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5e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Copyright © 2010 Cengage Learning

2 34 第34章 貨幣與財政政策對 總合需求的影響

3 想像你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委員,該委員會負責制定貨幣政策。 你觀察到美國總統與國會同意削減政府支出。
你觀察到美國總統與國會同意削減政府支出。  美國聯邦準備應對此一財政政策的改變作出什麼樣的反應?  它應該擴張貨幣供給、緊縮貨幣供給,還是讓貨幣供給維持不變? 3

4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需要知道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對經濟體系的衝擊。
在上一章,我們學到,總合需求曲線與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如何造成一國整體的產出與物價水準的波動,以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影響一國的總合需求。 因此,這些政策的變動會導致產出與物價的短期波動,從而政府會根據經濟情況而對這些政策作整體的考量。 4

5 本章更進一步探討政府的政策工具如何影響總合需求曲線的位置。 這些工具包括貨幣政策工具(如公開市場操作與應提準備率)
以及財政政策工具(如政府的支出與稅收)。 5

6 我們之前已探討過這些政策的長期影響, 如財政政策如何影響儲蓄、投資與經濟成長,中央銀行如何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貨幣供給如何影響長期的物價水準,以及這些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進而如何影響一國經濟的短期表現。 6

7 除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總合需求,特別是家戶與廠商想要進行的支出。當這些支出變動時,總合需求曲線會跟著移動。
如果政策制定者沒有針對這些變動作出反應,則產出與就業就會有短期的波動,從而政策制定者有時會利用政策工具來抵銷這些變動對總合需求所造成的影響,以穩定經濟。 7

8 本章會詳細說明貨幣政策工具與財政政策工具如何影響總合需求,以及政府使用這些工具在實務上所遭遇到的問題。
8

9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一國的總合需求曲線顯示,在該國任一物價水準下,全世界對該國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量。總合需求曲線之所以會是負斜率的三個原因: 財富效果:當物價水準下降時,家戶所持有的貨幣其實質價值會上升,而貨幣是家戶財富的一部分,從而家戶會因實質財富增加而增加他們的消費支出,進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 9

10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利率效果:當物價水準下降時,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數量會減少,而將部分貨幣轉換成生息資產。這會使利率下降,而使投資支出增加,進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增加。 實質匯率效果:當一國的物價下跌時,其商品之於外國商品的實質匯率(亦即相對價格)會下降,而使該國的出口淨額增加。 10

11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相反地,當一國的物價水準上升時,同樣也是因為這三個效果,而使該國的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減少。
雖然這三個效果都可以解釋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是負斜率的,但它們的重要性並不一樣。由於貨幣只占家戶財富的一小部分,所以財富效果是最不重要的。 11

12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另外,由於美國的出口與進口占美國GDP的比例不大,所以就美國而言,實質匯率效果也不甚重要。(但就小型開放經濟體而言,這個效果往往是最重要的。 以我國2006年為例,我國的實質貿易總額(出口加進口)是實質GDP的1.21倍。) 就美國而言,總合需求曲線是負斜率的最重要原因是利率效果。 12

13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接下來進一步檢視利率的短期決定因素,我們會介紹流動性偏好理論。
此一利率決定理論不單可以解釋為何總合需求曲線是負斜率的,也可以說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曲線, 從而我們可以更了解短期經濟波動的成因以及政策制定者可以採取的對策。 13

14 流動性偏好理論 凱因斯在他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中,提出流動性偏好理論來說明利率的決定因素。 該理論在本質上就是一個供需模型。
根據凱因斯的說法,利率會調整至使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 14

15 流動性偏好理論 之前我們曾區別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 名目利率是媒體所報導的利率,實質利率是名目利率經物價膨脹調整後的利率。
名目利率是媒體所報導的利率,實質利率是名目利率經物價膨脹調整後的利率。 如果沒有物價膨脹,則名目利率等於實質利率。但如果借貸雙方均預期未來物價會上漲,則名目利率會等於實際利率加預期的物價膨脹率,以彌補貨幣實質購買力的下降。 15

16 流動性偏好理論 流動性偏好理論是要解釋哪一種利率?答案是都有。 在以下的分析中,我們假設物價膨脹率的預期水準固定;此一假設在短期還算合理。
16

17 流動性偏好理論 因此,當名目利率變動時,人們會預期實質利率呈同方向且同幅度的變動。 所以,本章並沒有特別去區分這兩種利率。
接下來我們就先分別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再結合貨幣供需,來說明利率如何決定。 17

18 流動性偏好理論 貨幣供給 一國的中央銀行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控制該國的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  一國的中央銀行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控制該國的貨幣供給。 它主要是透過買賣政府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來影響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數量,而改變銀行的放款,進而改變貨幣供給。 18

19 流動性偏好理論 當中央銀行買進債券時,貨幣供給會增加;當中央銀行賣出債券時,貨幣供給會減少。
另外,中央銀行也可藉由調整應提準備率或貼現率來改變貨幣供給。 當中央銀行調高(降)應提準備率或貼現率時,貨幣供給會減少(增加)。 19

