等。 结果:改进工作条件,增 加休息时间,加薪等,产 量一直上升。反向,仍较 高。 用3年的时间与 2.1万工人面谈并 观察研究。 结论:员工的工 作效率受到群体 成员的影响。 对14名工人进行观察 试验。 结论:实际生产中存 在着非正式组织,并 决定着每个工人的生 产效率。 工厂照明试验 继电器装配试验 谈话研究 观察试验 管理学基础

37 工人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 3.霍桑试验的结论 工人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工作挑三拣四,借口很多,一旦遇到挫折,往往就会退缩、逃避;平时总是阴郁着脸,哀叹社会不公,生不逢时。 管理学基础

3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人际关系学说(选择、判断、简答)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 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3) 观点
解释 职工是“社会人” 古典管理理论认为职工是“经济人”。 职工社会人,具有社会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等) 满足工人的社会需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管理者要满足职工的社会需要,提高职工的工作士气,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 非正式组织: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 非正式组织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管理学基础

39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经典例题 判断 1.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 管理学基础

40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经典例题 判断 2.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 X 答案解析: 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非正式组织. 管理学基础

41 ABC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多选(2013.7;2011.1;2010.1考试真题) 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ABC 管理学基础

4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学派众多。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全变理论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学派众多。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全变理论学派 代表性学派主要有6个 理解学派观点 管理学基础

43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过程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以后) 创 始 人 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基础是: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 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由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构成。 管理学基础

44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经验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以后) 代表人 德鲁克和戴尔 观点 认为:管理是经验的总结.
主张运用案例分析作为概括管理经验的手段,又称案例教学。 管理学基础

45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系统管理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以后) 代表人 卡斯特和落森茨韦克 观点
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社会技术系统。运用系统论对组织进行管理。 管理学基础

46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决策理论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以后) 代表人 赫伯特·西蒙 观点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 赫伯特·西蒙 观点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活动的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 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 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 管理学基础

47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管理科学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以后) 创始人 泰罗 观点
 5.管理科学学派 创始人 泰罗 观点 认为:管理就是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决策。 该学派主张运用数学模型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问题,求出最佳方案,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学基础

4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权变理论学派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代表人 伍德沃德和卢桑斯 观点
  6.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 伍德沃德和卢桑斯 观点 认为:管理就是权衡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

49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经典例题 单选 1.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C 管理学基础

50 C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 2.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 )。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经典例题 单选 2.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 )。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D、经验学派 C 管理学基础

51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代表性理论主要有3个 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 企业再造 管理学基础

5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日本在二战后惨败,但这个小小岛国到七八十年代时却在废墟上迅速崛起,并在多个行业赶超科技、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比如:汽车、照相机、光学仪器、家电等,请你和美国企业家、学者一同思考原因何在? 研究发现: 关键原因是: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把西方先进的技术和东 方古老的儒家文化嫁接在日本企业这个根上,使日本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极强的竞争力。 听故事,学道理 受启发 听故事 管理学基础

53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一)企业文化 含 义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 精神文化(深层):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 物质文化(表层):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 制度文化 (中层):精神文化在制度中的体现。 管理学基础

54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企业文化的作用(对内、外2方面作用) 对外 对内
促进社会形象的树立; 产生品牌效应; 拓展市场; 增加产品附加值 凝聚作用; 激励作用; 约束作用; 导向作用; 协调作用。 案例分析中用到 管理学基础

55 A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0.7考试真题)
1.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 A. 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A 管理学基础

56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案例分析(2013.7;2011.1考试真题) 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考试真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6分)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6分)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8分) (1)案例材料中给出; (2)案例材料中给出; (3)企业文化的本质:企业文化的含义和组成。 企业文化的作用:对内和对外两反面作用 管理学基础

57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二)学习型组织 含 义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高度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建立共同愿景 改变心智模式 系统思考 超越自我 团队学习 (多选) 管理学基础

58 听故事 学管理 案例 案例 联想: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联想集团能够成为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其成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之一是: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 第一,极富特色学习机制 会议 教育 培训 工作小组等 从合作中学习 向他人学习 从企业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第二,极富特色的学习方式 第二,极富特色的学习保证和促进机制 “鸵鸟理论”:只有比别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时,才具有竞争优势. 建立共同愿望:把联想建设成为长久的、有规模的高技术企业. 其他:企业文化认同、领导以身作则、人员合理流动、合理的知识收集、传播和利用。 管理学基础

59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提 出 (三)企业再造 目 的 内 容
1993 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企业流程再造。 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客户。 第一,以企业流程为对象,审视其功能、效率、成本 、速度、可靠性、准确性,找出其不合理因素; 第二,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对作业流程和服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 管理学基础

60 X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判断 1.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经典例题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
增强竞争力,以低成本、高质量赢得客户。 管理学基础

61 C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3.7考试真题)
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 )。 A.企业战略转换 B.企业技术创新 C.企业流程再造 D.企业管理创新 C 管理学基础

62 A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2013.1;2010.7考试真题)
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 B.生产管理 C.作业管理 D.操作规程 A 管理学基础

63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思考和实践
查阅资料搜集体现管理思想的中 国民俗语或成语。 管理学基础


Download ppt "听故事 学管理 蕴含的管理思想 父母充当管理者角色,对资源(面、菜、肉、孩子等)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专业化分工。由此可见,管理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管理理论就是随着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 大年三十包饺子 大年三十,一家人包饺子。子女比较多,父母分工:老大和面,老二拌陷,老三擀皮……。由于分工明确、包饺子的效率非常高,很快,一家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