20 流動性偏好理論 不過,這裡的目的是要說明貨幣供給的變動如何影響利率,進而如何影響商品與服務的總合需求,
因此,忽略中央銀行如何透過這些貨幣政策工具來影響貨幣供給的細節, 而僅簡單假設中央銀行可以將貨幣供給控制在它所設定的水準。 20

21 流動性偏好理論 在此假設下,貨幣供給量不受其他經濟變數的影響,而單純由中央銀行決定。
一旦中央銀行作下政策決定,則不管現行的利率水準為何,貨幣供給量都是一樣的。 在此情況下,如圖1所示,貨幣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 21

22 圖1 貨幣市場的均衡 利率 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所 設定的數量 貨幣需求 r1 Md1 均衡利率 r2 Md2 貨幣數量 22

23 流動性偏好理論 貨幣需求 流動性偏好理論的第二個部分是貨幣需求。 一項資產的流動性是指這項資產被轉換成交易媒介的難易程度。
貨幣需求  流動性偏好理論的第二個部分是貨幣需求。 一項資產的流動性是指這項資產被轉換成交易媒介的難易程度。 由於貨幣就是交易媒介,因此,它是流動性最高的資產。 人們之所以會持有貨幣,而不持有其他報酬率較高的資產,就是因為人們需要用貨幣來購買商品與服務。 23

24 流動性偏好理論 雖然貨幣需求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流動性偏好理論所強調的影響因素是利率。 這是因為利率是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
當你持有現鈔,而不持有債券或定期存款時,你會損失你原本可能賺到的利息。 24

25 流動性偏好理論 因此,當利率上升而使持有貨幣的成本增加時,貨幣需求量會減少。 相反地,當利率下降而使持有貨幣的成本減少時,貨幣需求量會增加。
所以,如圖1所示,貨幣需求曲線的斜率為負。 25

26 流動性偏好理論 貨幣市場的均衡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利率會調整至使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此一水準稱為 均衡利率。
貨幣市場的均衡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利率會調整至使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此一水準稱為 均衡利率。 在均衡利率下,貨幣供給量正好等於貨幣需求量。 如果利率不等於均衡利率,則人們會調整他們的資產組合,而使利率趨向均衡水準。 26

27 流動性偏好理論 假設利率高於均衡水準,如圖1中的 。
假設利率高於均衡水準,如圖1中的 。 在此情況下,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數量, ,小於中央銀行所供給的數量,亦即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數量小於人們實際持有的貨幣數量。 27

28 流動性偏好理論 那些持有多餘貨幣的人們會藉由購買生息債券或存銀行生息存款來處分多餘的貨幣。
當更多人購買債券時,債券發行人就可以用比較有利的條件,亦即較低的利率,來發行債券。 28

29 流動性偏好理論 同樣地,當更多人存銀行存款時,銀行會調降存款利率。 因此,當貨幣供給量大於貨幣需求量時,利率會下降。
此一過程會持續到利率降至均衡水準為止。 29

30 流動性偏好理論 相反地,當利率低於均衡水準時,如圖1中的r2,貨幣需求量, ,會大於貨幣供給量,從而人們會藉由減少債券和生息資產的持有來增加貨幣的持有。 當人們的債券需求減少時,債券發行者須以較高的利率才能吸引買者,因此,利率會上升,直到達成均衡水準為止。 30

31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我們剛剛說明,利率是由貨幣市場的供需所 共同決定的。但我們之前也曾說明,利率是 由可貸資金市場的供需所共同決定的(亦即 由國民儲蓄與投資所共同決定)。 那麼,利率到底是由哪一個市場所決定的?

32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在長期,利率是由可貸資金市場決定的; 在短期,利率是由貨幣市場決定的。
一國的產出、利率與物價水準是三個相當重 要的總體經濟變數。 根據我們之前所介紹的古典理論,這三個變 數的決定方式如下:

33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1. 產出是由勞動與資本的供給以及技術水 準所決定(我們稱為自然產出水準)。
1. 產出是由勞動與資本的供給以及技術水 準所決定(我們稱為自然產出水準)。 2. 給定產出水準,利率會調整至使可貸資 金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 3. 給定產出與利率水準,物價會調整至使 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 貨幣供給的變動會造成物價水準呈同比 例的變動。

34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以上三點是古典學派的基本主張。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就長期而言,這些主 張是成立的。
不過,這些主張在短期並不成立。 如上一章所說明的,當貨幣供給變動時,許 多價格會有短期僵固的現象,從而總合供給 曲線的斜率為正,而不是一條垂直線。

35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因此,在短期,由於價格僵固,使一國無法 藉由整體物價的調整使貨幣供需達成平衡, 而只能藉由利率的調整來達成貨幣均衡。 利率的變動會接著影響投資與總合需求,從 而使產出水準偏離自然產出水準。

36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因此,就短期而言: 比較這三點與前面三點可以發現,整個分析的 次序正好顛倒。
因此,就短期而言:  1. 物價會僵固在某一水準,因此比較無法 隨經濟情況改變而變動。 2. 給定物價水準,利率會調整至使貨幣供 需達成平衡的水準。 3. 利率的調整會影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 ,進而影響產出水準。   比較這三點與前面三點可以發現,整個分析的 次序正好顛倒。

37 增廣見聞 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 當我們思考利率的長期決定因素時,我們要想 到可貸資金理論,此一理論強調一國的儲蓄傾 向與投資機會。
當我們思考利率的短期決定因素時,我們要想 到流動性偏好理論,此一理論強調貨幣政策的 重要性。

38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在看過流動性偏好理論如何決定均衡利率之後,接下來說明如何由流動性偏好理論得到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造成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利率效果。 當物價水準上升時,利率會跟著上升,而使投資支出減少,進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減少。 38

39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流動性偏好理論如何解釋物價上漲造成利率上升?
物價水準是貨幣需求量的決定因素之一。當物價上漲時,人們需要更多的貨幣才能購買相同數量的商品與服務,從而人們會想要持有更多的貨幣。 因此,物價上漲會使任一利率水準下的貨幣需求量增加。 39

40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如圖2(a)所示,當物價水準由 上升至 時,貨幣需求曲線會由 右移至 。
40

41 圖2 貨幣市場與總合需求曲線的斜率 41 (a)貨幣市場 (b)總合需求曲線 利率 物價水準 2. …使貨幣需求增加… 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所
圖2 貨幣市場與總合需求曲線的斜率 (a)貨幣市場 (b)總合需求曲線 利率 物價水準 2. …使貨幣需求增加… 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所 設定的數量 貨幣數量 1. 物價水準上升… 物價水準為P2下之貨幣需求, MD2 4. …進而造成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減少。 總合需求 3. …而造成均衡利率上升 r2 物價水準為P1下,之貨幣需求,MD1 P2 Y2 r1 P1 Y1 貨幣數量 產出水準 41

42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這是因為當貨幣供給量不變時,利率變動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要能抵銷物價變動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才能使貨幣供需重新回到平衡。
因此,當物價水準上升造成貨幣需求量增加時,利率必須上升使 貨幣需求量減少,貨幣市場才能重新回到均衡。 42

43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當利率上升時,由於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所以家戶對新成屋的房貸需求會減少,且廠商對蓋新廠房與購買機器設備的借款需求也會減少, 從而一國的投資支出會減少, 進而使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量由圖2(b)中的 減少為 。   43

44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因此,當物價水準由 上升至 時,利率會由 上升至 ,從而使總合需求量由 減少為 。
因此,當物價水準由 上升至 時,利率會由 上升至 ,從而使總合需求量由 減少為 。 所以,如圖2(b)所示,總合需求曲線是一條負斜率的曲線。 44

45 負斜率的總合需求曲線 當物價水準下降時,貨幣需求會減少,從而在貨幣供給固定時,均衡利率會下降。
利率下降會帶動投資支出增加,進而使總合需求量增加。 因此,物價水準下降會導致總合需求量增加,所以總合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45

46 貨幣供給的變動 如上一章所說明的,當物價以外會影響總合需求量的變數發生變動時,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整條線的移動。這些變數包括貨幣供給。
接下來,我們就利用流動性偏好理論說明貨幣供給的變動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46

47 貨幣供給的變動 假設中央銀行透過買進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使貨幣供給增加。 如圖3(a)所示,貨幣供給增加使貨幣供給曲線由 右移至 。
如圖3(a)所示,貨幣供給增加使貨幣供給曲線由 右移至 。 由於貨幣需求曲線並沒有變動,因此均衡利率由 下降為 , 而使貨幣需求量增加,進而使貨幣市場在貨幣供給增加後能重新回到均衡。 47

48 圖3 貨幣供給增加 48 (a)貨幣市場 (b)總合需求曲線 利率 物價水準 貨幣供給,MS1 MS2 AD2
圖3 貨幣供給增加 (a)貨幣市場 (b)總合需求曲線 利率 物價水準 貨幣供給,MS1 MS2 AD2 1. 當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時… 物價水準為 下的貨幣需求 總合需求, AD1 r1 P Y1 Y2 2. …均衡利率下降… r2 3. …而使任一物價水準下的商品 與服務需求量增加。 貨幣數量 產出水準 48

49 貨幣供給的變動 利率下降會帶動投資支出增加,從而使任一物價水準下的總合需求量增加。這意味著總合需求曲線,如圖3(b)所示,會由 右移至 。
如果物價水準為 ,則總合需求量會由 增加為 。 49

50 貨幣供給的變動 總結來說: 當中央增加貨幣供給時,利率會下降,而使任一物價水準下的商品與服務需求量增加,進而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當中央增加貨幣供給時,利率會下降,而使任一物價水準下的商品與服務需求量增加,進而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相反地,當中央銀行減少貨幣供給時,利率會上升,而使任一物價水準下的商品與服務需求量減少,進而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往左移。 50

51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如何影響一國的經濟表現? 我們在這裡以及之前的討論,都以貨幣供給為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
當中央銀行藉由公開市場操作,買進政府債券時,貨幣供給會增加,從而造成總合需求增加。 當中央銀行賣出政府債券時,貨幣供給會減少,從而造成總合需求減少。 51

52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不過,在討論貨幣政策時,通常是以利率,而非貨幣供給,為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
美國的聯邦準備藉由設定聯邦資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其為銀行之間的短期借款利率)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在每六個星期開會一次的會議中檢討此一目標水準。 52

53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FOMC之所以會設定聯邦資金利率目標(以前是設定貨幣供給目標)的一個原因是,貨幣供給很難準確衡量;
另一個原因是,貨幣需求會隨時間波動。 53

54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就任何既定的貨幣供給而言,貨幣需求的波動會造成利率、總合需求與產出的波動。
相形之下,當FOMC宣佈其聯邦資金利率目標時,它是藉由調整貨幣供給來調和貨幣需求的波動,而使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它所設定的目標水準。 54

55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聯邦準備設定利率目標而非貨幣供給目標,基本上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分析。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 貨幣供給與利率是一體的兩面。 55

56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當貨幣供給增加時,如圖3所示,利率會下降。
當FOMC決定讓貨幣供給增加時,它會調降聯邦資金利率目標水準,從而其債券交易員會不斷地買進政府債券,直到聯邦資金利率到達FOMC的目標水準為止。 56

57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當你在報紙讀到「FOMC將聯邦資金利率由6%調降為5%」的報導時,你應該知道,美國聯邦準備正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相反地,當FOMC調高聯邦資金利率的目標水準時,表示美國聯邦準備正採取較為緊縮的貨幣政策。 57

58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我國由於政府債券市場的規模不大,所以在中央銀行每季召開的理監事會議中,並未設定類似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的利率目標。
我國中央銀行是以中央銀行定期存單(發行對象為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且會設定M2成長率的目標區間。   58

59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當實際的M2成長率高於目標區間的上限時,中央銀行為使M2成長率降回目標區間之內,它的一種做法是發行定期存單,而使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減少,從而使銀行的放款減少,進而使貨幣供給的成長率下降。 59

60 利率目標在貨幣政策中的角色 相反地,當實際的M2成長率低於目標區間的下限時,中央銀行通常的做法是,
其定期存單到期後不再續發,而使銀行體系的準備金能夠增加,從而使貨幣供給的成長率得以提升。 60

61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美國聯邦準備前理事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以「非理性繁榮」(€”irritation exuberance€”)一詞來描述1990年代末期美國股價的飆漲。 在1990年代,美國的股價平均飆漲了4倍,所以當時的美國股市的確很繁榮。但從事後來看,它也的確是不理性的: 在 年期間,美國的股價平均下跌了40 %。

62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市的波動? 這是因為股價的大漲大跌會影響總合需求水準,進而影響物價與國民所得。 當股價飆漲時,家戶的財富增加,從而其消費支出以及住宅投資支出會增加。(報紙在2007年10月曾報導,印度首富因其持有的股票價格大漲而超越比爾‧蓋茲成為全球首富,他要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的費用蓋一棟60層樓的豪宅。)

63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此外,股價上漲也會使上市公司透過現金增資來蓋新廠的意願提高,亦即廠商的投資支出會增加。 因此,股價飆漲會造成總合需求的增加。

64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如即將在本章後面說明的,由於總合需求愈不穩定,物價與產出也會變得愈不穩定,所以中央銀行的目標之一是穩定總合需求。 因此,當股價飆漲時,中央銀行可能會透過提高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總合需求減少,來抵銷股價飆漲對總合需求的擴張效果。

65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事實上,美國聯邦準備在1990年代末期美國股價飆漲時,曾多次調高聯邦資金利率的目標水準。 我國中央銀行也在1980年代末期我國股價狂飆時多次調高應提準備率; 中國人民銀行(其中央銀行)在2007年也有同樣的做法。

66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當一國股價重挫時,其消費與投資支出都會減少,而使其總合需求減少,從而其經濟存在步向衰退的風險。 為穩定總合需求,中央銀行需使利率下降以增加總合需求。 例:在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狂跌22.6%(歷 史單日紀錄);當時的美國聯邦準備就將聯 邦資金利率由10月初的7.7%降為6.6%。由於 美國聯邦準備的快速反應,美國避免了一次 可能的經濟衰退。

67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另外,從2007年下半年起,當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愈演愈烈而造成美國股市多次重挫時,美國聯邦準備也曾多次調降聯邦資金利率,由5.25% 持續降至0 ~ 0.25%。 我國中央銀行也從2008年9月起,將重貼現率由原先的3.625%持續降至1.25% (2009年2月)。

68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當美國聯邦準備密切注意股市動向時,全球的股市參與者也緊盯美國聯邦準備的利率動向。 這是因為美國聯邦準備的利率決策會影響全球的資金供給、利率與經濟表現,進而影響股價。

69 為何美國聯邦準備會關注股票市場(反之亦然)
例如,當美國聯邦準備調高利率而使貨幣供給減少時,股價通常會下跌。 這有兩個理由: 1. 利率上升意味著債券的報酬率提高,這會 使股市的資金動能因部分資金轉向債券市 場而下降。 2. 總合需求會因貨幣供給減少而減少,從而 造成廠商利潤減少。 因此,當中央銀行調高利率的目標水準時,股價終將會下跌。

70 財政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一國政府不單可以透過貨幣政策,也可以透過財政政策來影響經濟表現。
財政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關於政府整體支出或稅收水準的決策。 之前曾說明財政政策如何影響儲蓄、投資與長期經濟成長。 不過,在短期,財政政策的主要影響在於總合需求。   70

71 政府支出的變動 當政策制定者改變貨幣供給或稅收水準時,他們藉由影響家戶和廠商的支出決策,而間接地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相形之下,當政府改變其支出水準時,它會直接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71

72 政府支出的變動 舉例來說,美國國防部向波音公司訂購200億美元的戰鬥機。 這會增加波音公司產品的需求,而使它雇用更多的勞工來增加產量。
由於波音公司是美國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此一訂單意味著不管美國的物價水準為何,美國的總合需求量會增加,因此,美國的總合需求曲線會往右移。 72

73 政府支出的變動 此一200億美元的訂單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多大的右移幅度? 總合需求曲線右移的幅度是否正好是200億美元?
由於以下的兩個效果使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幅度不等於政府支出的變動。 73

74 政府支出的變動 1. 乘數效果,此一效果使總合需求的增 加幅度大於200億美元。
1. 乘數效果,此一效果使總合需求的增 加幅度大於200億美元。 2. 排擠效果,此一效果使總合需求的增 加幅度小於200億美元。 74

75 乘數效果 當政府支出增加200億美元時,它會有後續的效果。
政府支出增加會產生就業與廠商利潤同時增加的立即效果,而使勞工與廠商股東的所得增加,從而造成他們的消費支出增加,進而造成許多其他廠商產品的需求增加。這些廠商的勞工雇用量以及利潤也會增加,從而使整個社會的消費支出再進一步增加。 75

76 乘數效果 此一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 因此,政府的每一塊錢支出會使商品與服務的總合需求增加不只一塊錢。 我們稱政府支出對總合需求有乘數效果。
因此,政府的每一塊錢支出會使商品與服務的總合需求增加不只一塊錢。 我們稱政府支出對總合需求有乘數效果。 76

77 乘數效果 圖4說明此一乘數效果。 一開始,政府支出增加200億美元使總合需求曲線由 右移至 ,且右移的幅度正好是200億美元。
一開始,政府支出增加200億美元使總合需求曲線由 右移至 ,且右移的幅度正好是200億美元。 但當消費者因所得增加而增加消費支出時,總合需求曲線會進一步右移至 。 77

78 圖4 乘數效果 78 物價 水準 2. …但乘數效果使總合需求進一步增加。 $200億美元 AD3 AD2 總合需求, AD1 產出水準
圖4 乘數效果 物價 水準 AD3 2. …但乘數效果使總合需求進一步增加。 AD2 總合需求, AD1 $200億美元 1. 政府支出增加 200 億美元, 一開始使總合需求增加200 億美元… 產出水準 78

79 乘數效果 如果廠商因產品需求增加而增加投資,則乘數效果會再進一步擴大。
例:波音公司可能會因戰鬥機的需求增加而購 買更多的機器設備或蓋新的廠。在此情況 下,政府支出增加也會造成投資財的需求 增加,我們稱此為投資的加速原理( investment accelerator)。 79

80 支出乘數的公式 接下來說明如何導出乘數效果的公式。
這個公式裡的一個重要變數是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r, MPC),其為家戶增加的所得用於消費的比例。 例:如果消費傾向是3/4,則家戶每多賺一塊錢, 就會花0.75元在消費上,剩下的0.25元就是 儲蓄 以本例而言,美國一開始最多會增加150 億美元(3/4 × 200億美元)的消費。 80

81 支出乘數的公式 有了邊際消費傾向的概念後,就可以計算政府支出變動對總合需求的影響。
首先,當政府支出增加200億美元時,一開始國民所得也會增加200億美元(因為支出等於所得)。 國民所得增加200億美元後,消費支出會跟著增加 億美元, 而這部分的消費支出會成為某些人的所得,從而這些人的消費支出會增加 億美元。此一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 81

82 支出乘數的公式 把一開始政府增加的支出以及所有隨後增加的消費支出相加,可以得到: 政府支出的變動 = 200 億美元
  政府支出的變動 =    200 億美元 第一回合消費支出的變動 = 億美元     第二回合消費支出的變動 = 億美元     第三回合消費支出的變動 = 億美元                     .         ────────────────── 需求的變動總額 = …) ×200億美元 82

83 支出乘數的公式 因此,我們可以把乘數寫成 乘數 = … 此一乘數告訴我們,每一塊錢的政府支出所產生的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 83

84 支出乘數的公式 由於上式是一個無窮等比級數,公比為 ,因此,上式可以改寫成 乘數 =
例:如果 為3/4,則乘數等於4。在此情況下, 200億美元的政府支出會產生800億美元的 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 84

85 支出乘數的公式 由此一乘數公式可以得知: 當邊際消費傾向愈大時,乘數也愈大。
當邊際消費傾向愈大時,乘數也愈大。 這是因為當邊際消費乘數愈大時,同樣的所得增加,可以帶動更多的現在以及後續的消費,從而商品與服務總需求的增加幅度就愈大。 85

86 乘數效果的其他應用 以上的乘數效果並不侷限於政府支出的變動,它適用於GDP的所有組成項目。
例:假設外國發生經濟衰退而使美國的出口淨額減 少100億美元,從而造成美國國民所得的下降 ,進而導致美國的消費支出減少。 如果邊際消費傾向是3/4,因而乘數等於4, 那麼出口淨額減少100億美元,意味著總合需 求減少400億美元。 86

87 乘數效果的其他應用 因此,即使消費、投資、政府支出與出口淨額一開始僅小幅變動,但最後可能會對總合需求,進而對產出水準有很大的影響。
例:假設家戶的消費支出因股價大漲而增加200億 美元。此一消費支出增加會使國民所得增加 ,進而帶動更多的消費支出。 如果邊際消費傾向是3/4,從而乘數等於4, 那麼一開始消費支出增加200億美元,最後會 使總合需求總共增加800億美元。 因此,即使消費、投資、政府支出與出口淨額一開始僅小幅變動,但最後可能會對總合需求,進而對產出水準有很大的影響。 87

88 排擠效果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得知,政府支出一開始增加200億美元,總合需求的總增加金額會因乘數效果而超過200億美元。
不過,政府支出增加對總合需求會有另外一個影響方向相反的效果。 88

89 排擠效果 當政府支出增加而使總合需求增加時,利率也會上升,從而造成投資支出減少,進而導致總合需求減少。
我們稱因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上升,所造成的總合需求減少為排擠效果。 89

90 排擠效果 為何會有排擠效果?我們可以用貨幣市場來說明。
如前所述,當美國政府向波音公司購買200億美元的戰鬥機時,波音公司股東與員工的所得會增加(且由於乘數效果,其他一些人的所得也會增加)。 當所得增加時,家戶會計畫購買更多的商品與服務,從而整個社會的交易性貨幣需求會增加。因此,政府支出增加使所得增加,而造成貨幣需求增加。 90

91 排擠效果 如圖5(a)所示,當貨幣需求增加時,貨幣需求曲線會由 右移至 ,從而在貨幣供給不變下,均衡利率會由 上升至 。
利率上升意味著借款成本增加,而造成住宅與投資財的需求減少。 換言之,政府支出增加一方面會造成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會排擠投資。 91

92 圖5 排擠效果 92 (a)貨幣市場 (b)總合需求的移動 1. 當政府支出增加造成總合需求增加時… 利率 物價 水準
圖5 排擠效果 (a)貨幣市場 (b)總合需求的移動 1. 當政府支出增加造成總合需求增加時… 利率 物價 水準 2. … 所得會增加,而使貨幣需求增加… 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所設定的數量 MD2 4. …而抵銷一部分一開始的總合需求增加 200 億美元 r2 貨幣需求, MD1 3. …從而造成均衡利率上升… AD3 AD2 總合需求, AD1 r1 貨幣數量 產出水準 92

93 排擠效果 如圖5(b)所示,排擠效果會抵銷一部分政府支出增加所造成的總合需求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一開始使總合需求曲線由 右移至 ,但當排擠效果發生時,總合需求曲線又回移到 。 93

94 排擠效果 總結來說, 當政府支出增加200億美元時,總合需求的增加會超過還是少於200億美元, 決定於乘數效果還是排擠效果比較大。 94

95 稅收的變動 除了政府支出之外,財政政策的另外一項重要工具是改變稅收水準。
當政府減稅時,人們的稅後所得會增加,從而消費支出會跟著增加,進而使總合需求增加。 因此,政府減稅會造成總合需求曲線往右移。 相反地,當政府增稅時,消費支出會減少,從而總合需求曲線會往左移。 95

96 稅收的變動 稅收變動對總合需求的影響幅度也決定於乘數效果與排擠效果。
當政府減稅刺激消費支出時,國民所得會增加,進而刺激更多的消費支出;這是乘數效果。 另一方面,國民所得增加會使貨幣需求增加,而造成利率上升,進而造成投資支出減少;這是排擠效果。 96

97 稅收的變動 因此,政府減稅後一開始會因消費支出增加而使總合需求增加; 與此一增加後的總合需求相較,最後的總合需求會比較大還是比較小,決定於
與此一增加後的總合需求相較,最後的總合需求會比較大還是比較小,決定於 乘數效果是否大於排擠效果。 97

98 稅收的變動 除了乘數效果與排擠效果之外,政府減稅所造成的總合需求增加幅度還有另一項重要決定因素: 家戶對稅收變動之持續期間的認知。
除了乘數效果與排擠效果之外,政府減稅所造成的總合需求增加幅度還有另一項重要決定因素: 家戶對稅收變動之持續期間的認知。 例:假設政府宣布每戶家戶減稅1,000美元。在決定這1,000 美元要花掉多少時,家戶必須要先問自己,這額外的所 得會持續多久。如果家戶預期此一減稅行動是恒常性的 ,則會對它們的財務有很大的幫助,從而現在的消費支 出增加幅度就會比較大。在此情況下,總合需求的增加 幅度也會比較大。相反地,如果家戶預期此一減稅行動 是暫時性的,則消費支出與總合需求的增加幅度就比較 有限。 98

99 增廣見聞 財政政策可能會影響總合供給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提到政府支出與稅收的變 動如何影響總合需求。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在短期,財政政策對經 濟的影響主要是透過總合需求。 不過,財政政策也可能會影響總合供給。

100 增廣見聞 財政政策可能會影響總合供給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人們的行為隨誘 因起舞。
當政府調降所得稅稅率時,勞工賺的每一 塊錢所能留下來的比例會上升,從而他們 工作意願會提高,進而使商品與服務的產 量增加; 這意味著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101 增廣見聞 財政政策可能會影響總合供給 供給學派經濟學家(supply-siders)主張 ,減稅對總合供給會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稅收等於稅率乘上稅基,而稅基主要 是產出和所得,部分供給學派經濟學家甚 至認為,稅率降低所造成的產出增加(稅 基擴大)會大到足以使稅收增加。 這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大多數經濟學 家並不認為實際上會發生。

102 增廣見聞 財政政策可能會影響總合供給 政府支出的變動也可能會影響總合供給。
例:當交通愈便利時,廠商愈不擔心貨運 不出去,從而其生產意願會愈高。 因此,當政府的交通建設支出增加時, 總合供給曲線會往右移。 不過,由於交通建設通常耗時數年,所 以它的長期影響會大於短期。

103 政府是否應該運用政策穩定經濟 我們已經說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影響總合需求。接下來的問題是:
政府是否應該運用這些政策工具來影響總合需求,以降低經濟波動的幅度? 如果應該,則時機為何? 如果不應該,則理由又為何? 103

104 贊成者的觀點 再回到本章一開始所提的問題:當政府決定削減政府支出時,中央銀行應如何反應?
政府支出減少使總合需求曲線往左移,而在短期造成產出與就業的減少。 104

105 贊成者的觀點 如果中央銀行要抵銷此一財政政策的不利影響,它可以藉由增加貨幣供給來增加總合需求。
如果貨幣供給增加適量,則財政政策與貨幣供給的變動合起來可以讓總合需求不受影響。 105

106 贊成者的觀點 因此,政府可以透過政策的搭配來穩定總合需求,進而穩定產出與就業。 不過,那些認為政府有能力影響一國經濟表現的經濟學家分成兩派。
不過,那些認為政府有能力影響一國經濟表現的經濟學家分成兩派。 溫和的一派主張,政府應該避免自己成為經濟波動的成因,因此反對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突然大幅變動,因為這樣的變動會造成總合需求的波動。 積極的一派則主張,政府應對民間部門的變動作出反應,以穩定總合需求。 106

107 贊成者的觀點 例如,凱因斯就強調總合需求的變動是短期經濟波動的主因,且總合需求之所以會變動,主要是因為社會大眾突然對經濟感到悲觀或樂觀。 凱因斯用「動物情緒」(€“animal spirits€”)來描述社會大眾態度的突然轉變。當整個社會悲觀氣氛瀰漫時,家戶會減少消費支出,且廠商會減少投資支出,而使總合需求減少,進而造成產出減少與失業增加。 107

108 贊成者的觀點 相反地,當樂觀氣氛瀰漫時,家戶與廠商會增加支出,而使總合需求增加,進而造成產出增加與物價膨脹的壓力。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對經濟前景的看法是自我實現的(self-fulfilling),亦即當悲觀(樂觀)氣氛瀰漫時,一國經濟最後真的變差(好)了。 108

109 贊成者的觀點 在此情況下,凱因斯學派主張,政府應調整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以抵銷社會大眾態度突然轉變對總合需求的影響。
例:當人們過度悲觀時,中央銀行應讓貨幣供增加,使利 率下降,以刺激投資與總合需求相反地,當人們過 度樂觀時,中央銀行應讓貨幣供給減少,使利率上 升,以抑制投資與總合需求。 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主席馬丁(William M. Martin)就曾這樣描述: 「聯邦準備的工作就是在派對開始時,把酒碗拿走。」 109

110 反對者的觀點 有些經濟學家主張,政府應該避免為穩定經濟而積極運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他們認為,這些政策工具應被用來達成長期目標,如高經濟成長與低物價膨脹;至於短期的波動,就留給經濟體系自行處理。 110

111 反對者的觀點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主張,主要是因為這些政策無法立竿見影,亦即他們對經濟的影響會有很長的時間落差。
如前所述,貨幣政策效果的發揮是藉由改變利率,來影響投資支出。 但許多廠商在進行投資之前會事先規劃,因此,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 貨幣政策改變之後,至少需六個月的時間,才會對產出與就業造成影響。 尤有進者,一旦這些效果發生,它們會持續數年。 111

112 反對者的觀點 因為這樣的時間落差,所以他們主張中央銀行不應該試圖微調(fine-tune)經濟,即中央銀行不應該試圖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抵銷總合需求的微幅變動。 他們認為,中央銀行對經濟情況的變化通常反應過慢,結果不單無法穩定經濟,反而可能變成經濟波動的成因。 他們主張採取消極的貨幣政策,例如,維持貨幣供給緩慢且穩定的成長。 112

113 反對者的觀點 財政政策也會有時間落差問題,不過這個問題主要是來自於政治運作過程。
以我國為例,大多數政府支出與稅收的變動需經立法院同意。此一過程可能耗時數年,因此等到開始實施之際,經濟情況可能已經不同了。 113

114 反對者的觀點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時間落差問題也有部分原因來自於經濟預測的準確性還不是很高。
如果我們可以在一年前就準確預測到經濟情況,則政策制定者就有足夠的時間作好政策規劃。 不過,經濟衰退與蕭條的到來,通常不會有太多的預警訊號出現,政策制定者只能事後因應。 114

115 自動穩定因子 不論是贊成還是反對經濟穩定政策的經濟學家都同意,時間落差問題讓政策的短期穩定效果打了折扣。
因此,如果這些時間落差問題可以避免,那麼經濟可以比較穩定。 事實上,經濟體系有所謂的自動穩定因子,其為當經濟步入衰退之際,具刺激總合需求效果之財政政策的自動變化。 115

116 自動穩定因子 最重要的自動穩定因子是稅制。 由於絕大多數的稅是以經濟活動規模為稅基,因此,當經濟衰退時,稅收會自動減少。
由於絕大多數的稅是以經濟活動規模為稅基,因此,當經濟衰退時,稅收會自動減少。 例:個人所得稅以家戶所得為稅基,公司所得稅 以公司利潤為稅基。 由於所得與利潤在經濟衰退時會減少,所以 稅收也會跟著減少。 116

117 自動穩定因子 如前所述,政府減稅可以刺激總合需求,因此,在經濟衰退時稅收會自動減少,從而可以降低經濟波動的幅度。 117

118 自動穩定因子 政府支出也是一項自動穩定因子。 在經濟衰退,失業增加之際,失業者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給付、社會福利津貼以及其他所得補助。
在經濟衰退,失業增加之際,失業者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給付、社會福利津貼以及其他所得補助。 因此,在經濟衰退,總合需求不足之際,此一政府支出的自動增加可以刺激總合需求。 118

119 自動穩定因子 雖然就大多數國家而言,其自動穩定因子並無法完全消除經濟衰退,不過,如果沒有這些自動穩定因子,產出與就業的波動幅度會擴大。
因為這樣的效果,所以很多經濟學家反對立法規定政府的預算一定要平衡。當經濟衰退時,政府稅收減少且支出增加,所以政府通常會有預算赤字。如果政府的預算一定要平衡,則政府在經濟衰退時必須設法增稅或減少政府支出;換言之,嚴格要求政府預算一定要平衡,會消除目前稅制與政府支出中固有的自動穩定因子。 119

120 結論 政策制定者在改變政策之前,必須考慮他們決策的所有影響。
在本書前面幾章,我們曾介紹古典模型,並說明財政政策如何影響儲蓄、投資與長期經濟成長,以及貨幣供給如何影響物價水準與物價膨脹率。  本章說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果。 我們探討這些政策工具在短期如何影響總合需求,進而影響產出與就業。 120

121 結論 政策制定者決定減少政府支出以維持預算平衡時,必須考慮它對儲蓄與投資的長期影響,以及對總合需求與就業的短期影響。
當中央銀行決定降低貨幣供給成長率時,它也必須考慮對物價膨脹的長期影響以及對產出的短期影響。 不管是政府的哪一個部會,決策者都必須同時考慮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 121


Download ppt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